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0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共7题;共21分)
1.(3分)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本八年级物理教材的重力约为50N
B.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8×105Pa
C.从地上捡起一本物理放到课桌上所做的功约2J
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50cm
2.(3分)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山上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点燃枯草
B.中考期间,在深夜燃放鞭炮
C.做光学实验时,用激光手电照射同学的眼睛
D.利用穿衣镜正衣冠
3.(3分)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把核能发电当作解决能源危机的主要措施。下列关于核能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B.核能发电利用的是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
C.核能发电利用的是原子核聚变释放的核能
D.核能发电释放核能的过程与原子弹爆炸释放核能的过程完全相同
4.(3分)如图所示,小成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字典,字典的一部分悬空在桌面以外,小成发现后将字典水平推回桌面内,在把字典由A位置推到B位置的过程中( )
A.字典对桌面的压力大小逐渐增大
B.字典受到的支持力大小逐渐增大
C.字典对桌面的压强大小逐渐增大
D.桌面对字典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5.(3分)如图所示,用不锈钢水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
B.水的温度越高,水含有的热量越多
C.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内能不变
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6.(3分)如图所示,关于电和磁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表明磁体周围存在着磁感线
B.乙图所示实验表明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C.丙图所示实验揭示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D.丁图所示实验表明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7.(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若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则电压表接在( )
A.AB间 B.BC间 C.CD间 D.AD间
二、填空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共7题;共21分)
8.(3分) 2024年4月25日,火箭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升空过程中,火箭向下喷出气体而向上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此时宇航员座椅的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图是飞船与空间站完成对接时的情景,以空间站为参照物,飞船是 的。
9.(4分)如图所示,每年进入腊月,人们常常在锅底架起柴火,在锅里加入花生进行翻炒,翻炒过程中飘出阵阵香气。
(1)(1分)木柴燃烧过程,木柴的热值 ;
(2)(1分)翻炒过程飘出阵阵香气,这是 现象;
(3)(2分)经过翻炒,花生的温度升高,内能 ,主要是通过 的方式来实现的。
10.(2分)图中AOB是光滑的轨道,A点的高度大于B点的高度,小球从A点由静止自由滑下,沿轨道AOB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从A点到O点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动能,离开B后它的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 (选填“a”、“b”、“c”或“d”)。
11.(3分)如图甲所示,利用风洞对汽车高速行驶进行模拟测试,测试过程中,汽车受到竖直向上的 (选填“浮力”或“升力”),从而使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车容易失控,为了减小上述意外情况的发生,在车尾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其外形应选用图乙中的 (选填“A”或“B”)。
12.(2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图是表示小亮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他是 眼.矫正的方法是戴 透镜片做的眼镜.
13.(3分)一头质量为6×103 kg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 cm2,它的重力为 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它对地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4分)在水平地面上,工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50N的箱子,4s内前进了6m,在这个过程中,木箱所受重力对木箱做功为 J;工人对木箱做功为 J;箱子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
三、作图题(本题3小题,共7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共3题;共7分)
15.(2分)如图甲为贵阳甲秀楼及其倒影的美景。请在答题卡上画出光从楼顶部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反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其中S点表示楼顶的位置。
16.(2分)如图所示,一名滑雪爱好者沿斜面下滑,其中O为滑雪爱好者的重心,请你在图中画出爱好者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17.(3分)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中的电灯、开关和插座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中.
四、实验题(本题3小题,共19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共4题;共19分)
18.(4分)(1)如图甲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是 ℃;
(2)如图乙所示,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木块长度的测量值是 cm;
(3)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4)如图丁所示,电能表的示数是 kW h。接在这种电能表上只有一用电器工作时,电能表1min转了60转,则这用电器电功率是 W。
19.(5分)小杨同学在家利用身边的物体,如图甲,蒙着刻有“F”的黑色镂空卡纸的手电筒,两个眼镜片a、b,一个扎有小孔的硬纸板c。
(1)如图丙,将镜片b放在刻度尺的70.0cm处时,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F”,那么镜片b的焦距为 cm;该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 眼;
(2)保持手电筒不动,将光屏移至120.0cm处,移动凸透镜,发现凸透镜在60.0cm刻度线处时,光屏上出现清晰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保持手电筒与光屏不动,将凸透镜移动到 cm刻度线处,光屏上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手电筒适当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 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重新呈现的像与之前的像相比 (选填“更大”、“更小”或“大小不变”)。此时,在手电筒和凸透镜之间放上镜片a,光屏应向 移动,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3)将镜片b换成了带小孔的硬纸板c,光屏上也出现了清晰的倒立的像,它的成像原理是: ;
(4)小何在用同样的器材进行实验时,观察光屏上的像时发现:只有像的中间部分清晰,偏左、偏右两侧的像都比较模糊。检查器材后发现只有凸透镜的安装有问题,小何做出调整后,立即在光屏上看到了整个“F”清晰的像,小何做出的调整是: 。
20.(3分)小光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他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蜡烛B,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B,直到从各个方向观察都与蜡烛A的像重合。
(1)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为了证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小光应该
A.从蜡烛A一侧透过透明玻璃观察光屏上能否成像
B.直接观察光屏上能否成像
(3)再将蜡烛A远离玻璃时,蜡烛所成像的高度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1.(7分)【探究名称】制作密度计
【问题】小明、小红在使用密度计时发现由于刻度不均匀,估读时误差较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准备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密度计。
【步骤】两人分别制作一个密度计
(一)小明方案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 在液体中;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1甲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1乙所示,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由图可知ρ液 ρ水(选填“>”“<”或“=”),ρ液与ρ水、h及H的关系式是 ;
(3)小明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在吸管上标出了0.8、0.9、1.0、1.1、1.2的刻度线(单位:g/cm3)。结果发现1.1刻度线在1.0刻度线的 (选填“上”或“下”)方;
(二)小红则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
(4)杆秤的工作原理是 ;
(5)小红方案:①模仿杆秤结构,用杯子代替秤钩,先自制一根无刻度“密度秤”;
②杯中不加液体,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如图2乙所示),将此时秤砣的悬挂点A标记为“0”刻度;
③杯中加水至a处,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将此时秤砣的悬挂点B标记为“1.0”刻度(单位g/cm3);
④以AB两点之间长度的为标准,在整根秤杆上均匀地标上刻度;
【交流】(6)小明利用自制密度计测量某种食用油,发现操作时出现了图1丙所示的情形,在不更换食用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 ;
(7)小红为了制作出精确度更高的“密度秤”,下列改进措施可行的是 。
A.把秤纽位置往靠近秤钩一侧移动
B.减小秤砣的质量
C.改用更轻的杯子装液体
D.换用更细、更长的秤杆
五、计算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13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共2题;共13分)
22.(6分)如图甲所示,在一个底面积为500cm2的足够高的圆柱体容器中装了50N的水,现在将一实心长方体物块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物块下表面刚好与水面接触,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物块未与容器底接触)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求:
(1)物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物块的密度;
(3)如果不计容器的质量,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且物体没有到达容器底部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3.(7分)小宇家用了三年的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由机内温控开关S0自动控制),从说明书上收集到如表数据及如图所示的电路原理图。[c水=4.2×103J/(kg ℃),ρ水=1.0×103kg/m3]
(1)问饮水机何时处于保温状态;
(2)求加热状态下正常工作的电流;
(3)求电阻R1的阻值;
(4)当水箱储满水时,在额定电压下连续加热7分钟,水温能升高多少摄氏度?(不计热损失)
热水箱最大装水质量 2.0kg
额定电压 220V
加热状态的功率 880W
保温状态的功率 50W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19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共3题;共19分)
24.(6分)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对课本的实验进行改进,如图。
(1)为了避免声音通过底部固体传出,利用磁悬浮装置使发声体悬浮于空中,A磁体上端为N极,则B磁体下端为 极;
(2)将内部充有少量空气的气球口系紧,并悬挂于玻璃罩内壁,实验过程发现气球体积变大,说明罩内气压变 ;
(3)罩内空气不断减少,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了,但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照旧跳动,说明发声体仍在 ;
(4)本实验无法抽成绝对真空,需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得出:真空 传声。写出一个运用类似研究方法的实验: 。
25.(7分)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千百年来,人类对月球充满了好奇。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止。中国在人类探月的航空航天事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并传回了珍贵的月面照片,这是我国登月探索路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嫦娥四号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有一面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之为月球背面。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由于受到月球自身的遮挡,无法直接实现与地球的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而“鹊桥”中继星则将为嫦娥四号搭建地月信息联通“天桥”。
(1)(1分)运载火箭使用的液态燃料是通过降低温度和 的方法使燃气液化而形成的;
(2)(1分)火箭发射时,会产生频率低于20Hz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3)(1分)航天器外壳的材料,要求轻巧、耐高温,熔点 (选填“高”或“低”);
(4)(2分)为了防止航天器在发射后与大气层摩擦过热而烧毁,通常在航天器外壳的表面上涂上一层固体烧蚀材料。烧蚀材料在高温、高压气流的冲刷下会发生热解,同时发生熔化、汽化或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可以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起到保护航天器的作用;
(5)(1分)由于月球的遮挡,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探测器无法与地球直接传输信息(信息的传递可类比于光的传播),“鹊桥”中继星应该位于图中 (选填“A”或“B”)位置时,可起到信息中转作用;
(6)(1分)已知无线电波在太空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当“鹊桥”卫星距离地球约4.5×108m时,地球控制中心向“鹊桥”卫星发出无线电波指令,需要 s时间,“鹊桥”卫星会收到指令。
26.(6分)广东的春季,天气潮湿,需要除湿,如图1所示为某实验室的自动除湿器。除湿器内部的电路结构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简化后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电压U1=12V,调控电阻R0的阻值范围为0﹣1000Ω,R为装在除湿器内的湿敏电阻,其阻值随相对湿度φ(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百分比,单位为:%RH)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L为磁控开关,当湿敏电阻R的阻值发生变化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随之发生变化,当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L的两个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弹片具有了磁性并相互吸合,工作电路的压缩机开始带动系统进行除湿。工作电路两端电压U2=220V,Rg为保护电阻,磁控开关L的线电阻不计。问:
(1)当S接通时,可判断出图2中线圈上端P的磁极是 极;
(2)磁性弹片可能是下列哪些材料组成 ;
A.钴、锌
B.铁、铝
C.钴、镍
D.铁、钢
(3)开关S闭合后,磁控开关L的两个弹片就具有了磁性,其原理与以下哪个装置相同? (填写字母);
A.电动机
B.电磁铁
C.发电机
D.话筒
(4)因实验室内有较敏感的器件,要求相对湿度控制在45%RH以内,则R0调控电阻的阻值不能超过 Ω;
(5)由图3可知,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 ;在磁控开关L闭合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要早点开始除湿,则应将控制电阻R0的阻值 (以上两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6)小明查看了该除湿器的铭牌,其中有一参数为“除湿量1.2kg/h(30℃80%RH)”,表示在30℃、相对湿度80%的情况下每小时的除水量,相关资料显示在该环境条件下的室内空气含水量是30g/m3。小明所在的实验室环境温度为30℃、相对温度80%,体积为200m3,想使用这台总功率为1100W的除湿器为实验室除湿,如果每次都能把该实验室里的水分除干,则除湿一次需要消耗电能 J。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功的计算及应用
2.【答案】D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3.【答案】B
【知识点】核能;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核聚变;核裂变
4.【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压强大小比较
5.【答案】A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燃料的热值
6.【答案】C
【知识点】磁感线及其特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7.【答案】C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
8.【答案】相互;不变;静止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力作用的相互性;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9.【答案】(1)不变
(2)扩散
(3)增大;热传递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燃料的热值;分子热运动
10.【答案】重力势;c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机械能守恒条件;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11.【答案】升力;减小;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飞机的升力;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
12.【答案】近视;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13.【答案】;;变大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14.【答案】0;600;1.5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是否做功的判断;功的计算及应用
15.【答案】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16.【答案】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摩擦力的方向
17.【答案】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家庭电路的连接
18.【答案】38.7;0.1;2.0;3.4;30.6;1200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刻度尺的使用;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电能表参数的理解
19.【答案】20.0;远视;放大;90.0;左;更小;右;光的直线传播;适当扭转凸透镜,让凸透镜和光屏平行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20.【答案】大小;B;不变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1.【答案】竖直漂浮;>;;下;杠杆的平衡条件;将食用油倒入截面积较小的量筒或试管中进行测量;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
22.【答案】(1)10N;(2)2.5×103kg/m3;(3)1200Pa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23.【答案】(1)温控开关S0断开时;(2)4A;(3)55Ω;(4)44℃
【知识点】比热容;电功率的计算
24.【答案】N;小;振动;不能;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声音的传播条件;物理学方法
25.【答案】(1)压缩体积
(2)次声波
(3)高
(4)升华;吸收
(5)B
(6)1.5
【知识点】物质的三态;液化及液化放热;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超声波与次声波;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6.【答案】N;C;B;500;减小;减小;1.98×107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磁性材料;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