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二轮专题物理复习专题——内能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二轮专题物理复习专题——内能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13 14:4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
扩散的定义: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表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间有间隙
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间隙 > 液体分子间的间隙 > 固体分子间的间隙
分子热运动现象:花香四溢、酒香不怕巷子深、放有煤炭墙角一段时间后变黑了
尘土飞扬、粉笔灰飞舞、雪花漫天飞舞、太阳出来,雾霾消散
(这都是物体在运动,都不属于分子热运动现象)
分子热运动影响因素: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知识点二、内能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无关。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符号(J)。
影响内能大小因素:
①质量 相同温度的同种物质,状态不变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如:相同温度的一滴水和一桶水,一桶水的内能大
②温度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
如:一杯水,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③状态 一般来说物质处于气态、液态、固态时的内能依次减小,
知识点三:比热容
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公式:C = Q/(mΔt)
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对比热容的理解:
①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②比热容决定于物质本身,反映了物质吸热本领。
③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状态改变、比热容改变。
知识点四: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
实验器材:水、食用油、烧杯、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天平、温度计、秒表
本实验需要保证:①两种液体质量相同 ②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
实验步骤: 用托盘天平称量
①取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加入500g的水和食用油,用温度计测出水的食用油的初始温度分别为20℃和22℃,并记录实验数据。
②同时打开电加热器进行加热,并每隔两分钟记录下水和食用油的温度。
③整理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
不同物质,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吸收热量不同
不同物质,质量相同,吸收热量相同,升高温度不同
练习题1:(2024武汉中考)下列事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个特性无关的是( )
A.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
B. 人游泳之后从水中出来,风一吹感觉更冷
C. 海边昼夜温度变化比沙漠中小,适于居住
D. 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
练习题2:(2024武汉3调)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个特点的是(  )
A.夏天在地面上洒水,人感到凉快
B.用热水袋捂手,可以保暖较长时间
C.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
D.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
练习题3:如图所示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
(1)选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并且要让电加热器的发热体 在水和食用油中,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时间内 。
(2)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质,在 、 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练习题4:(2024武汉3调)三月的武汉,浪漫无限,某同学周末在东湖景区骑着共享单车赏樱游玩。
(1)东湖樱花园花香四溢,到处弥漫着迷人的樱花香气,说明分子在    。
练习题5:(2023武汉四调)学校开展“学生进厨房“的劳动教育系列活动,某同学和妈妈一起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燃气炒菜时,燃料燃烧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炒菜时用锅铲不停地翻动,主要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增加菜的内能
C.高压锅煨汤,排气孔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D.能闻到饭菜的香味,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练习题6:(2022武汉四调)2022年3月23日,备受关注的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王亚平利用水和两块塑料板搭建了一座液桥,如图所示。搭建液桥利用了( )
A.水和塑料板间的万有引力
B.空间站内气体的压力
C.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D.磁极之间的作用力
练习题7:如图所示,炽热的岩浆从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火山上喷涌而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雪温度低,内能小
B.岩浆温度高,内能大
C.白雪温度低,分子热运动停止
D.岩浆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
练习题8:疫情期间,很多地方利用无人机喷酒消毒液消菌杀毒。如图所示,一架无人机正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喷酒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地面,无人机是静止的
B.无人机的机械能不变,动能在减小
C.喷酒区域能闻到消毒液的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消毒液喷洒出来后过一会就消失了,这是一种升华现象
练习题9:如图所示,某医用酒精消毒喷雾器内装有100ml的消毒液,若其中酒精的体积占75%,水的体积占25%,则瓶中消毒液的质量为 g,瓶内的消毒液喷到被消毒的物体表面,过不了一会儿就“消失“了,这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 现象,而我们依然能在附近闻到刺鼻的酒精昧,这表明分子在 的运动。
练习题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会升高
B.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热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练习题11:关于内能及其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D.热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练习题12: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关于其四个冲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吸气冲程中,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
B.压缩冲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汽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小
C.做功冲程中,燃料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
D.排气冲程中,废气带走了燃料释放的能的极少部分
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
扩散的定义: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表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间有间隙
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间隙 > 液体分子间的间隙 > 固体分子间的间隙
分子热运动现象:花香四溢、酒香不怕巷子深、放有煤炭墙角一段时间后变黑了
尘土飞扬、粉笔灰飞舞、雪花漫天飞舞、太阳出来,雾霾消散
(这都是物体在运动,都不属于分子热运动现象)
分子热运动影响因素: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知识点二、内能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无关。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符号(J)。
影响内能大小因素:
①质量 相同温度的同种物质,状态不变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如:相同温度的一滴水和一桶水,一桶水的内能大
②温度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
如:一杯水,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③状态 一般来说物质处于气态、液态、固态时的内能依次减小,
知识点三:比热容
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公式:C = Q/(mΔt)
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对比热容的理解:
①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②比热容决定于物质本身,反映了物质吸热本领。
③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状态改变、比热容改变。
知识点四: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
实验器材:水、食用油、烧杯、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天平、温度计、秒表
本实验需要保证:①两种液体质量相同 ②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
实验步骤: 用托盘天平称量
①取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加入500g的水和食用油,用温度计测出水的食用油的初始温度分别为20℃和22℃,并记录实验数据。
②同时打开电加热器进行加热,并每隔两分钟记录下水和食用油的温度。
③整理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
不同物质,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吸收热量不同
不同物质,质量相同,吸收热量相同,升高温度不同
练习题1:(2024武汉中考)下列事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个特性无关的是( B )
A.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
B. 人游泳之后从水中出来,风一吹感觉更冷
C. 海边昼夜温度变化比沙漠中小,适于居住
D. 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
练习题2:(2024武汉3调)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个特点的是( A )
A.夏天在地面上洒水,人感到凉快
B.用热水袋捂手,可以保暖较长时间
C.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
D.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
练习题3:如图所示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
(1)选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并且要让电加热器的发热体 浸没 在水和食用油中,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时间内 吸收热量相同 。
(2)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质,在 质量相同 、 升高温度相同 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练习题4:(2024武汉3调)三月的武汉,浪漫无限,某同学周末在东湖景区骑着共享单车赏樱游玩。
(1)东湖樱花园花香四溢,到处弥漫着迷人的樱花香气,说明分子在  不停地作物规则运动 。
练习题5:(2023武汉四调)学校开展“学生进厨房“的劳动教育系列活动,某同学和妈妈一起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燃气炒菜时,燃料燃烧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炒菜时用锅铲不停地翻动,主要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增加菜的内能
C.高压锅煨汤,排气孔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D.能闻到饭菜的香味,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练习题6:(2022武汉四调)2022年3月23日,备受关注的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王亚平利用水和两块塑料板搭建了一座液桥,如图所示。搭建液桥利用了( C )
A.水和塑料板间的万有引力 B.空间站内气体的压力
C.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D.磁极之间的作用力
练习题7:如图所示,炽热的岩浆从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火山上喷涌而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白雪温度低,内能小
B.岩浆温度高,内能大
C.白雪温度低,分子热运动停止
D.岩浆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
练习题8:疫情期间,很多地方利用无人机喷酒消毒液消菌杀毒。如图所示,一架无人机正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喷酒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相对于地面,无人机是静止的
B.无人机的机械能不变,动能在减小
C.喷酒区域能闻到消毒液的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消毒液喷洒出来后过一会就消失了,这是一种升华现象
练习题9:如图所示,某医用酒精消毒喷雾器内装有100ml的消毒液,若其中酒精的体积占75%,水的体积占25%,则瓶中消毒液的质量为 85 g,瓶内的消毒液喷到被消毒的物体表面,过不了一会儿就“消失“了,这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 汽化 现象,而我们依然能在附近闻到刺鼻的酒精昧,这表明分子在 不停 的运动。
练习题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C )
A.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会升高
B.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热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练习题11:关于内能及其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D.热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练习题12: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关于其四个冲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吸气冲程中,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
B.压缩冲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汽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小
C.做功冲程中,燃料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
D.排气冲程中,废气带走了燃料释放的能的极少部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