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寓言四则·赫尔墨斯与雕像者》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寓言四则·赫尔墨斯与雕像者》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12 17:1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30课《寓言四则—<赫尔墨斯与雕像者>》
一、基础知识运用
1.为加粗字注音。
宙斯_______ 庇护_______ 较量_______ 凯歌_______
遽_______ 髀_______ 跛_______
答案:zhòu|bì|jiào|kǎi|jù|bì|bǒ
解析:注意“庇”的声母是b,不是p;“较”的声调是去声不是响声;“髀”的韵母是i,不是ei 。
2.选出不是同义词的一项( )
A.失败——惨败; B.排除——排斥;
C.庇护——保护; D.重视——轻视
答案:D
解析:D项“重视”与“轻视”是反义词。
3.解释下列词语。凡人: 庇护: 虚荣: 答案:这里指世间的人。|包庇、袒护。|表面上的光彩。解析:这些都是一些常用词语,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和平时的积累即可。4.《伊索寓言》是 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 人,他善于讲 。答案:一部寓言故事|古希腊|动物故事解析: 学生只需根据自己识记的内容,在大脑中提取相关信息即可5.文中点明赫尔墨斯骄傲自大的原因的一个句子是 。答案: 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解析: 从文中所表述的“他心想”的内容即可得出赫尔墨斯骄傲自大的原因在于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自认为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一些。6.文中结束时灭有写赫尔墨斯的反应,请你补写几句。答案:合乎情理即可解析: 学生在描写的时候,要结合赫尔墨斯听到的结果是自己并没有自己所想的那么有价值,所以应该是尴尬不堪的境地,围绕这个情况展开即可。7.这则寓言共两段,说明每段运用的表达方式及段意。第一段:表达方式是: ,段意是: 第二段:表达方式是: ,段意是: 答案:记叙|赫尔墨斯到雕像店询问雕像的价格|议论|点明寓意解析: 通过文章内容可知,第一段是记叙赫尔墨斯到雕像店询问雕像的价格的事情,第二段简单的一句话通过议论点明了寓意。8.故事中的三问三答的内容能不能调换?为什么?答案:不能。因为前两次是铺垫,有了这两次的铺垫,第三次的问答才构成鲜明的对比。解析:文章的写作顺序是顺序渐进,不断增加铺垫以提高文章的讽刺性和鲜明的对比性。9.“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他“笑”的原因是 答案:内心骄傲,轻视别人。解析:这里赫尔墨斯又笑是建立在之前他问了宙斯的雕像之后,知道了宙斯的价位,内心表示轻视,觉得自己的价位肯定比其他人高,从而体现出一种骄傲的心里。10.写宙斯和赫拉像与赫耳墨斯的价钱用的手法是 ,这样写的作用是 答案:对照 辛辣地讽刺贪慕虚荣的人。解析:通过文章内容可知,写道了三个雕塑的价位,这是一种对比的写法,在寓言故事中采用这种手法的作用是增强故事的讽刺意味。11.故事的结局不屑赫尔墨斯的反应,但读者可以想象他的反应是 答案:尴尬不堪。解析:从故事中可知赫尔墨斯本来是想证明自己在凡人心中崇高的位置,结果却发现自己如此不值钱,在听到这样的结果之后,前后的心理反差太大,而导致进入到尴尬的境地。1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答案:只有谦虚的人,才能受人尊重。解析:通过文章内容可知,赫尔墨斯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轻视他人,最终结果却 是收到他人的轻视。所以本文的寓意应该是提倡做人应谦虚,这样才能受人尊重。三、拓展提升
13.
车子上运着两只桶,一只盛着酒,另一只空无所有。前者一路上沉静地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后者跳跳蹦蹦,闹得一路上回声震耳,尘土像云雾似的飞扬,焦急的行人老远就听到吵闹的声音,诚惶诚恐地躲在一边。然而不管后者怎样地哗众取宠,像前者那样的价值,它却没有。
(1)请说出文中的“前者”、“后者”各指代什么。
“前者”:
“后者”:
答案:前者指盛着酒的桶,后者指空无所有的桶。
解析: 从文章第一句话中可得出有效信息,先说的是“盛着酒”的桶,后言“空无所有”的桶。
(2)末尾的“前者那样的价值”一句话,怎样理解其含义?
答案:指肚里有货、对人有用、受人欢迎。
解析: 首先要明白前者是什么样的,它的价值在于它盛满了酒,这就是它的价值。虽沉默不语,但肚里有货,对人有用。
(3)两只桶分别可以比喻哪两种人?
盛着酒的桶:
空无所有的桶:
答案: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学无术的人。
解析: 这也是一则寓言古时候,两只桶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盛着酒的意味着肚里有货的真正有才学的人,空无所有的代表着哗众取宠的不学无术之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