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八年级 下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
SINOMAPS PRESS
第7章 认识国家
第1课时 自然环境及农业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地图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综合思维:依据相关资料理解美国的居民和文化特征。
综合思维: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美国的产业发展。
综合思维:结合地图理解美国的农业特征及主要农业带的分布。
新课导入
教师:小花同学参加了暑假夏令营活动,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大家猜猜她要去的是哪个国家?
学生:美国
(板书)
位置和领土、多元文化的交融、发达的农业
东西半球图
在地图上找出美国,你了解美国吗?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如何?它的国旗有什么含义?领土组成……
?
一、美国的位置和领土组成
思考:
1、美国的国旗中的图案说明什么?
2、美国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3、领土范围和组成?
1)美国的位置
40°N
北极圈
北 冰 洋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美 国
加拿大
格陵兰岛
1、纬度位置:
中高纬度
2、海陆位置:
三面临洋
(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
2)、范围
本土:48个州和1个特区
海外州
州
州
范围
(哥伦比亚)
阿拉斯加
夏威夷
3、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温带大陆性气候
芝加哥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地形:(课本82页图)
西部高山区:
落基山脉
中部平原区:中 央平原
东部高原山地区:
阿巴拉契亚山脉
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
美洲大陆的地中海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尼亚加拉瀑布
五大湖之间有运河相通,并经圣劳伦斯河与大西洋相连,大型海轮由大西洋可直抵五大湖沿岸,促进了美国的经济繁荣。
4、湖泊:五大湖
5、美国的资源分布
一、美国自然条件的特点
(五大特点)
1、本土地处北温带,阿拉斯加为寒带和亚寒带,夏威夷是
热带海洋上的岛屿,面积不大,风光绮丽。
2、本土三面濒临海洋,沿海地区多优良港湾,冬季不冻,
海上航运便利。
3、西部为落基山脉,东部有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地,中部
为广阔的大平原,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美国
耕地面积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4、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了有利的
条件。密西西比河纵贯中部平原,航运便利。
5、美国的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丰富,煤、石油、
天然气、铜、铁等矿产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森
林的覆盖率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草原面积广阔,对
工农业生产发展十分有利。
二、人口与城市分布
1、人口约有3.32亿(2021年),其中白色人种约占58%。
2、各种族间是不平等的。
失业人口中黑人比例最大。
3、华人和华侨在美国有将近
100万人。
4、人口分布不平衡,70%以
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大约
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沿
海平原和五大湖地区。
东北部人口最为稠密,西部
高原、高山地区人口稀少。
近年人口向南部、西部的“阳
光地带”迁移。
美洲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是美洲的最早居民,他们曾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文化,如12-15世纪创造的印加文化,玛雅文化等。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印第安人遭到大量的屠杀,人数剧减,印第安人只好退入热带丛林和山区中,过着原始落后的生活。
玛雅文化(4-10世纪)
印加文化(12-15世纪)
玛雅石雕
秘鲁神画
印加古城
今天的印第安人
人口和居民
3.32亿(2021年)人口,世界第三位
城市化水平高,约75℅
人口分布不均
东部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50℅人口分布在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区
人口向南部、西部迁移
美国
国土组成
州:50个=48+2
特区:哥伦比亚
自然条件
1、本土处于温带,有利于农业生产
2、三面临海,航运便利
3、平原面积广,耕地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
4、密西西比河、五大湖:航运、灌溉、发电
5、丰富的资源:矿产、森林、草原
居民:组成、分布、迁移
美洲移民的来源
英、法等国移民
非洲移民
西班牙、葡萄牙移民
亚洲移民
英、法移民
亚洲移民
西班牙、葡萄牙移民
非洲移民
美国的居民是以欧洲移民为主的白色人种。
农产品出口量 在世界中的位次(2003年)
小麦 1
玉米 1
大豆 1
花生仁 1
棉花 1
烟叶 1
三、美国农业的特点
1、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表现:
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为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
国家,农业发达。
2、农业生产特点(农业发达的原因):
首先美国农业属现代
农业,生产过程具有高
度的机械化、电气化、
化学化和良种化。
这种农业的优点为:
生产效率高,产量大;
缺点为有时生产过剩。
其次农业地区生产的专门化为美国农业的另一大特点,
其优越性表现:
(1)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挥地区优势;
(2)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3)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管理。
另外,美国农业专门
化地区的划分也充分考
虑市场需要,如乳畜带
分布在五大湖沿岸和东
北部沿海地区(这里有
美国最大的工业区,城
市密集,人口众多,对
乳、肉等产品的需求量
大)。
3、简要分析形成美国小麦带的主要因素: (美国本土的农业带和农业区分布图P73)
首先明确小麦长习性:耐旱能力较强。
其次:美国的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美国北部和中部,这些地区地面起伏小,降水较少(500-1000mm),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小麦的生长。
4、美国是世界上最大
的农产品出口国,同时
也进口农产品,如咖啡、
可可等热带作物。
【板书设计】
当堂检测
1.下面关于地形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阿尔卑斯山脉大致呈东西向分布,有利于太平洋暖湿
气流的流动,故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得以向内陆延伸
B.阿巴拉契亚山脉呈南北走向,使得山脉以东地区分布
着温带大陆性气候
C.科迪勒拉山系呈南北走向,阻碍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
运行,到使北美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局限于大陆两的
狭长地带
D.落基山脉高山区因地势高,气候类型具有独特性-
高山气候
CD
2.位于大西洋沿岸的美国港口是( )
A.芝加哥 B.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 C.纽约 D.洛杉矶
C
3.中国与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相比,相似的有( )
A、主要平原分布在东部沿海
B、主要山脉走向相同
C、降水都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主要河流流向相同
C
4.关于美国地理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A、国土全部位于北温带
B、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C、三面临海,沿海多良港
D、国土多山,土地资源少
AD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时 位置和领土、多元文化的交融、发达的农业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依据相关资料理解美国的居民和文化特征。
3.结合地图理解美国的农业特征及主要农业带的分布。
[学习重难点]
重 点 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难 点 美国的农业特征及主要农业带的分布。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69-P73,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置及领土组成
1.美国位于北美大陆中部,东面是 洋,南面是墨西哥湾,西面是 洋。
2.美国陆地面积除本土外,还包括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的 和太平洋上的 。
二、多元文化的交融
1.美国是一个种族和民族都很复杂的移民国家,有“ ”之称。
2.美国是一个 国家,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逐渐融合成独具特色的 文化。
三、农业
1.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 位。美国的科技水平居世界 地位,科研投入居世界首位。
2.美国是世界 生产的大国。
3.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 化和 化。
【课堂探究 合作共赢】
探究一 探究美国的地理位置
读“美国略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美国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2.美国的领土组成如何
教师总结: 美国位于北美大陆中部,东面是大西洋,南面是墨西哥湾,西面是太平洋。美国陆地面积除本土外,还包括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 。
探究二 探究美国的农业
读“美国本土的农业带和农业区分布略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在图中字母处填写农业带的名称。
2.分析D、E农业带的分布和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师总结: 美国是世界粮食生产的大国。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专业化和机械化。主要农业带有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区、亚热带作物带、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
【当堂达标、巩固知识】
1.地跨两大洲、濒临三大洋、且兼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是( )
A.中国 B.日本 C.俄罗斯 D.美国
2. 北极圈穿过美国的哪个州( )
A.加利福尼亚州 B.阿拉斯加州
C.夏威夷州 D.华盛顿州
3.关于美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B.华人为美国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C.美国今天的成就是由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和不同种族的人共同创造的
D.400多年前,美利坚民族就是美洲大陆的主人
4.美国东北部在工业革命后,农业由传统的杂耕混作转变为乳畜业为主的专业化农业.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湿热 B.劳动力不足 C.市场需求 D.机械化水平高
5.下列有关美国农业发达的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平原面积广,耕地多 B.纬度高,气候凉爽
C.灌溉和航运条件好 D.实现了地区专业化生产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
一、位置及领土组成
1. 大西 太平2. 阿拉斯加 夏威夷
二、多元文化的交融
1. 人种博物馆2. 移民 美国
三、农业
1. 一 领先 2.粮食 3. 专业 机械
【课堂探究 合作共赢】
探究一
1.美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美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0°到49°之间,位于北温带。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有北极圈穿过,太平洋中的夏威夷有北回归线穿过。
2.美国陆地面积除本土外,还包括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
探究二
1.A乳畜带,B玉米带,C小麦区,D亚热带作物带,E畜牧业和灌溉农
业区。
2.D处是亚热带作物带,此处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适合种植亚热带作物。E处是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这里属于山区,降水较少,因此适合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当堂达标、巩固知识】
1. D 2. B 3. D 4. C 5. 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时 美国的领土、文化、农业
课时 目 标 一、知识目标 1.结合地图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依据相关资料理解美国的居民和文化特征。 3.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美国的产业发展。 4.结合地图理解美国的农业特征及主要农业带的分布。 5.通过对美国多元文化的了解,树立文化无国界的意识。 6.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美国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7.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美国自然条件特征,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二、重点难点 重点: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难点:美国的农业特征及主要农业带的分布。
教 学 过 程 新 课 导 入 教师:小花同学参加了暑假夏令营活动,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大家猜猜她要去的是哪个国家 学生:美国
自 主 学 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9~P73,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置及领土组成 1.美国位于北美大陆中部,东面是 大西 洋,南面是墨西哥湾,西面是 太平 洋。 2.美国陆地面积除本土外,还包括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的 阿拉斯加 和太平洋上的 夏威夷 。 二、多元文化的交融 1.美国是一个种族和民族都很复杂的移民国家,有“ 人种博物馆 ”之称。 2.美国是一个 移民 国家,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逐渐融合成独具特色的 美国 文化。 三、产业发展及发达的农业 1.美国的经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位 。美国的科技水平居世界 领先 地位,科研投入居世界首位。 2.美国是世界 粮食 生产的大国。 3.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 专业 化和 机械 化。
教 学 过 程 小 组 探 究 读“美国略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美国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答案:美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美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0°到49°之间,位于北温带。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有北极圈穿过,太平洋中的夏威夷有北回归线穿过。 2.美国的领土组成如何 答案:美国陆地面积除本土外,还包括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
深 化 探 究 读“美国本土的农业带和农业区分布略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在图中字母处填写农业带的名称。 答案:A乳畜带,B玉米带,C小麦区,D亚热带作物带,E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 2.分析D,E农业带的分布和自然条件的关系。 答案:D处是亚热带作物带,此处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适合种植亚热带作物。E处是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这里属于山区,降水较少,因此适合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教师总结:美国是世界粮食生产的大国。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专业化和机械化。主要农业带有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区、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
课 堂 总 结 同学们,本课时我们学习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农业特点。美国位于北美大陆中部,东面是大西洋,南面是墨西哥湾,西面是太平洋。美国陆地面积除本土外,还包括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位。美国的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科研投入居世界首位。美国是世界粮食生产的大国。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专业化和机械化。
教 学 过 程 板 书 设 计
当 堂 检 测 1.地跨两大洲、濒临三大洋且兼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是( D ) A.中国 B.日本 C.俄罗斯 D.美国 2.北极圈穿过美国的哪个州(特区)( B ) A.加利福尼亚州 B.阿拉斯加州 C.夏威夷州 D.华盛顿特区 3.关于美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B.华人为美国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C.美国今天的成就是由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和不同种族的人共同创造的 D.400多年前,美利坚民族就是美洲大陆的主人 4.美国东北部在工业革命后,农业由传统的杂耕混作转变为乳畜业为主的专业化农业.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C ) A.气候湿热 B.劳动力不足 C.市场需求 D.机械化水平高 5.下列有关美国农业发达的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平原面积广,耕地多 B.纬度高,气候凉爽 C.灌溉和航运条件好 D.实现了地区专业化生产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
第二节 美国
第一课时 美国的领土、文化、农业
知识点一 位置及领土组成
1.美国主要位于北美大陆中部,东面是A 洋,南面是墨西哥湾,西面是B 洋。
2.美国陆地面积除本土外,还包括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的C .
和太平洋上的D 。
大西
太平
阿拉斯加
夏威夷
美国领土由本土和两个海外州组成。美国本土和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洲, 夏威夷州属于大洋洲,因此美国是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知识点二 多元文化的交融
1.美国是一个种族和民族都很复杂的移民国家,有“ ”之称。
2.美国是一个 国家,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逐渐融合成独具特色的 文化。
人种博物馆
移民
美国
知识点三 产业发展及农业
1.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24%(2021年),居世界第 位。美国的科技水平居世界 地位,科研投入居世界首位。
2.美国是世界 生产的大国,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国。
3.美国的 资源丰富,很多矿种储量居世界前列。美国既是矿产品生产大国,又是矿产品消费大国。
4.美国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比重逐渐 ,其中美国制造业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目前美国超过80%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第 产业。
一
领先
粮食
矿产
缩小
三
5.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生产的 化,各个环节都实现了 化。
专业
机械
虽然美国是世界农业强国,但是由于美国热带面积较小,因此需要大量进口热带经济作物。
主题 美国农业分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主探究]
探究案
(1)根据上图总结美国的纬度位置特点。
参考答案:美国本土主要位于北温带;阿拉斯加州被北极圈穿过,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寒带;夏威夷州被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美国地跨寒、温、热三带。
(2)根据上图总结美国本土的地形特点。
参考答案:美国本土东部为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为广阔的平原,西部为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地势中部低、东西两侧高。
(3)美国发展农业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参考答案:美国平原广阔,土壤肥沃,热量充足,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五大湖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合作探究]
美国本土农业带(区)的分布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农业带(区)的名称。
参考答案:A乳畜带,B玉米带,C小麦区,D亚热带作物带,E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
(2)分析A农业带(区)形成的条件。(提示:从气候、社会经济等方面
入手)
参考答案: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的生长;城市和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3)分析B、C农业带(区)形成的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稳定的灌溉水源,降水较少,阳光充足,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4)分析D、E农业带(区)的分布和自然条件的关系。
参考答案:D处是亚热带作物带,此处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适合种植亚热带作物。E处是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这里属于山区,降水较少,因此适合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5)美国农业生产划分成不同的农业带(区),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①可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达到最优化生产的目的;②有利于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生产
效率。
[拓展延伸]
美国农业发达,但每年需要大量进口热带水果,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美国热带面积狭小,且远离本土人口主要分布地区,所以每年需要大量进口热带水果,以满足生活需求。
主要农业带(区) 分布及成因
乳畜带 分布:纬度较高的五大湖沿岸及东北部地区
成因: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乳畜产品消费量大
玉米带 分布:中央大平原
成因: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雨热同期,适合玉米生长
小麦区 分布: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
成因:地势平坦,黑土肥沃,冬冷夏热,雨热同期
棉花带 分布:35°N以南
现状:因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棉花种植业已衰落,现已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 分布:西部高山地区
亚热带作物带 分布: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和佛罗里达半岛
知识点一 位置及领土组成
1.小刚、小明、小莉、小红四个同学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一起讨论有关美国的问题时,各自的观点不同。你认为下列有关美国领土方面谁的观点是正确的 ( )
A.小刚认为美国领土没有位于寒带地区的部分
B.小明认为美国领土有位于热带地区的部分
C.小莉认为美国领土全部位于温带地区
D.小红认为美国领土没有位于热带地区的部分
训练案
B
2.美国的两个海外州是( )
①夏威夷州 ②佛罗里达州 ③阿拉斯加州 ④加利福尼亚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B
知识点二 多元文化的交融
3.如图为美国的人种构成图,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大多来自( )
A.非洲 B.欧洲
C.亚洲 D.南美洲
B
知识点三 产业发展及农业
4.下列关于美国产业发展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位
B.美国的粮食产量较低,需大量进口
C.美国是矿产品消费大国,但各种矿产储量非常有限
D.美国第二产业包括房地产、制造业等比重逐渐缩小
A
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区)的分布图,回答5~6题:
5.图中可直接反映的美国农业特征是( )
A.生产规模化 B.生产机械化
C.地区生产专业化 D.产品单一化
C
6.美国各农作物高度集中在最适宜发展的地区,充分发挥了自然条件的优势。下列能够体现上述特征的是( )
①玉米带位于五大湖南部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小麦和林牧业区位于大平原——气候湿润、牧草多汁 ③亚热带作物带位于美国本土南部——纬度较低、水热充足 ④棉花带位于美国本土东北部地区——气候冷湿、水源充足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B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幅框图,探究某国乳畜业。据此回答7~8题:
7.该国家可能是( )
A.美国 B.印度
C.俄罗斯 D.巴西
8.在框图中,描述合适的是( )
A.①——城市多,人口密 B.②——适合水稻生长
C.③——水源充足 D.④——气候湿热
A
A
(2024广东佛山期末)龙卷风是一种范围很小的极为强烈的对流天气。美国每年有1 500~2 000次龙卷风,通常发生在春季和夏季,被称为“龙卷风之乡”。位于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的平原地
区,冷暖气流能够轻而易举地相遇,这里平均每年会形成1 000次龙卷风,被称为“龙卷风走廊”。据此回答9~10题:
9.“龙卷风走廊”主要指( )
A.西部落基山脉 B.中部大平原
C.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 D.南部墨西哥湾沿岸
B
10.美国多龙卷风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三面临海,水汽充足 ②受河流影响,水源充足 ③地处中纬,气流活跃 ④受地形影响,气流畅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11.玲玲学习完美国“多元文化的交融”后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人口分布不均,有“人种博物馆”之称
B.亚洲移民的后裔最多,有色人种主要是黄色人种
C.美国的原住居民是印第安人,数量较少
D.华人和华侨为美国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B
12.下图为美国1990年和2020年的产业结构图。下列关于美国产业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有所上升
B.第一产业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C.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0%来自制造业、建筑业
D.由于美国追求成本最低化,导致大量生产外包给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使其国内制造业出现“空心化”现象
D
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区)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上图中甲农业带(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温较高 ②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 ③城市和人口密集 ④多高原山地,降水稀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4.美国从国际市场上大量进口的农产品有可能是( )
A.玉米 B.大豆
C.小麦 D.可可
D
B
15.棉花带①现已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地区②成为新的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地区②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丰富 B.灌溉水源丰富
C.土壤肥沃 D.光照充足
D
16.美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2%左右,但他们不仅养活了3亿多美国人,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国。其原因应该是( )
A.美国土地肥沃,庄稼自然长得好
B.雇用了大量的劳动力
C.农业生产得益于温和湿润的气候
D.美国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效率高,产量大
D
17.读美国本土地形图(图1)和美国本土农业带(区)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推测美国本土降水的大致趋势是 。试分析影响其主要的原因是 .
。
(2)美国两片小麦区(图2中①②)为春小麦区和冬小麦区,种植春小麦的是 (填数码)。试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
(3)美国农业实现了高度的 和专业化,请简述其实现专业化的意义是 .
。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美国本土西部高大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
的水汽,东部山脉低矮,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可深入内陆
①
①处纬度较
高,气温较低
机械化
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优势,有利于大规模使用农业机
械,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