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4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同步练习
一、基础积累
1.《荷叶 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谢婉莹。她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 》等。21cnjy.com
答案:冰心 寄小读者
解析:重要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要熟记。
2.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仍是不适意!——徘徊( )转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qī( )斜。 ——选自冰心《荷叶·母亲》
答案:huái 攲
解析:注意“欹”的写法,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3.默写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抓住题干中的内容提示要求默写,同时也不能写错别字,不能添字、漏字。
4.解释加点语句的含义。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冰心《荷叶·母亲》)
“心中的雨点”:
答案: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和坎坷磨难。
解析: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时,一般能表述正确的含义即可得分。
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拟人)
B、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比喻)
C、蝈蝈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比喻)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比喻)
答案:C
解析:C句没有比喻修辞手法,是对比的写作。比喻,本体与喻体必须在某种特性上有相似点,吃肉,不是特性上的相似,是习性上的相同。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文后题目。
A.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B.小松树!/容我伴你去/山上的白云深了!
上面两首诗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 。她最有名的两部诗集是《 》和《 》。 、童真和 是这些诗集的主题歌。
答案:冰心(或谢婉莹) 《繁星》、《春水》、母爱、对自然的赞美
解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根据所举诗歌内容歌颂母亲描写自然即可了解是冰心的作品,根据知识积累判断各填空内容即可,不要写错字。
7.仿照示例的形式,另选对象,运用修辞手法,写首小诗。
示例:母亲啊,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答案:老师啊,你是灯塔,我是船舶,肆虐的风雨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方向海洋上的指引?(合理即可)
解析:两个例句中的句式,总体为"……啊,你是……,我是……,……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的……",依照这个句式,做到结构一致,修辞一致,字数相同即可。
8.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荷叶 母亲》结尾的“心中的雨点”指记忆中可怕的大雨。
B.《荷叶 母亲》是一首借景写人、托荷叶赞母亲的散文诗。
C.《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D.《金色花》通过对文中孩子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母子情深,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www.21-cn-jy.com
答案:A
解析:结尾的“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9.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示例: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
母爱是 , ;
母爱是 , 。
答案:答案(示例):儿女酣眠时细密的针脚 那份辛劳陪伴我们入梦 儿女童年时风雨中的接送 那份呵护陪伴我们成长。
解析: 仿写时的句式要和例句的句式统一,“母爱是……那份……”用比喻的修辞,还要注意前后句的关联,表现母爱之情。
10.综合性学习。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醇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爱。5月11日母亲节前,某班同学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分工合作,然后开展全班交流,请帮助完成下列活动步骤。①主持人致开场白并宣布活动开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主持人致结束语并宣布活动结束。
(3)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题。
①央视一则广告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看见妈妈正在给奶奶洗脚,于是也端着不断溢出的半盆热水走到他妈妈面前,用欢快、稚嫩的声音说:“妈妈,您洗脚。”
②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绿荫?
③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分析以上三则材料,我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祖国,我们伟大的母亲,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请你写一句话为祖国母亲献上美好的祝福。
答案:(1)语言简明,紧扣主题母爱。示例:道不尽的母爱;母爱无声惊天地;天地宽大,母亲恩大
(2)(步骤合理,符合主题内容,有一定逻辑性,表述清楚)
示例:②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 ③评委点评并宣布评价结果
(3)(紧扣母亲伟大及感恩、报答等关键词)
示例:母爱是无私的,我们应学会感恩;
我们要有孝心,更应把这种感情化为关爱母亲的实际行动。
(4)(表达真挚的祝福,情感热烈,语言优美)
示例:让无数的爱,点燃祖国母亲继续前行的希望吧!
解析: (1)拟写宣传标语,只要能围绕以下三点:一紧扣主题、二用语简明、三有号召性即可。(2) 步骤合理,符合主题内容,有一定逻辑性,表述清楚即可。
(3)考材料式探究题一般会把课内材料与课外材料整合在一起,考查综合探究能力。这是语文学习视野和语文学习能力有机结合的新题型,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思考的深度、表达的高度。
(4)这是一类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知识的考查,学生就研究话题,进行活动设计,属开放性较强的一类试题,不设统一标准和答案,学生只要紧扣活动主题,设计合理都能得分。
二、课内阅读
阅读《荷叶母亲》,回答问题
11.本文用什么方法引出对家庭的回忆的
答案:本文用触景生情的方法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
解析: 作者两缸莲花引出回忆中的红莲,是触景生情的方法。
12.红莲和荷叶各象征着什么?
答案:荷叶象征母亲和红莲象征天下的孩子
解析:作者通过写荷叶来写母亲,借助这雨中的荷叶保护红莲的情景彰显母爱的伟大,赞颂母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13.作者引用祖父的话有什么作用?
答案:暗示了莲花的象征意义
解析:作者通过写荷叶来写母亲,借助这雨中的荷叶保护红莲的情景彰显母爱的伟大,赞颂母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14.请谈谈你对“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强调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
解析:抓住句子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理解“心中的雨点,即人生路上的困苦、坎坷、挫折。”写出荷叶对红莲的保护就像母亲保护儿女那样,不惜一切,甚至生命,突出了母爱的伟大,表达最着和对母爱的赞美之情。告诉我们,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的人,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避雨的人。
15. 本文为什么取《荷叶母亲》这个题目?请说明理由。
答案:指荷叶像母亲一样,保护着它的孩子莲花,同时用荷叶来形容母亲,表达对母亲的敬意和爱意。
解析:作者通过写荷叶来写母亲,借助这雨中的荷叶保护红莲的情景彰显母爱的伟大,赞颂母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