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综合评价卷 (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综合评价卷 (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2 22:43:49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东西跨经度160多度,南北跨纬度80多度。读亚洲地理分区图,完成1~3题。
1.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地跨热带和北温带,没有寒带
C.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D.纬度跨度大,使得亚洲东、西时间差异大
2.关于亚洲地理分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南亚的典型民居是冰屋
B.北亚房屋的墙壁普遍较薄
C.东亚的居民大多数使用阿拉伯语
D.西亚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是水资源短缺
3.下列有关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大部分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B.亚洲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C.亚洲形成了统一的地域文化
D.亚洲东部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2023年欧洲发明家奖在当地时间2023年7月4日举行颁奖典礼。结合示意图完成4~5题。
4.欧洲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C.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D.南临印度洋
5.当地时间与北京时间不同,这是因为两地( )
A.纬度不同 B.经度不同
C.海陆位置不同 D.地势高低不同
  读亚洲简图,完成6~9题。
6.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据图可知,亚洲辽阔的平原多分布在( )
A.中部地区 B.南部岛屿
C.西部沿海 D.大河中下游地区
8.从亚洲地理分区来看,③河流主要流经哪个地区( )
A.东亚 B.北亚 C.南亚 D.中亚
9.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亚洲最大的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
B.图中甲代表的是北冰洋
C.图中乙代表的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
D.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10~11题。
10.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1.图中四个地理区域与其所属气候组合正确的是( )
A.甲—热带沙漠气候 B.乙—热带雨林气候
C.丙—温带季风气候 D.丁—寒带气候
  读亚洲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亚洲的河流( )
A.多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B.以内流河为主,流量较小
C.西部和中部的河流流量大,流速快
D.东部和南部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1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如图示意亚洲部分国家老龄人口比例的倍增(成倍增长)时间。读图,完成14~15题。
14.与中国相比,下列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早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更早
B.乙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更早
C.丙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更晚
D.丁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更早
15.人口老龄化问题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是( )
A.劳动力短缺 B.生态环境破坏
C.养老负担减轻 D.就业压力大
16.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大洲内部国家文化多样,经济差异明显。下面为亚洲部分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万美元)表,读表可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国家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国家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日本 3.38 印度 0.24
韩国 3.23 越南 0.42
中国 1.27 缅甸 0.11
A.各国自然条件相差悬殊 B.各国人口出生率不同
C.各国国土面积差异大 D.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2024年3月26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洪都拉斯共和国正式
建立外交关系一周年。如图为洪都拉斯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
17~18 题。
17.洪都拉斯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18.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常年凉爽舒适,主要是因为该地( )
A.距海远 B.地势高
C.距海近 D.地势低
  绘制简图能有效记忆地理事物的分布。如图是贝贝同学绘制的大洲地形简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甲图反映的是 的地形特征。( )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20.乙图中A代表的地形区是( )
A.东非高原 B.帕米尔高原
C.巴西高原 D.埃塞俄比亚高原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区域学习重在方法,让我们运用学习大洲的方法来认识我们生活的亚洲。图1为亚洲地形结构统计图、图2为景观图、图3为亚洲气候分布图及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定位置
海陆位置:亚洲地域辽阔,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三面濒临海洋,其中南临 。
纬度位置:亚洲南北跨纬度广,地跨热带、 和北寒带。
(4分)
(2)析气候
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气候显著。图3中①→②→③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根据气候资料图可知②地属于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4分)
(3)看地势
据图1可知,亚洲地形类型以 和山地为主。亚洲地势具有
的特点。(4分)
(4)探生活
图2景观表现了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甲、乙两处景观中,
表示当地人们受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聚居在长屋里,有的长屋长达200米。(2分)
2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9.2%(2022年)。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图1)和亚洲人口分布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亚洲人口数量较多,共有7个国家人口总数超过1亿(2022年),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菲律宾,其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中国吗 请回答并说明理由。(4分)
(2)读图可知,亚洲人口总体分布不均匀,中部人口 ,从地形角度分析,这里地势 ,你的判断依据是 。从气候角度分析,亚洲中部降水少,可以从
位置方面找到原因。(4分)
(3)读图可知,亚洲的人口稠密区主要是 ,这些地区多位于河流的中下游,河流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 、肥沃的土壤等自然条件;悠久的开发历史、临海便利的 条件,使这里成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亚洲北部河流中下游地区人口
,原因是 。(5分)
(4)通过对人口分布原因的探究,我们发现地理位置、 、
等地理信息是了解区域的基础,关注要素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区域中的地理现象。(2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与我国新疆相邻,地理环境相似。近些年来,该地区人口增长迅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越来越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中亚国家积极寻求与我国新疆在滴灌技术方面的合作,较好地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如图示意中亚降水及城市分布。
(1)中亚深居内陆,远离 ,大部分地区降水 ,多为内流区和无流区。但区域内部也存在明显差异,中亚东南部降水 ,河流数量 ,城市与人口相对集中。(4分)
(2)请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对应的空格内,完成中亚人口快速增长与水资源短缺加剧关系的框图。(3分)
①粮食需求增加 ②灌溉用水增加 ③生活用水增加
(3)从水资源利用角度说明中亚引进我国滴灌技术的积极作用。
(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东西跨经度160多度,南北跨纬度80多度。读亚洲地理分区图,完成1~3题。
1.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全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地跨热带和北温带,没有寒带
C.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D.纬度跨度大,使得亚洲东、西时间差异大
2.关于亚洲地理分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东南亚的典型民居是冰屋
B.北亚房屋的墙壁普遍较薄
C.东亚的居民大多数使用阿拉伯语
D.西亚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是水资源短缺
3.下列有关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B)
A.亚洲大部分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B.亚洲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C.亚洲形成了统一的地域文化
D.亚洲东部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2023年欧洲发明家奖在当地时间2023年7月4日举行颁奖典礼。结合示意图完成4~5题。
4.欧洲位置描述正确的是(C)
A.全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C.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D.南临印度洋
5.当地时间与北京时间不同,这是因为两地(B)
A.纬度不同 B.经度不同
C.海陆位置不同 D.地势高低不同
  读亚洲简图,完成6~9题。
6.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A)
A.① B.② C.③ D.④
7.据图可知,亚洲辽阔的平原多分布在(D)
A.中部地区 B.南部岛屿
C.西部沿海 D.大河中下游地区
8.从亚洲地理分区来看,③河流主要流经哪个地区(B)
A.东亚 B.北亚 C.南亚 D.中亚
9.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亚洲最大的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
B.图中甲代表的是北冰洋
C.图中乙代表的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
D.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10~11题。
10.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D)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1.图中四个地理区域与其所属气候组合正确的是(D)
A.甲—热带沙漠气候 B.乙—热带雨林气候
C.丙—温带季风气候 D.丁—寒带气候
  读亚洲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亚洲的河流(A)
A.多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B.以内流河为主,流量较小
C.西部和中部的河流流量大,流速快
D.东部和南部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1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D)
A.甲 B.乙 C.丙 D.丁
  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如图示意亚洲部分国家老龄人口比例的倍增(成倍增长)时间。读图,完成14~15题。
14.与中国相比,下列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早晚的说法正确的是(D)
A.甲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更早
B.乙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更早
C.丙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更晚
D.丁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更早
15.人口老龄化问题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是(A)
A.劳动力短缺 B.生态环境破坏
C.养老负担减轻 D.就业压力大
16.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大洲内部国家文化多样,经济差异明显。下面为亚洲部分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万美元)表,读表可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D)
国家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国家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日本 3.38 印度 0.24
韩国 3.23 越南 0.42
中国 1.27 缅甸 0.11
A.各国自然条件相差悬殊 B.各国人口出生率不同
C.各国国土面积差异大 D.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2024年3月26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洪都拉斯共和国正式
建立外交关系一周年。如图为洪都拉斯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
17~18 题。
17.洪都拉斯位于地球五带中的(A)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18.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常年凉爽舒适,主要是因为该地(B)
A.距海远 B.地势高
C.距海近 D.地势低
  绘制简图能有效记忆地理事物的分布。如图是贝贝同学绘制的大洲地形简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甲图反映的是    的地形特征。(B)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20.乙图中A代表的地形区是(C)
A.东非高原 B.帕米尔高原
C.巴西高原 D.埃塞俄比亚高原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区域学习重在方法,让我们运用学习大洲的方法来认识我们生活的亚洲。图1为亚洲地形结构统计图、图2为景观图、图3为亚洲气候分布图及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定位置
海陆位置:亚洲地域辽阔,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三面濒临海洋,其中南临 印度洋 。
纬度位置:亚洲南北跨纬度广,地跨热带、 北温带 和北寒带。
(4分)
(2)析气候
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季风 气候显著。图3中①→②→③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纬度位置 。根据气候资料图可知②地属于 亚热带季风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分)
(3)看地势
据图1可知,亚洲地形类型以 高原 和山地为主。亚洲地势具有
 中部高、四周低 的特点。(4分)
(4)探生活
图2景观表现了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甲、乙两处景观中,
 乙 表示当地人们受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聚居在长屋里,有的长屋长达200米。(2分)
2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9.2%(2022年)。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图1)和亚洲人口分布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亚洲人口数量较多,共有7个国家人口总数超过1亿(2022年),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菲律宾,其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中国吗 请回答并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不是。中国人口数量多,但面积广阔。
(2)读图可知,亚洲人口总体分布不均匀,中部人口 稀疏 ,从地形角度分析,这里地势 高 ,你的判断依据是 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地区,向四周分流入海 。从气候角度分析,亚洲中部降水少,可以从
 海陆 位置方面找到原因。(4分)
(3)读图可知,亚洲的人口稠密区主要是 亚洲东部和南部 ,这些地区多位于河流的中下游,河流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 水源 、肥沃的土壤等自然条件;悠久的开发历史、临海便利的 交通 条件,使这里成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亚洲北部河流中下游地区人口
 稀疏 ,原因是 纬度高,气温低 。(5分)
(4)通过对人口分布原因的探究,我们发现地理位置、 地形 、
 气候 等地理信息是了解区域的基础,关注要素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区域中的地理现象。(2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与我国新疆相邻,地理环境相似。近些年来,该地区人口增长迅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越来越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中亚国家积极寻求与我国新疆在滴灌技术方面的合作,较好地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如图示意中亚降水及城市分布。
(1)中亚深居内陆,远离 海洋 ,大部分地区降水 稀少 ,多为内流区和无流区。但区域内部也存在明显差异,中亚东南部降水 较多 ,河流数量 较多 ,城市与人口相对集中。(4分)
(2)请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对应的空格内,完成中亚人口快速增长与水资源短缺加剧关系的框图。(3分)
①粮食需求增加 ②灌溉用水增加 ③生活用水增加
参考答案:A:① B:③ C:②
(3)从水资源利用角度说明中亚引进我国滴灌技术的积极作用。
(4分)
参考答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