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1.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在流经身体各器官时成分会发生变化。血液流经下列哪一器官时,静脉血会变成动脉血?( )
A.心脏 B.胃 C.肝 D.肺
【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
【分析】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循环流动,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详解】ABC.体循环中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流经心脏、胃、肝都是属于体循环的途径,故ABC错误。
D.血液在流经肺时,静脉血会变成动脉血。这是因为在肺循环中,血液通过肺泡进行气体交换,释放二氧化碳并吸收氧气,从而使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静脉血因此转变为动脉血,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人体结构中,血液含氧量最低的是( )
A.肺静脉 B.主动脉 C.左心室 D.右心房
【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
【分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者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详解】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身体个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经过体循环,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由以上分析可知:肺静脉、左心室、主动脉流的都是动脉血含氧气较多,右心房流的是静脉血含氧较少。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理解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以及血液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小肠吸收的一个氨基酸分子,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脑细胞,至少需经过心脏几次?(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
【分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
【详解】小肠吸收的一个氨基酸分子首先会进入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这是血液循环的开始。从小肠毛细血管出发,氨基酸分子会经过下腔静脉流回心脏的右心房,这是第一次经过心脏。在右心房中,血液会进入右心室,然后被泵入肺动脉,开始肺循环。但在肺循环中,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通过肺静脉流回心脏的左心房。这是第二次经过心脏。从左心房出发,血液会进入左心室,然后被泵入主动脉,开始体循环。主动脉的血液会分支进入脑动脉,最终到达脑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氨基酸分子至少需经过心脏2次,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它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部位?( )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
【分析】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详解】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其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它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故选D。
5.隔壁的王奶奶孩子在外工作,她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工作,自己经常头晕,于是独自去了医院。检查的血压是19/13千帕。据此分析王奶奶可能患有( )
A.低血压 B.高血压 C.糖尿病 D.甲亢
【答案】B
【知识点】心率、脉搏和血压
【分析】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血液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血液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
【详解】健康成年人的动脉血压,一般维持在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就称为高血压;经常低于12/6.7千帕,则称为低血压。血压太高和太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王奶奶的血压是19/13千帕,高出正常的血压值,因此王大娘可能患有高血压。所以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6.血管肺静脉中流动的是( )
A.静脉血 B.一半动脉血,一半静脉血
C.动脉血 D.大部分是动脉血,小部分是静脉血
【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
【分析】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详解】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经过体循环,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即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C正确。
【点睛】此题考查了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血液结构体循环,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结构肺循环,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7.小明同学在运动时不慎前臂跌伤,由于没有及时消毒上药,伤口发生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请分析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 ( )
A.只有体循环 B.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C.只有肺循环 D.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
【分析】血液循环途径: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臀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后,药物随血液首先进入臀部毛细血管,经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病灶部位。 所以,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故选D。
8.人体某血液循环路线为:右心室→①→②→③→左心房,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A.①代表肺静脉 B.③中的血压比①中高
C.这是体循环的路线 D.从①到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
【分析】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
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详解】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因此,血液由右心室→①→②→③→左心房,属于肺循环。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便扩散到肺泡中,而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从①到③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①代表肺动脉;②代表肺部毛细血管,③代表肺静脉;动脉血压大于静脉血液,因此③中的血压比①中低,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关于体循环的起点、终点、血液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左心室、左心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B.右心室、右心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左心室、右心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右心室、左心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详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看出,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血液的变化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变化以及会利用血液循环模式图解答问题.
10.下列关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B.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力都来自心脏的收缩
C.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都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D.口服药物治疗胃炎,药物要先经肺循环,再经体循环才到达发炎处
【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
【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详解】A.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A正确。
B.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力分别来自左心室和右心室的收缩,B正确。
C.由血液循环途径的图示可知,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都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C正确。
D.血液循环的途径图解:
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可知,药物到达病灶的途径为小肠→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房→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胃部,故现经历体循环,在经过肺循环才到达发炎处,D错误。
故选D。
11.今年 6月 14 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日,主题是:感谢你,献血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B.通常所说的血压是体循环的静脉血压
C.脉搏是指动脉的搏动,可在桡动脉处测得
D.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脉搏与心率一致
【答案】B
【知识点】心率、脉搏和血压
【分析】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在不同血管内被分别称为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脉搏为体表可触摸到的动脉搏动,可在桡动脉处测得。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正常人的脉搏和心率是一致的。正常成人为60-100次/分。
【详解】A.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这是血压的准确定义,A正确。
B.通常我们所说的血压,实际上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而不是静脉血压。动脉血压是血液对动脉血管壁的侧压力,它反映了心脏的功能和外周血管的阻力。而静脉血压相对较低,且变化不大,通常不作为临床监测的主要指标,B错误。
C.脉搏是指动脉的搏动。在体表较浅的部位动脉,如桡动脉(手腕处),我们可以触摸到动脉的搏动,这就是脉搏,C正确。
D.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在正常情况下,脉搏的次数与心率的次数是一致的。因为脉搏的跳动是由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所以脉搏的次数可以反映心率的次数,D正确。故选B。
12.下表为某人心脏内甲、乙两个心室的血液中含氧量,根据此表,推测此两心室所连接的血管,下列叙述中最合理的是( )
心室代号 氧气含量/(mL·100mL-1)
甲 19.8
乙 15.2
A.甲与肺静脉连接 B.甲与肺动脉连接
C.乙与主动脉连接 D.乙与肺动脉连接
【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动脉与心室连接,静脉与心房连接;除了肺静脉内流动脉血,肺动脉内流静脉血,其它的血管:动脉内流动脉血,静脉内流静脉血。
【详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
与心房相连的是静脉,与心室相连的是动脉。肺动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主动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上、下腔静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等。甲心室血液含氧量高为动脉血,故为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乙心室血液含氧量较低为静脉血,故乙为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下列四种器官中属于循环系统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泌尿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消化系统的组成
【分析】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详解】A.脑属于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故A不符合题意。
B.血液循环系统主要由心脏和血管构成。心脏就像一台机器的发动机,人体内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的动力,就是来自于心脏的跳动,所以心脏属于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故B符合题意。
C.胃属于消化系统的器官,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肾脏属于泌尿系统,能够形成尿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一年的生物学学习,你一定了解和掌握了不少有关血液循环的知识。如图为人体局部的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A、B代表血管,C代表某器官处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代表的一定是上、下腔静脉
B.如果C表示人体肺部的毛细血管,则B代表的血管是肺静脉
C.如果C代表大脑处的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C后氧气和养料增加
D.如果流经C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明显增加,这时C处的器官可能是小肠
【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
【分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可见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详解】A、静脉是把身体各部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即静脉→心脏,动脉是把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分的血管,所以A代表的一定是静脉,但不一定是上、下腔静脉,也可能是肺静脉,故A错误。
B、血液流经C肺泡外毛细血管网时,肺泡中氧气浓度比血液中的氧气浓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肺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静脉血就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根据血液流动方向(箭头)可知B代表的血管是肺动脉,A代表的血管是肺静脉,流经C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故B错误。
C、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所以若如果C代表大脑处的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C后氧气和养料减少,故C错误。
D、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时,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变得含养料丰富,因此如果流经C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明显增加,这时C代表的器官是小肠,故D正确。
故选D。
15.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体循环和肺循环不是同时进行的
B.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
C.毛细血管乙为肺泡处毛细血管
D.肺循环的路径:右心室→③→毛细血管乙→④→左心房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
【分析】图中①是主动脉,②是上下腔静脉,③是肺动脉,④是肺静脉,甲代表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乙代表肺部毛细血管。
【详解】A.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在心脏处汇合,故A错误。
B.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故B正确。
C.观图可知:毛细血管乙为肺泡处毛细血管,故C正确。
D.肺循环的路径:右心室→③肺动脉→乙肺泡处毛细血管→④肺静脉→左心房,故D正确。
故选A。
16.云南省首例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近日实施,患者经过半月多的康复治疗后,恢复良好,于6月19日出院。人工心脏植入术是指给患者的心脏加一个心脏泵,用于维持其血液循环。下图是人工心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心脏泵能将血液输送到主动脉,因此,心脏泵安装的位置紧贴于心脏四个腔中的 (填心脏腔室名称),其内流动的是 血。
(2)从心脏进入动脉的血液不会倒流,是因为二者之间有 。
(3)它将血液泵到主动脉后,开始正常进行 (填“体循环”或“肺循环”),最后汇集到 (填写血管名称),返回 (填心脏腔室名称)。
【答案】(1) 左心室 动脉
(2)动脉瓣
(3) 体循环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动脉血与静脉血
【分析】(1)人体的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
(2)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3)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详解】(1)主动脉也叫大动脉,是人体内最粗大的动脉血管,从心脏的左心室发出,向上向右再向下略呈弓状,再沿脊柱向下行,在胸腔和腹腔内分出很多较小的动脉。主动脉是向全身各部输送血液的主要血管,内流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据图可知,心脏泵安装的位置是紧贴于心脏四个腔中的左心室,其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2)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液倒流。
因此,从心脏进入动脉的血液不会倒流,是因为二者之间有瓣膜(动脉瓣)。
(3)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故心脏泵将血液泵到主动脉后,开始正常进行体循环,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返回右心房。
17.血管机器人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可以在血管中快速稳定地游动和悬浮倒退。图一是血管中的血管机器人,图二是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从上肢静脉注入血管机器人,为确保其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血管机器人的最大高度不能超过 (血细胞名称)的直径。注入上肢静脉后,血管机器人到达脑部前,首先到达心脏的[ ] 。
(2)血液从A到达B时,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情况是 。
(3)血管机器人经过③进入④,受强力收缩被送入血管 ,这段血管的管壁 ,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很快。
(4)血管机器人从④进入血管后,不易倒回,这与心脏中 (填一种瓣膜结构)的阻拦有关。
(5)血管机器人从M到达N时,周围血液成分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发生的变化是 ,请解释原因: 。
【答案】(1) 红细胞 ①右心房
(2)结合
(3) 主动脉 厚
(4)动脉瓣
(5)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氧气浓度最低,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因此血液中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扩散到血液(合理即可)
【知识点】动脉、毛细血管、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
【分析】(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经过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腔、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肺循环: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2)图二中,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③是左心房,④是左心室,A是肺动脉,B是肺静脉,M是体动脉,N是体静脉。
【详解】(1)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毛细血管内径极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所以血管机器人的最大高度不能超过红细胞的直径,否则不能通过毛细血管。注入上肢静脉后,血管机器人到达脑部的血液循环途径是: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脑动脉→脑部毛细血管,因此到达脑部前,血管机器人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2)血液从A到达B时,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此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3)血管机器人经过③左心房进入④左心室,受强力收缩被送入主动脉,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4)心脏中有瓣膜,如房室瓣、动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血管机器人从④左心室进入主动脉血管后,不易倒回,这与心脏中动脉瓣的阻拦有关。
(5)血管机器人在从M到达N时,M处的血液含氧丰富、颜色鲜红是动脉血,流经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给组织细胞利用,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这样,血液流到N处就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故血管机器人从M到达N时,周围血液成分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发生的变化是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原因是: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氧气浓度最低,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因此血液中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扩散到血液(合理即可)。/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1.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在流经身体各器官时成分会发生变化。血液流经下列哪一器官时,静脉血会变成动脉血?( )
A.心脏 B.胃 C.肝 D.肺
2.下列人体结构中,血液含氧量最低的是( )
A.肺静脉 B.主动脉 C.左心室 D.右心房
3.小肠吸收的一个氨基酸分子,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脑细胞,至少需经过心脏几次?(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4.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它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部位?( )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5.隔壁的王奶奶孩子在外工作,她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工作,自己经常头晕,于是独自去了医院。检查的血压是19/13千帕。据此分析王奶奶可能患有( )
A.低血压 B.高血压 C.糖尿病 D.甲亢
6.血管肺静脉中流动的是( )
A.静脉血 B.一半动脉血,一半静脉血
C.动脉血 D.大部分是动脉血,小部分是静脉血
7.小明同学在运动时不慎前臂跌伤,由于没有及时消毒上药,伤口发生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请分析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 ( )
A.只有体循环 B.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C.只有肺循环 D.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8.人体某血液循环路线为:右心室→①→②→③→左心房,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A.①代表肺静脉 B.③中的血压比①中高
C.这是体循环的路线 D.从①到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9.关于体循环的起点、终点、血液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左心室、左心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B.右心室、右心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左心室、右心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右心室、左心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10.下列关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B.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力都来自心脏的收缩
C.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都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D.口服药物治疗胃炎,药物要先经肺循环,再经体循环才到达发炎处
11.今年 6月 14 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日,主题是:感谢你,献血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B.通常所说的血压是体循环的静脉血压
C.脉搏是指动脉的搏动,可在桡动脉处测得
D.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脉搏与心率一致
12.下表为某人心脏内甲、乙两个心室的血液中含氧量,根据此表,推测此两心室所连接的血管,下列叙述中最合理的是( )
心室代号 氧气含量/(mL·100mL-1)
甲 19.8
乙 15.2
A.甲与肺静脉连接 B.甲与肺动脉连接
C.乙与主动脉连接 D.乙与肺动脉连接
13.下列四种器官中属于循环系统的是( )
A. B. C. D.
14.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一年的生物学学习,你一定了解和掌握了不少有关血液循环的知识。如图为人体局部的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A、B代表血管,C代表某器官处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代表的一定是上、下腔静脉
B.如果C表示人体肺部的毛细血管,则B代表的血管是肺静脉
C.如果C代表大脑处的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C后氧气和养料增加
D.如果流经C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明显增加,这时C处的器官可能是小肠
15.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体循环和肺循环不是同时进行的
B.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
C.毛细血管乙为肺泡处毛细血管
D.肺循环的路径:右心室→③→毛细血管乙→④→左心房
16.云南省首例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近日实施,患者经过半月多的康复治疗后,恢复良好,于6月19日出院。人工心脏植入术是指给患者的心脏加一个心脏泵,用于维持其血液循环。下图是人工心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心脏泵能将血液输送到主动脉,因此,心脏泵安装的位置紧贴于心脏四个腔中的 (填心脏腔室名称),其内流动的是 血。
(2)从心脏进入动脉的血液不会倒流,是因为二者之间有 。
(3)它将血液泵到主动脉后,开始正常进行 (填“体循环”或“肺循环”),最后汇集到 (填写血管名称),返回 (填心脏腔室名称)。
17.血管机器人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可以在血管中快速稳定地游动和悬浮倒退。图一是血管中的血管机器人,图二是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从上肢静脉注入血管机器人,为确保其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血管机器人的最大高度不能超过 (血细胞名称)的直径。注入上肢静脉后,血管机器人到达脑部前,首先到达心脏的[ ] 。
(2)血液从A到达B时,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情况是 。
(3)血管机器人经过③进入④,受强力收缩被送入血管 ,这段血管的管壁 ,弹
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很快。
(4)血管机器人从④进入血管后,不易倒回,这与心脏中 (填一种瓣膜结构)的阻拦有关。
(5)血管机器人从M到达N时,周围血液成分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发生的变化是 ,请解释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