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日本 分层练(含答案)商务星球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1 日本 分层练(含答案)商务星球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2 23:05:27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日本
第1课时 地狭人稠的岛国
  读日本简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日本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D)
①亚洲东部,日本海西北部 ②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③大部分位于热带 ④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日本领土组成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是(A)
A.本州岛 B.北海道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合掌造”是日本一种木造传统民居,屋顶用稻草覆盖,又厚又陡(屋顶角度为60°),利于防灾减灾,1995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下图为日本简图和“合掌造”示意图。据此完成 3~4 题。
3.日本(C)
A.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B.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北部
C.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D.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
4.“合掌造”的建筑特点反映出日本(A)
①地震频繁 ②森林资源丰富 ③降雨、降雪多 ④地狭人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沿海平原面积狭小
B.河流短而急,水能和矿产资源丰富
C.地处内陆,对外交通不便
D.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
  读日本略图,完成6~7题。
6.下列有关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日本多火山、地震和温泉
B.首都东京位于北海道岛上
C.缺少煤、石油等矿产资源
D.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7.日本河流大多短小湍急的主要原因是(D)
①由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狭小 ②季风气候不稳定,干旱少雨 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 ④植被覆盖较少,泥沙淤积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雪墙公路、秋日红枫等是日本富山县的著名景观。图1和图2分别为日本地形图和雪墙公路景观图。读图,完成8~9题。
图1
图2
8.位于富山县东北部的立山黑部地区是著名观雪圣地,原因是该地(B)
A.地处高纬,冬季气温低
B.濒临日本海,位于冬季风迎风坡
C.地形多山,地表起伏大
D.濒临太平洋,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9.每当秋季来临,随着气温降低,枫叶逐渐变红。在日本的“追枫爱好者”想要拍摄“第一抹红叶”,拍摄地点应选择在(A)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10.[区域认知] 五一假期小刚一家打算去日本旅游,请帮助他制定五一小长假日本旅行攻略。读日本群岛樱花开放时间示意图和东京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确定出行方式
(1)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小刚一家从西安出发去日本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 飞机 (填“飞机”或“火车”)。
知气候备物品
(2)图中显示东京为 亚热带季风 气候,小刚一家应携带 薄外套 (填“薄外套”或“羽绒服”)前往东京。
规划行程线路
行程1:赏樱花品美食
(3)据图可知,日本各地樱花开放的时间有差异,小刚一家旅行期间最有可能在 北海道 岛欣赏到樱花。赏完樱花,他们准备品尝日本特色菜肴,应该选择 D (单选)。
A.咖喱饭 B.牛排
C.披萨 D.寿司
行程2:游名山泡温泉
(4) 富士山 是日本最著名的火山,也是日本第一高峰。小刚一家在游览完该地后可以泡温泉缓解疲劳。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 第2课时 经济贸易大国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2023年8月24日,日本在东北太平洋沿岸开启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正式排海。结合本州岛地形图,完成1~2题。
1.日本乡村传统民居多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这体现了日本(D)
A.注重环境保护
B.矿产资源贫乏
C.文化东西兼容
D.森林资源丰富
2.日本将核污染水排入海洋,影响最大的产业部门是(A)
A.海洋渔业 B.金属冶炼工业
C.海洋运输业 D.观光旅游业
  日本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进口,制成品大量销售到海外市场。读日本经济结构图,完成3~4题。
3.读日本经济结构图,我们可以发现,图中占比最大的是(A)
A.工业 B.邮电运输业
C.农业 D.商业
4.日本发展工业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D)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地形平坦,平原广阔
C.本国消费市场大 D.岛国多优良港湾
  读日本四种农作物种植界线和主要工业区分布示意图,完成5~7题。
5.图示种植界线纬度位置最高的农作物是(D)
A.柑橘 B.茶叶
C.甘薯 D.水稻
6.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B)
①日本海西岸 ②濑户内海沿岸 ③太平洋沿岸 ④大西洋沿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近年来,日本加大海外投资,促使经济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转型,这样对输入国的好处有(D)
①节约运输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费用 ②减轻了本国的环境污染 ③缓解了就业压力
④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奈良东大寺(如下图)是奈良的著名旅游景点,从其建筑风格可以看出,日本(C)
A.保留了浓厚的和族文化
B.与西方国家文化交流密切
C.与中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D.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范
  和食即日本料理,是独具日本特色的菜肴,其原料以海鲜(海藻类植物和鱼虾等)、大米为主,包括我们熟悉的寿司等。如今,因生活节奏变快,欧美快餐已部分替代了日本传统美食。据此完成9~10题。
9.“和食”能够反映出日本国土(B)
A.深居内陆 B.濒临海洋
C.多火山、地震 D.南北狭长
10.“和食”与“洋”快餐并存,反映出日本的文化特点是(A)
A.东西方文化兼容
B.西方文化逐渐取代传统文化
C.传统文化已消失
D.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
11.[综合思维]研究性学习
  某中学地理社团利用寒假前往日本西部开展研学旅行。读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研学地点分布图和“合掌造”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走近——经济贸易大国
  日本的机器人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智能机器人的生产领先世界,日本机器人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60%。
(1)在搜集研学国家的信息时,同学们了解到日本矿产资源十分贫乏,但是经济发达,工业集中分布在 太平洋 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此地带出现了争水、争地及许多环境问题,导致日本工业扩散。
(2)机器人产业是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近些年来,日本的机器人产业开始向中小城市扩散,日本中小城市吸引这种产业扩散的有利条件有 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邻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力量雄厚;等等 。(至少答出两点)
品尝——新潟越光米
越光米在日本享有盛誉。这里位于山间谷地,冬季山区厚厚的积雪消融后汇入日本最长的河流信浓川,奔流不息的河水孕育了肥沃的平原。
(3)新潟位于日本面积最大的岛屿—— 本州 岛上,该地冬季盛行 西北 (填风向)风,受山地地形影响,积雪深厚。日本人多地狭,农业生产多使用 小型 (填“小型”或“大型”)机械。新潟位于山间谷地,昼夜温差 大 (填“小”或“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积累,生产的稻米品质优良。
体验——草津休憩沐温泉
草津温泉是日本著名温泉。
(4)日本位于板块 交界地带 (填“交界地带”或“内部”),岩浆活跃,地下水受热形成温泉。
探秘——世界遗产合掌造
  岐阜县森林茂密,冬季积雪深厚,被称为“豪雪地带”。“合掌造”是这里的传统民居,为木制建筑物,屋顶厚大陡峭,呈“人”字形,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199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请分析“合掌造”屋顶厚、坡度大的原因(任选其一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合掌造”屋顶厚,可以起到冬季保暖、夏季隔热的作用;“合掌造”屋顶坡度大,便于夏季排水和冬季积雪滑落。第一节 日本
第1课时 地狭人稠的岛国
  读日本简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日本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亚洲东部,日本海西北部 ②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③大部分位于热带 ④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日本领土组成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A.本州岛 B.北海道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合掌造”是日本一种木造传统民居,屋顶用稻草覆盖,又厚又陡(屋顶角度为60°),利于防灾减灾,1995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下图为日本简图和“合掌造”示意图。据此完成 3~4 题。
3.日本( )
A.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B.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北部
C.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D.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
4.“合掌造”的建筑特点反映出日本( )
①地震频繁 ②森林资源丰富 ③降雨、降雪多 ④地狭人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沿海平原面积狭小
B.河流短而急,水能和矿产资源丰富
C.地处内陆,对外交通不便
D.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
  读日本略图,完成6~7题。
6.下列有关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日本多火山、地震和温泉
B.首都东京位于北海道岛上
C.缺少煤、石油等矿产资源
D.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7.日本河流大多短小湍急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由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狭小 ②季风气候不稳定,干旱少雨 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 ④植被覆盖较少,泥沙淤积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雪墙公路、秋日红枫等是日本富山县的著名景观。图1和图2分别为日本地形图和雪墙公路景观图。读图,完成8~9题。
图1
图2
8.位于富山县东北部的立山黑部地区是著名观雪圣地,原因是该地( )
A.地处高纬,冬季气温低
B.濒临日本海,位于冬季风迎风坡
C.地形多山,地表起伏大
D.濒临太平洋,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9.每当秋季来临,随着气温降低,枫叶逐渐变红。在日本的“追枫爱好者”想要拍摄“第一抹红叶”,拍摄地点应选择在( )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10.[区域认知] 五一假期小刚一家打算去日本旅游,请帮助他制定五一小长假日本旅行攻略。读日本群岛樱花开放时间示意图和东京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确定出行方式
(1)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小刚一家从西安出发去日本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 (填“飞机”或“火车”)。
知气候备物品
(2)图中显示东京为 气候,小刚一家应携带 (填“薄外套”或“羽绒服”)前往东京。
规划行程线路
行程1:赏樱花品美食
(3)据图可知,日本各地樱花开放的时间有差异,小刚一家旅行期间最有可能在 岛欣赏到樱花。赏完樱花,他们准备品尝日本特色菜肴,应该选择 (单选)。
A.咖喱饭 B.牛排
C.披萨 D.寿司
行程2:游名山泡温泉
(4) 是日本最著名的火山,也是日本第一高峰。小刚一家在游览完该地后可以泡温泉缓解疲劳。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第2课时 经济贸易大国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2023年8月24日,日本在东北太平洋沿岸开启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正式排海。结合本州岛地形图,完成1~2题。
1.日本乡村传统民居多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这体现了日本( )
A.注重环境保护
B.矿产资源贫乏
C.文化东西兼容
D.森林资源丰富
2.日本将核污染水排入海洋,影响最大的产业部门是( )
A.海洋渔业 B.金属冶炼工业
C.海洋运输业 D.观光旅游业
  日本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进口,制成品大量销售到海外市场。读日本经济结构图,完成3~4题。
3.读日本经济结构图,我们可以发现,图中占比最大的是( )
A.工业 B.邮电运输业
C.农业 D.商业
4.日本发展工业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地形平坦,平原广阔
C.本国消费市场大 D.岛国多优良港湾
  读日本四种农作物种植界线和主要工业区分布示意图,完成5~7题。
5.图示种植界线纬度位置最高的农作物是( )
A.柑橘 B.茶叶
C.甘薯 D.水稻
6.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
①日本海西岸 ②濑户内海沿岸 ③太平洋沿岸 ④大西洋沿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近年来,日本加大海外投资,促使经济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转型,这样对输入国的好处有( )
①节约运输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费用 ②减轻了本国的环境污染 ③缓解了就业压力
④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奈良东大寺(如下图)是奈良的著名旅游景点,从其建筑风格可以看出,日本( )
A.保留了浓厚的和族文化
B.与西方国家文化交流密切
C.与中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D.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范
  和食即日本料理,是独具日本特色的菜肴,其原料以海鲜(海藻类植物和鱼虾等)、大米为主,包括我们熟悉的寿司等。如今,因生活节奏变快,欧美快餐已部分替代了日本传统美食。据此完成9~10题。
9.“和食”能够反映出日本国土( )
A.深居内陆 B.濒临海洋
C.多火山、地震 D.南北狭长
10.“和食”与“洋”快餐并存,反映出日本的文化特点是( )
A.东西方文化兼容
B.西方文化逐渐取代传统文化
C.传统文化已消失
D.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
11.[综合思维]研究性学习
  某中学地理社团利用寒假前往日本西部开展研学旅行。读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研学地点分布图和“合掌造”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走近——经济贸易大国
  日本的机器人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智能机器人的生产领先世界,日本机器人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60%。
(1)在搜集研学国家的信息时,同学们了解到日本矿产资源十分贫乏,但是经济发达,工业集中分布在 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此地带出现了争水、争地及许多环境问题,导致日本工业扩散。
(2)机器人产业是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近些年来,日本的机器人产业开始向中小城市扩散,日本中小城市吸引这种产业扩散的有利条件有 。(至少答出两点)
品尝——新潟越光米
越光米在日本享有盛誉。这里位于山间谷地,冬季山区厚厚的积雪消融后汇入日本最长的河流信浓川,奔流不息的河水孕育了肥沃的平原。
(3)新潟位于日本面积最大的岛屿—— 岛上,该地冬季盛行 (填风向)风,受山地地形影响,积雪深厚。日本人多地狭,农业生产多使用 (填“小型”或“大型”)机械。新潟位于山间谷地,昼夜温差 (填“小”或“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积累,生产的稻米品质优良。
体验——草津休憩沐温泉
草津温泉是日本著名温泉。
(4)日本位于板块 (填“交界地带”或“内部”),岩浆活跃,地下水受热形成温泉。
探秘——世界遗产合掌造
  岐阜县森林茂密,冬季积雪深厚,被称为“豪雪地带”。“合掌造”是这里的传统民居,为木制建筑物,屋顶厚大陡峭,呈“人”字形,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199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请分析“合掌造”屋顶厚、坡度大的原因(任选其一分析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