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类古诗文考点复习附练习
典故运用
考查考生对作品中用典手法的辨识及其表达效果的理解分析能力。
准确解答此类题目的要点有三:
一是在平时的学习和读书中加强文化积累,了解和熟悉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典故;
二是了解诗人创作时的境遇和心情;
三是结合所给诗词准确把握诗人借助典故所表达的思想或情感。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作者用“孙权射虎”“冯唐持节赦免魏尚”“象征侵掠的天狼星”的典故,表现了自己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随堂小考
1、原题精编
1.(2024·山西)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选用其中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入诗句点评的空缺处。
1939年·周恩来在绍兴的题词
诗句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秋瑾《满江红》)
点评: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表现出 的“竞雄”精神。
2.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024·四川雅安)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诗人自己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国家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中,“惶恐”和“零丁”反复出现,这是诗人写作诗歌时为了讲究句式整齐和前后呼应而采取的手法,只起了押韵的作用。
D.全诗饱含沉痛悲凉的感情,既叹国家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难困厄渲染到极致。尤其最后一句由悲而壮,慷慨激昂,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出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2)(2024·黑龙江绥化)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作者回顾身世,意在暗示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B.颔联运用比喻手法: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惶恐”“零丁”反复出现,渲染作战环境的险恶。
D.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
(3)(2024·黑龙江绥化)请说说尾联运用的抒情方式及表达的情感。
2、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甲】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乙】汉江临眺
王 维
楚塞①三湘②接,荆门九派③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④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⑤。
【注释】①楚塞:楚国边界,战国时这一带本为楚地。②三湘:漓湘、蒸湘、潇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③九派:指九条支流流入长江。④郡邑:指汉水两岸的城镇。⑤山翁:指晋代山简。他是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
1.下列对两首诗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甲诗描绘了大海壮观的景象,乙诗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汉江一带的山水景色。
B.甲诗营造出的意境风格是雄浑豪放、慷慨激昂的,乙诗营造出的意境风格是清新淡雅、悠远空灵的。
C.甲诗中,“山岛竦峙”描绘了山岛巍峨挺拔的特点;乙诗中,“山色有无中” 描绘了汉江两岸的山色若隐若现的特点。
D.甲、乙两首诗均采用了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和运用典故的表现手法。
2.学校组织诗歌朗诵会,你选择了以上两首诗。在朗诵前,你要向同学们介绍这两首诗所传达出的诗人情感,请简要阐述。
3.学校正在筹备一场山水摄影展,小语手头有一张展现大海波澜壮阔景色的照片和一张呈现江河蜿蜒流淌的照片。他打算分别借鉴这两首诗来为这两张照片命名并撰写简介,请你帮他任选一张照片进行命名,并结合相应诗句解说大海或汉江照片的特点。
参考答案:
原题精编:
1.鉴湖女侠
2.(1)C (2)C
(3)示例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抒发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壮志,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示例二: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
模拟演练:
(一)1.D(甲诗未运用典故)
2.《观沧海》:诗人通过描绘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中国的抱负和胸怀天下、博大宽广的胸襟。《汉江临眺》:表达了诗人对汉江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留恋山水的志趣和闲适悠然的心境。
3.示例一:《沧海浩瀚:日月星辰之摇篮》,这张照片展现的大海,如同曹操在《观沧海》中描绘的那般雄浑壮阔。“水何澹澹,洪波涌起”,从那汹涌澎湃的海浪中,可以感受到大海强大的力量。海与天相接之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仿佛看到吞吐日月、包容万象的宏大世界。
示例二:《汉江灵韵:山水之间的悠远画卷》:这张汉江的照片,恰似王维笔下《汉江临眺》的生动写照。“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照片中的汉江悠悠流淌,蜿蜒向远方,仿佛延伸至天地之外。江边的山峦空灵而缥缈,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
(选自《语文报·中考版》2025年3-4月“文言专号”)
图片
来源:网络,我们尊重原创,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使用不当的情况,或涉及原创内容,侵害了您的权益,请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QQ):504580314。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