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同步巩固练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同步巩固练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13 17:2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同步巩固练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B.分子从无限远靠近到距离r0处过程中分子势能变大
C.分子势能在r0处最小
D.分子间距离小于r0且减小时,分子势能在减小
2.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蒸气推出橡胶塞导致水蒸气内能增加
C.水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橡胶塞的动能是由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来的
3.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分子的位置如图中横轴所示,现认为乙分子只受甲分子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r等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B.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均减小
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大
D.在r由r1变到10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4.如图为A、B 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 与两分子间距离x的变化关系曲线,其中A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B分子从位置处由静止释放,A、B两分子间仅存在分子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分子从位置运动到位置过程中,速度在增大,分子力也在增大
B.B分子在位置时,速度最大,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大于0
C.B分子从位置运动到位置过程中,分子力对其做正功
D.B分子在位置和位置间做往复运动
5.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分子势能都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如图所示,如果用横轴表示分子间的距离,纵轴表示分子力或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纵轴正方向表示分子间的斥力,负方向表示分子间的引力,则曲线A表示斥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曲线C表示引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曲线D表示合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
B.如果纵轴表示分子势能,则曲线B表示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的关系
C.分子间距离无穷远时,分子势能最小
D.教室内空气的分子势能趋于零
6.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从处静止释放后仅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下滑到x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图中分子势能最小值,若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分子在时,加速度最大 B.乙分子在时,其动能最大
C.乙分子在时,动能等于 D.甲乙分子的最小距离一定大于
二、多选题
7.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已知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可求出一个气体分子的体积
B.气体温度升高时,速率较大的分子占总分子数的比例升高
C.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悬浮微粒的大小有关,说明分子的运动与悬浮微粒的大小有关
D.两个分子甲和乙距离变化过程中,只要两分子克服分子力做功,则分子势能一定增加
8.如图所示,将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乙分子位于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表示作用力表现为斥力,表示作用力表现为引力,A、、、为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设两分子间距离很远时,。下列选项中分别表示乙分子的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其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9.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完全相同的分子A、B,从x轴上的坐标原点和处由静止释放,如图甲所示。图乙为这两个分子的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变化的图像,当分子间距分别为、和时,两分子之间的势能为、0和,取间距无穷远时势能为零,整个运动除分子间的作用力外不考虑其他外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分子B到达坐标时,两分子之间的分子力为零
B.分子B的最大动能为
C.两分子从静止释放到相距无穷远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D.当两分子间距无穷远时,分子B的速度为
10.如图甲所示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之间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为正,一般地,分子间距大于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可以忽略;如图乙所示是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之间的关系,a是图线上一点,ab是在a点的图线切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分子间距离由增至,分子势能增加
B.图甲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分子势能变化的数值,与零势能点的选取有关
C.图乙中Oa斜率大小表示分子间距离在该间距时的分子间作用力大小
D.图乙中ab的斜率大小表示分子间距离在该间距时的分子间作用力大小
三、解答题
11.类比是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双原子分子中两原子A和B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以A为坐标原点O,沿着A和B的连线建立r轴,如图1甲所示。如果选定原子距离无穷远处势能为零,则A和B之间的势能EP随距离r变化的规律如图1乙所示。
a.若B只在r=r0点附近小范围内振动,EP随r变化的规律可近似写作,式中和k均为常量。假设A固定不动,B振动的范围为,其中a远小于r0。请在图2中画出B在上述振动范围内受分子力F随距离r变化的图线,并求出振动过程中这个双原子系统的动能的最大值Ekm。
b.若某固体由大量这种分子组成,请结合图1乙分析说明,当温度升高时,物体体积膨胀的现象。
12.如图1所示,a、b为某种物质的两个分子,以a为原点,沿两分子连线建立r轴。如果选取两个分子相距无穷远时的势能为零,则作出的两个分子之间的势能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假设分子a固定不动,分子b只在ab间分子力的作用下运动(在x轴上)。当两分子间距离为时,b分子的动能为()。
(1)求a、b分子间的最大势能;
(2)并利用图2,结合画图说明分子b在x轴上的运动范围;
(3)若某固体由大量这种分子组成,当温度升高时,物体体积膨胀。试结合图2所示的关系图线,分析说明这种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的原因。
参考答案
1.C
分子间距离大于r0,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分子从无限远靠近到距离r0处过程中,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则在r0处分子势能最小;继续减小距离,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故选C。
2.D
A.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水蒸气内能减小,故B错误,D正确;
C.水被火焰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故C错误。
故选D。
3.B
AC.由图像可知,分子间距为时分子势能最小,此时分子间的距离为平衡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故AC错误;
B.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均减小,故B正确;
D.在r由r1变到10r2的过程中,作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
知,从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先减小到零,再变为引力,从r2变到10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4.D
A.B分子从位置运动到位置过程中,分子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速度在增大,则分子力做正功,分子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在减小,故A错误;
B.B分子在位置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速度最大,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则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小于0,故B错误;
C.B分子从位置运动到位置过程中,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对其做负功,故C错误;
D.根据能量守恒,B分子在位置和位置间做往复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5.D
A.如果纵轴正方向表示分子间的斥力,负方向表示分子间的引力,则曲线A表示斥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曲线C表示引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曲线B表示合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A错误;
B.如果纵轴表示分子势能,则曲线D表示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的关系,B错误;
C.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势能最小,C错误;
D.教室内空气分子间距可视为,分子势能趋于零,D正确。
故选D。
6.C
ABC.乙分子在时,分子势能最小,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分子力为零,故加速度为零,此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由于从处静止释放后仅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下滑到x轴运动,故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则此时的动能等于,故C正确,AB错误;
D.当乙分子运动到时,其分子势能为零,其分子动能也为零,此时两分子的距离最小,而后向分子间距变大的方向运动,因此甲乙分子的最小距离一定等于,故D错误。
故选C。
7.BD
A.由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算出气体分子所占的体积,但是得不到气体分子的体积,故A错误;
B.根据速率分布规律图,气体温度升高时,速率较大的分子占总分子数的比例升高,故B正确;
C.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这是由于悬浮颗粒周围的液体分子对悬浮颗粒撞击的不均衡引起的,不能说明分子的运动与悬浮颗粒的大小有关,故C错误;
D.只要两分子克服分子力做功,则分子势能一定增加,故D正确。
故选BD。
8.BCD
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与力的大小成正比,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知图线的形状与图线相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中乙分子的运动方向始终不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分子的动能不可能为负值,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根据能量守恒,其分子势能不可能增大到正值,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CD。
9.ABC
A.两个完全相同的分子由静止释放后,A分子向左运动,B分子向右运动,运动性质完全相同,当它们之间距离为时,分子势能最小,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此时B向右移动,则A向左移动,则有
此时B分子的坐标应为
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两分子之间势能为时动能最大,减少的势能为
根据能量守恒,减小的势能转化为两分子的动能,故分子B的最大动能为
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分子势能是标量,且正负可以表示大小,故它们之间的分子势能是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当分子间距无穷远时,减少的势能全部转化为两分子的动能,则
解得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0.AD
A.分子间距离在至区间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距离由增至,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故A正确;
B.图甲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分子势能差值,势能差值与零势能点的选取无关,故B错误;
CD.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图像中,图线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1.a.,图像见解析; b.说明见解析
a.原子B振动过程中受力随距离变化的图线如答图2所示
由题意可知,原子B处于r1=r0处时,系统的动能为最大值
系统的势能为最小值
原子B处于处时,系统的动能
系统的势能为最大值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解得
b.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的活动范围 x将增大。当r=r1、r=r2时分子动能为0,分子势能相等为Epm,如答图3所示,其中, x 增大主要向方向偏移,从宏观上表现为体积增大。
12.(1);(2);(3)见解析
(1)当b分子速度为零时,此时两分子间势能最大,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有
(2)由图像可知,当两分子间势能为时,b分子对应和两个位置坐标,b分子的活动范围为
如图所示
(3)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在时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的活动范围将增大,由可以看出,曲线两边不对称,当时曲线较陡,当时曲线较缓,导致分子的活动范围主要向方向偏移,从宏观来看物体的体积膨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