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岳麓版)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贞观之治》 (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岳麓版)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贞观之治》 (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12 17:3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第2课 贞观之治执教者: 于艳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 1.玄武门之变
2.轻徭薄赋
3.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4.加强中央权力
5.完善科举制度隋朝是怎样灭亡的?
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阅读思考阅读思考阅读思考阅读思考李渊(唐太宗)(618~626年在位)
618年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 唐朝的建立时 间: 618年
建立者:李渊
都 城:长安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1.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
唐高祖即位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三人当中,数李世民功劳最大。晋阳起兵,原是他的主意;在以后几次战斗中,他立的战功也最多。李建成的战功不如李世民,只是因为他是高祖的大儿子,才取得太子的地位。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心里妒忌,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李世民。最终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627年,李世民改年号为“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的为政之道:1.以隋亡为鉴,轻徭薄赋2.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任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为相,人称“房谋杜断”; 任用能征善战的李靖、李勣为将;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3.加强中央集权4.完善科举制度唐太宗:“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朝初年社会状况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政府掌握的户口不到隋朝全盛时期的1/3。吸取隋亡教训 以隋亡为鉴,轻徭薄赋“寸丝千命,匙饭百鞭。
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说明百姓一丝一线和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又间接地批评了那些无功受禄和铺张浪费之人,体现了唐太宗提倡节俭的美德。 十八岁以上的男子分有田百亩,其中八十亩为“口分田”、二十亩为“永业田”。有田的人每年纳粟二石,每年服役二十日,按当地产出交纳一定的绢、棉布。同时,农民交纳一定量的绢、棉布,便可代替力役,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不误农时。项龙对百姓生活的调查知人善任,重视纳谏长安官员调查表“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魏征:原太子李建成的部下,曾劝其除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官至宰相。
马周:“孤贫”,本名不知,官至中书令。
秦琼:原是农民起义的将领。
尉迟敬德:隋朝大夫。
阿倍仲麻吕:日本留学生。长


忌秦叔宝杜

晦李
靖程

金房玄龄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 唐太宗故事之一公元643年魏征去世时,唐太宗曾痛心地说: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俎逝,遂亡一镜矣。” 有一次,唐太宗退朝回到宫中,怒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下佬!”长孙皇后问杀谁。唐太宗说:“魏征常常当众顶撞我,使我下不了台,真可恶”。长孙皇后穿上礼服,恭敬地向唐太宗道贺。唐太宗很奇怪,问她贺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才敢直言进谏,今天魏征敢直言,就是因为陛下圣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道贺呢?”唐太宗听了皇后委婉的批评后,马上心平气和了。 唐太宗故事之二背景: 贞观四年,唐太宗为修复洛阳宫一事给事中(专门负责向皇帝上书论述政令得失的官员)张玄素上书,二人展开如下对话:唐太宗故事之三张玄素:“修复洛阳并不是当前最紧要的事情。当年,隋炀帝修建洛阳宫,大兴土木,两千人拉一根大柱,从几千里以外运到洛阳,给百姓造成多么大的苦难。如今,战争刚刚结束,人民的元气还没恢复,陛下却先修缮洛阳宫,这不是比隋炀帝还残暴吗?”唐太宗: “你认为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比桀、纣如何呢?”
张玄素:“如果这个工程不停止,陛下一定会得到和隋炀帝、夏桀、殷纣一样的下场。”
唐太宗:“我考虑不周到,你说得很对。”
结局:唐太宗立即下令停工,并且赏赐张玄素二百匹彩缎。采取三省六部制对国家管理有什么好处?加强中央权力: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诗赋政论(1)常设科目
明经科 进士科
(2)考试内容
明经科: 儒家经典
进士科:科举考试完善科举制度  据史书记载,唐
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
而出,大喜道:“天
下英雄尽入吾彀(ɡòu)
中矣!”你认为这句
话反映了什么事实。 从两则材料看出,科举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谈谈你对读书做官的看法。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赵嘏(ɡǔ)《唐摭言》 唐朝贞观年间是进士科发展的关键时期,唐太宗扩大进士科,提高了进士的进身之阶,对唐朝前中期科举制的兴盛,无疑起了推动作用。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读书人提供了做官的途径。知识拓展 科举制的发展唐朝为科举制的完善做出贡献的皇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627—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
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政治-----比较清明1.学习隋唐史后,你认为能准确地概
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
A.文明初露曙光
B.繁荣与开放
C.由分裂走向统一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B2.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唐
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
明的统治时期,史称(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A3. 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
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
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
A.三分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C4. 唐朝读书人要实现“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
A.辛勤耕作
B.作战立功
C.经商致富
D.参加科举考试D5. 阅读下列材料:
唐太宗说:“凡事皆需务本。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弋履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平!”
请回答:(1)唐太宗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唐太宗的这种治国思想收到了什么效果?参考答案:
(1)以民为本,重视农业。
(2)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自己动手  设计表格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在加强中央集权和统一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