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考点一】食物链
1.概念: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叫作食物链。
2.书写示例:草→兔→狐(捕食关系:被捕食者→捕食者)。
3.特点:
(1)通常由绿色植物开始。
(2)位于食物链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
(3)位于食物链中的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
(4)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
4.生物防治:
(1)概念:利用天敌防治农林害虫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
(2)举例:可以利用灰喜鹊(或赤眼蜂)防治松毛虫;被称为“森林医生”的动物是啄木鸟;猫头鹰被称为“农田卫士”。(注:小鸡不可以防治菜青虫)
【对点训练】
(A)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下面是根据这句俗语写出的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
A.树→蝉→螳螂→黄雀
B.露水→蝉→螳螂→黄雀
C.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
(A)2.在食物链“草→鼠→蛇→鹰”中,不属于消费者的是
A.草 B.鼠
C.蛇 D.鹰
(B)3.通常位于一条食物链的第2个环节的生物是
A.绿色植物 B.植食性动物
C.肉食性动物 D.杂食性动物
(C)4.如图所示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该食物链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A)5.下列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A.用七星瓢虫防治棉蚜虫
B.灯光诱杀
C.人工捕杀害虫
D.喷洒农药
【考点二】食物网
1.概念:各条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这个网状结构叫作食物网。
2.食物网的相关知识点:
(1)此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为太阳(能),各种动物的最终食物来源是绿色植物。
(2)①数:此生态系统共有5条食物链。
②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绿色植物→鼠→蛇→鹰,该条食物链共包括4个环节。
(3)由于长时间干旱,该生态系统中的草全枯死了,最先受到影响的动物是兔和鼠。
(4)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网)传递给消费者和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5)能量在食物链(网)中的流动,遵循的规律是: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
(6)能量在食物链(网)中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不可逆转,逐级递减(越来越少)。图中,所含能量最少的生物是鹰,所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绿色植物。
(7)生物的数量会沿着食物链(网)越来越少。
(8)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网)积累(越来越多),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
(9)此食物网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缺少的是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10)在某条食物链中(A→B→C),如果B的数量发生减少,则C的数量变化为先减少后增加。
【对点训练】
如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D)1.此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条数是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C)2.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包括的环节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B)3.研究发现,用铅、镉污染的河水浇灌水稻,在水稻、麻雀、螟虫、青蛙和水蛇组成的食物网中,水蛇体内铅、镉的含量最多。原因是
A.水蛇在某条食物链的开始,铅、镉随食物链不断积累
B.水蛇在某条食物链的末端,铅、镉随食物链不断积累
C.水蛇在食物网中食量最大,从食物中获得的铅、镉最多
D.水蛇位于食物网的中心,因而体内铅、镉的含量最多
跟踪诊断,请使用“高效提分作业六”第6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考点一】食物链
1.概念: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叫作 。
2.书写示例:草→兔→狐(捕食关系:被捕食者→捕食者)。
3.特点:
(1)通常由 开始。
(2)位于食物链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 。
(3)位于食物链中的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 。
(4)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
4.生物防治:
(1)概念:利用天敌防治农林害虫的方法称为 。
(2)举例:可以利用 防治松毛虫;被称为“森林医生”的动物是 ;猫头鹰被称为“ ”。(注:小鸡不可以防治菜青虫)
【对点训练】
(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下面是根据这句俗语写出的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
A.树→蝉→螳螂→黄雀
B.露水→蝉→螳螂→黄雀
C.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
( )2.在食物链“草→鼠→蛇→鹰”中,不属于消费者的是
A.草 B.鼠
C.蛇 D.鹰
( )3.通常位于一条食物链的第2个环节的生物是
A.绿色植物 B.植食性动物
C.肉食性动物 D.杂食性动物
( )4.如图所示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该食物链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 )5.下列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A.用七星瓢虫防治棉蚜虫
B.灯光诱杀
C.人工捕杀害虫
D.喷洒农药
【考点二】食物网
1.概念:各条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这个网状结构叫作 。
2.食物网的相关知识点:
(1)此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为 ,各种动物的最终食物来源是 。
(2)①数:此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
②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该条食物链共包括 个环节。
(3)由于长时间干旱,该生态系统中的草全枯死了,最先受到影响的动物是 和 。
(4)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网)传递给消费者和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5)能量在食物链(网)中的流动,遵循的规律是:从 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
(6)能量在食物链(网)中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不可逆转,逐级递减(越来越少)。图中,所含能量最少的生物是 ,所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
(7)生物的数量会沿着食物链(网)越来越 。
(8)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网)积累(越来越 ),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9)此食物网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缺少的是 和 。
(10)在某条食物链中(A→B→C),如果B的数量发生减少,则C的数量变化为 。
【对点训练】
如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 )1.此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条数是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 )2.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包括的环节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 )3.研究发现,用铅、镉污染的河水浇灌水稻,在水稻、麻雀、螟虫、青蛙和水蛇组成的食物网中,水蛇体内铅、镉的含量最多。原因是
A.水蛇在某条食物链的开始,铅、镉随食物链不断积累
B.水蛇在某条食物链的末端,铅、镉随食物链不断积累
C.水蛇在食物网中食量最大,从食物中获得的铅、镉最多
D.水蛇位于食物网的中心,因而体内铅、镉的含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