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23、《探索宇宙》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粤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23、《探索宇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3-06 20:04:02

文档简介

粤教粤科版(2019)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23、《探索宇宙》
一、填空题
1.到目前为止,除   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
2.(2024五下·河南期末) 2024年6月2日-3日,中国   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完成采样任务后,月表呈现一个令人惊叹的“中”字。这是人类探月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科学探索,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实力,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填“嫦娥五号”或“嫦娥六号”)
3.在一个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保证的必要生存条件有适宜的   、   、   、   、避免   等条件。
4.(2023五下·埇桥期末)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有   、   等。
5.(2023五下·汉川期末)在古代,人们发现星空中有五颗会移动的星:水星、   、   、   和土星。
二、判断题
6.火星上也有氧气,适宜生命存在。 (  )
7.(2024五下·河南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  )
8.(2024五下·陵水期末)到目前为止,除地球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 (  )
9.(2024五下·邓州期末)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找到了其他能适宜人类居住的和生存的星球。(  )
10.(2024五下·宁乡期末)到目前为止,除地球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  )
三、单选题
11.(2024五下·肥城期末) 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月球(  )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随即正式开始月背探测及采样工作。
A.正面 B.背面 C.南面 D.北面
12.(2024五下·沂水期末) 我国的嫦娥六号探测器计划从月球背面采集样品后,于6月8日成功实现了(  ),此探月技术创新,震惊世人,更彰显了我们航天大国责任与担当。
A.首次着陆 B.二次落月 C.三次着陆
13.(2024五下·邹平期末)2021年5月 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火星不适合人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缺少 (  )。
A.土壤 B.液态水 C.能源
14.(2024五下·海阳期末)下列关于我国空间技术新成就描述正确的是(  )
①2020年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②2021年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
③2022年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胜利会师。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15.(2024五下·云龙期末)如果让我们来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其中不包括 (  )
A.饮用水、氧气、食物
B.漫画书、漂亮服饰
C.保温隔热的空间环境和宇航服
四、连线题
16.(2021五下·绥滨期末)连线题
托勒密 波兰天文学家 博科摆
哥白尼 法国物理学家 地心说
博 科 德国天文学家 恒星周年视差
贝塞尔 古希腊天文学家 日心说
五、综合题
17.(2018五下·临海期末)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原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地球位于A处,北半球的节气刚好是   ,此时阳光直射   。
(3)地球位于B处时,南极圈以南地区有   (填“极昼”或“极夜”)现象。
(4)想要使底层住户能在全年都见到阳光,我国建筑师往往在地球公转至   处时,计算楼影长度。
(5)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周,大概需要的时间是(  )。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
六、简答题
18.(2023五下·临沂期末)生活中,有什么方法可以找到北极星,帮助我们辨认方向?
19.(2022五下·阳城期末)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进驻天和核心舱,进行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保证哪些生存条件呢?
20.(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3.25《探索宇宙》)举例子说说太空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地球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 人类生存需要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条件。适宜人类生存和居住的星球,必须有空气、水、还应该有适应的温度等条件,到目前为止,除地球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
2.【答案】嫦娥六号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嫦娥六号探测器在2024年6月2日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预选区域, 并开展了采样工作。 在采样完成后, 嫦娥六号还在月球表面展示了中国国旗, 这一行动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实力, 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和进步。 此外, 嫦娥六号的着陆还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不仅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任务, 还为未来的月球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宝贵的月球地质资料。
3.【答案】温度;氧气;饮食;重力;过度辐射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保证的生存条件是空气、水、适宜温度、食物、大气压、抵御空间辐射等。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水、动植物,温差大。
4.【答案】天文望远镜;太空飞船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 天文望远镜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除此之外,人类还可以通过太空飞船等探索宇宙。
5.【答案】金星;木星;火星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只有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可以肉眼可见,也是古人发现星空中的五颗“会移动”的星。
6.【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火星和金星的大气基本上都不含有氧气,唯有地球的大气中有大量的氧气。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离太阳不太远也不太近的一段距离内,保证了地球上有液态水。地球上有岩石和土壤,使雨水能够蓄积在地球表面。火星的气候会短期反复地剧烈变动,而地球的气候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题目说法错误。
7.【答案】正确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是在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 由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搭载,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的。 这次发射任务成功地将三名航天员叶光富、 李聪、 李广苏送入太空。 航天员乘组的状态良好, 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次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次重大进展, 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8.【答案】正确
【知识点】探索宇宙;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解析】【分析】 人类生存需要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家园,爱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
9.【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大约71%的面积被海水覆盖,其余的是陆地。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探索宇宙;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解析】【分析】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太阳系里除了地球,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地球给生命提供了空气、水营养物质或食物等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11.【答案】B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
12.【答案】B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 我国的嫦娥六号探测器计划从月球背面采集样品后,于6月8日成功实现了二次落月,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先进技术,也标志着嫦娥六号即将开展真正的月球探索工作。嫦娥六号的任务包括绕月制动、登陆组合体落月、月面采样等关键步骤。
13.【答案】B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离太阳不太远也不太近的一段距离内,保证了地球上有液态水。火星和金星的大气基本上都不含有氧气,唯有地球的大气中有大量的氧气。2021年5月 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火星不适合人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液态水。故选B。
14.【答案】A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完成中国“探月工程”规划的“绕、落、回”中的第三步,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为未来我国开展月球和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年3月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胜利会师,在中国空间站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这些都属于我国空间技术的新成就,且都表述正确,故本题选A。
15.【答案】B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时, 为确保宇航员的基本生存, 需要提供的基本生存条件包括足够的氧气、 充足的食物、 空气、 水以及适宜的温度。 这些条件是保证宇航员在封闭的宇宙空间站内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础。 具体来说, 氧气和食物是维持生命的基本需求, 而空气、 水和适宜的温度则是保证宇航员舒适生活和防止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16.【答案】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傅科摆是一个单摆,底板有一个量角器。单摆振动时,振动面依理应保持不变,但因地球在自转,在地面上的观察者,不能发觉地球在转,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却发现摆的振动面不断偏转。从力学的观点来看,这也是由于受到了科里奥利力影响的缘故。
周年视差是地球绕太阳周年运动所产生的视差。当恒星与地球的连线垂直地球轨道半径时,恒星对日地平均距离所张的角称为恒星的周年视差。
地心说的核心思想是宇宙围着地球转,日心说的核心理念是地球围着太阳转。
17.【答案】(1)
(2)春分;赤道
(3)极夜
(4)D
(5)C
【知识点】四季的特征;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出时间;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探索宇宙
【解析】【解答】地球自转和公转都是按照自西向东转的,地球位于A处,北半球的节气刚好是春分。此时阳光直射赤道。地球位于B处时,南极圈以南地区有极夜现象。想要使底层住户能在全年都见到阳光,我国建筑师往往在地球公转至D处时,计算楼影长度。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周,大概需要的时间是一年。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都是按照自西向东转的,自转周期为一天,公转周期为一年。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形成四季变化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北半球夏季时,太阳长挂在北极天空就是不会下落,北极中心的白天甚至长达半年时间;而到了冬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北极点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在黑夜之中。人们把这样的现象叫极昼和极夜。
18.【答案】先找到大熊座上的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形状像一把勺子,将北斗七星勺口的两颗星连成一条线并向前延长5倍,在延长线终点处有一颗和大熊座差不多亮度的星星就是北极星。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借助它辨认方向。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小熊星座的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找到它:先找到大熊座上的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形状像一把勺子,将北斗七星勺口的两颗星连成一条线并向前延长5倍,在延长线终点处有一颗和大熊座差不多亮度的星星就是北极星。
19.【答案】充足的氧气、水、食物、通讯设备等。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2022年6月5日,一名宇航员刘洋、陈冬和蔡旭哲乘坐“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抵达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准备好充足的氧气、水、食物、通讯设备等等。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水、动植物,温差大。
20.【答案】(1)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利用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卫星进行全球定位,能为车辆提供定位、导航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2)卫星云图:是利用气象卫星观测地球云层和地球表面特征的图像。为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做出了巨大贡献(3)太空南瓜:是将南瓜种子送上太空,利用太空环境使种子基因发生改变,从而获得优良品种(4)通信卫星:主要运用于通信技术方面,相当于一个天空的中转站,它能接收地面站发射的微弱无线电信号然后将无线电信号功率放大再发射到地面接收站,这样就可以实现远距及全球通信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解答】人们发明出的太空技术有GPS、卫星云图、通信卫星等,它们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分析】太空技术又称空间技术。与实现太空活动相关的技术。它包括研究、生产和发展太空飞行器技术及其配套装置的技术,把太空飞行器送到预定轨道的运载器技术和对太空飞行器进行监视、测控和管理的技术。其主要特点是:高集成度,即将各学科和技术的新成就集于一体;高技术性,即技术要求高;高渗透性,即服务对象涉及到各个领域。太空技术是航天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其自身的发展取决于国民经济的需求与支持。反过来,国民经济各部门又可以利用太空科技成果创造新的生产力,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太空技术正在成为当代世界大国竞相发展的主要高技术群之一,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国防力量、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1 / 1粤教粤科版(2019)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23、《探索宇宙》
一、填空题
1.到目前为止,除   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
【答案】地球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 人类生存需要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条件。适宜人类生存和居住的星球,必须有空气、水、还应该有适应的温度等条件,到目前为止,除地球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
2.(2024五下·河南期末) 2024年6月2日-3日,中国   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完成采样任务后,月表呈现一个令人惊叹的“中”字。这是人类探月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科学探索,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实力,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填“嫦娥五号”或“嫦娥六号”)
【答案】嫦娥六号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嫦娥六号探测器在2024年6月2日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预选区域, 并开展了采样工作。 在采样完成后, 嫦娥六号还在月球表面展示了中国国旗, 这一行动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实力, 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和进步。 此外, 嫦娥六号的着陆还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不仅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任务, 还为未来的月球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宝贵的月球地质资料。
3.在一个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保证的必要生存条件有适宜的   、   、   、   、避免   等条件。
【答案】温度;氧气;饮食;重力;过度辐射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保证的生存条件是空气、水、适宜温度、食物、大气压、抵御空间辐射等。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水、动植物,温差大。
4.(2023五下·埇桥期末)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有   、   等。
【答案】天文望远镜;太空飞船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 天文望远镜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除此之外,人类还可以通过太空飞船等探索宇宙。
5.(2023五下·汉川期末)在古代,人们发现星空中有五颗会移动的星:水星、   、   、   和土星。
【答案】金星;木星;火星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只有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可以肉眼可见,也是古人发现星空中的五颗“会移动”的星。
二、判断题
6.火星上也有氧气,适宜生命存在。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火星和金星的大气基本上都不含有氧气,唯有地球的大气中有大量的氧气。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离太阳不太远也不太近的一段距离内,保证了地球上有液态水。地球上有岩石和土壤,使雨水能够蓄积在地球表面。火星的气候会短期反复地剧烈变动,而地球的气候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题目说法错误。
7.(2024五下·河南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是在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 由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搭载,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的。 这次发射任务成功地将三名航天员叶光富、 李聪、 李广苏送入太空。 航天员乘组的状态良好, 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次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次重大进展, 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8.(2024五下·陵水期末)到目前为止,除地球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探索宇宙;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解析】【分析】 人类生存需要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家园,爱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
9.(2024五下·邓州期末)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找到了其他能适宜人类居住的和生存的星球。(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大约71%的面积被海水覆盖,其余的是陆地。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10.(2024五下·宁乡期末)到目前为止,除地球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探索宇宙;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解析】【分析】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太阳系里除了地球,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地球给生命提供了空气、水营养物质或食物等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三、单选题
11.(2024五下·肥城期末) 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月球(  )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随即正式开始月背探测及采样工作。
A.正面 B.背面 C.南面 D.北面
【答案】B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
12.(2024五下·沂水期末) 我国的嫦娥六号探测器计划从月球背面采集样品后,于6月8日成功实现了(  ),此探月技术创新,震惊世人,更彰显了我们航天大国责任与担当。
A.首次着陆 B.二次落月 C.三次着陆
【答案】B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 我国的嫦娥六号探测器计划从月球背面采集样品后,于6月8日成功实现了二次落月,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先进技术,也标志着嫦娥六号即将开展真正的月球探索工作。嫦娥六号的任务包括绕月制动、登陆组合体落月、月面采样等关键步骤。
13.(2024五下·邹平期末)2021年5月 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火星不适合人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缺少 (  )。
A.土壤 B.液态水 C.能源
【答案】B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离太阳不太远也不太近的一段距离内,保证了地球上有液态水。火星和金星的大气基本上都不含有氧气,唯有地球的大气中有大量的氧气。2021年5月 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火星不适合人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液态水。故选B。
14.(2024五下·海阳期末)下列关于我国空间技术新成就描述正确的是(  )
①2020年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②2021年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
③2022年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胜利会师。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答案】A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完成中国“探月工程”规划的“绕、落、回”中的第三步,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为未来我国开展月球和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年3月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胜利会师,在中国空间站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这些都属于我国空间技术的新成就,且都表述正确,故本题选A。
15.(2024五下·云龙期末)如果让我们来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其中不包括 (  )
A.饮用水、氧气、食物
B.漫画书、漂亮服饰
C.保温隔热的空间环境和宇航服
【答案】B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时, 为确保宇航员的基本生存, 需要提供的基本生存条件包括足够的氧气、 充足的食物、 空气、 水以及适宜的温度。 这些条件是保证宇航员在封闭的宇宙空间站内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础。 具体来说, 氧气和食物是维持生命的基本需求, 而空气、 水和适宜的温度则是保证宇航员舒适生活和防止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四、连线题
16.(2021五下·绥滨期末)连线题
托勒密 波兰天文学家 博科摆
哥白尼 法国物理学家 地心说
博 科 德国天文学家 恒星周年视差
贝塞尔 古希腊天文学家 日心说
【答案】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傅科摆是一个单摆,底板有一个量角器。单摆振动时,振动面依理应保持不变,但因地球在自转,在地面上的观察者,不能发觉地球在转,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却发现摆的振动面不断偏转。从力学的观点来看,这也是由于受到了科里奥利力影响的缘故。
周年视差是地球绕太阳周年运动所产生的视差。当恒星与地球的连线垂直地球轨道半径时,恒星对日地平均距离所张的角称为恒星的周年视差。
地心说的核心思想是宇宙围着地球转,日心说的核心理念是地球围着太阳转。
五、综合题
17.(2018五下·临海期末)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原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地球位于A处,北半球的节气刚好是   ,此时阳光直射   。
(3)地球位于B处时,南极圈以南地区有   (填“极昼”或“极夜”)现象。
(4)想要使底层住户能在全年都见到阳光,我国建筑师往往在地球公转至   处时,计算楼影长度。
(5)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周,大概需要的时间是(  )。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
【答案】(1)
(2)春分;赤道
(3)极夜
(4)D
(5)C
【知识点】四季的特征;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出时间;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探索宇宙
【解析】【解答】地球自转和公转都是按照自西向东转的,地球位于A处,北半球的节气刚好是春分。此时阳光直射赤道。地球位于B处时,南极圈以南地区有极夜现象。想要使底层住户能在全年都见到阳光,我国建筑师往往在地球公转至D处时,计算楼影长度。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周,大概需要的时间是一年。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都是按照自西向东转的,自转周期为一天,公转周期为一年。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形成四季变化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北半球夏季时,太阳长挂在北极天空就是不会下落,北极中心的白天甚至长达半年时间;而到了冬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北极点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在黑夜之中。人们把这样的现象叫极昼和极夜。
六、简答题
18.(2023五下·临沂期末)生活中,有什么方法可以找到北极星,帮助我们辨认方向?
【答案】先找到大熊座上的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形状像一把勺子,将北斗七星勺口的两颗星连成一条线并向前延长5倍,在延长线终点处有一颗和大熊座差不多亮度的星星就是北极星。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借助它辨认方向。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小熊星座的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找到它:先找到大熊座上的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形状像一把勺子,将北斗七星勺口的两颗星连成一条线并向前延长5倍,在延长线终点处有一颗和大熊座差不多亮度的星星就是北极星。
19.(2022五下·阳城期末)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进驻天和核心舱,进行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保证哪些生存条件呢?
【答案】充足的氧气、水、食物、通讯设备等。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2022年6月5日,一名宇航员刘洋、陈冬和蔡旭哲乘坐“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抵达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准备好充足的氧气、水、食物、通讯设备等等。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水、动植物,温差大。
20.(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3.25《探索宇宙》)举例子说说太空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答案】(1)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利用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卫星进行全球定位,能为车辆提供定位、导航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2)卫星云图:是利用气象卫星观测地球云层和地球表面特征的图像。为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做出了巨大贡献(3)太空南瓜:是将南瓜种子送上太空,利用太空环境使种子基因发生改变,从而获得优良品种(4)通信卫星:主要运用于通信技术方面,相当于一个天空的中转站,它能接收地面站发射的微弱无线电信号然后将无线电信号功率放大再发射到地面接收站,这样就可以实现远距及全球通信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解答】人们发明出的太空技术有GPS、卫星云图、通信卫星等,它们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分析】太空技术又称空间技术。与实现太空活动相关的技术。它包括研究、生产和发展太空飞行器技术及其配套装置的技术,把太空飞行器送到预定轨道的运载器技术和对太空飞行器进行监视、测控和管理的技术。其主要特点是:高集成度,即将各学科和技术的新成就集于一体;高技术性,即技术要求高;高渗透性,即服务对象涉及到各个领域。太空技术是航天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其自身的发展取决于国民经济的需求与支持。反过来,国民经济各部门又可以利用太空科技成果创造新的生产力,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太空技术正在成为当代世界大国竞相发展的主要高技术群之一,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国防力量、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