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30分钟 55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2024·盐城高一检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者认为,对于基督徒而言,结婚、建立商务关系和从事公共事务都是十分荣耀的,他们为那些拒绝修道院生活、推崇在社会中积极生活的人进行了勇敢的辩护。可见这些人文学者( )
A.破坏了天主教的纯洁
B.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
C.主张享受世俗的生活
D.都是虔诚的宗教信徒
【解析】选C。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现世享乐,推崇在社会中积极生活,C正确;材料未涉及文艺复兴对天主教的影响,排除A;材料推崇在社会中积极生活的人,而不是“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排除B;从材料无法得知这些人文学者是否是虔诚的宗教信徒”,排除D。
2.15世纪有西欧学者提出,“这个世界和它的所有美好事物,看来是由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起来的……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你是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和塑造者”。可以看出该学者( )
A.批判中世纪宗教信仰
B.倡导宗教信仰自由
C.借助神学宣扬新思想
D.推崇资本主义制度
【解析】选C。根据“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可知,该学者是在借助上帝的权威肯定人的价值,即借助神学宣扬新思想,C正确;该学者是在宣扬新思想,不是在批判中世纪宗教信仰和倡导宗教信仰自由,排除A、B;15世纪时还没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排除D。
3.(2024·淮安高一检测)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绘画作品中的民众人物,不仅服饰日益丰富和华丽,而且人物也开始戴上各种头饰和手饰。这实际上反映了( )
A.艺术家绘画技艺日趋高超
B.民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C.人文主义促进了个性解放
D.市民阶层社会地位的提高
【解析】选C。文艺复兴反对封建神学的禁欲苦行,主张以人为本,个性解放,享受生活,C正确;艺术家的绘画内容不能说明绘画技巧的变化,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出广大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且绘画作品所展现的不能代表广大民众,排除B;材料只能反映出市民阶层的富裕,不能反映出地位的提高,排除D。
4.16世纪之前,宗教音乐主要用拉丁语吟唱;罗马天主教会的赞美诗、复杂的复调曲调更多是为专业的唱诗班所设。马丁·路德在进行宗教音乐改革时,用德语代替拉丁语进行演唱,演唱形式为大众齐唱,使音乐形式更接近大众。马丁·路德的举措旨在( )
A.彰显宗教的地方特色
B.得到德国贵族的支持
C.改革宗教音乐中的不足
D.使新教教义深入人心
【解析】选D。马丁·路德对宗教音乐的改革促使新教音乐更接近大众,具有平民化的特点,这更便于传播和宣传新教,从而让新教教义深入人心,故选D;A表述的是马丁·路德的根本目的,排除;材料中马丁·路德的举措无法体现目的是得到贵族的支持,排除B;C不是马丁·路德的目的,排除。
5.有学者指出,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和哲学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材料旨在说明,牛顿学说( )
A.开始动摇封建神学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B.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
D.构建了一个科学与民主的崭新时代
【解析】选C。材料“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体现的是牛顿利用理性的思维来观察世界,为启蒙运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即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C正确;进化论的提出,开始动摇封建神学在欧洲的统治地位,排除A;B与相对论有关,排除;D与牛顿学说不符,排除。
6.(2024·连云港高一检测)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发表,引起了教会人士的震动,甚至新教领袖路德和加尔文也起来反对他。这是因为他( )
A.建立完整的力学体系
B.动摇中世纪宗教神学的宇宙观
C.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奠定了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基础
【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地心说”,动摇中世纪宗教神学的宇宙观,B正确;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排除A、C、D。
7.在研究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时,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大兴土木”是指( )
A.解除人的精神枷锁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大力张扬人的个性
D.构建民主法制社会
【解析】选D。启蒙思想家构建了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蓝图,所以“大兴土木”指的是构建民主法制社会,故选D;解除人的精神枷锁和大力弘扬人的个性是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排除A、C;启蒙思想家构建了民主法制社会,不是建设工业文明国家,排除B。
8.(2024·泰州高一检测)孟德斯鸠认为暴政破坏了整个社会,也违反了人性。他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其“具体办法”是( )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因信称义 D.自由平等
【解析】选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孟德斯鸠为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提出了三权分立,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权力相互监督、制衡,A正确;君主立宪是伏尔泰的政体主张,排除B;因信称义是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的主张,排除C;自由平等不符合题意,排除D。
9.(2024·黑吉辽选择考·T14)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1740—1786年在位)自称“国家的第一公仆”,提倡理性主义的统治,在立法、司法、教育、经济等方面推行改革。同时,他又对官员说:“你们绝没有任何主动权,一切事必须直接通报我。”这种统治风格体现了( )
A.平民主义与贵族传统的结合
B.科学精神与神权主义的融合
C.启蒙思想与专制主义的杂糅
D.激进思想与保守主义的妥协
【解析】选C。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位期间,自称“国家的第一公仆”,提倡理性主义的统治,在立法、司法、教育、经济等方面推行改革,这体现了启蒙思想。同时,他又对官员说“你们绝没有任何主动权,一切事必须直接通报我”,这体现了专制主义。因此,这种统治风格体现了启蒙思想与专制主义的杂糅,C正确。A、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0.(2024·南京高一检测)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大力传播牛顿的观点。他曾说:“牛顿的圆规衡量了整个宇宙,揭开了巨大的帷幕,显示出世界的真面目。”这反映了伏尔泰( )
A.倡导科学理性的时代精神
B.反对宗教神学的专制统治
C.推崇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主张天赋人权的启蒙思想
【解析】选A。牛顿力学体系第一次实现了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理论大综合,反映了科学理性的精神,A正确;“反对宗教神学”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伏尔泰要借助牛顿力学体系的成果来认识人类社会的规律,不是推崇牛顿力学体系本身,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主张天赋人权的启蒙思想”,排除D。
11.某思想家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一瞬间,这一结合行为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下属于该思想家主张的是( )
A.道德意志至上
B.社会契约建国
C.三权分立制衡
D.推崇君主立宪
【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故选B;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2.(2024·无锡高一检测)康德说,当人们开始敢于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而政治和社会的权威也不再(或无法)限制人们言论出版的自由的时候,启蒙运动也就发生了,启蒙时代也就到来了。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谈到启蒙时,简单明了地说:“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重新加以估价,其目的完全是在向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
A.鼓励科学革命发展
B.主张建立开明君主统治
C.宣扬人的理性精神
D.推动民族主义思想复兴
【解析】选C。材料强调启蒙运动的理性精神,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科学的发展,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伏尔泰的主张,建立开明君主统治,排除B;民族主义思想在启蒙运动前已经产生,排除D。
【补偿训练】
康德曾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以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可见康德眼中启蒙运动的本质是寻求( )
A.思想自由 B.推翻专制
C.人身的自由 D.主权在民
【解析】选A。康德眼中启蒙运动的本质是寻求思想自由,摆脱新旧偏见对人们思想的禁锢,A正确;康德寻求的是思想方式的改革,而不是推翻专制及人身自由,故B、C错误;材料未涉及主权在民,D错误。
13.(2024 常州高一检测)下表为部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据此可知,他们( )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孟德 斯鸠 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权力相互监督、制衡
伏尔泰 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卢梭 主张主权在民
亚当· 斯密 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康德 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A.以反对政府对人的干预为出发点
B.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宗教神权统治
C.反对君主制度,主张自由民主平等
D.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作了理论准备
【解析】选D。据材料得出结论: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三大权力相互监督、制衡”“君主立宪制”“主权在民”等主张,勾画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作了理论准备,D正确;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是理性主义,排除A;启蒙运动的斗争矛头是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排除B;伏尔泰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并不反对君主制度,排除C。
14.启蒙思想家强调,人们为保护自身利益和追求幸福而订立社会契约,维护契约的权威需要制定强制性法律,法律既是维护人权的需要,它就只能是世俗的,而不是上帝意志的体现。由此可知,启蒙思想家( )
A.认为理性是立法的基础
B.反对宗教信仰
C.受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
D.强调个人利益
【解析】选A。启蒙思想强调理性,启蒙思想家认为理性是立法的基础,理性地看待契约的制定与维护,A正确;材料与宗教信仰无关,排除B;“受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立法问题,未涉及个人利益问题,排除D。
二、非选择题(13分)
15.(13分)(2024·南通高一检测)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本原因。(5分)
答案:(1)思想主张:强调人性,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现世的幸福和自由。原因:城市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5分)
【解析】第(1)题思想主张,根据材料“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主张是强调人性,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现世的幸福和自由。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以下方面思考和组织答案:14、15世纪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资产阶级壮大,更关注现世幸福,而当时的宗教神学统治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等。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2分)
答案: (2)思想主张:人人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国家权力高于教会。(2分)
【解析】第(2)题根据材料“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路德的思想主张是人人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3)据材料三,分别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并归纳启蒙运动最大价值意义。(6分)
答案: (3)观点:卢梭:通过社会契约获得自由。康德:人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能为了个人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最大价值意义: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或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6分)
【解析】第(3)题观点,根据材料“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可知,卢梭反对暴力强权,认为“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即唯有通过社会契约才能获得自由;根据材料“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可知,康德主张人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而且他认为自由要服从理性,不能为了个人自由而妨碍他人自由。意义,根据材料中卢梭和康德的观点可知,两者都强调自由的重要性,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等,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备选习题】
1.有学者指出,启蒙运动不再卑躬屈膝而是直截了当进行夺权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制度,启蒙运动者们提出了建设民主制度的理论和实施方案,这反映出启蒙运动( )
A.以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为核心
B.将挑战专制与构建蓝图相结合
C.将民主政治作为其终极目标
D.摒弃西欧各国的传统思想文化
【解析】选B。启蒙运动主张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这反映出启蒙运动“将挑战专制与构建蓝图相结合”,故B正确;A只反映了材料的部分意思,排除;材料未体现“将民主政治作为其终极目标”,C错误,排除;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发展,D“摒弃西欧各国的传统思想文化”错误,排除。
2.孟德斯鸠写《论法的精神》,想为一切人提供一些新的理由去爱他的责任、祖国、法律。伏尔泰相信理性终将赢得胜利,他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中、挣扎于错谬中、生活在暴政下过不幸的日子。这说明两者都( )
A.关注人类的命运和幸福
B.彻底否定对上帝的信仰
C.主张创建民主共和政体
D.践行分权与制衡的理念
【解析】选A。孟德斯鸠想为一切人提供一些新的理由去爱他的责任、祖国、法律,伏尔泰提出不让人陷于无知中、挣扎于错谬中、生活在暴政下过不幸的日子,说明两人都关注人类的命运和人的幸福,故A正确;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不否定对上帝的信仰,B错误;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主张君主立宪制,C错误;D不符合伏尔泰,排除。
3.有些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的自然哲学,试图将世俗伦理从神学与教权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开明君主,试图将绝对主义王权从暴政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自然经济,试图将国家经济从腐败与衰落中解放出来。这表明当时他们( )
A.积极表达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B.认为中西方文化一脉相承
C.深刻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D.对中国文化有着理性认识
【解析】选A。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文化的目的在于利用中国传统思想来宣传理性以反抗封建制度,借以表达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故选A;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排除B;当时资本主义制度尚未建立,排除C;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不理性,排除D。八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2024·盐城高一检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者认为,对于基督徒而言,结婚、建立商务关系和从事公共事务都是十分荣耀的,他们为那些拒绝修道院生活、推崇在社会中积极生活的人进行了勇敢的辩护。可见这些人文学者( )
A.破坏了天主教的纯洁
B.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
C.主张享受世俗的生活
D.都是虔诚的宗教信徒
2.15世纪有西欧学者提出,“这个世界和它的所有美好事物,看来是由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起来的……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你是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和塑造者”。可以看出该学者( )
A.批判中世纪宗教信仰
B.倡导宗教信仰自由
C.借助神学宣扬新思想
D.推崇资本主义制度
3.(2024·淮安高一检测)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绘画作品中的民众人物,不仅服饰日益丰富和华丽,而且人物也开始戴上各种头饰和手饰。这实际上反映了( )
A.艺术家绘画技艺日趋高超
B.民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C.人文主义促进了个性解放
D.市民阶层社会地位的提高
4.16世纪之前,宗教音乐主要用拉丁语吟唱;罗马天主教会的赞美诗、复杂的复调曲调更多是为专业的唱诗班所设。马丁·路德在进行宗教音乐改革时,用德语代替拉丁语进行演唱,演唱形式为大众齐唱,使音乐形式更接近大众。马丁·路德的举措旨在( )
A.彰显宗教的地方特色
B.得到德国贵族的支持
C.改革宗教音乐中的不足
D.使新教教义深入人心
5.有学者指出,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和哲学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材料旨在说明,牛顿学说( )
A.开始动摇封建神学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B.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
D.构建了一个科学与民主的崭新时代
6.(2024·连云港高一检测)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发表,引起了教会人士的震动,甚至新教领袖路德和加尔文也起来反对他。这是因为他( )
A.建立完整的力学体系
B.动摇中世纪宗教神学的宇宙观
C.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奠定了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基础
7.在研究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时,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大兴土木”是指( )
A.解除人的精神枷锁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大力张扬人的个性
D.构建民主法制社会
8.(2024·泰州高一检测)孟德斯鸠认为暴政破坏了整个社会,也违反了人性。他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其“具体办法”是( )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因信称义 D.自由平等
9.(2024·黑吉辽选择考·T14)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1740—1786年在位)自称“国家的第一公仆”,提倡理性主义的统治,在立法、司法、教育、经济等方面推行改革。同时,他又对官员说:“你们绝没有任何主动权,一切事必须直接通报我。”这种统治风格体现了( )
A.平民主义与贵族传统的结合
B.科学精神与神权主义的融合
C.启蒙思想与专制主义的杂糅
D.激进思想与保守主义的妥协
10.(2024·南京高一检测)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大力传播牛顿的观点。他曾说:“牛顿的圆规衡量了整个宇宙,揭开了巨大的帷幕,显示出世界的真面目。”这反映了伏尔泰( )
A.倡导科学理性的时代精神
B.反对宗教神学的专制统治
C.推崇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主张天赋人权的启蒙思想
11.某思想家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一瞬间,这一结合行为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下属于该思想家主张的是( )
A.道德意志至上
B.社会契约建国
C.三权分立制衡
D.推崇君主立宪
12.(2024·无锡高一检测)康德说,当人们开始敢于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而政治和社会的权威也不再(或无法)限制人们言论出版的自由的时候,启蒙运动也就发生了,启蒙时代也就到来了。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谈到启蒙时,简单明了地说:“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重新加以估价,其目的完全是在向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
A.鼓励科学革命发展
B.主张建立开明君主统治
C.宣扬人的理性精神
D.推动民族主义思想复兴
【补偿训练】
康德曾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以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可见康德眼中启蒙运动的本质是寻求( )
A.思想自由 B.推翻专制
C.人身的自由 D.主权在民
13.(2024 常州高一检测)下表为部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据此可知,他们( )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孟德 斯鸠 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权力相互监督、制衡
伏尔泰 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卢梭 主张主权在民
亚当· 斯密 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康德 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A.以反对政府对人的干预为出发点
B.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宗教神权统治
C.反对君主制度,主张自由民主平等
D.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作了理论准备
14.启蒙思想家强调,人们为保护自身利益和追求幸福而订立社会契约,维护契约的权威需要制定强制性法律,法律既是维护人权的需要,它就只能是世俗的,而不是上帝意志的体现。由此可知,启蒙思想家( )
A.认为理性是立法的基础
B.反对宗教信仰
C.受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
D.强调个人利益
二、非选择题(13分)
15.(13分)(2024·南通高一检测)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本原因。(5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2分)
(3)据材料三,分别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并归纳启蒙运动最大价值意义。(6分)
【备选习题】
1.有学者指出,启蒙运动不再卑躬屈膝而是直截了当进行夺权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制度,启蒙运动者们提出了建设民主制度的理论和实施方案,这反映出启蒙运动( )
A.以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为核心
B.将挑战专制与构建蓝图相结合
C.将民主政治作为其终极目标
D.摒弃西欧各国的传统思想文化
2.孟德斯鸠写《论法的精神》,想为一切人提供一些新的理由去爱他的责任、祖国、法律。伏尔泰相信理性终将赢得胜利,他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中、挣扎于错谬中、生活在暴政下过不幸的日子。这说明两者都( )
A.关注人类的命运和幸福
B.彻底否定对上帝的信仰
C.主张创建民主共和政体
D.践行分权与制衡的理念
3.有些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的自然哲学,试图将世俗伦理从神学与教权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开明君主,试图将绝对主义王权从暴政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自然经济,试图将国家经济从腐败与衰落中解放出来。这表明当时他们( )
A.积极表达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B.认为中西方文化一脉相承
C.深刻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D.对中国文化有着理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