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书法临写与鉴赏
方法指导
临写的意思是摹写,所谓“摹”,是指用笔在范本、范字的点画轨道上
勾描出字形,即“依样画葫芦”。因而,摹出的字应和范字一样大小。而
“临”,则是指通过习字者的观察和理解来摹拟范字,因而临出的字可以比
范字大,也可以比范字小。
正楷也叫楷书、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钢笔
正楷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运笔方法,横平竖直,每一个笔
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交代清楚,工整规范,干净利落,不能潦草、粘连。
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
乎规范。
作答正楷临写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审清题干
审清题干要求,明确需要在对应的字帖(书法作品)中挑选并临写的
不同(简体)汉字的数量,并从中选择要临写的(简体)汉字。
2.写好基本笔画
要注意写好基本的笔画;要谨慎运笔,不要写错,也不要写连笔字;
规范书写,一笔一画,不要出现涂改的痕迹。
(1)基本笔画书写要求:
名称 示例 书写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 丶 起笔轻,收笔重,上尖下圆似水滴
横 一 写横不能平,左低右高行,起笔轻按收笔重,行笔 稍快力要轻
名称 示例 书写要求 ________________
竖 丨 竖画直且正,收笔各不同:垂露收笔重,悬针收 笔轻
撇 丿 撇似一把刀,运笔左下行,起笔重,行笔均,收笔 轻提托
捺 ________ 捺画分斜平,行笔轻到重,捺脚先驻笔,平拖慢 出锋
(2)汉字笔画表:
序号 笔画 名称 例字 序号 笔画 名称 例字
1 丶 点 主 6 __________ 提 打
2 一 横 三 7 ______ 撇点 女
3 丨 竖 十 8 ___________ 竖提 长
4 丿 撇 八 9 _____ 横折提 语
5 ________ 捺 人 10 ______ 弯钩 了
11 ______ 竖钩 小 17 ________ 横折弯钩 九
12 _____ 竖弯钩 孔 18 ___ 横撇弯钩 郑
13 ______ 斜钩 我 19 ____ 横折折折钩 奶
14 ______ 卧钩 心 20 _________ 竖折折钩 与
15 ________ 横沟 写 21 _______ 竖弯 西
16 ______ 横折钩 力 22 ________ 横折弯 没
23 ________ 横折 口 28 ________ 竖折撇 专
24 ________ 竖折 山 29 __________ 横斜钩 风
25 ________ 撇折 云 30 ____ 竖折折 鼎
26 _____ 横撇 水 31 _______ 横折折 凹
27 ______ 横折折撇 及 32 ______ 横折折折 凸
间架结构 相关汉字 示例 间架结构 相关汉字 示例
左右结构 联、伟、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中右结构 脚、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下结构 昌、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中下结构 意、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意汉字在田字格的间架结构
书写时,左二右三为“黄金比例”,每个字都应置于方格的正中央,字
的大小约占方格大小的2/3,每个字大小应相对一样。具体结构如下表:
半包围 结构 区、句、 式、建、 房、闪、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包围结构 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体结构 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字形 结构 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掌握汉字笔顺
笔顺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汉字的笔顺规则
是:先横后竖(“干”),先撇后捺(“八”),从上到下(“主”),从左到
右(“林”),先进后关(“田”“国”),先中间后两边(“水”),先两边后
中间(“忄”“爽”),从外到内(“闭”)等。
5.注意顺序和字体
古代的书法作品、书信,多是从右到左,以竖排的形式出现;也要注
意辨认繁体字,如“无(無)”“宁(寜)”“纳(納)”“来(來)”等,需平
时多积累一些常见字的繁体形式。
常见繁体字、简体字对照表:
______________ 说 ______________ 为 ______________ 无 ______________ 师
_____________ 华 ______________ 东 _______________ 万 _________________ 后
______________ 睹 _____________ 发 ______________ 庆 ________________ 战
__________ 义 ______________ 范 ____________ 于 _____________ 赐
_____________ 门 _____________ 风 ______________ 飞 ______________ 气
______________ 凤 ______________ 区 _______________ 叶 _______________ 齿
____________ 经 _________ 场 _____________ 坏 __________ 云
____________ 传 ____________ 备 ___________ 阶 ____________ 阳
_____________ 张 _______________ 烟 ______________ 灯 _______________ 炉
_______________ 创 _____________ 则 _____________ 刘 ________________ 动
类型二 书法鉴赏(近5年5考)
全国趋势分析:从《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实施以来,语文学科考试
逐渐涉及书法。自2015年北京率先考查书法以来,将书法纳入中考范围的
地区逐渐增多。云南紧跟趋势,2020—2024连续5年考查书法鉴赏,突出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据悉,目前浙江、贵州、海南、甘肃等地区
也相继把书法纳入中小学考试范围。
全国考查形式、特点分析:①多在基础部分,以选择或填空形式考查;
②考查内容多为对篆、隶、草、楷、行5种书体及名家书体特点的辨识;
③所选书法作品多为大家名帖,辨识度较高。
方法指导
1.汉字的形体及演变
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而归纳出来的六种类型,即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汉字的形体演变:甲骨文(殷、商)→金文(西周、春秋)→大篆
(战国)→小篆(秦朝)→隶书(汉朝)→草书、楷书、行书(隶变是汉
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通过隶变,汉字由篆书变成了隶书。隶变是
古今汉字的分水岭,此前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叫古文字,字形具
有象形性;此后的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叫今文字,字形具有象征性)。
2.五种常见字体示例
字体 篆书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示例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常见书法及大家作品简介
(1)篆书
古汉字的一种书体。有大篆、小篆之分。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
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
用文字。小篆是大篆的简化字体。后世称篆书,一般皆指小篆。
特点:“因形立意”“体正势圆”;笔画繁复,线条均匀,粗细一致;笔法瘦
劲挺拔,圆润流畅。
风格:苍古质朴、威严肃穆。
代表书法家:秦代李斯2021.12C被称为“中国书法鼻祖”“小篆第一人”。
代表作:《峄山刻石》
《峄山刻石》
(2)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
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特点:“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结体扁平匀称,形态舒展超逸,神采
飞动秀美2022.12。
风格:古朴典雅,气势浑厚,方劲古拙,雍容古雅,庄严敦厚。
代表书法家:东汉蔡邕2021.12C,书法特点:结构严整,点画俯仰,体
法多变,独创“飞白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代表作:《熹
平石经》。
汉代隶书多杰作,如《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2021.12C等被历
代书法家推崇备至。
(3)草书
狭义上的草书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方便,
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特点:“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结构简省,笔画勾连,偏旁假借,不拘章法,
一气呵成;连绵回绕,奔放自如。
风格:潇洒恣意,酣畅淋漓,自由飘逸。
代表书法家:①东汉张芝2021.12C(“草书之祖”),书法特点:书写流
畅,用笔灵活,且笔力苍劲。代表作:《八月帖》《冠军帖》《二月八日
帖》《终年帖》《今欲归帖》等。
②唐代张旭(“颠张”),书法特点:布局气势磅礴、奔放纵逸。笔画
连绵不断,运笔遒劲。行间布局疏密呼应、错落有致、刚柔相济、浑然一
体。代表作:《古诗四帖》《草书心经》《肚痛帖》等。
③唐代怀素(“醉素”),书法特点: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
风,用笔圆劲有力,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代表作:《自叙帖》《苦笋帖》
《论书帖》《小草千字文》等。
④唐代孙过庭,书法特点:代表作《书谱》前半篇较为平和、规矩,
笔法、内在精神和“二王”书法更接近;后半篇神气充旺,跌宕生姿,孙氏
个人风格明显地张扬出来。
⑤宋代黄庭坚,书法特点:草书代表作《诸上座帖》,此书学怀素的
狂草体,笔意纵横,气势苍浑雄伟,字法奇宕,如马脱缰,无所拘束。
(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
(4)楷书
特点:点画分明,横平竖直,结构整齐,形体方正,用笔规范,一丝
不苟,给人端庄厚重的美感2021.12B。
风格:端庄严谨,疏朗开阔,遒劲挺拔,方正沉稳,刚健坚劲。
代表书法家(楷书四大家):①唐代欧阳询,书法特点:字形稍长,
整齐严谨,主笔伸长,疏密有致。点画配合,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
家2021.12D。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2023.11B《皇甫诞碑》《化度寺
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等。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②唐代颜真卿,书法特点:笔画横轻竖重,点画丰厚饱满,结构端正
阔大2023.11A,行笔雄浑,筋骨劲健,有丰腴之美2021.12A。代表作:楷书有
《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2023.11A;行书有《祭侄文稿》
(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争座位帖》等。
③唐代柳公权,书法特点:其字结构严谨,笔画细劲,锋棱明显,体
势劲媚,骨力遒劲;笔出颜真卿,但与其浑厚宽博不同,显得英气逼人,有
清瘦之美2021.12A。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代表作:
楷书《玄秘塔碑》2023.11C《神策军碑》;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
帖》《辱问帖》等。
④宋末元初赵孟頫,书法特点: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点画之间彼此
呼应;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精工整练,潇散闲逸,
形态妩媚,韵致十足2024.12B。代表作:楷书有《洛神赋》2024.12B《道德经》
2020.11《胆巴碑》;行书有独孤本《兰亭十三跋》《书赞》等。
其他楷书大家:①南朝至隋唐时期虞世南,书法特点:继承“二王”
(王羲之、王献之)传统,外柔内刚,用笔圆劲稳健,结构宽绰舒朗。代
表作:楷书有《孔子庙堂碑》;行书有《汝南公主墓志铭》等。
②唐代褚遂良,书法特点:汲取众家之长,线条瘦劲,结字严谨,用
笔富于节奏,华丽而不失刚劲,力和美、骨与韵趋于一体,具有空灵感。
代表作:《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房玄龄碑》等。
(5)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是
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以辨认而产生的。
特点:用笔灵活,笔法简便,具有流动之美大小相兼,疏密得体。
风格:行云流水,气韵贯通,飘逸潇洒,挥洒自如。
代表书法家:①东晋王羲之2021.12D被称为“书圣”,兼善隶、草、行、
楷各体,精研体势,以行书著称。博采众长,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
家;笔法精妙,行笔飘逸;笔势委婉,如行云流水;结构多变,字体清秀
有力,点画疏密相间。其代表作《兰亭集序》点画生动,端庄典雅,气韵
流畅,集雄强与优美于一体,达到了书法“中和之美”的极致2020.12,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②东晋王献之2021.12D被称为“小圣”,以行书、草书闻名,在楷书和隶
书上有深厚功底。其草书以“奇”“险”争胜,创造了“破体”“一笔书”,往往一
笔连贯数字,书法豪迈,气势恢宏。在书法史上与王羲之合称“二王”。其
代表作《中秋帖》字形大小正斜组合,行草相杂,字距布置紧密,运行流
利,整幅字守中线,行间透气,齐头平脚。
③唐代颜真卿所书《祭侄文稿》,笔法圆转,笔锋内含,力透纸外,
其线条的质性遒劲而舒和,恣意灵动、浑然天成,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④北宋苏轼长于行书、楷书。用墨丰腴,笔画舒展,笔法肉丰骨劲,
跌宕自然,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槎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极富意趣。
其《黄州寒食帖》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
笔,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4.常见书法鉴赏术语
名 称 解 释
转折 一般是指在横折、竖折等笔画的写法之中,行笔至转角处
的运笔方法。它包括“圆转”和“折转”两种,分别从
“转”和“折”的运笔不同之处加以体现
映带 也叫“引牵”“牵丝”,是指书法的点画之间或字与字之
间笔势往来牵带的痕迹
天然 指书法家学识修养的自然流露,不经刻意雕琢而形成的艺
术特色
名 称 解 释
章法(布白) 指安排字的点画间架和布置字、行之间空白关系的方法。
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
关系的方法,称为“大章法”。安排布置一字之中的点画
关系、一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的方法,称为“小章法”
平正 即“横平竖直”,这是点画结构的一个基本原则。但要注
意,“平”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水平,而是带斜势的平
变化 指一个字中有两个以上相同笔画的,要变化形状,避免雷同
名 称 解 释
骨法 亦称“骨力”,指书写点画中蕴蓄的笔力,是构成点画与形
体的支柱,也是表现神态的依凭
笔法 指在运笔时注意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
结体 亦称“结字”“间架”“结构”,指每个字点画间的安排
与形势的布置
名 称 解 释
沉着痛快 沉着,指笔墨沉入纸中而不轻浮。痛快,指用笔爽快利落,
淋漓尽致。“沉着”“痛快”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但出色
的书法家往往能够把两种对立的风格统一起来,在稳健中
求爽快,利落中求缓慢
名 称 解 释
力透纸背 书画中的“力”是点画、线条、形质、作者内在精神的一
种表现。从具体运笔去看,如果能中锋行笔,手臂的力量能
通过柔软的笔锋切入纸中,这就叫“力透纸背”。褚遂良
的《雁塔圣教序》、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都是力透纸
背的典范之作
名 称 解 释
一波三折 用笔时平捺称“波”,一波三折,指凡写捺笔要三次转换
笔锋。经过三折之后,笔画才波发矫健。北宋黄庭坚晚年
的书法具有明显一波三折的特点
过折收缩 运笔过程中的一种技法。过折,即指每画一波,常三过折
笔的意思;收缩,即北宋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说
之略称
名 称 解 释
逆入平出 笔画起落笔和出锋收笔的一种用笔技法。逆入,指起笔
时,笔锋要朝书写笔画的反方向入纸,随即转锋行笔,以
达到“藏锋”于点画之中,均匀地万毫齐力,平铺纸上形
成中锋运笔的势态。平出,指笔画至末不收,势尽出锋,
回腕空收
名 称 解 释
绵里裹针 比喻字体笔画肉丰见骨、外柔内刚。北宋苏轼自论:“余
书如绵裹铁。”明代解缙称:“东坡丰腴悦泽,绵里藏
针”
计白当黑 字的结构和通篇的布局务需有疏密虚实,才能破平板、划
一,有起伏、对比,既矛盾、又和谐,从而获得良好的艺
术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