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2019)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8、《科学观察的工具--显微镜》
一、填空题
1.(2024五下·冷水滩期末)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 、 。
【答案】对光;观察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的是 取镜和安放 ,这一步骤包括将显微镜从存放的地方取出,并将其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显微镜的位置略偏左,以便于操作。同时,需要安装好目镜和物镜,为后续的观察做好准备。
2.(2024五下·定州期末)显微镜靠近眼睛的镜头是 镜,靠近物体的镜头是 镜,这两块镜头都是凸透镜。
【答案】目镜;物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显微镜靠近眼睛的镜头是目镜,靠近物体的镜头是物镜,这两块镜头都是凸透镜。
3.(2024五下·磁县月考)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由两块 组成。通常情况下,低倍镜在 位置,高倍镜在 位置。
【答案】凸透镜;目镜;物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由两块凸透镜组成。目镜在镜筒的上端观察时靠近眼睛;物镜安装在镜筒的下端,观察时靠近玻片标本。通常情况下,低倍镜在目镜位置,高倍镜在物镜位置。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的倍数×物镜放大的倍数。
4.(2024五下·肃宁期中)细胞的结构非常 。用 或 是看不到的。只有借助 才能看到。
【答案】微小;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知识点】生物细胞;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眼睛能看到小昆虫等;放大镜放大几十倍,能观察到生物的一些较小的器官和组织。大部分细胞的结构都是非常微小的,一般用肉眼或放大镜是看不到的,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5.(2023五下·楚雄期中)放大镜和 的发明扩展了人类的视野,让人类走近微小世界。
【答案】显微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扩展了人类的视野,让人类走进微小世界。
二、判断题
6.(2024五下·迁西期末)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观察不到图像,就应当直接放弃观察。(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观察者在进行观察时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事物进行周密、系统、全面的观察,并如实地反映所观察的现象。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经常遇到以下3种现象:(1)视野太亮;(2)只见视野不见图像;(3)图像结构不完整,试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并提出排除方法,不应该放弃观察。题目说法错误。
7.(2024五下·大足期末)使用显微镜时,对好光之后就不能再移动显微镜了。(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对光是一个关键步骤,它涉及到通过调整光圈和反光镜来获得最佳的视野亮度。对好光之后,如果移动显微镜,可能会导致反光镜的角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光线的准确通过,使得视野变暗或出现不均匀的光照,从而影响观察效果。因此,为了保证观察的清晰度和准确性,对好光之后不应随意移动显微镜。
8.(2024五下·岳池期末)所有细胞都非常小,必须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9.(2024五下·新乡期末)使用高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比使用低倍镜观察到的多。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显现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视野越暗。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0.(2023五下·高阳期末)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睁一只眼睛就可以。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为了更清楚地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我们观察时,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睁开,便于画图。
三、单选题
11.(2024五下·忠县期末)显微镜主要由目镜和物镜组成,装在镜筒下端的透镜组是 ( )。
A.物镜 B.目镜 C.平面镜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由目镜、镜筒、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显微镜具有放大作用。显微镜主要由两组透镜组成,其中装在镜筒上端,接近眼睛的透镜组叫目镜;装在镜筒下端,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组叫物镜。
12.(2024五下·大足期末)使用显微镜的观察标本时,可以用( )来调节焦距直到看清楚物像为止。
A.目镜 B.物镜 C.镜筒 D.准焦螺旋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调节焦距的过程是确保观察到的物像清晰的关键步骤。这个过程涉及到对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的使用。粗准焦螺旋用于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以便快速找到物像的大致位置,而细准焦螺旋则用于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13.(2024五下·怀安期末)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时,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后,接下来要做的是( )。
A.调节调焦旋钮 B.调节目镜 C.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使用显微镜时的正确步骤是将显微镜向着光摆在平坦的桌面上,调节反光镜,能从目镜内看到一个亮的光圈,把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接下来要做的是调节准焦螺旋和光线,看清标本。
14.(2024五下·高邑期末)用显微镜观察动物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较暗,这时应调节( )。
A.目镜 B.反光镜 C.物镜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中的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发现显微镜内的视野太暗看不清,此时可以调节反光镜,选择凹面镜以增强视野的亮度。
15.(2024五下·任丘期末)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正确的观察方法是 ( )
A.左眼观察,右眼看画图
B.右眼观察,左眼看画图
C.闭上左眼,右眼观察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说是由一个透镋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简单说来可以概括为这样几步,即: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我们要双眼睁开,左眼观察,右眼睁开方便画图。
四、综合题
16.(2024五下·巨鹿期中)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答案】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一般的显微镜有对着眼睛的目镜、对着标本的物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的反光镜、调节焦距,看清标本的调焦螺旋、放置标本的载物台、镜座、镜臂等部分组成。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微小生物的时候用到的仪器,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图中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从上到下依次是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五、连线题
17.(2023五下·汉川期末)写出显微镜主要部分的名称。
【答案】①目镜
②镜筒
③物镜
④载物台
⑤通光孔
⑥反光镜
⑦粗准焦螺旋
⑧细准焦螺旋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由目镜、镜筒、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显微镜具有放大作用。
六、简答题
18.(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2《用显微镜观察》)请你具体说说显微镜应该怎么规范使用?
【答案】①取镜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拖住镜座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
②安放:保持镜体直立,将其安放在距实验桌边缘约10厘米处
③对光:扭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通过目镜观测,同时调节反光镜,直到出现明亮的圆形视野
④固定装片: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装片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靠近装片
⑤调整: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向后缓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图像大致清晰;再稍微调整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更清晰
⑥观察:稍稍向左右或前后移动装片,观察装片
⑦收镜:实验后,从载物台上取下装片,将显微镜放回镜箱中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所以我们在使用时一定要遵循正确的使用原则。防止损害仪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规范使用方法。
七、实验探究题
19.(2024五下·磁县月考)显微镜的使用。
(1)把相应的结构名称填入括号内。(填序号)
①目镜②反光镜③物镜④调节旋钮(粗)⑤载物台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某物体在视野的右上方,要使该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 移动。
(3)用显微镜观察时片结构时,由物镜甲(10x)换成物镜乙(40x)时,视野中细胞的数目会 ,视野亮度的变化情况是 。
(4)当观察叶片结构时,看到的绿色小点其实是 ,它是植物进行 的场所,这个过程能将 能转化成 能。
(5)显微镜调焦时应先将镜筒( )眼晴观察( );然后慢慢( )镜筒,眼睛观察( )。
A.抬升 B.降低 C.目镜 D.物镜
【答案】(1)①④③⑤②(从上到下)
(2)右上方
(3)变少;变暗
(4)叶绿体;光合作用;光;化学
(5)B;D;A;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1)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由目镜、镜筒、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显微镜具有放大作用。所以从上到下依次是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某物体在视野的右上方,要使该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向右上方移动。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细胞体积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结构时,由物镜甲(10×)换成物镜乙(4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数目会减少,视野亮度的变化情况是越暗。
(4)绿色植物的叶和根吸收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阳光,在绿叶中制造其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同时放出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观察叶片结构时,看到的绿色小点其实是叶绿体,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这个过程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5)显微镜调焦时应先将镜筒降低,眼睛观察物镜,防止压碎玻片;然后慢慢抬升镜筒,眼睛观察目镜。
20.(2022五下·海丰期末)相比于放大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更高,能帮助我们观察更细微的结构。
(1)认识显微镜
在下图的括号中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2)正确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在使用时应遵守操作规范,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观察、收镜
B.取镜、对光、安放、放片、观察、收镜
C.取镜、安放、放片、对光、观察、收镜
D.取镜、放片、对光、安放、观察、收镜
(3)制作植物表皮玻片标本
请用数字排列操作的顺序,将数字填在括号内。
( )将撕下的表皮浸人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轻轻展平。
( )用镊子从植物器官上轻轻撕取一小块薄而透明的表皮。
(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植物材料上。
(4)观察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都是由各种不同形态的 组成的。
【答案】(1)
(2)A
(3)3;2;1;4
(4)细胞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
(1)考查显微镜的结构, 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其中机械部分由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转换器、载物台构成。光学部分由目镜、物镜、聚光器、反光镜组成。
(2)考查显微镜的操作顺序。
(3)考查制作植物表皮标本的顺序。
(4)生物的基本构成单位是细胞,植物的不同部位的细胞是不同的。
1 / 1粤教粤科版(2019)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8、《科学观察的工具--显微镜》
一、填空题
1.(2024五下·冷水滩期末)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 、 。
2.(2024五下·定州期末)显微镜靠近眼睛的镜头是 镜,靠近物体的镜头是 镜,这两块镜头都是凸透镜。
3.(2024五下·磁县月考)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由两块 组成。通常情况下,低倍镜在 位置,高倍镜在 位置。
4.(2024五下·肃宁期中)细胞的结构非常 。用 或 是看不到的。只有借助 才能看到。
5.(2023五下·楚雄期中)放大镜和 的发明扩展了人类的视野,让人类走近微小世界。
二、判断题
6.(2024五下·迁西期末)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观察不到图像,就应当直接放弃观察。( )
7.(2024五下·大足期末)使用显微镜时,对好光之后就不能再移动显微镜了。( )
8.(2024五下·岳池期末)所有细胞都非常小,必须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 )
9.(2024五下·新乡期末)使用高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比使用低倍镜观察到的多。 ( )
10.(2023五下·高阳期末)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睁一只眼睛就可以。 ( )
三、单选题
11.(2024五下·忠县期末)显微镜主要由目镜和物镜组成,装在镜筒下端的透镜组是 ( )。
A.物镜 B.目镜 C.平面镜
12.(2024五下·大足期末)使用显微镜的观察标本时,可以用( )来调节焦距直到看清楚物像为止。
A.目镜 B.物镜 C.镜筒 D.准焦螺旋
13.(2024五下·怀安期末)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时,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后,接下来要做的是( )。
A.调节调焦旋钮 B.调节目镜 C.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4.(2024五下·高邑期末)用显微镜观察动物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较暗,这时应调节( )。
A.目镜 B.反光镜 C.物镜
15.(2024五下·任丘期末)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正确的观察方法是 ( )
A.左眼观察,右眼看画图
B.右眼观察,左眼看画图
C.闭上左眼,右眼观察
四、综合题
16.(2024五下·巨鹿期中)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五、连线题
17.(2023五下·汉川期末)写出显微镜主要部分的名称。
六、简答题
18.(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2《用显微镜观察》)请你具体说说显微镜应该怎么规范使用?
七、实验探究题
19.(2024五下·磁县月考)显微镜的使用。
(1)把相应的结构名称填入括号内。(填序号)
①目镜②反光镜③物镜④调节旋钮(粗)⑤载物台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某物体在视野的右上方,要使该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 移动。
(3)用显微镜观察时片结构时,由物镜甲(10x)换成物镜乙(40x)时,视野中细胞的数目会 ,视野亮度的变化情况是 。
(4)当观察叶片结构时,看到的绿色小点其实是 ,它是植物进行 的场所,这个过程能将 能转化成 能。
(5)显微镜调焦时应先将镜筒( )眼晴观察( );然后慢慢( )镜筒,眼睛观察( )。
A.抬升 B.降低 C.目镜 D.物镜
20.(2022五下·海丰期末)相比于放大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更高,能帮助我们观察更细微的结构。
(1)认识显微镜
在下图的括号中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2)正确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在使用时应遵守操作规范,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观察、收镜
B.取镜、对光、安放、放片、观察、收镜
C.取镜、安放、放片、对光、观察、收镜
D.取镜、放片、对光、安放、观察、收镜
(3)制作植物表皮玻片标本
请用数字排列操作的顺序,将数字填在括号内。
( )将撕下的表皮浸人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轻轻展平。
( )用镊子从植物器官上轻轻撕取一小块薄而透明的表皮。
(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植物材料上。
(4)观察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都是由各种不同形态的 组成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对光;观察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的是 取镜和安放 ,这一步骤包括将显微镜从存放的地方取出,并将其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显微镜的位置略偏左,以便于操作。同时,需要安装好目镜和物镜,为后续的观察做好准备。
2.【答案】目镜;物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显微镜靠近眼睛的镜头是目镜,靠近物体的镜头是物镜,这两块镜头都是凸透镜。
3.【答案】凸透镜;目镜;物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由两块凸透镜组成。目镜在镜筒的上端观察时靠近眼睛;物镜安装在镜筒的下端,观察时靠近玻片标本。通常情况下,低倍镜在目镜位置,高倍镜在物镜位置。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的倍数×物镜放大的倍数。
4.【答案】微小;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知识点】生物细胞;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眼睛能看到小昆虫等;放大镜放大几十倍,能观察到生物的一些较小的器官和组织。大部分细胞的结构都是非常微小的,一般用肉眼或放大镜是看不到的,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5.【答案】显微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扩展了人类的视野,让人类走进微小世界。
6.【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观察者在进行观察时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事物进行周密、系统、全面的观察,并如实地反映所观察的现象。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经常遇到以下3种现象:(1)视野太亮;(2)只见视野不见图像;(3)图像结构不完整,试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并提出排除方法,不应该放弃观察。题目说法错误。
7.【答案】正确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对光是一个关键步骤,它涉及到通过调整光圈和反光镜来获得最佳的视野亮度。对好光之后,如果移动显微镜,可能会导致反光镜的角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光线的准确通过,使得视野变暗或出现不均匀的光照,从而影响观察效果。因此,为了保证观察的清晰度和准确性,对好光之后不应随意移动显微镜。
8.【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9.【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显现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视野越暗。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为了更清楚地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我们观察时,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睁开,便于画图。
11.【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由目镜、镜筒、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显微镜具有放大作用。显微镜主要由两组透镜组成,其中装在镜筒上端,接近眼睛的透镜组叫目镜;装在镜筒下端,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组叫物镜。
12.【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调节焦距的过程是确保观察到的物像清晰的关键步骤。这个过程涉及到对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的使用。粗准焦螺旋用于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以便快速找到物像的大致位置,而细准焦螺旋则用于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13.【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使用显微镜时的正确步骤是将显微镜向着光摆在平坦的桌面上,调节反光镜,能从目镜内看到一个亮的光圈,把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接下来要做的是调节准焦螺旋和光线,看清标本。
14.【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中的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发现显微镜内的视野太暗看不清,此时可以调节反光镜,选择凹面镜以增强视野的亮度。
15.【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说是由一个透镋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简单说来可以概括为这样几步,即: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我们要双眼睁开,左眼观察,右眼睁开方便画图。
16.【答案】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一般的显微镜有对着眼睛的目镜、对着标本的物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的反光镜、调节焦距,看清标本的调焦螺旋、放置标本的载物台、镜座、镜臂等部分组成。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微小生物的时候用到的仪器,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图中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从上到下依次是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17.【答案】①目镜
②镜筒
③物镜
④载物台
⑤通光孔
⑥反光镜
⑦粗准焦螺旋
⑧细准焦螺旋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由目镜、镜筒、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显微镜具有放大作用。
18.【答案】①取镜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拖住镜座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
②安放:保持镜体直立,将其安放在距实验桌边缘约10厘米处
③对光:扭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通过目镜观测,同时调节反光镜,直到出现明亮的圆形视野
④固定装片: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装片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靠近装片
⑤调整: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向后缓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图像大致清晰;再稍微调整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更清晰
⑥观察:稍稍向左右或前后移动装片,观察装片
⑦收镜:实验后,从载物台上取下装片,将显微镜放回镜箱中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所以我们在使用时一定要遵循正确的使用原则。防止损害仪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规范使用方法。
19.【答案】(1)①④③⑤②(从上到下)
(2)右上方
(3)变少;变暗
(4)叶绿体;光合作用;光;化学
(5)B;D;A;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1)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由目镜、镜筒、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显微镜具有放大作用。所以从上到下依次是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某物体在视野的右上方,要使该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向右上方移动。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细胞体积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结构时,由物镜甲(10×)换成物镜乙(4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数目会减少,视野亮度的变化情况是越暗。
(4)绿色植物的叶和根吸收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阳光,在绿叶中制造其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同时放出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观察叶片结构时,看到的绿色小点其实是叶绿体,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这个过程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5)显微镜调焦时应先将镜筒降低,眼睛观察物镜,防止压碎玻片;然后慢慢抬升镜筒,眼睛观察目镜。
20.【答案】(1)
(2)A
(3)3;2;1;4
(4)细胞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
(1)考查显微镜的结构, 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其中机械部分由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转换器、载物台构成。光学部分由目镜、物镜、聚光器、反光镜组成。
(2)考查显微镜的操作顺序。
(3)考查制作植物表皮标本的顺序。
(4)生物的基本构成单位是细胞,植物的不同部位的细胞是不同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