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2.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课时1 对顶角、余角和补角
1.理解对顶角、补角、余角的概念;
2.掌握对顶角、补角、余角的性质,并能运用它们的
性质进行角的运算及一些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生活中处处可见道路、房屋、山川、桥梁.在大自然的杰作和人类的创造物中,蕴含着无数的相交线和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两种.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
新课讲解
知识点1 对顶角的概念及性质
合作探究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1和∠2有什么位置关系?
2
1
A
B
C
D
O
3
4
1.有公共顶点,
2.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新课讲解
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1和∠3有公共顶点O,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2和∠4也是对顶角.
对顶角:
A
O
C
B
D
1
3
2
4
总结归纳
对顶角相等
对顶角的性质:
新课讲解
方法总结:对顶角是由两条相交直线构成的,只有两条直线相交时,才能构成对顶角.
新课讲解
知识点2 补角和余角的概念
3
4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可以说∠3是∠4的补角或∠4是∠3的补角.
定义:
新课讲解
2
1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可以说∠1是∠2的余角或∠2是∠1的余角.
定义:
新课讲解
知识点3 补角和余角的性质
图1
N
2
D
C
O
1
3
4
A
B
图2
如图1,打台球时,选择适当的方向用白球击打红球,反弹后的红球会直接入袋,此时∠1=∠2,将图1简化成图2,ON与DC交于点O,∠DON=∠CON=900,∠1=∠2.
新课讲解
因为∠1= ∠2,
∠ 1+∠3=90° ,
∠ 2+∠4=90°,
所以 ∠ 3=∠4.
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归纳总结: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N
2
D
C
O
1
3
4
A
B
图2
互余 互补
两角间的数量关系
对应图形
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
余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
补角相等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3.图中给出的各角,哪些互为补角?
10o
30o
60o
80o
100o
120o
150o
170o
当堂小练
.图中给出的各角,哪些互为余角?
15o
24o
66o
75o
46.2o
43.8o
当堂小练
.如图,已知∠AOB=90°, ∠AOC= ∠BOD,则与
∠AOC互余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
∠BOC和 ∠AOD
拓展与延伸
.如图已知:直线AB与CD交于点O, ∠EOD=900,
回答下列问题:
(1)∠AOE的余角是 ;补角是 ;
(2)∠AOC的余角是 ;补角是 ;
对顶角是 ;
C
A
B
D
O
E
∠AOC
∠BOE
∠AOE
∠BOC
∠BOD
知识点一:相交线与平行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和 两种.
(2)相交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
(3)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平行
相交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B.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叫做平行线
C.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就重合
D.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D
知识点二:对顶角及其性质
(1)定义: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1与∠2有
顶点O,它们的两边互为 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2)性质:对顶角 .
几何语言:如图,因为∠1与∠2是对顶角,
所以 .
∠1=∠2
相等
反向
公共
(3)如左图,若∠1+∠2=76°,则∠1= .
2.(1)下图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38°
(2)(北师7下P39、人教7下P9)如图是对顶角量角器,用它测量角的原理是 ;
对顶角相等
B
知识点三:补角、余角的概念及性质
(1)概念:
①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②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
.
相等
相等
90
180
3.(1)如图,直线AB, CD相交于点O,∠BOE=90°,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OC与∠COE互为余角
B.∠BOD与∠COE互为余角
C.∠COE与∠BOE互为补角
D.∠AOC与∠BOD是对顶角
(2)若∠1+∠3=180°,∠2+∠3=180°,则∠1 ∠2,理由是 .
同角的补角相等
=
C
4.【例1】(北师7下P40、人教7下P3)如图,直线a,b相交,若∠1=40°,则∠2= ,∠3= ,∠4=
.
140°
40°
140°
5.【例2】如图,直线 AB,CD相交于点 O,∠BOD=40°,OA平分∠COE,求∠DOE的度数.
解:因为∠BOD=40°,
所以∠AOC=∠BOD=40°.
因为OA平分∠COE,
所以∠AOE=∠AOC=40°.
所以∠DOE=180°-∠BOD-∠AOE=100°.
6.【例3】已知∠A与∠B互余,且∠A的度数比∠B度数的
3倍还多30°,求∠B的度数.
解:因为∠A与∠B互余,
所以∠A+∠B=90°.
又因为∠A的度数比∠B度数的3倍还多30°,
所以∠A=3∠B+30°.
所以3∠B+30°+∠B=90°.
解得∠B=15°.故∠B的度数为15°.
7.【例4】如图,直线 AB,CD,EF相交于点 O,∠AOE=40°,∠BOC=2∠AOC,求∠DOF的度数.
解:因为∠BOC与∠AOC互为补角,
所以∠BOC+∠AOC=180°.
因为∠BOC=2∠AOC,
所以2∠AOC+∠AOC=180°.
所以∠AOC=60°.所以∠BOD=∠AOC=60°.
又∠BOF=∠AOE=40°,
所以∠DOF=∠BOD-∠BOF=60°-40°=20°.
8.如图,直线a,b,c相交于一点,则∠1+∠2+∠3=
.
180°
9.如图,直线 AB,CD相交于点 O,OE是∠AOD的平分线,∠AOC=30°,求∠AOD,∠BOE的度数.
解:因为∠AOC=30°,
所以∠BOD=∠AOC=30°.
所以∠AOD=180°-∠BOD=150°.
因为OE是∠AOD的平分线,
所以∠DOE=∠AOD=×150°=75°.
所以∠BOE=∠BOD+∠DOE=30°+75°=105°.
10.一个角的补角加上10°后,等于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求这个角及它的余角和补角的度数.
解:设这个角为x°,
依题意,得180-x+10=3(90-x),
解得x=40.即这个角的度数是40°.
所以这个角的余角是90°-40°=50°,
补角是180°-40°=140°.
★11.(人教7下P8改编)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 O,OE平分∠BOC,∠AOC∶∠AOD=2∶3,求∠BOE的度数.
解:因为∠AOC∶∠AOD=2∶3,
设∠AOC=2x,则∠AOD=3x,
因为∠AOC+∠AOD=180°,
所以2x+3x=180°.解得x=36°.
所以∠AOD=108°.
所以∠BOC=∠AOD=108°.
因为OE平分∠BOC,所以∠BOE=∠BOC=54°.
布置作业
请完成课后对应习题
感谢大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