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写作 抓住细节 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写作 抓住细节 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3 15:2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写作
抓住细节
新课导入
首先,我们做个游戏热热身,这个游戏叫做“看文猜人”。
(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看一看 猜一猜
大家都猜到了吗?
大家能成功找到此人得益于什么?
人物细节的刻画
素养目标
1.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重点)
2.学习如何捕捉生活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重点)
3.注意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难点)
新课精讲
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描写都是细节描写,只有那些把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句话等用特写镜头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表现事物特征或者作者情感态度,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描写才可称之为细节描写。
1.肖像细节:对人物身材、容貌、服饰以及表情等典型特征的细微刻画。
2.动作细节:一连串个性化的动作;一个典型化的动作;一组对比性的动作。
3.语言细节:既能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又能触动读者心灵的特殊话语。
4.景物细节:特定时空下,对能够对人物形象或作品主题有特殊表现意义的景物进行的细微描写。
你知道有哪些细节描写?
想一想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书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让你印象深刻。试着写出一两个,不必用很长的文字,几句话就可以。
对人物脸部的细微表情(神态)进行描写。这对于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卖油翁》: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1世纪教育网
想一想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书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让你印象深刻。试着写出一两个,不必用很长的文字,几句话就可以。
作者描写了卖油翁观看陈尧咨射箭时的表情,只用了“睨”和“微颔”两个词语,就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态度,非常精彩。
景物描写:特定时空下,对能够对人物形象或作品主题有特殊表现意义的景物进行的细微描写。
21世纪教育网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台阶》
语言描写:既能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同时又能触动作者或读者心灵的特殊话语。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阿长与<山海经> 》
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如《老山界》:
“就在这里睡觉 怎么行呢 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 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 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这段心理描写,作者以多个问句的形式突出人物的矛盾心理,从侧面交代了山上露宿的危险与艰苦。
同学们在写作时,也要学会抓住细节,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21世纪教育网
首先要“细”。
要善于发现并抓住表现对象的细微之处进行刻画。作家孙犁在《山地回忆》中写道:“在她笑着的时候,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得放光。”“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前者表现“我’观察女孩子,后者表现女孩子观察“我”。这也许是极短暂的一瞥,然而就是这一瞥,就显示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和内心的细微变化。
其次要典型。
细节贵在精而不在多,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来写。如《台阶》中父亲洗脚、踩黄泥等细节描写,都很好地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
此外还要生动。
细节描写用语要生动、简洁,让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卖油翁》中写卖油翁观看陈尧咨射箭的表情和动作,只用了“睨之”和“但微领之”两个语句,就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人物的态度和心理。
本册第一单元学习的是“写出人物特点”。拿出当时的作文,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进行描写。根据下面的提示,做出修改。
写作实践一
提示:
1.修改时,注意加入一些能表现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或心理活动的细节。
2.带上自己的情感,比如赞赏或厌烦某个人,可以在用词或者语气上有所体现,也可以直接写自己的评价。
3.将修改后的作文和原文对比着读一下,体会抓住细节的效果。
自主活动
原稿:
修改稿:
点评:
与人相交,往往会经历从初识到相知的过程。交往一段时间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对某人的印象产生了变化,甚至对他有了全新的认识。以《那一次,我重新认识了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实践二
提示:
(1)要写的这个人,你对他的了解和认识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他对你是有深刻影响的。
(2)重点叙写促成“重新认识”的具体事件,注意抓住重要的细节或场面。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再现当时的情景。
(3)注意描写自己的心理变化,写清认识转变的过程。
任务解读
1.抓关键词。
2.抓人称代词。
3.写作顺序的安排。
此题是命题作文,关键词是“重新认识”。重新认识,是指对一个人的前后不同的认识,可以是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可以是认识由浅入深的过程。
“我”,表明这篇文章是以“我”的视角去写,在“我”的视角里,“他”原先是一个怎样的人,而现在“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需要写出前后的对比,也可以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
可以采用顺序,从“过去”写到“现在”,也可以采用倒叙,从“现在”写到“过去”,还可以采用插叙,插入一段回忆,写“过去”的人,这样形成对比。但不管是采用什么顺序,详写“现在”,即重新认识的过程。
例文展示
“嗒嗒嗒……”
清脆的高跟鞋的响声,在漫长,安静的走廊里回荡着。一位身着深色制服的女老师正迈着沉稳的老伐走着。突然,她转过头来,白光一闪,严厉的目光射了过来,好似能看透你内心……这就是我时科学张老师的第一印象。在第一次看见张老师时,因为她的褐色短发和眼镜,使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老师不好惹。所以刚开始上科学课的时候,总担心被老师点到名,因为害怕回答错误会引来那严肃的目光。慢慢发现张老师没有我想的严厉,也不责备我们,所以能稍稍放松。
但有件事让我重新认识了张老师。
那天一下课,张老师就招手让我过来。我心道是不是做错了什出事,又一想没有啊,我乖得很。直到张老师问我: “今天社团的实验准备好了吗?”社团课上每个人都要准备展示一个实验)我舒了一口气,忙说:“张老师等一下。”我一路跑回座位,抱着一个塑料盒来到张老师面前,略带得意地说:“哈,他看我的准备!”张老师微笑着,打开盖子,看到里面的锥形瓶还有化学试剂,张老师赞赏地点了点头。我也不紧张了,对着张老师侃侃而谈,
那一次,我重新认识了她
告诉张老师我的实验方案和实验过程,直到上课铃打响。
下一课就是实验课了!因为要展示,所以兴奋,跟着张老师就来了实验室,手心里全是汗。人慢慢地都到了,我也压力变大了。走上讲台,能看见张光师在同学们后面,微笑地看着我,我内心顿时有了十二分的勇气,清了清嗓子,开始讲:“我展示的实验叫作‘酸碱变色……’”每讲一句,就向后面的张老师望一眼。见张老师在专心的看我做实验,一边不住点头,心里便安定了不少,也就更加自信了。
实验结束了,张老师表扬了我,又说:“韦迪妍同学带的这些器材还可以做很多实验。”说看便又做了几个实验,其中一次张老师把两瓶试剂倒在一起,竟然像火山爆发一样喷射了出来。张老师还开心地笑着:“这就是科学的魅力。”这时候的张老师,是个温柔的老师,是个和蔼的老师。
这以后,我就不再觉得张老师有多么严厉了。反之,她和蔼,她负责,她会教导我们,改正我们的缺点,她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好老师。
提示:
1.可以回顾一下七年级上册学过的《学会记事》,叙述故事时应条理清楚。
2.注意联系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背景,对拍照时的细节做出生动具体的描写。
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从家里找一张你喜欢的照片,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实践三
例文展台
清明踏青,踏上老家久违的土地,心中感慨。收拾时偶见一张旧照片,勾起我无数回忆。  
照片上的背景是熟悉的小院,一身浅色棉麻衣的我,坐在小马扎上,用筷子津津有味地夹着玻璃碗里的素菜,一旁的姥爷边擦汗,边笑眼盈盈地望着我,目光炽热且温情。仔细端详,才发现碗里是马兰头。  
啊!马兰头,我想起那段淳朴自由的童年时光。  
马兰头又名红梗菜,但我们都叫马兰头,觉得亲切。慵懒的午后,我正百无聊赖时,姥爷邀请我:“咱去挖点儿野菜吧。嗯,就马兰头。”“好啊!”我眼里透出惊喜的光芒。我们带上大菜篮,出发了。  
出了院门的我飞跑着,还把两臂展开做飞机,踏在碎石子路上总有“嘎吱嘎吱”的声音,姥爷在后面从容不迫地走着。一步,两步。再看前面的我呢,正被金黄的菜粉蝶迷得团团转。不捉蝴蝶了,又去采浆果,一颗一颗黑色的小球,吃起来酸酸甜甜。  
照片里的故事
终于来到野菜地,我手舞足蹈。大口大口贪婪地吸着草香氤氲的空气。姥爷蹲下来,把篮子放在一边,一丝不苟地搜寻着马兰头的身影。看见了,双手凑过去,在那菜头上一掐,略微整理便甩入菜篮,再转过身接着掐。我学着姥爷的样子掐菜头,可总掐不到茎,全是一半的叶,两只手被青绿的汁液浸染。再去看姥爷的手,那手工作起来一丝不苟,上下翻飞,左右调换,灵活得像是皮影戏里的皮影人。  
白日头长长的,风吹得人有些发软,菜香的波纹一圈圈漾开,交叉,重叠,将我们两人淹没。  
“差不多了,走了!”姥爷呼唤我。傍晚时分,颇有“草铺横野六七星,笛弄晚风三四声”的意境。阳光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到了家,我迫不及待地想尝尝马兰头的滋味儿,姥爷动作迅速,洗净,焯水,拌上作料,盛进玻璃碗,一道朴实无华的凉拌马兰头完成。我夹上一口,清清淡淡,有点儿林清玄说的“清雅食谱”的意思。人间有味是清欢,我满足地闭上眼,姥爷在一旁看着我,眉眼里满是笑。  
妈妈见了这温馨的一幕,拿出相机按下快门。“咔嚓”,美好回忆就此定格。  
“吃饭了!”耳边传来妈妈的呼唤声。来到餐桌旁,面前竟有一碗凉拌马兰头,夹上一筷子,满嘴生香。抬眼,撞上姥爷满是笑意的眸子。  
这份记忆中的味道从未改变。  
淡淡野菜香,浓浓照片情。
板书设计
一感悟细节描写
(一)什么是细节描写?
(二)成功的细节有什么作用?
二、认识细节描写
品课文中的经典细节,简析其作用。
三、注意问题 1.细微。2.典型。3.生动。
写作实践一、二、三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