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 单元测试B卷
提升卷型
考试时间:75分钟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阅卷人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得分
1.(2024八下·南宁月考)小秋手提着一袋用塑料袋装的零食,它感觉到手受到一个向下力的作用,则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 B.零食 C.塑料袋 D.手
2.(2024八下·顺城期中)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如图随着有节奏的鼓声,大家齐心协力划水,使龙舟在水中快速前进。此过程中,使龙舟快速前进的力是( )
A.船桨对水的作用力 B.龙舟所受的重力
C.水对龙舟的浮力 D.水对船桨的作用力
3.(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甲、乙、丙、丁,是教材中给出的几种生活中的情景,判断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所示,线对灯的拉力与灯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B.如图乙所示,手推动木箱的过程中,木箱一共受到了两个力的作用
C.如图丙所示,向左推左边的小船,右边的小船向右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如图丁所示,引起跳板向下形变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员的重力
4.(2024八下·邢台月考)下列几个由实例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B.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C.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桌面形变产生的
D.“孤掌难鸣”表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5.(2024八下·甘孜期末)如图所示,分别用大小相同的水平力F推矿泉水瓶子,观察瓶子倾倒的难易程度。这是为了探究下列哪个因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以上三者都是
6.(2024八下·大同期末)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憨态可掬,非常受人喜欢,如图为大熊猫用力将竹子掰弯时的情景。从力的作用效果看,与大熊猫掰弯竹子相同的是( )
A.用投石器投掷石头
B.用力捏橡皮泥
C.遇到紧急情况,司机踩刹车使汽车停下
D.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
7.(2024八下·南县期末)如图所示实例中,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撑杆被压弯 B.铅球投掷出去
C.压弯跳板 D.拉满弓
8.(2024八下·佛山月考)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诗句中加点字部分所描述的现象从力的作用效果方面看,不同的一项是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2024八下·深圳期中)一根轻质弹簧下端系一根轻细的绳子,绳子下端吊着一个小桶,现用手对弹簧上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如图静止在空中,有关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对手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弹簧对手的拉力使弹簧发生了形变,所以弹簧被拉长了
C.小桶所受到拉力的施力物体为弹簧
D.绳子形变时对小桶和弹簧均产生了的拉力
10.(2024八下·深圳期中)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竖直方向上的力
B.所测的力可以适度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测量前要确认指针和弹簧不被外壳卡住
D.读数时,视线可不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11.(2024八下·绵竹月考)如图所示,一个铁块放在一块薄木板上,关于铁块和木板受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B.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C.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D.木板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12.(2024八下·南山期末)如图所示为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课本受到的重力约为( )
A.0.02N B.2N C.200N D.20000N
13.(重心 32)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中间位置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一切物体的重心都是该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D.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14.(2024八下·安陆期中)电影《流浪地球》中,在为地球探路的空间站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如果空间站宇航员要在“失重”状态下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举哑铃 B.做俯卧撑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用单杠做引体向上
15.(2017八下·龙华期中)在学习物体受力分析时,小东对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受力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3是物体受到的重力
B.F4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并且等于F1
C.F2是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D.F1和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F1=F3
阅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得分
16.(2024八下·南昌期中)不计空气阻力,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受到 个力的作用;如图1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时,她对跳板的压力与跳板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17.(2024八下·泗洪期中)产生力的作用至少需要 个物体,产生力作用的物体间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接触。在湖中划船时,船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行驶,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
18.(2024八下·献县月考)产生力的作用至少需要 个物体,产生作用力的物体间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接触。在湖中划船时,船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行驶,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19.(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区金澳实验名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如图所示,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是改变了物体的 。
20.(2024八下·南山期末)小明用乒乓球做实验:
(1)分别轻拍和重拍悬挂的乒乓球,球弹开的幅度如图甲所示,这说明: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②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对着墙壁打乒乓球,球的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球撞击墙壁时,墙壁对球 (选填“有”或“没有”)作用力。
21.(2024八下·苏州月考)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小球A的质量为10g,则小球的重力为 N。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通过 这一操作来观察悬线OA的方向是否改变;若要进一步验证重力方向,接下来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是 。
22.(2024八下·青山湖月考)用力拉弓,弓会变得更弯,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郝闻用如下方法来估测了积雪的密度,如图所示。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拿一块平板用力向下挤压积雪成冰。然后测得冰层的厚度和积雪原来的厚度,若已知冰的密度为,则被测积雪的密度表达式 (用、、表示)。
23.(2018八下·无锡月考)若某同学准备自己动手制成弹簧测力计,它们选了A、B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
24.(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7.3 重力 同步练习)把一条盘在地上、长为L的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向上提起,当绳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 ;把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均质薄板ABCD(如图7所示)绕C点翻到对角线AC处于竖直位置时,其重心升高了 。
25.(2018八下·抚州月考)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均匀正方体物块,边长为 a,某人将其在地面上任意翻滚,但始终未离开地面,则在翻滚过程中物块重心离地面的高度最大升高量为 ,在这个过程中,说明力能 。
第Ⅱ卷 主观题
阅卷人 三、实验探究与作图题(共21分)
得分
26.(2024八下·射洪月考)如图是小罗同学在今年的体育测试中掷出重5N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时的情形。请在图中画出该实心球在图示位置时所受重力的图示。
27.(2018八下·启东月考)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竖直墙壁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及小球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
28.(2024八下·顺德期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由图乙可知,在弹性限度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
(2)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是 (选填“钩码对橡皮筋的拉力”、“橡皮筋对钩码的拉力”或“钩码的重力”)。
(3)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选填“A”或“B”);如果用B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测力计,其最大量程可为 。
A.0~5N
B.0~10N
C.0~15N
D.0~20N
(4)将与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A、B并列连接起来(如图丙所示)代替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N。
(5)由橡皮筋伸长量反映其所受拉力大小,该方法叫 。
29.(2023八下·秦淮期中)如图甲,小华利用完全相同的小桶分别盛满三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记录的数据在下表中。
液体种类 酒精 水 盐水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2.6 2.8 3.0
(1)通过分析比较此表,小华推测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液体密度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在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像是 ;
(2)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试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kg/m3,小桶的重力为 N;
(3)小华又利用该弹簧测力计及小桶,将该弹簧测力计改装成可以直接读取液体密度的弹簧“密度秤”,该弹簧“密度秤”能测到液体密度的最大值为 g/cm3,利用该弹簧测力计上现有的刻度线作为该“密度秤”的刻度线,则该“密度秤”的分度值是 g/cm3;
(4)小华想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在不更换弹簧测力计的前提下,你的办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5)若使用地的g值变小,正确使用该“密度秤”测出某液体的密度为1.5g/cm3,则该液体的实际密度 1.5g/cm3(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阅卷人 四、简答与计算题(共22分)
得分
30.如图所示,有一等边三角形ABC,在B,C两点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问:这个球组的重心在何处?
31.(2022八下·勃利期末)小明家布置房间时,在墙壁上贴几张画,为了把画贴正,小明用细线和一串钥匙做成一个简单工具,用这个简单工具,很快把画贴正了,你知道小明的工具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他是如何贴正的?
32.(2024八下·张湾期中)随着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一些餐厅、饭店等餐饮场所使用送餐机器人送餐。如图所示是某餐厅的送餐机器人智利,其自身质量约为50kg,当该送餐机器人托着质量为5kg的物体送餐时,在60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66m,机器人智利受到的摩擦力约为其总重力的0.3倍(不考虑空气阻力,g=10N/kg)。
求:
(1)求该送餐机器人智利自身的重力;
(2)此次送餐过程中,机器人智利的速度大小;
(3)此次送餐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送餐机器人智利所受牵引力的大小。
33.(2018八下·东台月考)一个体积为500cm3,质量为0.81kg的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若把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球的重力为10.1N,则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大?(ρ铝=2.7×103kg/cm3,g=10N/kg)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 小秋手提着一袋用塑料袋装的零食,它感觉到手受到一个向下力的作用, 由于塑料袋直接与手接触,因此施力物体为塑料袋,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分析】对手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2.【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划龙舟时,人利用桨对水施加了力的作用,水对桨也施加了力的作用,所以船会向前进。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相互作用力判识选项
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施加力,同时物体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该物体力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答案】C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A、线对灯的拉力与灯的重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手推动木箱的过程中,木箱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一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向左推左边的小船,右边的小船向右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引起跳板向下形变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员的压力,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2)分析木箱受力情况进行判断。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答案】A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A.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相互接触,例如重力、电磁力,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桌面形变产生的,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孤掌难鸣”表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力的作用方式判断;
B.对船进行受力分析;
C.对水杯进行受力分析;
D.根据力的定义判断。
5.【答案】C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其他两个因素相同,只有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大熊猫用力将竹子掰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A.用投石器投掷石头,石头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符合题意;
C.司机踩刹车使汽车停下,汽车的速度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杠铃的速度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包括: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改变物体的形状,据此分析判断。
7.【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A. 撑杆被压弯,撑杆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A不符合题意;
B. 铅球投掷出去,铅球受重力会回到地面,铅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符合题意;
C.跳水时,踏板受到运动员向下的压力而被压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弓受到运动员的拉力而被拉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8.【答案】A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白草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水晶帘动微风起”是指水晶帘在微风(力)的作用下动了起来,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风刮过屋顶,屋顶上的茅草被卷走,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无边落木萧萧下” ,木头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综上所述,选项A与其它三个选项中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故选A。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9.【答案】D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弹力
【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弹簧对手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故A错误;
B.弹簧对手的拉力作用在手上,使手发生形变,故B错误;
C.小桶所受到拉力的施力物体为与弹簧连接的细线,故C错误;
D.绳子同时于小桶和弹簧接触,则绳子形变时,对小桶和弹簧均产生了的拉力,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产生的原因分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即可。
10.【答案】C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A.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各个方向上的拉力,故A错误;
B.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故B错误;
C.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以免指针被卡住,故C正确;
D.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垂直,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
11.【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AC.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即木板对铁块的支持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故A错误,C正确;
BD.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即铁块对木板的压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故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12.【答案】B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200g,则重力大约G=mg=0.2kg×10N/kg=2N,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估测课本的质量,根据G=mg计算课本受到的重力。
13.【答案】A
【知识点】重心
【解析】【解答】解:A、只有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不规则物体的中心不一定在物体的中间位置,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像篮球等空心物体,重心为球心,不在物体上,该选项说法正确;
C、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该选项说法正确;
D、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分析】重心是物体的等效作用点,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质地均匀且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14.【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当没有重力时,人可以用很小的力举哑铃,起不到锻炼的作用,故A不合题意;
B、没有重力时,身体不受重力作用,用很小的力就可做俯卧撑,得不到锻炼的作用,故B不合题意;
C、没有重力时,不影响用力拉弹簧,所以可以用拉力器进行锻炼,故C符合题意;
D、没有重力时,身体不受重力作用,用很小的力就可做引体向上,得不到锻炼的作用,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宇宙飞船中是失重状态,物体不受重力的作用;根据活动是否受到重力的影响来分析选择正确答案。
15.【答案】D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分析4个力的如图所示:
可见F3不是重力,故A错误;F4虽然是重力但和F1不相等,而是大于F1,故B错误;物体是静止的,不存在滑动摩擦力。F2是静摩擦力,故C错误;F1和F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故D答案正确。
【分析】本题学生要明确力的三要素,并能进行受力分析,能准确画出力的示意图。
16.【答案】1;相互作用力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1)不计空气阻力,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只受到重力作用,即只受1个力的作用;
(2)如图1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时,她对跳板的压力与跳板对她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因此为一对相互作用力。
【分析】(1)对空中的篮球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2)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不同点:前者在同一物体上,后者在不同物体上。
17.【答案】两;不一定;相互的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1)产生力的作用至少需要两个物体,产生力作用的物体间不一定接触。
(2)在湖中划船时,船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行驶,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分析】(1)每个力肯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摩擦力、压力、拉力等需要相互接触才能产生,而重力、引力和电磁力,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产生;
(2)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答。
18.【答案】两;不一定;相互的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至少需要两个物体,产生力作用的物体间不一定接触,例如: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船桨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反作用一个力给船,使船向前行驶,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两;不一定;相互的。
【分析】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必须有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个力产生于两个物体,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分类按照物体是否接触可将力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必须相互接触才能发生的力, 如: 拉力、推力、压力、弹力、摩擦力等。非接触力:两个物体不需要接触就能产生力, 如: 重力,磁力等。
19.【答案】水;相互的;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手和脚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手和脚一个向前的力,所以人会向前运动,此时水是施力物体,这个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水;相互的;运动状态。
【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0.【答案】(1)运动状态;大小
(2)有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1)分别轻拍和重拍悬挂的乒乓球,球弹开的幅度如图甲所示,这说明: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对着墙壁打乒乓球,球撞击墙壁时,墙壁对球有作用力。
【分析】(1)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的知识解答;
(2)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答。
21.【答案】0.1;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1.小球A的质量为10g,即0.01kg。根据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取9.8m/s2,可以计算出小球的重力
2.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通过改变小球的位置,观察悬线OA的方向是否改变。如果悬线的方向不改变,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若要进一步验证重力方向,接下来还应进行的操作是将装置倾斜放置,再次改变小球的位置,观察悬线的方向是否改变。如果悬线的方向仍然不改变,说明重力的方向确实是竖直向下的。
4.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综上第1空为0.1;第2空为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
第3空为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第4空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力的概念、重力的计算、重力的方向以及实验验证方法。首先,需要理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次,需要掌握重力的计算公式,即G=mg,其中G是重力,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最后,需要了解实验验证重力方向的方法,即通过改变物体的位置,观察悬线的方向是否改变。
22.【答案】形状;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用力拉弓,弓受到拉力变弯,形状发生变化,可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根据图像,压雪成冰,面积不变,冰的体积为Sh冰;雪的体积为Sh雪;冰的质量为m=ρV=ρ冰Sh冰,雪压成冰质量不变,计算雪的密度:。
【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雪压实后,质量不变,利用m=ρV计算质量,根据,计算密度。
23.【答案】B;A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A的伸长量大,弹簧A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B的伸长量小,弹簧比较“硬”,劲度系数较大,适合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
故答案为:B;A.
【分析】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在施加相同拉力的情况下,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簧测力计越灵敏,弹簧伸长量越小,一般量程会越大,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制作弹簧测力计的材料.
24.【答案】;
【知识点】重心
【解析】【解答】本题由重心的定义及物体形状的变化可以判断出物体重心位置的变化;因为软绳质量分布均匀,所以盘在地上时,重心在地面上,当绳向上拉直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中心升高了 ,即重心升高了 。正方形薄块的重心在两对角线交点处,当重力作用线与对角线AC重合时,重心升得最高,此过程中重心升高了: ,即重心升高的最大高度为 。
故答案为:;。
【分析】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心的变化是重心先后的高度差。
25.【答案】;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重心
【解析】【解答】
故当正方体翻转到以对角线 bD 竖直立在水平面上的时,重心高度为 a,重心位置升高的高度最大,等于:△h= a。 在这个过程中,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分析】均匀正方体重心在几何中心,当正方体翻转到以对角线bD竖直立在水平面上的时重心位置最高,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6.【答案】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
【解析】【解答】实心球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所示:
【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可
27.【答案】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压力的作用点是球与墙壁的接触点,然后过作用点作垂直于墙壁,并指向墙里面的压力。如图所示: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
【解析】【分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且指向接触面;根据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确定出压力的作用点,然后过作用点表示压力的方向.
28.【答案】(1)正比
(2)橡皮筋对钩码的拉力
(3)A;C
(4)22.5
(5)转换法
【知识点】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解析】【解答】(1)由图乙可知, 在弹性限度内, 拉力越大,橡皮筋伸长越长, 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 正比;
(2) 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就是 橡皮筋对钩码的拉力 ;
(3)第1空,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
第2空,由图乙知,A的量程为0-10N,B的量程为0-15N,则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
(4)将与本实验中两根相同的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两根橡皮筋伸长的长度相等,由图可知,在拉力作用下B先达到最大伸长量15cm,A橡皮筋的伸长量也为15cm;当伸长量为15cm时,橡皮筋B上的力为15N,因为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橡皮筋A上的力为:
,根据二力合成可得受到的最大拉力为15N+7.5N=22.5N;
(5)本实验用橡皮筋容易测量的伸长长度反映所受拉力大小,故用到了转换法。
【分析】(1)根据图乙分别找出在一定范围内A、B橡皮筋伸长与受到的拉力的关系;
(2)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3)根据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确定测力范围;根据受同样的力(在测量范围内)伸长量大的,测量精确高;
(4)根据两橡皮筋在弹性范围内受到的最大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确定并联后伸长的最大量,根据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求出作用在A橡皮筋上的最大拉力,根据合力的知识求出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
(5)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
29.【答案】(1)C
(2);1.8
(3)3.2;0.2
(4)减小小桶的质量,减少装液体体积等
(5)大于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1) 液体的密度越大,测得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越大,且不装入液体时,测力计的示数不为0(此时测力计测空桶的重力);结合图乙中的图像可知,只有C图像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由表格中数据知,称出酒精和小桶的总重力为2.6N,则
即
称出水和小桶的总重力为2.8N,则
即
解得
称出盐水和小桶的总重力为3.0N,则
即
解得
(3)当桶内不加液体时,即相当于液体密度为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桶的重力1.8N;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示数为5N,代入关系式
即
解得最大刻度处所对应的液体密度
该弹簧密度计的量程为。由图可知:之间有16个格,故该“密度秤”的分度值是
(4)在测力计刻度一定的情况下,减小桶的质量,减少装液体体积等都可以减小拉力,从而可增大该秤的称量范围。
(5)由于g值变小,所以液体的重力会变小,导致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测出的密度变小。故弹簧测力计测出液体密度为1.5g/cm3时,液体的实际密度应该大于1.5g/cm3。
【分析】(1)利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密度时,当容器中无液体时,测力计有拉力;
(2)根据水的密度和体积的乘积,结合容器的重力,计算总重力,根据未知液体和容器的总重力,结合体积,计算液体的密度、容器的重力;
(3)根据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和容器的重力,计算物体的重力,结合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4)当容器的重力减小,容器的体积减小,可以测量更多的液体,测量范围变大;
(5)若计算重力的g变小,重力减小。
30.【答案】在BC边中线的中点处。由于B,C两球质量相同,因此它们的重心在BC的中点D处,相当于在D点存在一个质量为2m的物体,A球与D点的等效物体的重心在AD的中点。因此三个球的重心应在BC边中线的中点处。
【知识点】重心
【解析】【分析】由题可知,等边三角形ABC,在B,C两点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 ,该物体关于BC对称,所以 因此它们的重心在BC的中点D处 , 相当于在D点存在一个质量为2m的物体 ,A处的质量为2M,所以重心在AD的中点。
31.【答案】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制作仪器的原理是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用细线将一串钥匙系好做了一个简单的重垂线,利用此仪器,来检验画是否贴正,若重锤线与画的边框重合或平行,则是正的。
【知识点】重力的方向
【解析】【分析】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2.【答案】(1)解:送餐机器人的重力
(2)解:送餐过程中,机器人的速度为
(3)解:送餐过程中,总质量为
总重力为
(或用这种解法也同样一步一分:送餐托着物体的重力G餐= m餐g=5kg×10N/kg =50N
总重力G总= G总+ G餐= 500N+50N = 550N )
由于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牵引力F=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G=mg得出送餐机器人的重力;
(2)已知机器人送餐时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送餐过程中机器人的速度;
(3)若送餐机器人托着5kg的物体,根据G总=m总g得出此时机器人的总重力,根据f=0.3G得出所受摩擦力大小。
33.【答案】解:质量为0.81kg铝球的实心体积: ,所以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的体积: .
质量为0.81kg的铝球的重力: .
注入液体的重力: .
注入液体的质量: .
注入液体的密度: .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求出此时铝球的实心体积,再与铝球的实际体积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实心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则是空心的;用铝球的实际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根据重力公式G=mg求出铝球的总质量,然后减去铝的质量即为该液体的质量,液体的体积和空心部分的体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ρ=求出液体的密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 单元测试B卷
提升卷型
考试时间:75分钟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阅卷人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得分
1.(2024八下·南宁月考)小秋手提着一袋用塑料袋装的零食,它感觉到手受到一个向下力的作用,则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 B.零食 C.塑料袋 D.手
【答案】C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 小秋手提着一袋用塑料袋装的零食,它感觉到手受到一个向下力的作用, 由于塑料袋直接与手接触,因此施力物体为塑料袋,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分析】对手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2.(2024八下·顺城期中)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如图随着有节奏的鼓声,大家齐心协力划水,使龙舟在水中快速前进。此过程中,使龙舟快速前进的力是( )
A.船桨对水的作用力 B.龙舟所受的重力
C.水对龙舟的浮力 D.水对船桨的作用力
【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划龙舟时,人利用桨对水施加了力的作用,水对桨也施加了力的作用,所以船会向前进。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相互作用力判识选项
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施加力,同时物体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该物体力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甲、乙、丙、丁,是教材中给出的几种生活中的情景,判断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所示,线对灯的拉力与灯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B.如图乙所示,手推动木箱的过程中,木箱一共受到了两个力的作用
C.如图丙所示,向左推左边的小船,右边的小船向右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如图丁所示,引起跳板向下形变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员的重力
【答案】C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A、线对灯的拉力与灯的重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手推动木箱的过程中,木箱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一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向左推左边的小船,右边的小船向右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引起跳板向下形变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员的压力,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2)分析木箱受力情况进行判断。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2024八下·邢台月考)下列几个由实例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B.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C.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桌面形变产生的
D.“孤掌难鸣”表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答案】A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A.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相互接触,例如重力、电磁力,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桌面形变产生的,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孤掌难鸣”表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力的作用方式判断;
B.对船进行受力分析;
C.对水杯进行受力分析;
D.根据力的定义判断。
5.(2024八下·甘孜期末)如图所示,分别用大小相同的水平力F推矿泉水瓶子,观察瓶子倾倒的难易程度。这是为了探究下列哪个因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以上三者都是
【答案】C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其他两个因素相同,只有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2024八下·大同期末)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憨态可掬,非常受人喜欢,如图为大熊猫用力将竹子掰弯时的情景。从力的作用效果看,与大熊猫掰弯竹子相同的是( )
A.用投石器投掷石头
B.用力捏橡皮泥
C.遇到紧急情况,司机踩刹车使汽车停下
D.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大熊猫用力将竹子掰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A.用投石器投掷石头,石头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符合题意;
C.司机踩刹车使汽车停下,汽车的速度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杠铃的速度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包括: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改变物体的形状,据此分析判断。
7.(2024八下·南县期末)如图所示实例中,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撑杆被压弯 B.铅球投掷出去
C.压弯跳板 D.拉满弓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A. 撑杆被压弯,撑杆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A不符合题意;
B. 铅球投掷出去,铅球受重力会回到地面,铅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符合题意;
C.跳水时,踏板受到运动员向下的压力而被压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弓受到运动员的拉力而被拉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8.(2024八下·佛山月考)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诗句中加点字部分所描述的现象从力的作用效果方面看,不同的一项是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案】A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白草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水晶帘动微风起”是指水晶帘在微风(力)的作用下动了起来,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风刮过屋顶,屋顶上的茅草被卷走,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无边落木萧萧下” ,木头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综上所述,选项A与其它三个选项中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故选A。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9.(2024八下·深圳期中)一根轻质弹簧下端系一根轻细的绳子,绳子下端吊着一个小桶,现用手对弹簧上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如图静止在空中,有关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对手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弹簧对手的拉力使弹簧发生了形变,所以弹簧被拉长了
C.小桶所受到拉力的施力物体为弹簧
D.绳子形变时对小桶和弹簧均产生了的拉力
【答案】D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弹力
【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弹簧对手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故A错误;
B.弹簧对手的拉力作用在手上,使手发生形变,故B错误;
C.小桶所受到拉力的施力物体为与弹簧连接的细线,故C错误;
D.绳子同时于小桶和弹簧接触,则绳子形变时,对小桶和弹簧均产生了的拉力,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产生的原因分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即可。
10.(2024八下·深圳期中)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竖直方向上的力
B.所测的力可以适度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测量前要确认指针和弹簧不被外壳卡住
D.读数时,视线可不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答案】C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A.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各个方向上的拉力,故A错误;
B.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故B错误;
C.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以免指针被卡住,故C正确;
D.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垂直,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
11.(2024八下·绵竹月考)如图所示,一个铁块放在一块薄木板上,关于铁块和木板受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B.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C.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D.木板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AC.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即木板对铁块的支持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故A错误,C正确;
BD.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即铁块对木板的压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故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12.(2024八下·南山期末)如图所示为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课本受到的重力约为( )
A.0.02N B.2N C.200N D.20000N
【答案】B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200g,则重力大约G=mg=0.2kg×10N/kg=2N,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估测课本的质量,根据G=mg计算课本受到的重力。
13.(重心 32)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中间位置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一切物体的重心都是该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D.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答案】A
【知识点】重心
【解析】【解答】解:A、只有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不规则物体的中心不一定在物体的中间位置,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像篮球等空心物体,重心为球心,不在物体上,该选项说法正确;
C、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该选项说法正确;
D、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分析】重心是物体的等效作用点,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质地均匀且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14.(2024八下·安陆期中)电影《流浪地球》中,在为地球探路的空间站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如果空间站宇航员要在“失重”状态下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举哑铃 B.做俯卧撑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用单杠做引体向上
【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当没有重力时,人可以用很小的力举哑铃,起不到锻炼的作用,故A不合题意;
B、没有重力时,身体不受重力作用,用很小的力就可做俯卧撑,得不到锻炼的作用,故B不合题意;
C、没有重力时,不影响用力拉弹簧,所以可以用拉力器进行锻炼,故C符合题意;
D、没有重力时,身体不受重力作用,用很小的力就可做引体向上,得不到锻炼的作用,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宇宙飞船中是失重状态,物体不受重力的作用;根据活动是否受到重力的影响来分析选择正确答案。
15.(2017八下·龙华期中)在学习物体受力分析时,小东对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受力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3是物体受到的重力
B.F4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并且等于F1
C.F2是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D.F1和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F1=F3
【答案】D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分析4个力的如图所示:
可见F3不是重力,故A错误;F4虽然是重力但和F1不相等,而是大于F1,故B错误;物体是静止的,不存在滑动摩擦力。F2是静摩擦力,故C错误;F1和F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故D答案正确。
【分析】本题学生要明确力的三要素,并能进行受力分析,能准确画出力的示意图。
阅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得分
16.(2024八下·南昌期中)不计空气阻力,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受到 个力的作用;如图1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时,她对跳板的压力与跳板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答案】1;相互作用力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1)不计空气阻力,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只受到重力作用,即只受1个力的作用;
(2)如图1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时,她对跳板的压力与跳板对她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因此为一对相互作用力。
【分析】(1)对空中的篮球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2)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不同点:前者在同一物体上,后者在不同物体上。
17.(2024八下·泗洪期中)产生力的作用至少需要 个物体,产生力作用的物体间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接触。在湖中划船时,船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行驶,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
【答案】两;不一定;相互的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1)产生力的作用至少需要两个物体,产生力作用的物体间不一定接触。
(2)在湖中划船时,船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行驶,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分析】(1)每个力肯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摩擦力、压力、拉力等需要相互接触才能产生,而重力、引力和电磁力,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产生;
(2)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答。
18.(2024八下·献县月考)产生力的作用至少需要 个物体,产生作用力的物体间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接触。在湖中划船时,船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行驶,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答案】两;不一定;相互的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至少需要两个物体,产生力作用的物体间不一定接触,例如: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船桨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反作用一个力给船,使船向前行驶,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两;不一定;相互的。
【分析】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必须有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个力产生于两个物体,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分类按照物体是否接触可将力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必须相互接触才能发生的力, 如: 拉力、推力、压力、弹力、摩擦力等。非接触力:两个物体不需要接触就能产生力, 如: 重力,磁力等。
19.(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区金澳实验名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如图所示,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是改变了物体的 。
【答案】水;相互的;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手和脚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手和脚一个向前的力,所以人会向前运动,此时水是施力物体,这个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水;相互的;运动状态。
【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0.(2024八下·南山期末)小明用乒乓球做实验:
(1)分别轻拍和重拍悬挂的乒乓球,球弹开的幅度如图甲所示,这说明: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②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对着墙壁打乒乓球,球的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球撞击墙壁时,墙壁对球 (选填“有”或“没有”)作用力。
【答案】(1)运动状态;大小
(2)有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1)分别轻拍和重拍悬挂的乒乓球,球弹开的幅度如图甲所示,这说明: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对着墙壁打乒乓球,球撞击墙壁时,墙壁对球有作用力。
【分析】(1)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的知识解答;
(2)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答。
21.(2024八下·苏州月考)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小球A的质量为10g,则小球的重力为 N。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通过 这一操作来观察悬线OA的方向是否改变;若要进一步验证重力方向,接下来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是 。
【答案】0.1;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1.小球A的质量为10g,即0.01kg。根据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取9.8m/s2,可以计算出小球的重力
2.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通过改变小球的位置,观察悬线OA的方向是否改变。如果悬线的方向不改变,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若要进一步验证重力方向,接下来还应进行的操作是将装置倾斜放置,再次改变小球的位置,观察悬线的方向是否改变。如果悬线的方向仍然不改变,说明重力的方向确实是竖直向下的。
4.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综上第1空为0.1;第2空为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
第3空为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第4空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力的概念、重力的计算、重力的方向以及实验验证方法。首先,需要理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次,需要掌握重力的计算公式,即G=mg,其中G是重力,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最后,需要了解实验验证重力方向的方法,即通过改变物体的位置,观察悬线的方向是否改变。
22.(2024八下·青山湖月考)用力拉弓,弓会变得更弯,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郝闻用如下方法来估测了积雪的密度,如图所示。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拿一块平板用力向下挤压积雪成冰。然后测得冰层的厚度和积雪原来的厚度,若已知冰的密度为,则被测积雪的密度表达式 (用、、表示)。
【答案】形状;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用力拉弓,弓受到拉力变弯,形状发生变化,可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根据图像,压雪成冰,面积不变,冰的体积为Sh冰;雪的体积为Sh雪;冰的质量为m=ρV=ρ冰Sh冰,雪压成冰质量不变,计算雪的密度:。
【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雪压实后,质量不变,利用m=ρV计算质量,根据,计算密度。
23.(2018八下·无锡月考)若某同学准备自己动手制成弹簧测力计,它们选了A、B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
【答案】B;A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A的伸长量大,弹簧A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B的伸长量小,弹簧比较“硬”,劲度系数较大,适合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
故答案为:B;A.
【分析】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在施加相同拉力的情况下,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簧测力计越灵敏,弹簧伸长量越小,一般量程会越大,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制作弹簧测力计的材料.
24.(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7.3 重力 同步练习)把一条盘在地上、长为L的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向上提起,当绳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 ;把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均质薄板ABCD(如图7所示)绕C点翻到对角线AC处于竖直位置时,其重心升高了 。
【答案】;
【知识点】重心
【解析】【解答】本题由重心的定义及物体形状的变化可以判断出物体重心位置的变化;因为软绳质量分布均匀,所以盘在地上时,重心在地面上,当绳向上拉直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中心升高了 ,即重心升高了 。正方形薄块的重心在两对角线交点处,当重力作用线与对角线AC重合时,重心升得最高,此过程中重心升高了: ,即重心升高的最大高度为 。
故答案为:;。
【分析】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心的变化是重心先后的高度差。
25.(2018八下·抚州月考)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均匀正方体物块,边长为 a,某人将其在地面上任意翻滚,但始终未离开地面,则在翻滚过程中物块重心离地面的高度最大升高量为 ,在这个过程中,说明力能 。
【答案】;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重心
【解析】【解答】
故当正方体翻转到以对角线 bD 竖直立在水平面上的时,重心高度为 a,重心位置升高的高度最大,等于:△h= a。 在这个过程中,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分析】均匀正方体重心在几何中心,当正方体翻转到以对角线bD竖直立在水平面上的时重心位置最高,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第Ⅱ卷 主观题
阅卷人 三、实验探究与作图题(共21分)
得分
26.(2024八下·射洪月考)如图是小罗同学在今年的体育测试中掷出重5N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时的情形。请在图中画出该实心球在图示位置时所受重力的图示。
【答案】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
【解析】【解答】实心球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所示:
【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可
27.(2018八下·启东月考)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竖直墙壁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及小球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
【答案】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压力的作用点是球与墙壁的接触点,然后过作用点作垂直于墙壁,并指向墙里面的压力。如图所示: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
【解析】【分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且指向接触面;根据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确定出压力的作用点,然后过作用点表示压力的方向.
28.(2024八下·顺德期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由图乙可知,在弹性限度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
(2)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是 (选填“钩码对橡皮筋的拉力”、“橡皮筋对钩码的拉力”或“钩码的重力”)。
(3)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选填“A”或“B”);如果用B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测力计,其最大量程可为 。
A.0~5N
B.0~10N
C.0~15N
D.0~20N
(4)将与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A、B并列连接起来(如图丙所示)代替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N。
(5)由橡皮筋伸长量反映其所受拉力大小,该方法叫 。
【答案】(1)正比
(2)橡皮筋对钩码的拉力
(3)A;C
(4)22.5
(5)转换法
【知识点】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解析】【解答】(1)由图乙可知, 在弹性限度内, 拉力越大,橡皮筋伸长越长, 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 正比;
(2) 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就是 橡皮筋对钩码的拉力 ;
(3)第1空,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
第2空,由图乙知,A的量程为0-10N,B的量程为0-15N,则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
(4)将与本实验中两根相同的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两根橡皮筋伸长的长度相等,由图可知,在拉力作用下B先达到最大伸长量15cm,A橡皮筋的伸长量也为15cm;当伸长量为15cm时,橡皮筋B上的力为15N,因为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橡皮筋A上的力为:
,根据二力合成可得受到的最大拉力为15N+7.5N=22.5N;
(5)本实验用橡皮筋容易测量的伸长长度反映所受拉力大小,故用到了转换法。
【分析】(1)根据图乙分别找出在一定范围内A、B橡皮筋伸长与受到的拉力的关系;
(2)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3)根据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确定测力范围;根据受同样的力(在测量范围内)伸长量大的,测量精确高;
(4)根据两橡皮筋在弹性范围内受到的最大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确定并联后伸长的最大量,根据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求出作用在A橡皮筋上的最大拉力,根据合力的知识求出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
(5)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
29.(2023八下·秦淮期中)如图甲,小华利用完全相同的小桶分别盛满三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记录的数据在下表中。
液体种类 酒精 水 盐水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2.6 2.8 3.0
(1)通过分析比较此表,小华推测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液体密度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在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像是 ;
(2)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试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kg/m3,小桶的重力为 N;
(3)小华又利用该弹簧测力计及小桶,将该弹簧测力计改装成可以直接读取液体密度的弹簧“密度秤”,该弹簧“密度秤”能测到液体密度的最大值为 g/cm3,利用该弹簧测力计上现有的刻度线作为该“密度秤”的刻度线,则该“密度秤”的分度值是 g/cm3;
(4)小华想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在不更换弹簧测力计的前提下,你的办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5)若使用地的g值变小,正确使用该“密度秤”测出某液体的密度为1.5g/cm3,则该液体的实际密度 1.5g/cm3(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1)C
(2);1.8
(3)3.2;0.2
(4)减小小桶的质量,减少装液体体积等
(5)大于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1) 液体的密度越大,测得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越大,且不装入液体时,测力计的示数不为0(此时测力计测空桶的重力);结合图乙中的图像可知,只有C图像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由表格中数据知,称出酒精和小桶的总重力为2.6N,则
即
称出水和小桶的总重力为2.8N,则
即
解得
称出盐水和小桶的总重力为3.0N,则
即
解得
(3)当桶内不加液体时,即相当于液体密度为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桶的重力1.8N;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示数为5N,代入关系式
即
解得最大刻度处所对应的液体密度
该弹簧密度计的量程为。由图可知:之间有16个格,故该“密度秤”的分度值是
(4)在测力计刻度一定的情况下,减小桶的质量,减少装液体体积等都可以减小拉力,从而可增大该秤的称量范围。
(5)由于g值变小,所以液体的重力会变小,导致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测出的密度变小。故弹簧测力计测出液体密度为1.5g/cm3时,液体的实际密度应该大于1.5g/cm3。
【分析】(1)利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密度时,当容器中无液体时,测力计有拉力;
(2)根据水的密度和体积的乘积,结合容器的重力,计算总重力,根据未知液体和容器的总重力,结合体积,计算液体的密度、容器的重力;
(3)根据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和容器的重力,计算物体的重力,结合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4)当容器的重力减小,容器的体积减小,可以测量更多的液体,测量范围变大;
(5)若计算重力的g变小,重力减小。
阅卷人 四、简答与计算题(共22分)
得分
30.如图所示,有一等边三角形ABC,在B,C两点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问:这个球组的重心在何处?
【答案】在BC边中线的中点处。由于B,C两球质量相同,因此它们的重心在BC的中点D处,相当于在D点存在一个质量为2m的物体,A球与D点的等效物体的重心在AD的中点。因此三个球的重心应在BC边中线的中点处。
【知识点】重心
【解析】【分析】由题可知,等边三角形ABC,在B,C两点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 ,该物体关于BC对称,所以 因此它们的重心在BC的中点D处 , 相当于在D点存在一个质量为2m的物体 ,A处的质量为2M,所以重心在AD的中点。
31.(2022八下·勃利期末)小明家布置房间时,在墙壁上贴几张画,为了把画贴正,小明用细线和一串钥匙做成一个简单工具,用这个简单工具,很快把画贴正了,你知道小明的工具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他是如何贴正的?
【答案】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制作仪器的原理是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用细线将一串钥匙系好做了一个简单的重垂线,利用此仪器,来检验画是否贴正,若重锤线与画的边框重合或平行,则是正的。
【知识点】重力的方向
【解析】【分析】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2.(2024八下·张湾期中)随着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一些餐厅、饭店等餐饮场所使用送餐机器人送餐。如图所示是某餐厅的送餐机器人智利,其自身质量约为50kg,当该送餐机器人托着质量为5kg的物体送餐时,在60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66m,机器人智利受到的摩擦力约为其总重力的0.3倍(不考虑空气阻力,g=10N/kg)。
求:
(1)求该送餐机器人智利自身的重力;
(2)此次送餐过程中,机器人智利的速度大小;
(3)此次送餐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送餐机器人智利所受牵引力的大小。
【答案】(1)解:送餐机器人的重力
(2)解:送餐过程中,机器人的速度为
(3)解:送餐过程中,总质量为
总重力为
(或用这种解法也同样一步一分:送餐托着物体的重力G餐= m餐g=5kg×10N/kg =50N
总重力G总= G总+ G餐= 500N+50N = 550N )
由于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牵引力F=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G=mg得出送餐机器人的重力;
(2)已知机器人送餐时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送餐过程中机器人的速度;
(3)若送餐机器人托着5kg的物体,根据G总=m总g得出此时机器人的总重力,根据f=0.3G得出所受摩擦力大小。
33.(2018八下·东台月考)一个体积为500cm3,质量为0.81kg的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若把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球的重力为10.1N,则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大?(ρ铝=2.7×103kg/cm3,g=10N/kg)
【答案】解:质量为0.81kg铝球的实心体积: ,所以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的体积: .
质量为0.81kg的铝球的重力: .
注入液体的重力: .
注入液体的质量: .
注入液体的密度: .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求出此时铝球的实心体积,再与铝球的实际体积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实心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则是空心的;用铝球的实际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根据重力公式G=mg求出铝球的总质量,然后减去铝的质量即为该液体的质量,液体的体积和空心部分的体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ρ=求出液体的密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