16.*有为有不为
【基础闯关】
1.lǒng 逞
2.② ② ①
3.C
4.C
【阅读感悟】
5.D
6.B处。①这句话强调了要有广阔的视野和胸怀,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这与B处强调的“偶者,局限也”,认识到自身局限的内容紧密相关。②而 A 处主要强调的是要知道自己的短板,与这句话的逻辑联系不紧密。
7.(示例)①“空杯心态”在文中指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始终保持谦逊和学习的态度,凡事善于“归零”,不断追求进步。②在生活中,我们取得一定成绩后不能骄傲自满,要有“空杯心态”,把过去的成绩放下,以全新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不断提升自己。③比如在学习上,一次考试取得好成绩后不能放松懈怠,而应清零重新开始,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拓展空间】
8.(1)(示例一)我选择青松。因为青松象征着顽强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寓意着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人生态度,这和“吾辈当自强”的主题非常吻合。
(示例二)我选择雄鹰。因为鹰象征着自由、力量、勇猛和胜利;青年人应该朝气蓬勃,充满着力量和对未来的美好追求,雄鹰搏击天空,正是我们自强自信的典范。
(2)(示例)责任关天下之兴亡
(3)(示例)作为社会中的人,不可能脱离责任而生存。讲责任,体现着生活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只有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人生才会充实,生活才有意义。16.*有为有不为
原创试题学校举办以“有为有不为”为主题的作文比赛,下面是小语同学写的作文(部分),还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忙一起解决。
生活中,我们在面对是非善恶的问题时,千万不能笼统对待,需明确何为当为,何为不当为。无论大善小善,当为并尽力而为,不要觉得劳神费力就置身事外;无论小恶大恶,不当为且绝不可为,不要以为一时得chěng就能逃避____(①制约 ②制裁)。当然,也有人常因偏见而将一些正常的突破传统之举视为____(①微不足道 ②大逆不道),这实则是错误的认知。我们应在道德与法律的范围内,清晰分辨是非善恶,既然偶尔在人生道路上有所迷失,也要有迷途知返的觉悟,勇于____(①修正 ②修改)自己的行为方向,坚守正道,做到有为有不为,如此方能成就自我。
1.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笼统( ) 得chěng( )
2.请帮忙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3.下列对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将“道德”与“法律”交换位置。
B.删去“清晰”。
C.将“既然”改为“即使”。
D.在“也要”前加上“我们”。
4.小语拿着初稿找语文老师寻求帮助,在老师的指导下,小语最终顺利完成比赛,他想用一句话感谢老师,应该如何说才能做到准确得体( )
A.感谢语文老师的倾囊相助,小语这厢有礼了!
B.恩师指导,让我倍感荣幸,特此深表谢意!
C.您的指导,让我顺利通过比赛,在此深表谢意!
D.您的指导使我通过比赛,感谢您,还不行吗!
课外阅读串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知足 知不足 不知足
寒山石
①人生当有“三足”意识:名利面前要“知足”,修身养德要“知不足”,立业做事要“不知足”。“三足”一同发力,才能行稳致远。
②名利面前,知足者常乐。知足是幸福之本。一个懂得知足、能够知足的人,心中定会充满阳光,充满幸福。知足是高洁之基。“知足常足,终身不辱。”若是一味追求名利,就难免陷身泥潭而污染了品性,丧失了人格。知足是养生之道。“仁可长寿,德可延年。”懂得知足,自然心中常乐,有益健康长寿;相反,欲望过多,不仅易身败名裂,也易伤身劳神、心力交瘁。
③修身养德,知不足者常醒。知不足是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是一种理性的自我审视,更是一种自觉的自我完善。为人当知“短”。短者,短板也。__A__唯有明己之所短,知道自己的软肋是什么,才能避短扬长、补短为长,更好地完善自己。为人当知“过”。过者,过错也。“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做到有错即改,才能不断进步。为人当知“距”。距者,差距也。强化“差距意识”,学会找准差距、正视差距、补齐差距。为人当知“偶”。偶者,局限也。__B__为人当知“陋”。陋者,浅陋也。所谓“学无止境,勤则可达”,切不可浅尝辄止,虚有其名。
④立业做事,不知足者常进。不知足,则有奋发之心。“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面对人生之路上的重峦叠嶂,当心怀凌云壮志,做到“猛志固常在”“坚志而勇为”。不知足,则有进取之姿。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思想状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蹄疾步稳,勇毅笃行。不知足,则有突破之举。对事业不知足,就是要敢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勇于迎难而上、克难攻坚,善于独辟蹊径、寻求突破。不知足,则有超越之境。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挑战自我、重塑自我、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要把“不停步、再出发”作为一种人生常态,保持“空杯心态”,凡事善于“归零”,不断创造超越的人生。
⑤知足,是幸福者安乐生活的压舱石;知不足,是自省者砥砺品性的磨刀石;不知足,是成功者不断进步的铺路石。面对名利,要有知足的涵养和静气,在知足中享受安乐、感受幸福;面对缺点,要有知不足的清醒和勇气,在知不足中行有方向、赶有目标;面对成绩,要有不知足的品格和志气,在不知足中激发动力、再创佳绩。
(选文有删改)
5.下列对本文主要观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懂得知足、能够知足的人,心中定会充满阳光,充满幸福。
B.知不足是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是一种理性的自我审视,更是一种自觉的自我完善。
C.知足,是幸福者安乐生活的压舱石;知不足,是自省者砥砺品性的磨刀石;不知足,是成功者不断进步的铺路石。
D.人生须具备名利面前“知足”、修身养德“知不足”、立业做事“不知足”这三种意识,并协同发力以实现行稳致远。
6.下面这句话放在第③段A、B两处哪个位置比较合适?请简述理由。
为人处世应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否则,“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7.结合第④段,说说你对“空杯心态”的理解,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悟。
专题学习活动
8.学完本文,大家都想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为此,你所在的班级将开展一次“责任在我肩,吾辈当自强”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我设计】活动之前,班长请你以青松或雄鹰为主要元素绘制海报,说说你的选择和理由。
(2)【我对对】有人根据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写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补写下联。
上联:总理,读书为中华之崛起
下联:匹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论辩】有的人认为,讲责任太沉重,担责任太劳累,不轻松,不潇洒,你怎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