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物理第七章 力单元检测(培优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
A.两物体受的浮力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一定是等重的
C.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D.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
【答案】A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物体都浸没在水中,∴F浮=G-F′,即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A项正确;
因为只知道物体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据F浮=G-F′所以不能确定物体受重力.浸没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大小关系,B.C项错;
浸没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所处的深度无关,D项错.
故选A.
分析 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减少的示数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减小的示数相同说明受到的浮力相同.
2.(2024八下·曹县期末)如图所示,四个力中的一个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球拍对乒乓球的力
B.斧头对木柴的力
C.手对弹簧的拉力
D.瓶对海绵的力
【答案】A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球拍对乒乓球的力改变了乒乓球的速度和运动方向,即改变乒乓球的运动状态;斧头对木柴的力、手对弹簧的拉力和瓶对海绵的力,都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那么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球拍对乒乓球的力,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包括:①改变物体形状;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据此分析判断。
3.(2024八下·射洪月考)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以初速度v0冲上某一粗糙斜面,最后停在斜面上,忽略空气作用,对该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体最后停了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向上的冲力四个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不需要力维持,A错误;
BC、物体冲上斜面后继续运动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不存在冲力,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的作用,故B正确,C错误;
D、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 B。
【分析】(1)根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2)(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受力情况;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同一物体。
4.(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盛满水的碗壁受到水对它的作用力,其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盛满水的碗壁受到水对它的作用力,即水对碗壁的压力;由于压力的垂直作用在碗壁上,并且斜向下,故C选项符合压力的方向;
故选C。
【分析】注意压力垂直作用在受力物上,并且方向指向受力物。
5.(2024八下·增城期末)如图,有两艘在水上能自由运动的小船,小明坐在静止的甲船上用力向左推静止的乙船,应会出现( )
A.甲乙两船一起向左运动 B.甲船不动,乙船向左运动
C.乙船不动,甲船向右运动 D.甲船向右运动,乙船向左运动
【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坐在静止的甲船上用力向左推静止的乙船,乙船受到向左的作用力向左运动,一对相互作用力方向相反,所以,小明及甲船受到乙船对它向右的作用力,甲船向右运动,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在给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这个物体施加的反作用力。
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6.(2017八下·龙华期中)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发生了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B.人坐在椅子上时人和椅子都受到弹力作用
C.地球对月亮的吸引力是弹力
D.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使弹簧伸长的力是物体的重力
【答案】B
【知识点】弹力;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产生的力。物体的形变又分为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如果物体发生是塑性形变那么物体就无法恢复形变,就不会产生弹力,故A错误;人坐在椅子上时发生了微小的形变,这种形变时弹性形变,故B正确;地球对月亮的吸引力不是弹力而是引力,同时也不存在形变,故 C答案错误; 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使弹簧伸长的力的直接影响者是弹簧形变产生的,而重力的间接影响,故D错误。
【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理解弹力的定义和影响弹力的因素。
7.(2018八下·钦州月考)如图所示,各用5N的水平拉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不计)( )
A.10N B.5N C.0N D.10N或0N
【答案】B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解: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向两端拉弹簧测力计,与只拉一端效果是相同的。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拉一端时,另一端也必须有力的作用,因此,弹簧测力计不可能显示两边的拉力之和,而只会显示一个力的大小,即5N。
故答案为:B。
【分析】弹簧测力计上显示的是挂钩上力的大小,与挂环上力的大小以及弹簧测力受到的合力大小无关。
8.(2024八下·宜州期末)用一个刻度准确的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就直接去测量大小为的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则被测力的大小为( )
A. B. C. D.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当不受拉力作用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2N-2N=0.2N;
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此时被测力的大小为:4.3N-0.2N=4.1N。
故选A。
【分析】根据描述确定测力计不受拉力作用时它的示数,再用它显示的示数减去这个示数得到被测力的真实大小。
9.( 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某同学做“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下图中的图线可能是哪一个图?(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1)实验中用横轴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纵轴表示弹簧的拉力F(即所挂重物的重力大小)(2)弹簧平放时测量自然长度,此时弹簧伸长量为0cm;(3)当竖直悬挂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弹簧会有一段伸长量,但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为0N(即:F=0N)(4)因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综合上述分析四个图像中只有C符合.
故选C.
【分析】首先弄清横轴和纵轴代表的含义,在这里x代表的是弹簧的伸长量,即L﹣L0,最后综合判断选取答案.
10.(2021八下·海珠期末)如图甲所示,墙上挂有一根质量忽略不计的弹簧。当它挂一重为G的物体时,如图乙所示;用竖直向下的力F拉它时,如图丙所示(撤去外力后,弹簧均可恢复原长),则( )
A.G∶F=3∶1 B.G∶F=1∶3 C.G∶F=3∶4 D.G∶F=4∶3
【答案】C
【知识点】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当弹簧受到的拉力为G时,伸长量为ΔL1=3cm;
当弹簧受到的拉力为F时,伸长量为ΔL2=3cm+1cm=4cm
根据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可得G∶F=ΔL1∶ΔL2=3cm ∶4cm=3∶4。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形变程度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根据力的大小,可以计算形变程度的比值。
11.(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试卷)下列选项中,所受重力大约是的物体是( )
A.一个鸡蛋 B.一部智能手机
C.一名中学生 D.一只口罩
【答案】B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一部鸡蛋的质量约50g=0.05kg,受到的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故A不符合题意。
B、一部智能手机的质量约200g=0.2kg,受到的重力为G=mg=0.2kg×10N/kg=2N,故B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只普通口罩的质量在3g=0.003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G=mg=0.003kg×10N/kg=0.03N,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重力单位N的认识,必要时根据对物体质量的了解,利用G=mg得到重力,再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12.(2024八下·翠屏期末)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预选着陆和采样区为月球背面南极的艾特肯盆地。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且约为地球引力的。下列关于嫦娥六号在月球表面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大小约为在地球表面时的
B.所受重力方向一定垂直向下
C.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D.能抓取重物的最大质量比在地球表面抓取的最大质量更大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重心;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A.在月球表面,物体的质量不会改变,因为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随位置而变化。所以,物体在月球表面的质量大小与在地球表面时相同。故A错误;
B.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与所处的位置和状态没有关系,故B错误;
C.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对于不规则的物体重心位置不确定,所以嫦娥六号在月球表面时,其重心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月球表面,物体受到的质量不变,但是重力变小,所以能抓取重物的最大质量比在地球表面抓取的最大质量更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月球的引力与地球引力的比较,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心所在的地方。
13.(2024八下·游仙期中)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垂线利用了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原理
B.为了把年画贴正,应将年画顺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
C.为了把年画贴正,应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竖直边平行
D.为了把年画贴正,应将年画移动使年画的竖直边与重垂线平行
【答案】C
【知识点】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A、重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的,A错误;
BCD、为了把年画贴正,应调整年画使年画的右边与重垂线平行,C正确,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重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的。
14.(2017八下·东莞期中)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正在上升的小球
B. 斜面上静止的木块
C. 斜抛向空中的铅球
D. 挂在墙上的小球
【答案】D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
【解析】【解答】A、图中力的方向竖直向上,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下,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不是重力,B不符合题意;
C、图中力的方向斜向上,C不符合题意,
D、小球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分析即可.
15.(2024八下·深圳期中)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10N,实验得到如表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kg 0.1 0.2 0.3 0.4 0.5 0.6 0.7
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
A.实验中只能用质量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
B.实验中当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钩码所受的重力
C.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7.00N
D.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答案】D
【知识点】探究影响重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A、为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并不要求质量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故A错误;
B、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故B错误;
C、分析数据可得,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比值是9.8N/kg,当质量是0.7kg时,所受重力的大小应是6.86N,故C错误;
D、由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此题根据题干结合表格数据对实验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6.(2024八下·永寿期末)城市道路发生堵车现象,大多是因为两部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造成的。如图所示,B汽车撞上了停在路上的A汽车,A汽车的车尾被撞凹陷了,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追尾”的瞬间,A汽车对B汽车 (选填“有”或“没有”)力的作用。B汽车靠近A汽车时,以B汽车为参照物,B汽车里的司机感觉A汽车是 的。
【答案】形状;有;运动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1)A汽车的车尾被撞凹陷了,即形状发生改变,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2)A汽车对B汽车有力的作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B汽车靠近A汽车时,A汽车也在靠近B汽车,以B汽车为参照物,A汽车位置发生了改变,B汽车里的司机感觉A汽车是运动的。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答;
(3)根据参照物的知识解答。
17.(2024八下·光明期末)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提到一种“六桨客船”,当浆向后划水时,船向前进,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越用力向后划,船前进越快,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答案】相互;大小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用船桨向后划水时,船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给船桨一个向前的力,这个力就是使船前进的动力。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越用力向后划,船前进越快,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18.(2024八下·武鸣期中)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拉弹簧或用手压弹簧时,弹簧发生 (填“弹性"或“非弹性”)形变;这时弹簧对手产生弹力,它的方向 。(填“相同”或“根反’)
【答案】弹性;相反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弹力
【解析】【解答】弹簧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能恢复原状,所以弹簧的形变是弹性形变;用手拉弹簧时,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弹簧由于要恢复原状就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人手的拉力方向是向上的,而弹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弹力的方向与手的拉力方向是相反的。
故答案为:弹性;相反。
【分析】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不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塑性形变。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一种力,弹力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反。
19.(2024八下·苏州月考)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小球A的质量为10g,则小球的重力为 N。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通过 这一操作来观察悬线OA的方向是否改变;若要进一步验证重力方向,接下来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是 。
【答案】0.1;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1.小球A的质量为10g,即0.01kg。根据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取9.8m/s2,可以计算出小球的重力
2.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通过改变小球的位置,观察悬线OA的方向是否改变。如果悬线的方向不改变,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若要进一步验证重力方向,接下来还应进行的操作是将装置倾斜放置,再次改变小球的位置,观察悬线的方向是否改变。如果悬线的方向仍然不改变,说明重力的方向确实是竖直向下的。
4.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综上第1空为0.1;第2空为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
第3空为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第4空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力的概念、重力的计算、重力的方向以及实验验证方法。首先,需要理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次,需要掌握重力的计算公式,即G=mg,其中G是重力,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最后,需要了解实验验证重力方向的方法,即通过改变物体的位置,观察悬线的方向是否改变。
三、实验探究题(共22分)
20.(2018八下·崇明月考)小帆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她先将测力计竖直放置,反复几次轻拉挂钩后,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
(1)此测力计的量程是0~ N.若此时她将一个3N重的物体悬挂于挂钩上,静止后,测力计的示数应 3N(大于/等于/小于)
(2)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帆调整好了测力计,将某物体悬挂好,物体静止后,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此时物体的重力G= N.
(3)小娟想要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除了需要如图丙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进行实验后记录数据如表,表中明显错误的数据是第 次实验.
(4)由图像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 .
(5)若将两根同样的弹簧并排使用,更 (选填“易”或“难”)拉伸,则两根同样的弹簧并排使用做成的弹簧测力计比一根同样的弹簧做成的弹簧测力的量程 (选填“大”或“小”).
(6)选取A、B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将A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A的右端;在B弹簧左右两端均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当两根弹簧都水平静止时(如图丁),此时弹簧的长度LA L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1)5;大于
(2)2.6
(3)刻度尺;4
(4)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5)难;大
(6)等于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1)由图甲可知:此测力计的量程是0 5N.弹簧测力计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处,指针没有调零,若此时她将一个3N重的物体悬挂于挂钩上,静止后,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3N.
(2)如图丁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图中所示的位置示数为2.6N,即此时物体的重力G=2.6N.
(3)钩码的重力已知,因此不需要测量,实验中要测量的是弹簧的伸长量,所以需要刻度尺;分析数据发现,除第4次实验数据外,其余6次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因此第4次实验数据是错误的。
(4)由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拉力成正比;
(5)若将两根同样的弹簧并排使用,更难拉伸,则两根同样的弹簧并排使用做成的弹簧测力计比一根同样的弹簧做成的弹簧测力的量程大;
(6)选取A. B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将A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A的右端;在B弹簧左右两端均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当两根弹簧都水平静止时(如图丁),此时弹簧的长度LA=LB.
故答案为:(1)5;大于;(2)2.6;(3)刻度尺;4;(4)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5)难;大;(6)等于.
【分析】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涉及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读数方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知道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平衡力作用.
21.(2019八下·江阴期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 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
(3)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N。
【答案】(1)16;8
(2)B;A
(3)22.5
【知识点】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1)由图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接力不大于10N的情况下,B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5N的情况下,橡皮筋伸长量△x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变化关系为一直线,说明橡皮筋的伸长△x与受到接力F成正比例函数的关系,FA=kA△xA,FB=kB△xB,由图知,当FA=5N,△XA=10cm,;FB=10N,△XB=10cm,将上面的数据分别代入FA=kA△xA、FB=kB△xB,得:kA=0.5N/cm、kB=1N/cm,因此FA=0.5△xA,FB=△xB,所以,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xA= cm=16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xB= cm=8cm;(2)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接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由图乙知,A的量程为0﹣10N,B的量程为0﹣15N,则用橡皮筋 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3)因A最大受到10N的拉力,在弹性范围内最多伸长20cm,B在弹性范围内,受到的最大拉力为15N,最多伸长15cm,将本实验中两根相同的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使用时,A只能伸长15cm,根据在测量范围内受到拉力与伸长成正比,A最多受到的拉力 FA大= ×10N=7.5N,根据合力的知识,故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应为7.5N+15N=22.5N。
故答案为:(1)①16;②8;(2)①B;②A;(3)22.5。
【分析】(1)根据图乙分别找出在一定范围内A、B橡皮筋伸长与受到的拉力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关系式作答.
(2)根据弹簧则力计的测力原理确定测力范围;根据受同样的力(在测量范围内)伸长量大的,测量精确高.
(3)根据两橡皮筋在弹性范围内受到的最大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确定并联后伸长的最大量,根据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接力成正比的原理求出作用在A橡皮筋上的最大拉力,根据合力的知识求出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
22.(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7.3 重力 同步练习)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你 (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依据是 。
(2)如图甲是他第2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上表的空格处 。
(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4)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 。
(5)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答案】(1)同意;质量增大为原来的几倍,重力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
(2)0~5;0.2;2
(3)
(4)正比
(5)不能
【知识点】探究影响重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分析表数据可以知道,重力大小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增大的倍数相等,从而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2)观察图象发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读图可以知道,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3)根据表中的数据先画点,再描线,如右图所示; (4)由表中数据可见: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相应的增大几倍,但是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不变的,比值的大小是一定值,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5)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与重力有关的实验不能完成。
【分析】(1)根据测量的物体的质量和重力,说明重力和质量有关;
(2)观察测力计,最大刻度值是量程, 最小刻度是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出力的大小;
(3)根据测量的力在坐标图像中描点连线;
(4)根据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判断,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5)太空中是失重状态,不能测量重力的大小,实验不能进行。
四、计算题(共5分)
23.(2020八下·吴江期中)封闭在容积为200cm3的容器内的某种气体,密度为0.6kg/m3,假设该空器容积不会变化,取g=10N/kg,求∶
(1)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是多少g;
(2)现用抽气机抽去 质量的气体,剩余气体的重力;
(3)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
【答案】(1)解:气体的体积
由 可得气体的质量
答: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是0.12g
(2)解:抽去 质量的气体后,剩余气体质量
则剩余气体的重力
答:用抽气机抽去 质量的气体,剩余气体的重力为 ;
(3)解:剩余气体的密度
答: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为 。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已知物体的体积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解物体的质量即可;
(2)结合物体的质量,利用公式G=mg求解物体的重力;
(3)已知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解物体的密度即可。
五、综合题(共6分)
24.(粤沪版物理科目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怎样认识力同步练习)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汽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有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汽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把后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让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车轮不推地面,地面也不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汽车就不能首进。
根据上述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方向 ,作用在 ,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2)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 (填空“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
(3)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施加一个作用力F1,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F2,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4)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
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
B.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
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D.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E.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答案】(1)相等;相反;一条直线上
(2)等于
(3)C
(4)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1)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以卵击石,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3)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F1,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F2,它们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实验牛顿第三定律的特点可知:它们大小相等,选项C正确;(4)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A不符合题意;
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B不符合题意;
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C不符合题意;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D符合题意;
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E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1 / 1人教版八下物理第七章 力单元检测(培优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认识浮力同步练习)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
A.两物体受的浮力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一定是等重的
C.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D.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
2.(2024八下·曹县期末)如图所示,四个力中的一个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球拍对乒乓球的力
B.斧头对木柴的力
C.手对弹簧的拉力
D.瓶对海绵的力
3.(2024八下·射洪月考)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以初速度v0冲上某一粗糙斜面,最后停在斜面上,忽略空气作用,对该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体最后停了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向上的冲力四个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4.(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同步练习)盛满水的碗壁受到水对它的作用力,其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24八下·增城期末)如图,有两艘在水上能自由运动的小船,小明坐在静止的甲船上用力向左推静止的乙船,应会出现( )
A.甲乙两船一起向左运动 B.甲船不动,乙船向左运动
C.乙船不动,甲船向右运动 D.甲船向右运动,乙船向左运动
6.(2017八下·龙华期中)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发生了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B.人坐在椅子上时人和椅子都受到弹力作用
C.地球对月亮的吸引力是弹力
D.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使弹簧伸长的力是物体的重力
7.(2018八下·钦州月考)如图所示,各用5N的水平拉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不计)( )
A.10N B.5N C.0N D.10N或0N
8.(2024八下·宜州期末)用一个刻度准确的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就直接去测量大小为的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则被测力的大小为( )
A. B. C. D.无法确定
9.( 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某同学做“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下图中的图线可能是哪一个图?( )
A. B. C. D.
10.(2021八下·海珠期末)如图甲所示,墙上挂有一根质量忽略不计的弹簧。当它挂一重为G的物体时,如图乙所示;用竖直向下的力F拉它时,如图丙所示(撤去外力后,弹簧均可恢复原长),则( )
A.G∶F=3∶1 B.G∶F=1∶3 C.G∶F=3∶4 D.G∶F=4∶3
11.(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试卷)下列选项中,所受重力大约是的物体是( )
A.一个鸡蛋 B.一部智能手机
C.一名中学生 D.一只口罩
12.(2024八下·翠屏期末)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预选着陆和采样区为月球背面南极的艾特肯盆地。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且约为地球引力的。下列关于嫦娥六号在月球表面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大小约为在地球表面时的
B.所受重力方向一定垂直向下
C.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D.能抓取重物的最大质量比在地球表面抓取的最大质量更大
13.(2024八下·游仙期中)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垂线利用了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原理
B.为了把年画贴正,应将年画顺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
C.为了把年画贴正,应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竖直边平行
D.为了把年画贴正,应将年画移动使年画的竖直边与重垂线平行
14.(2017八下·东莞期中)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正在上升的小球
B. 斜面上静止的木块
C. 斜抛向空中的铅球
D. 挂在墙上的小球
15.(2024八下·深圳期中)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10N,实验得到如表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kg 0.1 0.2 0.3 0.4 0.5 0.6 0.7
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
A.实验中只能用质量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
B.实验中当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钩码所受的重力
C.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7.00N
D.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6.(2024八下·永寿期末)城市道路发生堵车现象,大多是因为两部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造成的。如图所示,B汽车撞上了停在路上的A汽车,A汽车的车尾被撞凹陷了,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追尾”的瞬间,A汽车对B汽车 (选填“有”或“没有”)力的作用。B汽车靠近A汽车时,以B汽车为参照物,B汽车里的司机感觉A汽车是 的。
17.(2024八下·光明期末)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提到一种“六桨客船”,当浆向后划水时,船向前进,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越用力向后划,船前进越快,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18.(2024八下·武鸣期中)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拉弹簧或用手压弹簧时,弹簧发生 (填“弹性"或“非弹性”)形变;这时弹簧对手产生弹力,它的方向 。(填“相同”或“根反’)
19.(2024八下·苏州月考)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小球A的质量为10g,则小球的重力为 N。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通过 这一操作来观察悬线OA的方向是否改变;若要进一步验证重力方向,接下来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22分)
20.(2018八下·崇明月考)小帆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她先将测力计竖直放置,反复几次轻拉挂钩后,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
(1)此测力计的量程是0~ N.若此时她将一个3N重的物体悬挂于挂钩上,静止后,测力计的示数应 3N(大于/等于/小于)
(2)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帆调整好了测力计,将某物体悬挂好,物体静止后,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此时物体的重力G= N.
(3)小娟想要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除了需要如图丙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进行实验后记录数据如表,表中明显错误的数据是第 次实验.
(4)由图像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 .
(5)若将两根同样的弹簧并排使用,更 (选填“易”或“难”)拉伸,则两根同样的弹簧并排使用做成的弹簧测力计比一根同样的弹簧做成的弹簧测力的量程 (选填“大”或“小”).
(6)选取A、B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将A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A的右端;在B弹簧左右两端均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当两根弹簧都水平静止时(如图丁),此时弹簧的长度LA L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1.(2019八下·江阴期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 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
(3)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N。
22.(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7.3 重力 同步练习)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你 (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依据是 。
(2)如图甲是他第2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上表的空格处 。
(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4)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 。
(5)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四、计算题(共5分)
23.(2020八下·吴江期中)封闭在容积为200cm3的容器内的某种气体,密度为0.6kg/m3,假设该空器容积不会变化,取g=10N/kg,求∶
(1)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是多少g;
(2)现用抽气机抽去 质量的气体,剩余气体的重力;
(3)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
五、综合题(共6分)
24.(粤沪版物理科目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怎样认识力同步练习)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汽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有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汽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把后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让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车轮不推地面,地面也不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汽车就不能首进。
根据上述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方向 ,作用在 ,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2)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 (填空“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
(3)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施加一个作用力F1,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F2,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4)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
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
B.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
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D.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E.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物体都浸没在水中,∴F浮=G-F′,即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A项正确;
因为只知道物体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据F浮=G-F′所以不能确定物体受重力.浸没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大小关系,B.C项错;
浸没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所处的深度无关,D项错.
故选A.
分析 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减少的示数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减小的示数相同说明受到的浮力相同.
2.【答案】A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球拍对乒乓球的力改变了乒乓球的速度和运动方向,即改变乒乓球的运动状态;斧头对木柴的力、手对弹簧的拉力和瓶对海绵的力,都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那么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球拍对乒乓球的力,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包括:①改变物体形状;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据此分析判断。
3.【答案】B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不需要力维持,A错误;
BC、物体冲上斜面后继续运动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不存在冲力,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的作用,故B正确,C错误;
D、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 B。
【分析】(1)根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2)(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受力情况;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同一物体。
4.【答案】C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盛满水的碗壁受到水对它的作用力,即水对碗壁的压力;由于压力的垂直作用在碗壁上,并且斜向下,故C选项符合压力的方向;
故选C。
【分析】注意压力垂直作用在受力物上,并且方向指向受力物。
5.【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坐在静止的甲船上用力向左推静止的乙船,乙船受到向左的作用力向左运动,一对相互作用力方向相反,所以,小明及甲船受到乙船对它向右的作用力,甲船向右运动,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在给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这个物体施加的反作用力。
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6.【答案】B
【知识点】弹力;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产生的力。物体的形变又分为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如果物体发生是塑性形变那么物体就无法恢复形变,就不会产生弹力,故A错误;人坐在椅子上时发生了微小的形变,这种形变时弹性形变,故B正确;地球对月亮的吸引力不是弹力而是引力,同时也不存在形变,故 C答案错误; 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使弹簧伸长的力的直接影响者是弹簧形变产生的,而重力的间接影响,故D错误。
【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理解弹力的定义和影响弹力的因素。
7.【答案】B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解: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向两端拉弹簧测力计,与只拉一端效果是相同的。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拉一端时,另一端也必须有力的作用,因此,弹簧测力计不可能显示两边的拉力之和,而只会显示一个力的大小,即5N。
故答案为:B。
【分析】弹簧测力计上显示的是挂钩上力的大小,与挂环上力的大小以及弹簧测力受到的合力大小无关。
8.【答案】A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当不受拉力作用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2N-2N=0.2N;
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此时被测力的大小为:4.3N-0.2N=4.1N。
故选A。
【分析】根据描述确定测力计不受拉力作用时它的示数,再用它显示的示数减去这个示数得到被测力的真实大小。
9.【答案】C
【知识点】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1)实验中用横轴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纵轴表示弹簧的拉力F(即所挂重物的重力大小)(2)弹簧平放时测量自然长度,此时弹簧伸长量为0cm;(3)当竖直悬挂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弹簧会有一段伸长量,但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为0N(即:F=0N)(4)因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综合上述分析四个图像中只有C符合.
故选C.
【分析】首先弄清横轴和纵轴代表的含义,在这里x代表的是弹簧的伸长量,即L﹣L0,最后综合判断选取答案.
10.【答案】C
【知识点】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当弹簧受到的拉力为G时,伸长量为ΔL1=3cm;
当弹簧受到的拉力为F时,伸长量为ΔL2=3cm+1cm=4cm
根据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可得G∶F=ΔL1∶ΔL2=3cm ∶4cm=3∶4。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形变程度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根据力的大小,可以计算形变程度的比值。
11.【答案】B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一部鸡蛋的质量约50g=0.05kg,受到的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故A不符合题意。
B、一部智能手机的质量约200g=0.2kg,受到的重力为G=mg=0.2kg×10N/kg=2N,故B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只普通口罩的质量在3g=0.003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G=mg=0.003kg×10N/kg=0.03N,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重力单位N的认识,必要时根据对物体质量的了解,利用G=mg得到重力,再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12.【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重心;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A.在月球表面,物体的质量不会改变,因为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随位置而变化。所以,物体在月球表面的质量大小与在地球表面时相同。故A错误;
B.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与所处的位置和状态没有关系,故B错误;
C.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对于不规则的物体重心位置不确定,所以嫦娥六号在月球表面时,其重心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月球表面,物体受到的质量不变,但是重力变小,所以能抓取重物的最大质量比在地球表面抓取的最大质量更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月球的引力与地球引力的比较,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心所在的地方。
13.【答案】C
【知识点】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A、重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的,A错误;
BCD、为了把年画贴正,应调整年画使年画的右边与重垂线平行,C正确,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重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的。
14.【答案】D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
【解析】【解答】A、图中力的方向竖直向上,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下,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不是重力,B不符合题意;
C、图中力的方向斜向上,C不符合题意,
D、小球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分析即可.
15.【答案】D
【知识点】探究影响重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A、为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并不要求质量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故A错误;
B、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故B错误;
C、分析数据可得,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比值是9.8N/kg,当质量是0.7kg时,所受重力的大小应是6.86N,故C错误;
D、由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此题根据题干结合表格数据对实验进行分析。
16.【答案】形状;有;运动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1)A汽车的车尾被撞凹陷了,即形状发生改变,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2)A汽车对B汽车有力的作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B汽车靠近A汽车时,A汽车也在靠近B汽车,以B汽车为参照物,A汽车位置发生了改变,B汽车里的司机感觉A汽车是运动的。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答;
(3)根据参照物的知识解答。
17.【答案】相互;大小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用船桨向后划水时,船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给船桨一个向前的力,这个力就是使船前进的动力。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越用力向后划,船前进越快,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18.【答案】弹性;相反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弹力
【解析】【解答】弹簧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能恢复原状,所以弹簧的形变是弹性形变;用手拉弹簧时,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弹簧由于要恢复原状就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人手的拉力方向是向上的,而弹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弹力的方向与手的拉力方向是相反的。
故答案为:弹性;相反。
【分析】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不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塑性形变。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一种力,弹力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反。
19.【答案】0.1;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1.小球A的质量为10g,即0.01kg。根据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取9.8m/s2,可以计算出小球的重力
2.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通过改变小球的位置,观察悬线OA的方向是否改变。如果悬线的方向不改变,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若要进一步验证重力方向,接下来还应进行的操作是将装置倾斜放置,再次改变小球的位置,观察悬线的方向是否改变。如果悬线的方向仍然不改变,说明重力的方向确实是竖直向下的。
4.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综上第1空为0.1;第2空为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
第3空为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第4空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力的概念、重力的计算、重力的方向以及实验验证方法。首先,需要理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次,需要掌握重力的计算公式,即G=mg,其中G是重力,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最后,需要了解实验验证重力方向的方法,即通过改变物体的位置,观察悬线的方向是否改变。
20.【答案】(1)5;大于
(2)2.6
(3)刻度尺;4
(4)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5)难;大
(6)等于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1)由图甲可知:此测力计的量程是0 5N.弹簧测力计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处,指针没有调零,若此时她将一个3N重的物体悬挂于挂钩上,静止后,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3N.
(2)如图丁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图中所示的位置示数为2.6N,即此时物体的重力G=2.6N.
(3)钩码的重力已知,因此不需要测量,实验中要测量的是弹簧的伸长量,所以需要刻度尺;分析数据发现,除第4次实验数据外,其余6次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因此第4次实验数据是错误的。
(4)由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拉力成正比;
(5)若将两根同样的弹簧并排使用,更难拉伸,则两根同样的弹簧并排使用做成的弹簧测力计比一根同样的弹簧做成的弹簧测力的量程大;
(6)选取A. B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将A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A的右端;在B弹簧左右两端均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当两根弹簧都水平静止时(如图丁),此时弹簧的长度LA=LB.
故答案为:(1)5;大于;(2)2.6;(3)刻度尺;4;(4)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5)难;大;(6)等于.
【分析】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涉及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读数方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知道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平衡力作用.
21.【答案】(1)16;8
(2)B;A
(3)22.5
【知识点】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1)由图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接力不大于10N的情况下,B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5N的情况下,橡皮筋伸长量△x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变化关系为一直线,说明橡皮筋的伸长△x与受到接力F成正比例函数的关系,FA=kA△xA,FB=kB△xB,由图知,当FA=5N,△XA=10cm,;FB=10N,△XB=10cm,将上面的数据分别代入FA=kA△xA、FB=kB△xB,得:kA=0.5N/cm、kB=1N/cm,因此FA=0.5△xA,FB=△xB,所以,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xA= cm=16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xB= cm=8cm;(2)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接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由图乙知,A的量程为0﹣10N,B的量程为0﹣15N,则用橡皮筋 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3)因A最大受到10N的拉力,在弹性范围内最多伸长20cm,B在弹性范围内,受到的最大拉力为15N,最多伸长15cm,将本实验中两根相同的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使用时,A只能伸长15cm,根据在测量范围内受到拉力与伸长成正比,A最多受到的拉力 FA大= ×10N=7.5N,根据合力的知识,故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应为7.5N+15N=22.5N。
故答案为:(1)①16;②8;(2)①B;②A;(3)22.5。
【分析】(1)根据图乙分别找出在一定范围内A、B橡皮筋伸长与受到的拉力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关系式作答.
(2)根据弹簧则力计的测力原理确定测力范围;根据受同样的力(在测量范围内)伸长量大的,测量精确高.
(3)根据两橡皮筋在弹性范围内受到的最大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确定并联后伸长的最大量,根据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接力成正比的原理求出作用在A橡皮筋上的最大拉力,根据合力的知识求出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
22.【答案】(1)同意;质量增大为原来的几倍,重力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
(2)0~5;0.2;2
(3)
(4)正比
(5)不能
【知识点】探究影响重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分析表数据可以知道,重力大小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增大的倍数相等,从而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2)观察图象发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读图可以知道,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3)根据表中的数据先画点,再描线,如右图所示; (4)由表中数据可见: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相应的增大几倍,但是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不变的,比值的大小是一定值,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5)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与重力有关的实验不能完成。
【分析】(1)根据测量的物体的质量和重力,说明重力和质量有关;
(2)观察测力计,最大刻度值是量程, 最小刻度是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出力的大小;
(3)根据测量的力在坐标图像中描点连线;
(4)根据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判断,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5)太空中是失重状态,不能测量重力的大小,实验不能进行。
23.【答案】(1)解:气体的体积
由 可得气体的质量
答: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是0.12g
(2)解:抽去 质量的气体后,剩余气体质量
则剩余气体的重力
答:用抽气机抽去 质量的气体,剩余气体的重力为 ;
(3)解:剩余气体的密度
答: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为 。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已知物体的体积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解物体的质量即可;
(2)结合物体的质量,利用公式G=mg求解物体的重力;
(3)已知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解物体的密度即可。
24.【答案】(1)相等;相反;一条直线上
(2)等于
(3)C
(4)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1)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以卵击石,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3)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F1,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F2,它们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实验牛顿第三定律的特点可知:它们大小相等,选项C正确;(4)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A不符合题意;
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B不符合题意;
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C不符合题意;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D符合题意;
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E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