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爱心义卖》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爱心义卖》单元是第一学段“综合实践”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了解货币的意义,具有勤俭节约的意识,形成初步的金融素养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
积极投入模拟购物活动,能清晰表达和交流信息,认识元、角、分,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会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合理使用人民币;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反思并述说购物的过程积累使用货币的经验;形成对货币多少的量感和初步的金融素养。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主题活动的主要内容: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了解货币的意义,具有勤俭节约的意识,形成初步的金融素养。
(三)学生认知情况
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本单元是学生首次接触有关“购物”的知识。认识人民币的基础是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活动,学生在这一方面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大部分学生都认识人民币,都有过买文具的经历,但对如何付钱、该找回多少钱缺少换算能力。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都有和家长一起购物的经历,但缺乏独立购物的实际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用微信、支付宝付款的方式居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作为从事新学习活动的“生长点”。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单元目标拟定
(一)教学目标
1.积极投入模拟购物活动,能清晰表达和交流信息,认识元、角、分,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会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合理使用人民币,形成对货币多少的量感和初步的金融素养。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反思并述说购物的过程,积累使用货币的经验。
4.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了解中国货币的历史知识,感悟货币的价值。
5.知道爱护人民币,形成乐于助人、尊老爱老的品质。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能结合生活经验,给不同的商品确定合理的价格。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记录、反思并述说筹备及购物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二)教学难点:能在换钱、付钱和找钱等操作过程中,合理使用人民币。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学生将在真实购物活动中,综合运用数学、语文等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积累使用人民币的经验,形成初步的量感和金融素养。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从具体编排来说:
1.创设真实情境,在真实的活动任务中认识人民币。
2.重视实践活动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3.了解货币文化,培养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主题活动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综合与实践 爱心义卖 爱心义卖(1) 1
爱心义卖(2)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爱心义卖(1) 目标: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认识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 分,会进行人民币的换算。 任务一:认识人民币。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认识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 分,会进行人民币的换算。
爱心义卖(2) 目标:让学生经历购物算钱、付钱及找回的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任务一:解决有关人民币的实际问题。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能解决有关人民币的实际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主题活动
-爱心义卖
(青岛版)一年级
下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核心素养目标
在义卖活动中,运用已学的加减法知识独立进行算钱、付钱、找钱等实际操作,体验付钱找钱方式的多样性,体会应付的钱、付出的钱与找回的钱三者之间的关系。
01
02
让学生经历购物算钱、付钱及找回的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03
通过体验爱心义卖的全过程,形成对货币的量感,发展应用意识,在活动中积累使用货币的经验。
新知导入
1.认一认,填一填。
( ) ( ) ( ) ( )
( ) ( ) ( ) ( ) ( )
1元
2元
5元
5角
2角
1角
1元
5分
5角
新知导入
2.换一换。
(1)1张 可以换( )张 。
(2) 1张 可以换( )张 ,还可以换( )
张 , 还可以换( )张 。
5
2
10
20
解决有关人民币的实际问题
学习任务一
探究新知
活动2:爱心义卖
在义卖活动中,怎样买卖物品
要大方表达,还要会计算应找回多少钱。
探究新知
我只有3元钱,不够买一个笔袋。
我有10元钱,可以买一个玩具熊和一个魔方。
买一辆玩具车要怎样付钱呢
探究新知
一辆玩具车6元7角,可以怎样付钱
可以付6个
和7个 。
可以付1个 、
1个 和7个 。
可以付1个 ,找回3个 和3个 。
探究新知
2+6=8(元)
10-8=2(元)
答:还剩下2元。
10元可以买一个玩具熊和一个魔方还剩下多少元?
探究新知
你买(或卖)了哪些东西 花(或收入)了多少钱
我们把买(卖)的物品和价格做好记录,方便计算。
探究新知
一个笔袋
3元5角
5元
5元-3元5角=1元5角
4元3角
8角+3元5角=4元3角
探究新知
本次义卖一共收入多少钱呢 我们来数一数……
数钱时,可以先将本次义卖收入的钱按面额从大到小叠在一起,然后从面额较大的钱开始数,依次数完即可。
探究新知
活动3:购物献爱心
有的老年人喜欢下象棋,我去文体专卖店买象棋。
用这些钱为敬老院买哪些文体用品比较合适呢
有的老年人喜欢跳广场舞,我去电器商店买音响。
有的老年人还喜欢舞太极剑,我去体育用品店买太极剑。
有的老年人喜欢书法我去买毛笔。
探究新知
活动4:了解货币知识
我们去博物馆了解一下最早的货币是什么样的。
贝币是中国早期的货币。
探究新知
我从书上查一下世界上有哪些流通的货币。
世界上流通的货币有很多种,如人民币、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
探究新知
我讲第一套人民币的信息。
我讲中国的古币信息。
我讲世界上流通的货币信息。
探究新知
有了钱币以后,可以用钱来买东西,方便多啦。
古代没有钱币的时候,人们大多用实物交换。
做“买家”和“卖家”的学问可真多!
探究新知
除了现金支付,支付方式还有很多种,比如扫码支付、刷脸支付……这些都是科技进步的结果!
用“爱心义卖”的收入能帮助别人,我很快乐!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将这份美德传承下去。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1.填一填。
1元=( )角 1角=( )分
12元+18元=( )元
50元-34元=( )元
1元-6角=( )角
10
10
30
16
4
课堂练习
2.填一填。
(1)明明买了23元钱的水果,应该付给售货员( )张10元的人民币,找回( )元。
(2)笑笑买了一瓶 ,她付了1张 ,2张 和3张
。这瓶 ( )元( )角。
3
7
15
5
课堂练习
3.买一双鞋和一顶帽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66+30=96(元)
答:一共需要96元。
课堂练习
4.明明买这三样东西,一共需要多少元?他付了10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
5+18+6=29(元)
100-29=71(元)
答:一共需要29元;应找回71元。
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分层作业
【知识技能类作业】
1.认一认。
( ) ( )
36元
57元6角
分层作业
3元
6元
5元
2元
2.下面是快餐店的食品种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明有8元钱,可以买哪个套餐?吃哪个套餐最便宜?
+
=
3元
6元
2元
+
=
6元
2元
+
=
5元
8元
7元
9元
8元
+
=
5元
3元
1
2
3
4
分层作业
3.你会购物吗?
(1)如果每样都买,至少要带几张10元钱?
(2)10元钱最多可以买哪几样学习用品?
3+1+18+4+6=32(元)
答:至少要带3张10元。
答:最多可以买3样,分别是刨笔刀、练习本、钢笔。
3+1+6=10(元)
【综合实践类作业】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主题活动-爱心义卖》教学设计
课题 主题活动-爱心义卖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主题活动是小学数学中关于人民币教学的唯一单元,是基于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了一些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在义卖活动中,运用已学的加减法知识独立进行算钱、付钱、找钱等实际操作,体验付钱找钱方式的多样性,体会应付的钱、付出的钱与找回的钱三者之间的关系。学习内容分析:让学生经历购物算钱、付钱及找回的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体验爱心义卖的全过程,形成对货币的量感,发展应用意识,在活动中积累使用货币的经验。
重点 解决有关人民币的实际问题
难点 解决有关人民币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课件出示: 1.认一认,填一填。2.换一换。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通过复习旧知,既能激活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打下基础。
讲授新课 任务一:解决有关人民币的实际问题。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还学会了人民币的兑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师:在义卖活动中,怎样买卖物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要大方表达,还要会计算应找回多少钱。课件出示:师: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师:一辆玩具车6元7角,可以怎样付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师:10元可以买一个玩具熊和一个魔方还剩下多少元?你是怎样想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2+6=8(元)10-8=2(元)答:还剩下2元。师:你买(或卖)了哪些东西?花(或收入)了多少钱?课件展示:师:从表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师:你还能按照上表填一填其他物品的义卖价格、买家支付吗?并算一算一共支出多少钱?师:本次义卖一共收入多少钱呢?我们来数一数,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师:用这些钱为敬老院买哪些文体用品比较合适呢?师:接一下来我们去博物馆了解一下最早的货币是什么样的?谁说说你知道货币信息?师: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啊!做“买家”和“卖家”的学问可真多!古代没有钱币的时候是怎样解决的?师:古人真聪明,有了钱币以后,可以用钱来买东西,方便多啦!通过义卖活动给老人带来很多快乐?在义卖过程中,你知道了哪些方便的支付方式?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何收获?对照下表自我评价一下吧! 学生说一说。生:1辆车6元7角。生:魔方2元。生:熊猫6元……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学生组内交流讨论。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生:我们把买(卖)的物品和价格做好记录,方便计算。生:一把尺子义卖价格是8角,买家支付1元,找零2角。学生尝试算一算。数钱时,可以先将本次义卖收入的钱按面额从大到小叠在一起,然后从面额较大的钱开始数,依次数完即可。生:有的老年人喜欢跳广场舞,我去电器商店买音响。有的老年人喜欢下象棋,我去文体专卖店买象棋。有的老年人还喜欢舞太极剑,我去体育用品店买太极剑。有的老年人喜欢书法我去买毛笔。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信息。生:人们大多用实物交换。生:除了现金支付,支付方式还有很多种,比如扫码支付、刷脸支付……这些都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学生自我评价全班分享。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课堂练习 基础题:1.填一填。1元=( )角 1角=( )分12元+18元=( )元50元-34元=( )元1元-6角=( )角2.填一填。 习题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题:3.买一双鞋和一顶帽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拓展题 4.明明买这三样东西,一共需要多少元?他付了10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爱心义卖(1) 利用简洁的文字呈现本节课的重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1.认一认。 ( ) ( ) 2.下面是快餐店的食品种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综合实践类作业】3.你会购物吗?(1)如果每样都买,至少要带几张10元钱? (2)10元钱最多可以买哪几样学习用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