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同步训练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5-17 16:4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9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以下关于中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C. 中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D.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C
解析:分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点评:该题考查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属于识记的基础知识。
2.一个国家要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确的做法是( )。
A. 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B. 一切按领导的主观意志办
C. 顺其自然,靠天吃饭 D. 照搬外国经验,仿效他人做法
答案:A
解析:分析:一个国家要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确的做法是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做法。
3.“三北防护林”所起到的根本作用是( )。
A. 美化环境 B. 防治酸雨 C. 防风固沙 D. 阻止寒潮
答案:C
解析:分析:三北防护林”所起到的根本作用是防风固沙,这是当初建设时的设计。
点评:该题考查森林的作用,而对于“三北防护林”而言,根本作用是防风固沙。
4.“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的( )。
A. 水资源紧张问题 B. 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 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不协调的问题 D. 油气资源勘探的难题
答案:C
解析:分析:“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不协调的问题。
点评:该题考查我国的自然资源的生产与分布的不协调,进行跨区域进行调配的问题。
5.“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调水线路是( )。
A. 西线、中线、东线 B. 南线、中线、北线
C. 左线、中线、右线 D. 上线、中线、下线
答案:A
解析:分析“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调水线路是西线、中线、东线。
点评:该题考查我国的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三线工程,分别是西线、中线、东线 。
6.“南水北调”工程跨越黄河的次数是( )。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
答案:C
解析:分析:“南水北调”工程跨越黄河的次数是三次 ,三条调水线。
点评:该题考查具体的调水线路,这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较仔细。
7.有关我国国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国土辽阔,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B. 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C. 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 D. 中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区域间无差异
答案:D
解析:分析:国土辽阔,自然资源总量丰富,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 ,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点评:该题考查中国的基本国情,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识记。
8.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 1999年12月11日 B. 2000年12月11日
C. 2001年12月11日 D. 2002年12月11日
答案:C
解析:分析: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2001年12月11日。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于地理事件的记忆能力。
9.广州已经成功取得了2010年第( )届亚运会的举办权。
A. 十五届 B. 十六届 C. 十七届 D. 十八届
答案:B
解析:分析:广州已经成功取得了2010年第十六届亚运会的举办权。
点评:该题考查历史时间的记忆。
10.北京承办奥运会的时间将是( )。
A. 2006年夏季 B. 2008年夏季 C. 2008年冬季 D. 2010年夏季
答案:B
解析:分析:北京承办奥运会的时间将是2008年夏季。
点评:该题考查历史时间的记忆。
11.全部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一组国家是( )。
A、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B、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C、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朝鲜
D、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答案:B
解析:分析:全部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一组国家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上海合作组织”组成国的识记。
12.在联合国,我国是( )。
A. 一般成员国 B. 非常任理事国 C. 常任理事国 D. 临时观察员
答案:C
解析:分析:在联合国,我国是 常任理事国 。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的识记。
13.目前,我国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部门是( )。
A. 生物工程 B. 航空航天技术 C. 激光技术 D. 克隆技术
答案:B
解析:分析:目前,我国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部门是航空航天技术。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
14.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国情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物产资源丰富 B. 我国的东西部地区差异不明显
C. 我国的自然灾害多发生在西部地区 D. 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充足
答案:A
解析:分析:我国地理国情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物产资源丰富,我国的东西部地区差异明显, 我国的自然灾害多发,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的基本国情的了解。
15.有关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B. 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C.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D. 中国综合国力与美、日、俄、德等居世界前列
答案:B
解析:分析: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 综合国力与美、日、俄、德等居世界前列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的了解。
16.我国工业产品居世界首位的是( )。
A. 钢铁 B. 石油 C. 原煤 D. 汽车
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工业产品居世界首位的是 原煤 。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7.2005年是郑和七下西洋( )周年纪念年。
A. 400 B.500 C.600 D.700
答案:C
解析:分析:2005年是郑和七下西洋600 周年纪念年。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8.目前,我国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 )。
A. 粮食、棉花、渔产品 B. 粮食、棉花、柑橘
C. 花生、甜菜、亚麻 D. 粮食、棉花、肉类
答案:D
解析:分析:我国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 粮食、棉花、肉类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到2050年我国将要实现的发展目标是( )。
A. 进入高度发达国家的行列 B. 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
C. 成为发展中国家排头兵 D. 城市化水平达到百分之百
答案:B
解析:分析:到2050年我国将要实现的发展目标是: 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 。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20.2004年中国的三大贸易伙伴是( )。
A. 日本、美国、欧盟 B. 欧盟、美国、日本
C. 美国、日本、欧盟 D. 欧盟、日本、美国
答案:B
解析:分析:2004年中国的三大贸易伙伴是: 欧盟、美国、日本 。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二、填空题
21.中国以世界上 % 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 % 的人口,这被公认为是一个奇迹。
答案: 7|21
解析:分析:中国以世界上7 % 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 21 % 的人口。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22.为了防止长江中上游水土继续大量流失,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减少洪涝灾害,国家继“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后,又实施了“ ”工程建设。
答案: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解析:分析:为了防止长江中上游水土继续大量流失,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减少洪涝灾害,我国实施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23.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境内,被誉为“中华水塔”,是 河、 江、 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答案: 黄|长|澜沧
解析:分析: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境内,被誉为“中华水塔”,是 黄河、长江、澜沧 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24.中国历史上国力强盛时,通过陆上和海上的“ ”,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远及亚洲、 洲和非洲等许多国家。
答案:丝绸之路|欧
解析:分析:中国历史上国力强盛时,通过陆上和海上的“ 丝绸之路”,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远及亚洲、欧洲和非洲等许多国家。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三、读世界地图,完成下题
以下字母所代表的江、河是:
a ; b ; c ; d ; e 。
答案:a 长江 b 密西西比河 c 亚马孙河 d 尼罗河 e 鄂毕河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河流所在的区域,以及学生对世界著名的河流分布,来填图。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图中河流所在的区域,结合学生的记忆来进行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5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