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辨识媒介信息》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辨识媒介信息》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3 17:3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级人教版语文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三)辨识媒介信息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能够针对不同媒介,正确理解、辨析、评判各种媒体带来的信息。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辨识媒介信息,了解辨识虚假信息的基本知识、方法,并将其运用于生活之中,提升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利用多种媒介传播信息,掌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传播信息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技巧、要点等,并进行有效实践,不断提升媒介应用能力与审美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良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媒介素养。
【教学重点】 提高运用多媒体学习、工作、交往的能力,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生活。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理解、辨析、评判各种媒介信息,多角度分析问题,养成独立判断的习惯,从而以正确的价值观面对海量的信息。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火眼金睛——辨识媒介信息的真假
【导入语】进入媒介多元化的时代,媒介信息在告知我们,娱乐我们,取悦我们的同时,也在打搅我们,烦扰我们,迷惑我们,波涛汹涌的信息浪潮中,对万千媒介说我爱你,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保持理性,学会辨析媒介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逐步形成独立判断,做出客观评价,看清纷繁复杂的媒介世界,学会正确面对海量信息,并恰当筛选利用,提高媒介素养,拥有一双慧眼,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立足语文,拥抱时代。
(一)辨识媒介信息真假的案例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和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的获取就在弹指之间。但是,不知道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信息让你或惊喜或惊讶或惊吓。但是到头来,你发现,终是虚惊一场。
案例一:近日,网传有中国男子在柬埔寨被绑架,并不断被抽血贩卖。
2月28日,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发布《驻柬埔寨使馆发言人就柬警方查证“血奴”案属编造事发表谈话》。文中称,柬警方向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通报了初步调查结果并发表公告,认定所谓“血奴”案纯属编造。
教师分析:中国公民李亚缘纶偷渡来柬,后因肝部患严重疾病,联系当地一社会组织寻求帮助,先后有3人出于不同目的,协助李编造、宣传其被非法拘禁,受到虐待及充当“血奴”的假新闻,误导舆论,严重影响社会秩序
案例二:2022年1月11日,一则名为“平均一天吃4个鸡蛋胆囊长满结石”的新闻冲上热搜,引发网友们的关注和讨论。
教师分析:看完整篇报道你就能发现,长结石的罪魁祸首,并非鸡蛋,而是当事人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不佳等多重原因造成的,有专业营养师也表示,食物中的胆固醇对于人体总体胆固醇的贡献率不高,吃点鸡蛋并不用太担心 ,正常吃鸡蛋 ,对人体没有危害
案例三: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冠状病毒
记者31日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了解获悉,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此前,上海药物所启动由中科院院士蒋华良牵头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药物研究应急攻关团队,在前期SARS相关研究和药物发现成果基础上,聚焦针对该病毒的治疗候选新药筛选、评价和老药新用研究。
目前,双黄连口服液已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开展临床研究。
教师分析:市民误以为,这种口服液可以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我们从新闻的标题及内容看
抑制确实不等于预防和治疗,近义词容易使读者误读,所以“人命关天的好消息表述要准确再准确啊!”
(二)辨识媒介信息真假的专家引领
播放视频:中国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的专家访谈
主要关注两个问题:
1.为何在互联网时代谣言的传播会加剧?
2.社交媒介崛起后,网络谣言有哪些新特点?
(三)辨识媒介信息真假的方法
1. “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吕氏春秋 察传》有辨识信息的自觉与能力,能够分辨各种媒介信息的真伪,就成为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我们首先就从语言的角度来分辨一下信息的真假。
学生活动一:结合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虚假信息,以小组为单位,有条理归纳媒介虚假信息的语言特征。
注意两个问题:
(1)自己划一划,找一找虚假信息的语言特征。
(2)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虚假消息的特征,议一议,看有没有共同的地方,确定一位同学负责执笔有条理地归纳虚假信息的语言特征。
播放视频:标题党如何炮制与事实不符的“爆款新闻”的。(由papi酱团队制作的视频)
学生活动展示:
拆解“标题党”的常见套路
播放学生活动视频(5分钟)
2. 总结真假新闻的语言特点
首先我们关注标题
真消息 言语平实,表意清晰
假消息 多标题党,文不对题
再关注概念表述
真消息 对概念 界定清楚,定义准确
假消息 模糊语言代替精准定义
再看表述的客观性
真消息 陈述客观 表达理性
举证丰富 剖析全面
假消息 感性语言代替理性分析
最后 看结论的表述
真消息 结论合理,建议科学
假消息 断崖式陈述,指令式建议
二、大浪淘沙——辨识媒介信息的价值和素养
除了从语言的角度,我们还可以从文章信源、文章内容等方面识别媒介信息真假
第一步:查找文章的信息来源 关注作者的身份
第二步:寻找信息中的观点和结论
第三步:辨别支持观点和结论的理由
第四步:找出信息中的事实
第五步:判断事实的真实性
4. 学生活动二:制作信息可信度记分表
我们围绕一个话题检索信息并对其信息来源、内容和观点的价值和素养进行评价并赋分:(按照信息价值:正向得1分,不明或分不清不得分,负向减1分。)
话题:青少年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粒沙里见世界——辨识媒体立场
【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从语言特点、信息来源、内容结构等方面辨识信息的真伪,辨识信息真伪。我们知道分辨信息的良莠,比辨别信息真伪,是更进一步的能力,旨在培养同学们在追求信息真实的基础上,学会追求信息的善和美,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阅读和反思
自觉地端正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从而养成健康向上的思想和情感,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升辨识媒介信息的能力和素质。
一、辨识媒介立场的方法
我们要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真实性,辨识媒体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人物、同一事件,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我们要学会分析其新闻立场,把握其不同的侧重点,并能理性地进行评价。
案例分析
18年高考1卷 实用类阅读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网》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着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递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递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明确:
第一则新闻
《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明确:
第二则新闻
《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奉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了,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跨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明确:
第三则新闻:
《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问题:
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网》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明确:
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二、辨识媒介信息的综合运用
综合活动:
请同学们选取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综合运用所学的方法,记录你对多媒介信息的甄别和思考的过程,并谈谈作为多媒介的接收者与表达者,我们要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播放视频:展示学生的优秀个案分析(刘学洲事件的始末)
教师总结
网络媒介素养一般会从“传”和“受”两个角度去分析,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既是网络信息的生产者与传播者,也是网络信息的接收者。提升甄别能力,可以从信源、内容等角度进行。
首先,要有追溯信源的意识。
其次,要对文本内容进行交叉信源印证。
最后,是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区分“事实”与“观点”。
三、辨识媒介信息课堂练
1.以下信息你判断哪两条可能是真信息?(双选题)
A.自媒体消息:9 月 20 日起厦门国内出港航班取消。 (来源于抖音)
B.央视新闻:记者向厦航方面证实,9 月 20 日厦航的 MF8567(厦门-上海虹桥)和 MF8491(厦门-重庆)航班将正常执行,后续每天还会有国内出港航班。 (来源于电视)
C.吃黄鳝可以治疗癌症。 ( 来源于朋友圈 )
D.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有很大的身体损耗,而黄鳝有很好的滋补作用,适当吃一点黄鳝,既能够为患者补充营养,也能够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 (来源于报纸)
全课总结
答案BD
2.以下媒介信息,哪两条可能是虚假信息(双选题)
A.本周日(11 月 21 日)下午 3:30 分,校东区篮球场,高一篮球队将迎战高二篮球队,有时间的同学欢迎前来观看。 (来源于学校广播)
B.坚决反对入户门内开!群里这么多人,感到可笑、可悲、可怜!为了自己的权益,都不知道抗争!以前抗日的时候,连小孩子都知道要打倒日本鬼子的! (来源于微信某小区业主群)
C.尊敬的来信人:您好!您反映的某小区入户门内开与房屋预售前宣传不符的问题,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认合同后,认为不存在虚假宣传、欺诈销售行为。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来源于政府网站)
D.73 岁东莞清溪企业家豪娶 29 岁广西大美女,88 万礼金+88 万二房公寓+豪车一辆(来源于抖音)
答案BD(B信息表达主观情绪激烈,立场缺乏客观公允 D.信息有意强调年龄的差异和礼金数额,有断章取义,故意夸大之嫌。)
四、全课总结
媒介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难以通过几节课学习就能实现,而是需要长期关注、实践、思考,不断丰富知识储备,积累实践经验,作为贯串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的学习任务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需要渗透在其他任务群的学习过程之中而“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不仅是某个时段的学习任务,更应该是同学们日常的生活样貌,其更长远的价值在于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立足语文,拥抱时代,我们终将在媒介的共融中,迎来时代赐予的精神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