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历史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历史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13 09:4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成都市2025年中考历史模拟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 48分)
一、选择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或符合题意要求。)
1.某校准备编写《中华文明闻名天下》的校本教材,书稿摘录如下。请你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标题( )
第二章 第一节 百家争鸣先哲言 第二节 唐诗宋词竞芬芳 第三节 关马郑白说元曲
A.书写载体的革新 B.人类文明的起源
C.史书典籍的流传 D.思想文化的发展
2.历史社团的同学聚焦宋代历史进行板报设计时搜集到下面一组图片。据此判断这期板报的主题是( )
图1《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2《货郎图》(局部) 图3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A.民族政权并立 B.海上交通发达
C.经济重心南移 D.商业贸易繁荣
3.图4所示时间轴呈现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权对某一地区治理的历史脉络。由此可知该地区
( )
图4
A.是民族友好交往的见证 B.文化交流互鉴形式多样
C.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 D.社会经济取得迅速发展
4.明朝在东南亚一带政治威望极高。1405年明成祖封满刺加(位于今马来西亚)酋长为国王,暹罗(今泰国)发兵夺其印。1409年郑和到满刺加举行封王仪式,“是后暹罗莫敢侵扰”。这表明( )
A.郑和下西洋主要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 B.明朝是维护亚洲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C.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伟大壮举 D.明朝的航海事业因为消耗过大而终止
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涌现了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如曹廷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姚文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滇缅划界图说》等。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地理学的研究兴起 B.官方关注边疆危机
C.学习西方成为潮流 D.民族意识日益强烈
6.1895年,张之洞上书朝廷:“倭约万分无理……竟在吞噬中国,非仅割占数地而已。……一倭如此,各大国援例要挟,动以窥伺京城为词,更不能拒,后患不可胜言矣。”以下选项印证了张之洞上书内容的是( )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C.日本攫取山东权益 D.阿古柏出兵侵占伊犁地区
7.民国5年前后,部分人士抨击“旧体育”的专制和落后,认为“新体育”应谋求“身体自觉”“科学运动”和“合作精神”等现代社会亟需的公民品格。这一主张( )
A.发展为戊戌变法的理论依据 B.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C.表明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D.加速了封建王朝的覆灭
8.毛泽东说:“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4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纲领由先生起草,中央全会的决议也由先生起草,特别是1934年,使我们遭到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之后,我们就懂得要自己想问题。”中国共产党“懂得要自己想问题”开始于( )
A.南昌起义 B.三湾改编 C.井冈山会师 D.遵义会议
9.图5所示是《人民日报》于1949年9月29日刊发的广告。
这反映出当时( )
A.人民拥护即将诞生的政权
B.个体私营工商业发展迅速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图5
10.1962年,美国电影《007之诺博士》塑造了醉心于发动核战争的中国人形象;2009年在描写“地球毁灭”的美国电影《2012》中,中国则成了全世界的避难所。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中国外交政策趋于成熟 B.中美关系在改善并发展
C.中国打破美国孤立封锁 D.中美战略利益实现一致
11.2022年7月1日,香港警队全面弃用英式步操、转用解放军队列,“正步……每一步都更靠近祖国,每一步都更有归属感”。这一变化体现了香港警队( )
A.维护特区安全 B.提升战斗素养 C.加深国家认同 D.深化警民关系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中世纪大学兴起的背景 B.文艺复兴的经济基础
C.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 D.殖民扩张的野蛮过程
13.1945年2月,针对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英国一位漫画家创作了漫画《碎片的麻烦》(如图6 )画面中,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正在就德国东部与波兰等东欧地区的版图玩着拼图游戏。作者意在说明,雅尔塔会议( )
A.带有大国的强权政治色彩
B.巩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造成了美苏的冷战的局面
D.加速了英国世界霸权衰落 图6
14.某学习小组搜集了如下图文资料,其反映的主题是( )
图7《共产党宣言》书影 图8巴黎公社成立 图9 攻占冬宫
A.俄国十月革命的国际影响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D.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
15.表1是1946——1990年亚非拉人民摆脱殖民统治赢得独立的国家数量统计表(单位:个)。据此表能推断出二战后( )
表1
1946——1960年 1961—1975年 1976—1990年
亚洲 15 9 1
非洲 23 23 4
拉丁美洲 0 5 5
A.民族解放运动开始兴起 B.世界殖民体系逐步崩溃
C.世界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D.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
16.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甚至能完成撰写论文、邮件等任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各国及国际组织出台措施进行监管,如中国出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欧盟通过《人工智能法案》提案。这说明( )
A.科学技术需要合理利用 B.人工智能将会代替人类
C.人工智能发展十分迅速 D.技术革新推动经济增长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分)
二、非选择题(第17题25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5分,共52分。)
17.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请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千秋伟业】
农业发展之路
政策调整 ② 工程修建
中国 古代史 汉初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等 曲辕犁的发明和推广、编写《齐民要术》 《农政全书》等 ③
中国 现代史 ① 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发射农业精准观测的高分六号卫星等 完成荆江分洪主体工程、黄河三门峡大坝、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等
(1)某班级一个学习小组以“农业发展之路”为主题绘制了以上手抄报的框架。请根据以上框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①②③所对应的内容。(①③项至少要写出两个相关内容,一个2分,②项1分,本题共9分)
材料二【百年奋斗】
八路军第129师开赴太行地区后,在多地与日军展开血战,痛击日军,而且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帮助农民开展生产劳动。许多农村青年怀着崇拜八路军的思想参了军。 1941年,中共中央再次强调走生产自救运动,抗日根据地全体党政军民掀起了大规模生产运动。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亲自动手,种菜纺纱。第120师第359旅屯田垦荒,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成功经验。(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全民族抗战胜利所作的贡献。(6分)
材料三【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
时期 主要目标及成就
1949年3月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
1949—— 197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定位,并取得显著成就
1978—— 2012年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奋斗目标,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了综合国力
2012年 至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摘编自陈金龙《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鲜明特征及重要意义
——基于习近平相关重要论述的思考》
(3)请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6分)
18.自然时间转换成历史时间,就成为我们理解历史的起点并形成历史记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2 17——20世纪各国革命/改革大事记(部分)
自然时间 历史记忆
1689年 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
1861年 美国内战爆发
1868年 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1911年 中国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33年 罗斯福新政开始实施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等编制
根据材料,从表2中选取至少两个“历史记忆”,自拟一个主题,并补充一个表外的所学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的另一个“历史记忆”加以论述。(要求:论述的内容要紧扣主题,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主题3分,“历史记忆”各1分,共3分,论述的内容各2分,共6分。本题总共12分)
主题:
选取和补充的历史记忆 论述的内容
1.
2.
3.
19.九年级(1)班的同学以“借助历史材料,探寻真实历史”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15分)
【项目目标】借助各种类型的历史材料,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探寻货币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项目任务】
任务一 一组同学围绕“史料的分类和辨析”选择了下面这些不同类型的史料。
①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②金字塔 ③《荷马史诗》 ④司马迁《史记》 ⑤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⑥《曾国藩家书》 ⑦《林肯传》 ⑧“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⑨纪念抗美援朝75周年系列访谈资料⑩《汉谟拉比法典》黑色石柱
(1)根据下列表格中对不同史料的界定,为上面列出的史料找到对应的类型,并简述这些史料的价值。(9分,对应史料各2分,三个共6分,价值3分)
类型 含义 对应史料(填序号) 价值
文献史料 文字产生之后,人们利用文字和书籍,将自己的活动记录下来。如文书档案、传记、报刊等
实物史料 又称文物,主要指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如遗迹、遗址、碑刻、出土文物等
口述史料 指人们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如传说、史诗、回忆录等
任务二 二组同学聚焦“小钱币·大历史”这一主题,搜集整理了下面两组钱币资料。
第一组:古代货币(部分) 图10秦半两钱 图11 西汉五铢钱 图12 日本的和同开珎 图13西夏货币 秦始皇统治时期, 最初铸于汉武帝 公元708年, 公元1038年, 开始在全国流通 元狩五年(前118年) 始铸 西夏建立后始铸
第二组:第二套人民币(部分)(发行于1955年3月—1964年5月) 图14 1分(图案:汽车) 图15 2分(图案:飞机) 图16 5元(图案:各族人民)
(2)从上述两组货币中分别任选一例,仿照下面示例,提取其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6分,示例除外)
示例 选择:5元人民币。 历史信息:民族团结。(2分) 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民族平等,维护了民族团结,巩固了祖国统一。(4分)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 48分)
一、选择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或符合题意要求。)
1.D 2.D 3.C 4.A 5.D 6.B 7.B 8.D 9.A 10.B 11.C 12.C
13.A 14.C 15.B 16.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分)
二、非选择题(第17题25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5分,共52分。)
17. (1)①:土地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4分)②:科技创新;(1分)③:都江堰的修建、大运河的开凿等。(4分)
(2)经验:保持军队纪律严明;爱护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等。(答出两点得4分)贡献:在敌后战场,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人民游击战争;与正面战场配合,协同作战;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任答两点即可,6分)
(3)特点:目标明确;与时俱进;成就显著等。(任答两点得6分)
18. 【示例一】
主题: 政治稳定是国家崛起的前提条件 (3分)
选取和补充的历史记忆 论述的内容
1. 英国议会通过了 《权利法案》(1分)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随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2分)
2. 法国大革命爆发(1分) 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2分)
3.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1分) 1783年,美国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颁布的1787年宪法,巩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果实,为美国经济的发展营造了稳定的环境。(2分)
【示例二】
主题: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选取和补充的历史记忆 论述的内容
1. 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1分) 1868年,日本面对民族危机,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2分)
2. 罗斯福新政开始实施 (1分)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分)
3. 苏俄新经济政策(1分) 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分)
19. (1)文献材料:④⑥⑦;实物材料:①②⑧⑩;口述材料:③⑤⑨。(答对一类得2分,全部答对得6分)
价值:不同类型的史料为我们研究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3分)
(2)第一组 选择:秦半两钱。
历史信息:秦始皇统一货币。(1分)
说明:秦朝统一后,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2分)
第二组 选择:1分人民币。
历史信息:工业建设成就突出。(1分)
说明:1953-1957年,我国实行“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取得一系列建设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建成投产。(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