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第4章 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
【考点一】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
1.海尔蒙特实验:
(1)海尔蒙特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水,他忽略了空气、阳光等因素。
(2)实验过程分析:海尔蒙特通过称量发现,土壤减少了60 g,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柳树重量增加了74.4 kg,是柳树 作用积累的 。
2.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1)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目的是 ,避免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②部分遮光: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单一变量是 。
③酒精脱色:将叶片放到盛有 的小烧杯里(酒精溶解 ),隔水加热(原因:酒精易燃)。大烧杯里是 ;小烧杯里是 。
④清水漂洗:洗掉酒精。
⑤ 染色:滴加碘酒,观察。
(2)实验现象:叶片遮光部分 ,未遮光部分 。
(3)实验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银边天竺葵实验:
(1)实验处理:某生物小组选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进行实验,暗处理后用黑圆纸片将叶片A处两面遮盖后,阳光下照射3~4 h,摘下该叶片,取下黑纸片,进行脱色处理、清水漂洗、碘酒染色后,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滴加碘酒后,A、B、C三处变蓝紫色的是 ,A和C不变色。
(3)实验结论:A、B两处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B、C两处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4.恩吉尔曼实验:
恩吉尔曼选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实验,验证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对点训练】
( )1.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一棵重2.3 kg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只用雨水浇灌,5年后,树苗长成了76.7 kg的柳树,而土壤只减少了60 g。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柳树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B.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C.柳树不断地吸收雨水,含水量增大
D.柳树不断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重量增加
( )2.关于恩吉尔曼“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的材料是水绵和天竺葵
B.选用的材料是水绵和好氧细菌
C.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D.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素
如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3、4题:
( )3.步骤⑥中去掉叶片中叶绿素的正确方法是
A.将叶片浸到清水中直接加热
B.将叶片浸到酒精中直接加热
C.将叶片浸到酒精中隔水加热
D.将叶片浸到碘酒中隔水加热
( )4.对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需要对植物进行暗处理
B.叶片部分遮光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
C.用酒精脱色后叶片变为黄白色
D.叶片遮光部分光合作用合成了淀粉
【考点二】光合作用的主要知识点
1.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
2.光合作用公式:
3.光合作用的实质:
(1) (合成有机物): 和 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淀粉等复杂的 。
(2) (储存能量): 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里的 。
4.光合作用的意义:
(1)物质来源;(2)能量来源;(3)氧气来源。
5.光合作用的应用:
(1) :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
(2)阴雨连绵的天气农作物减产:缺少 ,光合作用减弱。
(3)“气肥”:是指 (增施二氧化碳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4)影响黄豆芽子叶颜色(黄或绿色)的非生物因素: (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
(5)间作:水稻——小麦,减少光能浪费,提高光合作用的产量。
6.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1)叶片的结构包括:
①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
②叶肉(叶肉细胞含有 );
③叶脉( :运输水和无机盐; :运输有机养料)。
(2)绿色植物细胞中有机物的“加工厂”是 。
【对点训练】
( )1.如图公式表示的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③④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A.叶绿体、淀粉 B.叶绿素、淀粉
C.叶绿体、有机物 D.光、有机物
( )2.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白天和黑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光
C.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生长需要,而且是动物和人营养物质的最终来源
D.农作物种植越密,对光利用越充分,产量就越高
( )3.在大棚蔬菜、瓜果种植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会补充适量的“气肥”,“气肥”是指下列哪种物质
A.氧气 B.有机肥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
4.图1是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的各步骤图解。
(1)其中,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 。
(2)用酒精脱色,是使叶片中的 溶解到酒精中,这样做的目的是易于观察。
(3)在实验中向叶片上滴加碘酒的目的是 。
(4)若图2是其中一片实验叶片,完成现象记录并分析:
实验中,甲处和丙处对照说明光合作用是在 内进行的。乙处和丙处对照说明 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考点三】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1.实验过程图示:
2.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长势最差的是 组,长势最好的是 组,因为无土栽培培养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和 。
3.验证培养液中含有无机盐的方法:取一滴无土栽培培养液滴加在载玻片上,在酒精灯上烘干,载玻片上会出现白色结晶物质—— 。
4.无土栽培的定义:人们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将水和各种不同比例的无机盐配制成 ,用来栽培植物,这种方法就是 。
5.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
(1)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是含 、含 和含 的无机盐;又称为植物生长的“三要素”。
(2)需要量很少的如含 、含 的无机盐等称为“ ”,量少,但作用必不可少。
6.植物缺乏无机盐的症状:
(1)叶、茎呈现紫红色斑点——缺 肥。
(2)叶色发黄,生长缓慢——缺 肥。
(3)植株不高,叶子边缘像火烧一样——缺 肥。
【活学巧记】
植物缺乏无机盐的症状:氮黄、磷红、钾火烧。
【对点训练】
( )1.淮安市菜趣园内很多塑料管道搭起纵横交错的立体支架,里面长满了各种瓜果蔬菜,菜趣园内农艺师采用的这种栽培蔬菜的方法叫做
A.植物杂交 B.太空育种
C.无土栽培 D.植物克隆
( )2.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A.含氮无机盐、含磷无机盐、含钾无机盐
B.含铁无机盐、含氮无机盐、含钾无机盐
C.含铁无机盐、含磷无机盐、含硼无机盐
D.含铁无机盐、含氮无机盐、含硼无机盐
【考点四】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1.在移栽植物时,根部往往要带上许多泥土或土坯,目的是保护 和 ;剪去部分枝和叶,目的是 。
2.农谚“有收无收在于 ,收多收少在于 ”,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 和 。
3.根的作用:一是固着植物体;二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有些植物的根还具有储藏、繁殖等功能。
4.绿色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 。
5.根尖的结构图:
6.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因为该部位具有 。植物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 运输至茎和叶,叶制造的有机物主要通过 运输至茎、根和果实等结构中。
7.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
(1)当细胞内溶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2)当细胞内溶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活学巧记】
水总是往浓度高的地方移动。
8.观察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
(1)放入浓盐水中的萝卜条:
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 ,萝卜条③ 。
(2)放入清水中的萝卜条:
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 ,萝卜条④ 。
9.生活中常见的细胞吸水、失水现象:植物烧苗现象、糖拌西红柿、泡菜属于 现象;向萎蔫的青菜上洒水,属于 现象。
10.根毛细胞能从土壤中吸水的必要条件: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 土壤溶液的浓度。
水分从土壤运输至叶肉细胞的途径:
土壤中的水→根毛细胞→根表皮以内的细胞→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叶肉细胞。
【对点训练】
( )1.如图所示,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
A.① B.②
C.③ D.④
( )2.植物体内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A.叶表皮 B.导管
C.筛管 D.叶肉
( )3.以下现象属于植物吸水的是
A.凉拌黄瓜
B.用梅子制蜜饯
C.菜农卖菜时,向萎蔫的青菜上洒水
D.腌制酸菜第3单元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第4章 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
【考点一】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
1.海尔蒙特实验:
(1)海尔蒙特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水,他忽略了空气、阳光等因素。
(2)实验过程分析:海尔蒙特通过称量发现,土壤减少了60 g,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柳树重量增加了74.4 kg,是柳树光合作用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
2.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1)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目的是使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消耗掉,避免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②部分遮光: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单一变量是光。
③酒精脱色:将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酒精溶解叶绿素),隔水加热(原因:酒精易燃)。大烧杯里是热水;小烧杯里是酒精。
④清水漂洗:洗掉酒精。
⑤碘酒染色:滴加碘酒,观察。
(2)实验现象:叶片遮光部分未变蓝紫色,未遮光部分变蓝紫色。
(3)实验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银边天竺葵实验:
(1)实验处理:某生物小组选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进行实验,暗处理后用黑圆纸片将叶片A处两面遮盖后,阳光下照射3~4 h,摘下该叶片,取下黑纸片,进行脱色处理、清水漂洗、碘酒染色后,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滴加碘酒后,A、B、C三处变蓝紫色的是B,A和C不变色。
(3)实验结论:A、B两处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B、C两处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素)。
4.恩吉尔曼实验:
恩吉尔曼选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实验,验证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对点训练】
(A)1.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一棵重2.3 kg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只用雨水浇灌,5年后,树苗长成了76.7 kg的柳树,而土壤只减少了60 g。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柳树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B.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C.柳树不断地吸收雨水,含水量增大
D.柳树不断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重量增加
(B)2.关于恩吉尔曼“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的材料是水绵和天竺葵
B.选用的材料是水绵和好氧细菌
C.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D.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素
如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3、4题:
(C)3.步骤⑥中去掉叶片中叶绿素的正确方法是
A.将叶片浸到清水中直接加热
B.将叶片浸到酒精中直接加热
C.将叶片浸到酒精中隔水加热
D.将叶片浸到碘酒中隔水加热
(D)4.对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需要对植物进行暗处理
B.叶片部分遮光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
C.用酒精脱色后叶片变为黄白色
D.叶片遮光部分光合作用合成了淀粉
【考点二】光合作用的主要知识点
1.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
2.光合作用公式:
3.光合作用的实质:
(1)物质转变(合成有机物):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淀粉等复杂的有机物。
(2)能量转变(储存能量):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
4.光合作用的意义:
(1)物质来源;(2)能量来源;(3)氧气来源。
5.光合作用的应用:
(1)合理密植: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
(2)阴雨连绵的天气农作物减产:缺少阳光,光合作用减弱。
(3)“气肥”:是指二氧化碳(增施二氧化碳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4)影响黄豆芽子叶颜色(黄或绿色)的非生物因素:阳光(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
(5)间作:水稻——小麦,减少光能浪费,提高光合作用的产量。
6.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1)叶片的结构包括:
①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
②叶肉(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
③叶脉(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养料)。
(2)绿色植物细胞中有机物的“加工厂”是叶绿体。
【对点训练】
(C)1.如图公式表示的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③④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A.叶绿体、淀粉 B.叶绿素、淀粉
C.叶绿体、有机物 D.光、有机物
(C)2.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白天和黑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光
C.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生长需要,而且是动物和人营养物质的最终来源
D.农作物种植越密,对光利用越充分,产量就越高
(C)3.在大棚蔬菜、瓜果种植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会补充适量的“气肥”,“气肥”是指下列哪种物质
A.氧气 B.有机肥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
4.图1是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的各步骤图解。
(1)其中,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消耗掉原有的淀粉。
(2)用酒精脱色,是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这样做的目的是易于观察。
(3)在实验中向叶片上滴加碘酒的目的是检验是否有淀粉产生。
(4)若图2是其中一片实验叶片,完成现象记录并分析:
实验中,甲处和丙处对照说明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内进行的。乙处和丙处对照说明光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考点三】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1.实验过程图示:
2.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长势最差的是蒸馏水组,长势最好的是无土栽培培养液组,因为无土栽培培养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
3.验证培养液中含有无机盐的方法:取一滴无土栽培培养液滴加在载玻片上,在酒精灯上烘干,载玻片上会出现白色结晶物质——无机盐。
4.无土栽培的定义:人们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将水和各种不同比例的无机盐配制成植物培养液,用来栽培植物,这种方法就是无土栽培。
5.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
(1)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又称为植物生长的“三要素”。
(2)需要量很少的如含铁、含硼的无机盐等称为“微量元素”,量少,但作用必不可少。
6.植物缺乏无机盐的症状:
(1)叶、茎呈现紫红色斑点——缺磷肥。
(2)叶色发黄,生长缓慢——缺氮肥。
(3)植株不高,叶子边缘像火烧一样——缺钾肥。
【活学巧记】
植物缺乏无机盐的症状:氮黄、磷红、钾火烧。
【对点训练】
(C)1.淮安市菜趣园内很多塑料管道搭起纵横交错的立体支架,里面长满了各种瓜果蔬菜,菜趣园内农艺师采用的这种栽培蔬菜的方法叫做
A.植物杂交 B.太空育种
C.无土栽培 D.植物克隆
(A)2.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A.含氮无机盐、含磷无机盐、含钾无机盐
B.含铁无机盐、含氮无机盐、含钾无机盐
C.含铁无机盐、含磷无机盐、含硼无机盐
D.含铁无机盐、含氮无机盐、含硼无机盐
【考点四】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1.在移栽植物时,根部往往要带上许多泥土或土坯,目的是保护幼根和根毛;剪去部分枝和叶,目的是减少蒸腾作用。
2.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3.根的作用:一是固着植物体;二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有些植物的根还具有储藏、繁殖等功能。
4.绿色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根尖。
5.根尖的结构图:
6.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根毛区),因为该部位具有根毛。植物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导管运输至茎和叶,叶制造的有机物主要通过筛管运输至茎、根和果实等结构中。
7.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
(1)当细胞内溶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2)当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活学巧记】
水总是往浓度高的地方移动。
8.观察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
(1)放入浓盐水中的萝卜条:
外界溶液浓度(A)大于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萝卜条③变软、变小。
(2)放入清水中的萝卜条:
外界溶液浓度(B)小于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萝卜条④变硬、变大。
9.生活中常见的细胞吸水、失水现象:植物烧苗现象、糖拌西红柿、泡菜属于细胞失水现象;向萎蔫的青菜上洒水,属于细胞吸水现象。
10.根毛细胞能从土壤中吸水的必要条件: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水分从土壤运输至叶肉细胞的途径:
土壤中的水→根毛细胞→根表皮以内的细胞→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叶肉细胞。
【对点训练】
(A)1.如图所示,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
A.① B.②
C.③ D.④
(B)2.植物体内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A.叶表皮 B.导管
C.筛管 D.叶肉
(C)3.以下现象属于植物吸水的是
A.凉拌黄瓜
B.用梅子制蜜饯
C.菜农卖菜时,向萎蔫的青菜上洒水
D.腌制酸菜
跟踪诊断,请使用“高效提分作业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