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练习
一、基础积累
1.下边加粗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啜泣(chuò) 一堵墙(dǔ) 峭壁(qiào) 耸立(sǒnɡ)
B.崩土(bēnɡ) 蓬乱(pénɡ) 颤抖(zhàn) 嶙峋(xún)
C.凝视(nínɡ) 嘲笑(cháo) 头晕(yūn) 目眩(xuàn)
D.陡峭(dǒu) 动弹(tɑn) 摔死(shuāi) 翼翼(yì)
答案: B
解析: 颤抖应该读chàn,颤栗才读zhàn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悬涯 耸立 晕倒 凝视
B.游戏 告戒 嶙峋 胸腔
C.闷热 训诫 峭壁 颤抖
D.活泼 蓬乱 辍泣 屡次
答案:C
解析:A项中“悬涯”应为“悬崖”;B项中“告戒”应为“告诫”;D项中“辍泣”应为“啜泣”。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训诫:告诫,教导。)
B.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嶙峋:形容人瘦削。)
C.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眩:(眼睛)昏花。]
D.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翼:翅膀。)
答案:D
解析 :“小心翼翼”的意思是: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
A.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训诫:告诫,教导
B.嶙峋:形容人瘦削 灌木:灌溉树木
C.目眩:眼睛昏花 啜泣:抽抽搭搭地哭
D.纳罕:惊奇,诧异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
答案: B
解析: 灌木的意思为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是一个名词。
5.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莫顿·亨特是美国作家。
B.“我”在伙伴的怂恿下爬悬崖。
C.伙伴们勇敢地一个接一个地爬了上去。
D.我终于爬了上去并跟他们一块艰难地下来了。
答案: D
解析: 从文章内容得知“我”爬上去,而且是上不去又下不来的境地。
6.用课文中词语填空。
那座悬崖就________在空地的另一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 )。它是________垂直的________,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灌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耸立 一堵 峭壁 岩石 崩土 蓬乱?
解析: 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段落,补充内容。
7.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嗨!”内德说( )“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2)“我们现在就去爬吧!”有个孩子叫道( )
(3)妈妈说( )“快去快回。”
答案:(1), (2)。 (3):
解析 :在直接引用句子中,(1)说话人在中间,“说”后面用逗号;(2)说话人在句末时,“道”后用句号,表示一句话已经完结;(3)说话人在句首,“说”后用冒号。
8.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_________________(心惊肉跳 草木皆兵)。
(2)暮色开始_______(四合 闭合)。
答案:(1)心惊肉跳 (2)四合
解析 :(1)心惊肉跳:多形容心神不安,极其恐惧。草木皆兵:多比喻心虚而产生错觉。在这里没有心虚之意。(2)四合多指四面合拢;闭合则多指封闭。这里主语是暮色,是无法封闭的。
9.下列句子中属于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是( )
A.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B.“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C.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D.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答案:D
解析 :“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写出了“我”内心的恐惧。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主要采取了记叙的表达方式,结尾的议论匮龙点睛。
B.作者之所以要写小时候脱险的故事,是因为这件事蕴含了一个生活哲理。
C.父亲看到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很担心却没有办法,由此可见父亲进退两难的处境。
D.“我”之所以去爬悬崖,一是因为怕小伙伴们嘲笑“我”是“胆小鬼”,二是“我”也确实想尝试一下。
答案: C
解析 :C项的说法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应的信息点。
二、文本提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1.文章一开头为什么要突出“闷热”?
答案:正因为天气闷热,才想到悬崖上去透透气,凉爽凉爽。
解析 :“闷热”作为当时的环境背景,其作用就是交代故事背景,推动情节的发展。
12.“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由于极度恐惧而产生的某种幻觉。
解析 :学生在分析时要抓住“啜泣”二字,这句话以设问的句式更增强了感情的表达,更强的突出“我”当时的恐惧。
13.文中对暮色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衬托出“我”当时的恐惧与绝望。
解析 :学生在分析时,第一步是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再明确环境描写的的作用,它其中一个作用就是烘托人物形象,暮色愈黑,愈能给人以恐惧的感觉。
14.末段说“看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21·cn·jy·com
答案:这里的“前途茫茫”是指不知道怎样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解析 :在分析这类看似矛盾却实则不矛盾的题时,其实是在暗示学生要找到答题的方向,不能凭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词语的理解,而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这题的方向其实是要学生找“我”为何而迷茫,不是方向不明确,二是不知道如何到达要到的地方。
15.“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什么?
答案:学到的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人生经验。它告诉“我”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去。
解析 :把握文章的中作者的态度可以从文章的某些句子得出结论,学生在分析时抓住“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这些句子就能得出作者的观点。
16.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答案: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
解析 :标题的作用一般体现在一是作为文章的线索来贯穿全文,二是作为作者的观点来总领全文。本文就是借“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句话解决“我”当时的困难甚至是日后的困难。所以学生要抓住这一点就能得出答案。
17.“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对父亲这样说的目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是让“我”自己下来,他不管我。
B.他对“我”我下来完全有把握。
C.他知道“我”是胆小鬼,身体不好才这样说。
D.让“我”慢慢把心情放平,镇定下来。
答案: D
解析 :联系下文可得知父亲的良苦用心,是让儿子历练一下,自己解决困难。
18.从悬崖上下来,实际上是一件小事,“我”为什么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为什么说“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虽然“我”只是从几米高的石架上爬下来,但对一个孱弱、缺乏自信的孩子来说,是巨大的成就。“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是“我”从中体会到了人生哲理,并且终生受益。
解析 :学生在分析时要结合全文的写作背景,第一问要把握住“我”当时的具体情况——一个孱弱、缺乏自信的孩子。千万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感受片面理解。第二问则要从这件小事给了“我”什么样的启示,这就要分析出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主旨。
19.假如父亲急忙跑到悬崖下,一面安慰“我”,一面爬上悬崖,扶“我”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喜欢文中父亲的做法,因为这样能使“我”得到锻炼,更能体现出“我”并不比别人差。
解析 :这是一个对比题,学生只要抓住文中父亲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好处就能得出答案了。
三、同步拓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跌进坑里.别急着往上爬
小 艾
那还是孩提时代的事。小学四年级,我们的班主任姓李,是个相貌平平的老头,心肠挺好,教学也很有一套,可就是脾气怪怪的。
这这天下午有节劳动课。李老师带着我们到学校的后山捡柴,让我们捡地上的枯树枝。
我和三名同学跑向后山顶,边跑边捡。在一棵大树旁,我发现了一堆枯干的小树枝,急忙奔过去。跑着跑着,我脚一滑跌进一个深深的坑里。坑太深,三名同学吓得大呼小叫,想尽办法也没能把我拉上来。
同学喊来了老师。李老师站在坑边,盯了我许久,才沉着脸坚决地说:“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我们不拉你上来!”全班同学面面相觑,都没敢吱声。“老师,老师,我上不去!”我在坑里急得大叫。“在里面呆着吧,我们走!”李老师像陌生人一样大声地扔给我一句话,带着同学们走了。
老师硬生生地走了,不管我的死活。我一屁股瘫坐在坑里,嘴一张,“哇哇”地大哭起来:“老师!老师!我出不去!”一边哭一边生气地在坑里打滚,滚着滚着无意间我看见了一道亮光。擦干眼泪,我坐起来向亮光处爬去。透出亮光的地方有一个洞,我钻了进去,越钻越亮,不一会儿到了山坡上,一挺身我跳了出来。
李老师和同学们都站在山坡上,随着我的出现,山坡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老师猛地抱起我原地转了两圈。我所有的不快,一扫而光,不解地问:“老师,你怎么知道坑里有洞能出来?”“老师看你没摔坏。”“老师在上面就看见光了。”“老师想让你自己出来。”没等老师开口,阳光下同学们晃动着聪明的小脑袋争抢着告诉我。
李老师蹲在我面前,伸出宽大的手掌拍掉我身上的尘土,亲切地抚摸着我的脑袋,重重地点着头。同学们探着身子,咧开小嘴上下打量我。这时,老师慢慢地站起来,环视一下四周,将一只手指竖到嘴边,示意我们安静。然后,他走到高处一字一句地说:“孩子们,记住,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一心寻求别人的帮助,否则会使人看不见自己脚下最方便的路。”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无法忘记儿时跌进坑里自己爬出来的经历,老师的话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
直到今天,每当生活中遇到失败和意想不到的打击时,我总是这样提醒和勉励自己: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一心寻求别人的帮助,否则会使人看不见自己脚下最方便的路。
(选自2009年第6期《慧语》,有删改)
20.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内容梳理。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我”明白了老师的用心
答案:起因:“我”因捡树枝掉进深坑求救无望。 经过:“我”发现了山洞并钻了出来。
解析 :学生要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同时要结合题中所给的结果的“我”字句,明确故事的主角,抓住掉进深坑这个原因,如何爬出深坑这个过程。
21.“我”跌进深坑后,李老师为什么扔给“我”一句话后,就带着同学们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李老师发现“我”并没有受伤;(2)李老师在上面就看见了山洞里的亮光;(3)李老师想让“我”自己出来。
解析 :这道题要从后文中去找答案,从学生们的口中就能直接得出答案。
22.文中“李老师站在坑边,盯了我许久,才沉着脸坚决地说”一句中的“盯”可不可以换成“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可以。因为“盯”是仔细地看的意思,它表明李老师在仔细地观察“我”有没有受伤,并察看坑里的地势,与后文同学的回答相照应。用“看”,过于一般,表达不出这些意思。
解析 :这类题首先要明确所选的两个字的含义和区别,再去区分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23.李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心地善良,教学上很有一套,善于引导学生。
解析 :分析人物的形象一是可以引用文中所出现的一些对人物的性格特征的词语,这可以从第一自然段可以找出。二是要抓住文中故事所能体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24.学习本文,你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启示:我们在面对恶劣的环境、困难或失败时,不要急躁,应该冷静地思考办法来战胜困难。如果我们一遇到困难就只想着要别叭来帮助,就看不到我们自己究竟有多大的能力,就发现不了其实很多事情我们自己就可以解决。并且我们自己战胜困难可能比别人帮助更容易更方便。
解析 :这篇文章的故事一是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但是更多的是想要阐述通过这件事得的启示,这个在文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能得出答案。学生首先要讲出作者的启示,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谈与之有关的启示。
四、语言运用
25.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经受磨炼;给我一次失败,____________________;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学会振作。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
答案:给我一次挫折;让我学会反省
解析 :学生在仿写的时候一是要看例句,明确前后两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要明确句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