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考点复习+对点训练(含答案)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单元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考点复习+对点训练(含答案)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13 17:05:15

文档简介

第2单元 我们生活的生物圈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考点一】生物生存的环境
帝企鹅——寒冷的南极;
鼠妇——阴暗潮湿的环境;
雪莲——高寒山区;
珊瑚虫——热带海洋浅海区;
骆驼——干旱沙漠;
蜗牛——潮湿的环境。
【对点训练】
(B)下列对生物适宜生存的环境描述错误的是
A.珊瑚虫—热带海洋的浅海区
B.雪莲—干旱的沙漠
C.蜗牛—潮湿的地方
D.帝企鹅—寒冷的南极
【考点二】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1.环境因素的含义:对于每个生物来说,除了它自身以外,周围其他的一切因素构成了影响它的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可以是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非生物因素,也可以是由周围其他生物构成的生物因素。
2.影响下列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
阴雨天,蚯蚓爬出地面——空气 高原反应即高原缺氧——空气 阴雨天鱼露出头来呼吸——空气 沙漠里植株矮小,根系发达——水分 仙人掌叶片的形状——水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 鱼类的季节洄游——温度 初冬大雁往南迁徙——温度 高山植物的垂直分布——温度 南橘北枳——温度 极地狐、大耳狐耳朵的差异——温度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 动物冬眠——温度 菊花在深秋开放——光照时间(日照) 人参在密林下长得好——阳光 珊瑚虫生活在浅海区——阳光 海洋藻类垂直分布——阳光 蝙蝠在夜间出洞——阳光 海洋植物的分布——阳光
3.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1)同种生物:
①蚂蚁通过触角互传信息:互助。
②两只公羚羊争夺一只母羚羊:争斗。
(2)不同种生物:
①蜜獾与找蜜鸟:互利共生。
②“草盛豆苗稀”:竞争。
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捕食。
④菟丝子的茎缠绕在大豆的茎上吸收水分和养料:寄生。
【对点训练】
(D)1.对一只生活在草原的羊而言,环境就是
A.草原上的植物和狼、狮子等动物
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和土壤
C.草原上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A、B、C和草原上的其他羊
(D)2.生活在撒哈拉沙漠的植物不仅种类稀少,而且植株矮小、根系发达。影响它们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温度  B.空气  C.土壤  D.水
(B)3.下列属于影响油菜生存的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杂草
C.空气 D.温度
(B)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间捕食关系的是
A.蚂蚁搬家
B.狮子猎食斑马
C.两只狗为骨头而争斗
D.菟丝子将细根伸进大豆茎内吸收水分和养料
【考点三】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1.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植被。
2.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仪器:干湿表。
3.对照组:裸地。
4.注意事项:
(1)测量时要排除干扰因素,不能人工浇水,同时远离水源;
(2)每次测量时,要重复测量3~5次,取平均值。
5.分析测量数据可知,相对湿度大小排序为灌木丛>草坪>裸地。
6.实验结论:植被(大小、种类和数量)可以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生物能影响环境)。
【对点训练】
某生物学习小组进行“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请回答1、2题:
(C)1.此探究实验的单一变量是
A.光照 B.温度
C.植被 D.土壤
(A)2.小组成员选择在裸地、草坪、灌木丛三地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A.裸地 B.草坪
C.灌木丛 D.都可以
【考点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环境
请将下列现象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A.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B.鸭子的足有蹼
C.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D.竹节虫形态像竹枝
E.万物生长靠太阳
F.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G.树木能保持水土
H.干旱使粮食减产
I.靠昆虫传粉的花,一般都具有鲜艳的颜色或芳香的气味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A、E、H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F、G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C、D、I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类型:①先天性或遗传的、②保护色、③拟态、④警戒色
【对点训练】
(B)1.进入黑暗环境中,猫的瞳孔会显著变大,有利于发现猎物,该事例可以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D.环境能影响生物
2.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填“阴暗潮湿”或“阴暗干燥”)、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营养,这说明生物的生存需要营养物质;它在生态系统中被看作分解者(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蚯蚓的活动过程又使得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在炎热的夏季傍晚,下了一场大雨后,蚯蚓纷纷爬出土壤,此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空气。
跟踪诊断,请使用“高效提分作业二”第2单元 我们生活的生物圈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考点一】生物生存的环境
帝企鹅—— ;
鼠妇—— ;
雪莲—— ;
珊瑚虫—— ;
骆驼—— ;
蜗牛—— 。
【对点训练】
( )下列对生物适宜生存的环境描述错误的是
A.珊瑚虫—热带海洋的浅海区
B.雪莲—干旱的沙漠
C.蜗牛—潮湿的地方
D.帝企鹅—寒冷的南极
【考点二】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1.环境因素的含义:对于每个生物来说,除了它自身以外,周围其他的一切因素构成了影响它的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可以是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也可以是由周围其他生物构成的 。
2.影响下列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
阴雨天,蚯蚓爬出地面—— 高原反应即高原缺氧—— 阴雨天鱼露出头来呼吸—— 沙漠里植株矮小,根系发达—— 仙人掌叶片的形状——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鱼类的季节洄游—— 初冬大雁往南迁徙—— 高山植物的垂直分布—— 南橘北枳—— 极地狐、大耳狐耳朵的差异——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动物冬眠—— 菊花在深秋开放——光照时间( ) 人参在密林下长得好—— 珊瑚虫生活在浅海区—— 海洋藻类垂直分布—— 蝙蝠在夜间出洞—— 海洋植物的分布——
3.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1)同种生物:
①蚂蚁通过触角互传信息: 。
②两只公羚羊争夺一只母羚羊: 。
(2)不同种生物:
①蜜獾与找蜜鸟: 。
②“草盛豆苗稀”: 。
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④菟丝子的茎缠绕在大豆的茎上吸收水分和养料: 。
【对点训练】
( )1.对一只生活在草原的羊而言,环境就是
A.草原上的植物和狼、狮子等动物
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和土壤
C.草原上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A、B、C和草原上的其他羊
( )2.生活在撒哈拉沙漠的植物不仅种类稀少,而且植株矮小、根系发达。影响它们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温度  B.空气  C.土壤  D.水
( )3.下列属于影响油菜生存的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杂草
C.空气 D.温度
( )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间捕食关系的是
A.蚂蚁搬家
B.狮子猎食斑马
C.两只狗为骨头而争斗
D.菟丝子将细根伸进大豆茎内吸收水分和养料
【考点三】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1.本实验的单一变量: 。
2.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仪器: 。
3.对照组: 。
4.注意事项:
(1)测量时要排除干扰因素,不能人工浇水,同时远离水源;
(2)每次测量时,要重复测量3~5次,取平均值。
5.分析测量数据可知,相对湿度大小排序为 > > 。
6.实验结论:植被(大小、种类和数量)可以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生物能影响环境)。
【对点训练】
某生物学习小组进行“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请回答1、2题:
( )1.此探究实验的单一变量是
A.光照 B.温度
C.植被 D.土壤
( )2.小组成员选择在裸地、草坪、灌木丛三地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A.裸地 B.草坪
C.灌木丛 D.都可以
【考点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环境
请将下列现象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A.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B.鸭子的足有蹼
C.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D.竹节虫形态像竹枝
E.万物生长靠太阳
F.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G.树木能保持水土
H.干旱使粮食减产
I.靠昆虫传粉的花,一般都具有鲜艳的颜色或芳香的气味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类型:①先天性或遗传的、②保护色、③拟态、④警戒色
【对点训练】
( )1.进入黑暗环境中,猫的瞳孔会显著变大,有利于发现猎物,该事例可以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D.环境能影响生物
2.蚯蚓生活在 (填“阴暗潮湿”或“阴暗干燥”)、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营养,这说明生物的生存需要 ;它在生态系统中被看作 (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蚯蚓的活动过程又使得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也能 ;在炎热的夏季傍晚,下了一场大雨后,蚯蚓纷纷爬出土壤,此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