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专题五 细胞的生命历程
[知识网络]
考点一
PART
01
第一部分
考点1 细胞的增殖
一、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1.多细胞生物生长的原因
(1)__________增大细胞的体积。
(2)__________增加细胞的数量。
细胞生长
细胞分裂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______________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________的控制能力制约细胞体积增大。
(3)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增殖
(1)概念:细胞通过__________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2)过程: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相连续的过程。
(3)意义: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
①单细胞生物通过__________而繁衍。
②多细胞生物通过__________补充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_完成个体的生长、发育。
表面积与体积
细胞核
细胞数量的多少
细胞分裂
物质准备
细胞分裂
生长、发育、繁殖、遗传
细胞增殖
细胞增殖
细胞增殖和分化
4.细胞周期
(1)前提条件:__________的细胞。
(2)时间:从______________时开始,到________________时为止。
(3)两个阶段: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占细胞周期的90%~95%。
(4)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连续分裂
一次分裂完成
下一次分裂完成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分裂间期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二、有丝分裂的过程及意义
1.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
图示 时期 主要变化
______ ①染色体变化:染色质丝变成染色体;
②细胞变化:a.从细胞的两极发出________形成________;b.______消失、______解体
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__________、数目清晰
前期
纺锤丝
纺锤体
核膜
核仁
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粒
形态稳定
图示 时期 主要变化
______ ①染色体数目变化及原因: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②染色体运动: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①染色体变化:染色体变成染色质丝;
②细胞结构变化:a.____________重新出现;b.赤道板位置出现________,并逐渐扩展为____________
后期
染色体数目加倍
着丝粒分裂
移向细胞的两极
末期
核膜、核仁
细胞板
新的细胞壁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
时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前期 ____________发出________形成纺锤体 ________移到细胞两极,并发出________,形成纺锤体
末期 ________扩展为新的细胞壁,分割细胞质 ________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细胞
细胞的两极
纺锤丝
中心粒
星射线
细胞板
细胞膜
3.有丝分裂的意义
(1)将亲代细胞的________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__________到两个子细胞中。
(2)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________,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______的稳定性。
染色体
平均分配
DNA
遗传
三、无丝分裂
1.特点:分裂过程中不出现________和________的变化。
2.过程
(1)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________。
(2)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____________。
3.实例:蛙的________的无丝分裂。
纺锤丝
染色体
细胞核
两个子细胞
红细胞
四、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
(1)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有丝分裂较为旺盛。
(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行为变化不同,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________的存在状态,判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易被__________着色。
分生区组织细胞
染色体
碱性染料
2.实验流程
√
右图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有8条染色体,16个核DNA分子
B.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下一个时期细胞中会出现细胞板
D.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
解析:题图细胞有8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A错误;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牵引着丝粒的运动,B正确;题图细胞是动物细胞,下一个时期即末期,细胞中不会出现细胞板,C错误;题图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D错误。
(2023年7月·广东学考)下图为某同学拍摄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为正确的有丝分裂顺序
B.可在时期③观察到位于细胞中央的赤道板
C.选择时期④可以更好地对染色体进行计数
D.纺锤体在时期⑤出现,时期②消失
√
解析: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根据题图中染色体行为可知,题图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①→⑤→③→④→②,A错误;③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此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但赤道板是假象的平面,不是真实存在的,因而无法观察到,B错误;③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此时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可以更好地对染色体进行计数,C错误;纺锤体在有丝分裂前期(时期⑤)出现,在有丝分裂末期(时期②)消失,D正确。
√
1.(2023年1月·广东学考)关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制片前应先解离、染色,再漂洗
B.解离不充分会导致细胞重叠
C.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D.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
2.右图为某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某时期示意图,
此时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该时期是( )
A.后期
B.前期
C.间期
D.中期
√
3.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属于着丝粒分裂结果的是( )
A.染色体数目加倍
B.染色单体消失
C.DNA含量加倍
D.着丝粒数目加倍
√
4.染色质变为染色体和染色体变为染色质分别发生在细胞分裂的( )
A.间期和后期 B.前期和后期
C.前期和末期 D.间期和末期
解析:染色体是在前期出现的,因此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的过程发生在前期;染色体是在末期消失的,因此染色体转变成染色质的过程发生在末期,C符合题意。
5.下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图像,属于后期的是( )
解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移向细胞两极,C符合题意。
√
√
6.右图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
片。该细胞发生的变化是( )
A.同源染色体配对
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DNA双链解开
D.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配对行为,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题图为有丝分裂,A不符合题意;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是有丝分裂后期特点,与题图不符,B不符合题意;分裂间期,DNA双链解开进行DNA复制和转录过程,在中期由于染色体螺旋程度较高,DNA双链不能解开,C不符合题意;题图所示的是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D符合题意。
7.下图表示“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步骤丙需要用到的试剂是( )
A.盐酸 B.甲紫溶液
C.清水 D.解离液
√
8.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周期长的细胞,其细胞分裂期也长
B.常用分裂期长的细胞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变化
C.分裂间期,细胞核内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在一个植物细胞周期的中期可以观察到着丝粒分裂
√
9.图1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2中,箭头指示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a、图2中B→A,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图1中的b、图2中A→B,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
C.图2中细胞周期可以是从A到B再到A
D.图2中细胞周期可以是从B到A再到B
√
解析:细胞周期的起点是上次分裂完成时,图1中的a、c段和图2中的B→A都表示分裂间期,可以进行DNA的复制,A正确;而图1中的b、d段和图2中的A→B表示分裂期,后期时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图2中的细胞周期应是由B到A再到B,C错误,D正确。
10.下图是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数量比值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DNA的复制发生在a~b段
B.与DNA复制相关酶的合成只发生在b~c段
C.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d~e段
D.c~d段的染色体数目是e~f段的两倍
√
解析:核DNA的复制发生在b~c段,A错误;与DNA复制相关酶的合成还发生在a~b段,B错误;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d~e段,此时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其后期的染色体数目是c~d段的两倍,而末期结束后的染色体数目与c~d段相同,D错误。
11.右图是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图为有丝分裂中期图 B.该图中含有8条染色体
C.该图中含有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D.该时期没有核膜和核仁
解析:题图为有丝分裂后期图,A错误;题图中着丝粒已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为8条,B正确;题图中含有中心体,发出星射线,C正确;由于核膜和核仁在前期消失,所以题图时期没有核膜和核仁,D正确。
√
12.有丝分裂涉及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问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裂间期:核DNA复制后数量加倍,为遗传物质均分做准备
B.前期:染色体凝集、纺锤体形成等都为均分做结构上的准备
C.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有利于遗传物质均分
D.后期:DNA随着姐妹染色单体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
√
解析:分裂间期,核DNA复制后数量加倍,为遗传物质均分到两个子细胞做准备,A正确;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纺锤体形成等,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均分,B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纺锤体能将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均分,C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并移向细胞两极,DNA随着染色体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但此时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D错误。
考点二
PART
02
第二部分
考点2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
一、细胞的分化
1.细胞分化及其意义
(1)概念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____________的过程。
稳定性差异
(2)特点
①细胞分化是一种________的变化。
②细胞分化是生物界__________的生命现象。
(3)意义
①是生物__________的基础。
②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________,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__________的效率。
(4)原因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细胞中__________的表达情况不同。
持久性
普遍存在
个体发育
专门化
生理功能
遗传信息
2.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细胞经____________后,仍具有产生____________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2)不同生物细胞的全能性
分裂和分化
完整有机体
(3)干细胞
①特点
a.具有______和______能力。
b.在动物和人体内,数量______。
②举例:人骨髓中的许多____________。
分裂
分化
很少
造血干细胞
二、细胞的衰老
1.细胞衰老的过程
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
生理状态
化学反应
形态、结构和功能
2.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的______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2)多种酶的活性______,呼吸速率______,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3)______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4)细胞核的体积______,核膜______,染色质______、染色______。
(5)细胞膜________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衰老的原因:自由基学说和__________。
水分
降低
减慢
色素
增大
内折
收缩
加深
通透性
端粒学说
4.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
(1)单细胞生物
个体的衰老或死亡与______的衰老或死亡是一致的。
(2)多细胞生物
①体内细胞总在不断______着,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______或走向死亡的状态。
②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__________的过程。
细胞
更新
衰老
普遍衰老
三、细胞的死亡
1.细胞凋亡
(1)概念:由______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__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调控,所以它是一种程序性死亡。
(2)意义
①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______。
②维持__________的稳定。
③抵御______________的干扰。
基因
遗传机制
程序性
发育
内部环境
外界各种因素
2.细胞坏死
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细胞__________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
正常代谢
细胞损伤和死亡
√
(2023年1月·广东学考)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被诱导形成各种功能不同的组织细胞,这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在此过程中发生了( )
A.部分基因丢失 B.程序性死亡
C.基因选择性表达 D.基因突变
解析:由题干“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被诱导形成各种功能不同的组织细胞”可知,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成不同的组织细胞,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2023年1月·广东学考)关于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衰老细胞内多种酶活性明显下降
B.衰老细胞内新陈代谢速率显著提高
C.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程序性死亡
D.严重病理性刺激可能导致细胞坏死
解析:衰老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
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B.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C.细胞在形态上发生变化,但细胞结构不变
D.已经分化的细胞一般会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死亡
解析: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A正确;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B正确;细胞分化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均发生变化,C错误;经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一般会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死亡,D正确。
√
2.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某人体内的几种细胞,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是( )
A.DNA的结构不同
B.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C.遗传物质不同
D.线粒体结构不同
解析:同一个体体内的细胞所含DNA的结构都相同,均为双螺旋结构,A不符合题意;同一个体体内的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各不相同,其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B符合题意;同一个体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C不符合题意;同一个体体内的细胞所含线粒体结构相同,D不符合题意。
√
3.1958年,斯图尔德取胡萝卜韧皮部一些细胞,放入合适的培养液中培养,最终长成了一株新的植株。这一现象说明( )
A.韧皮部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B.细胞分化使细胞数量不断增多
C.分化不会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D.用胡萝卜的叶片不能培养出新植株
解析:胡萝卜韧皮部细胞能最终发育成一株新的植株,体现了韧皮部的细胞具有全能性,A符合题意。
√
4.下列实例不能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 )
A.皮肤被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
B.转基因的玉米体细胞培养成高产玉米
C.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
D.草莓茎尖经离体培养形成完整植株
解析:皮肤被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但没有形成新的个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因此不能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A符合题意;转基因的玉米体细胞培养成高产玉米,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B不符合题意;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不符合题意;草莓茎尖经过植物组织培养产生完整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不符合题意。
√
5.(2022年1月·广东学考)细胞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历程。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端粒变短导致细胞衰老 B.细胞衰老时新陈代谢减慢
C.老年斑形成与细胞衰老有关 D.个体衰老才会导致细胞衰老
解析:随着细胞分裂,染色体上的端粒会变短,导致细胞衰老,A正确;细胞衰老时,新陈代谢速率会变慢,B正确;细胞内色素积累导致老年斑形成,所以老年斑的形成与细胞衰老有关,C正确;身体内的大多数细胞衰老导致出现个体衰老的现象,D错误。
√
6.细胞膜流动性降低,细胞质色素积累,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等,具有这些特征的细胞所处的生命历程是(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衰老 D.细胞凋亡
解析:衰老细胞的特征为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累积;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由此可知,题意描述的是细胞衰老的特征,C符合题意。
√
7.细胞衰老的原因中,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是( )
①生物生命活动中产生了大量自由基造成的
②细胞中的营养物质无法正常供应造成的
③细胞中产生的代谢废物大量积累所致
④染色体上的端粒不断被“截短”造成的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④
√
8.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称为( )
A.细胞衰老 B.细胞凋亡
C.细胞坏死 D.细胞癌变
解析: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做细胞凋亡,B符合题意。
√
9.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
A.蝌蚪长到一定程度后尾巴消失
B.人皮肤表皮细胞的脱落
C.白细胞吞噬过多的细菌导致死亡
D.脑细胞因缺血而死亡
解析:A、B、C选项中提到的都是细胞正常死亡,属于细胞凋亡,只有D项,脑细胞缺血死亡属于在不利因素影响下引起的细胞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
√
10.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凋亡有关的基因B.正常细胞不存在原癌基因
C.细胞坏死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结果D.衰老细胞中所有酶的活性均下降
解析:所有正常的体细胞中均存在与凋亡有关的基因,A正确;正常细胞中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错误;细胞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结果,细胞坏死是细胞的不正常死亡,C错误;衰老细胞中大多数酶的活性下降,但是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活性会增强,D错误。
√
11.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与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C.头发变白是由于黑色素细胞凋亡导致细胞内酪氨酸酶减少
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
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分化不会改变遗传信息,A错误;细胞衰老和凋亡都是正常的生命活动,对机体是有利的,B错误;头发变白是由于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衰老,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C错误;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机体代谢旺盛,可以延缓衰老,D正确。合格演练测评(五)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单选题Ⅰ: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洋葱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板的形成发生在(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的时间长于分裂期
B.能进行分裂的细胞均有细胞周期
C.细胞周期由前期、中期和末期组成
D.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将会使细胞停留在分裂期
3.下图表示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21S142.TIF"
A.a阶段表示分裂期
B.b阶段表示分裂间期
C.所有细胞的b阶段持续时间相同
D.在a阶段DNA加倍
4.下列叙述能表明动物细胞一定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是( )
A.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
B.高尔基体数目明显增多
C.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D.中心粒周围发射出星射线
5.某同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并绘制出如下图所示结构。据此推测高尔基体的活动明显增强的是( )
INCLUDEPICTURE "21S134.TIF"
6.下图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像。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是( )
INCLUDEPICTURE "25HG6.TIF"
A.① B.②
C.③ D.④
7.人体内具有分裂能力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后会形成( )
A.2个染色体数目相同的子细胞
B.2个染色体数目不相同的子细胞
C.4个染色体数目相同的子细胞
D.4个染色体数目不相同的子细胞
8.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比,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有的是( )
A.前期出现纺锤体
B.核膜、核仁消失
C.末期细胞出现细胞板
D.后期着丝粒分开
9.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核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
B.遗传物质也要复制和平均分配
C.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
D.整个过程没有染色体的出现
10.在某细胞周期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为N,DNA的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为( )
A.N和Q B.N/2和Q/2
C.N和Q/2 D.N/2和Q
11.在某些因素诱导下,人体造血干细胞能在体外培养成神经细胞和肝细胞。此过程主要涉及细胞的( )
A.分裂与分化 B.分化与癌变
C.癌变与衰老 D.衰老与分裂
12.在人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返祖特征,如有尾巴、毛孩、多乳房等。出现这些现象是细胞的哪一过程受阻(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衰老 D.细胞凋亡
13.(2023·7月广东学考)从受精卵发育成婴儿,机体的细胞类型增加到200多种。细胞类型增加的主要途径是( )
A.细胞生长 B.细胞凋亡
C.细胞分化 D.细胞衰老
14.世界上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我国诞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接受供体核的卵母细胞要先做去核处理
B.克隆猴的生长发育过程经历了细胞增殖和分化
C.克隆猴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与供体核的遗传物质一致
D.克隆猴的诞生表明已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15.细胞衰老的特征不包括( )
A.酶活性降低 B.细胞呼吸减弱
C.染色质收缩 D.自由水增多
16.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健康的成人体内,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细胞凋亡
B.细胞凋亡受环境影响大,机体难以控制
C.老年人头发变白和白化病都是由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
D.胚胎发育期生物体的细胞衰老总与机体衰老同步进行
17.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细胞都会经历增殖、分化、衰老直至死亡的生命历程。下图表示某细胞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阶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20swx40.tif"
A.图示过程是细胞分化、凋亡
B.2中细胞处于凋亡状态
C.2→3发生的结果是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
D.3表示细胞无限增殖形成大量子细胞
18.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的全过程都能看到染色体
B.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量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C.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
D.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核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始终保持一致
19.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解离的目的是让细胞相互分离并保持细胞活性
C.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药液便于染色
D.用显微镜观察时,通常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期
20.下图为人体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21S144.tif"
A.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
B.a、b表示有丝分裂过程
C.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相同
D.进入c过程的细胞,多种酶的活性降低,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二、单选题Ⅱ: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生物会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直至最后死亡的生命历程,细胞也一样。下图表示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发育为完整个体的过程,其中a、b、c表示相关生理过程。
INCLUDEPICTURE "24XA12.TIF"
回答第21~25小题:
21.下列有关a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产生新细胞,使生物体生长
B.产生新细胞,替换死亡的细胞
C.只有细胞数量变化,无体积变化
D.产生子细胞,与亲代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22.许多相同的细胞经过b过程变成了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这是因为( )
A.细胞发生了变异
B.不同细胞含有的基因不同
C.某些细胞失去了全能性
D.不同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地表达
23.经过c过程,细胞在生理功能上会发生明显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速率减慢
B.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C.细胞体积变大
D.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24.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由基攻击DNA,可能引起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衰老
B.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
C.端粒DNA序列受损,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
D.在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25.关于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
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生物体有利
C.细胞坏死是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D.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过程是细胞坏死过程
参考答案
合格演练测评(五)
1.D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末期时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并逐渐扩展成为新的细胞壁,从而形成两个子细胞。
2.A
3.D 由题图可知,b阶段表示分裂期,A错误;a阶段历时较长,为分裂间期,B错误;不同细胞的分裂期(b阶段)持续时间不同,C错误;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即a阶段,D正确。
4.D
5.D A、B、C、D四个图依次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在末期高尔基体活动增强,合成细胞壁的成分——纤维素,D符合题意。
6.A
7.A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后期加倍(4N),其他时期不变(2N),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和亲代细胞含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因此,人体内具有分裂能力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后会形成2个染色体数目相同的子细胞。
8.C
9.A 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之一,A错误;无丝分裂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细胞分裂方式,细胞分裂前遗传物质也要复制,以便进行平均分配,B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C、D正确。
10.C 细胞周期过程中,分裂间期发生DNA的复制,DNA数量加倍,染色体数不变,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NA数量不变,染色体数暂时加倍,分裂后形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的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为N),DNA含量是分裂间期复制后的一半,即为Q/2,C符合题意。
11.A 在正常情况下,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在某些因素诱导下,人体造血干细胞能在体外培养成神经细胞和肝细胞,此过程主要涉及细胞的分裂和分化,A符合题意。
12.D 人体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地衰老、凋亡,新细胞不断地产生并发生分化,若应该凋亡的细胞没有凋亡,则会出现一些胚胎时期出现而后来不能消失的原始特征,D符合题意。
13.C 细胞生长的结果是细胞体积增大,A不符合题意;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细胞自我更新的过程,该过程中细胞种类没有增加,B不符合题意;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即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通过细胞分化,细胞种类增加,C符合题意;细胞衰老是正常的生命现象,不会引起细胞类型增加,D不符合题意。
14.D 卵母细胞核的识别和去除是体细胞克隆猴成功的关键性技术,故接受供体核的卵母细胞要先做去核处理,A正确;克隆猴是通过有丝分裂增加体细胞数目,通过细胞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加,从而实现生长发育的,故克隆猴的生长发育过程经历了细胞增殖和分化,B正确;克隆猴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与核供体细胞的完全一致,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来源于受体细胞,C正确;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克隆猴的成功说明已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D错误。
15.D 衰老细胞的特征为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等,A、B、C不符合题意;衰老的细胞内自由水减少,代谢减慢,D符合题意。
16.A 衰老和凋亡是细胞正常的生命现象,在健康的成人体内,每天有一定数量的细胞凋亡是正常的,A正确。细胞的凋亡是一种程序性死亡,是受机体基因组调控的细胞的正常死亡,B错误。白化病是由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导致酪氨酸酶不能合成引起的,C错误。胚胎发育期细胞的衰老并不代表机体的衰老,从整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D错误。
17.B 题图中1→2→3表示细胞凋亡过程,A错误;2中细胞是开始凋亡的细胞,B正确;3表示凋亡中的细胞,此时细胞核裂解,细胞膜皱缩内陷,将细胞分解成多个有膜包裹的凋亡小体,C、D错误。
18.C 末期时,染色体逐渐变成染色质丝,A错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量加倍,而染色单体数量为0,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等,B、D错误,C正确。
19.C 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解离的目的是让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但药液会杀死细胞,B错误;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便于染色,C正确;由于分裂间期时间远远长于分裂期,用显微镜观察时,通常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D错误。
20.D a过程属于细胞的增殖,b过程属于细胞的分化,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减弱,分化能力高,A、B错误;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并不相同,C错误。
21.C a表示细胞分裂,会产生新细胞,替换死亡的细胞,使生物体生长,A、B正确;a(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有细胞体积的变化,C错误;a(有丝分裂)会产生子细胞,且遗传物质不变,与亲代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D正确。
22.D b表示细胞分化,细胞未发生变异,A不符合题意;不同细胞来自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遗传物质相同,B不符合题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C不符合题意;由于不同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了细胞分化,D符合题意。
23.C c表示细胞衰老,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某些酶的活性下降,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24.D 自由基会攻击DNA,引起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衰老,A正确;自由基也会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的活性下降,进而导致细胞衰老,B正确;端粒DNA被截短后,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可能会引起细胞衰老,C正确;在衰老的生物体中,并非所有细胞都处于衰老的状态,D错误。
25.D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A正确;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如细胞的自然更新,对生物体有利,B正确;细胞坏死是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如受伤导致的细胞死亡,C正确;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过程,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