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30分钟 55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2024·扬州高一检测)1947年,印度的独立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对英属亚洲殖民地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战后南亚政治版图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可见,印度独立( )
A.标志着英国在亚洲的殖民统治瓦解
B.使亚洲一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推动了二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D.促进了印度的发展和振兴
【解析】选C。印度的独立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打击了英国在亚洲的殖民统治,影响了二战后南亚的政治版图,说明印度独立推动了二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C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印度独立带来的连锁效应,即推动了二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排除A;印度等国独立后并没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B错误;材料未体现印度独立促进了印度的发展和振兴,D错误。
2.下表为二战前后非洲部分文学作品高频词统计表(部分),其变化说明( )
二战前高频词 二战后高频词
法属非洲、英属非洲、“文明开化”“白人”与“原住民” 古埃及、非洲历史、殖民统治罪恶、黑人英雄
A.文学风格多样化
B.非洲民族国家意识增强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非洲国家文化交融加快
【解析】选B。二战前文学作品高频词多出现欧洲殖民国家,二战后高频词以非洲特有的历史文化词汇为主,说明二战后非洲国家不断塑造本民族国家的文化,民族国家意识增强,B正确;材料只提到了高频词的变化,无法说明文学风格多样化,排除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强调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文化交融强调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借鉴融合,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
3.1956年,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1999年,巴拿马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这两次行动的共同之处是( )
A.摧毁了殖民体系
B.获得了英美支持
C.捍卫了国家主权
D.赢得了国家独立
【解析】选C。由“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可知,都是收回了运河主权,所以其共同之处是捍卫了国家主权,故选C;殖民体系摧毁是在199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埃及是从英国手中收回了苏伊士运河主权,巴拿马是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所以并不是获得了英美支持,而是与英美斗争的结果,排除B;题干中的两件事都是收回运河的主权,此前他们已经实现了国家独立,排除D。
4.20世纪50年代的非洲独立浪潮始于北非,随后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1951年利比亚独立,1953年埃及建立共和国,1956年苏丹、摩洛哥、突尼斯独立。这说明( )
A.美苏在非洲争夺激烈
B.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C.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D.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解析】选B。根据材料“非洲独立浪潮始于北非,随后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可知,众多非洲国家先后独立,说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美苏在非洲的争夺,A错误;世界多极化格局还没有形成,C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一大批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彻底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D错误。
5.下表为联合国成员国数量变化表,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945年 1950年 1955年 1960年 1970年 1990年
国家(个) 51 60 76 100 127 159
A.帝国主义国家不断瓦解趋势
B.联合国内部改革的推动
C.新兴独立国家的增多
D.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
【解析】选C。根据图表信息,可知1945—1990年联合国的成员国数量不断增加,反映了二战结束后越来越多的新兴民族国家获得独立,故选C;帝国主义国家瓦解与材料“联合国成员国数量”不符,排除A;联合国内部改革主要体现在联合国的职能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排除B;1961年贝尔格莱德会议标志着不结盟运动兴起,排除D。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一大批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彻底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是( )
A.宗主国自愿结束殖民统治
B.联合国主导着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C.第三世界兴起冲击西方殖民主义势力
D.亚非拉国家民族意识增强与经济发展
【解析】选D。由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一大批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可知二战后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意识增强,根源在这些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所以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故选D;宗主国并未自愿结束殖民统治,所以才有不断高涨的民族独立运动,排除A;联合国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主导着”不符合史实,排除B;第三世界兴起对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形成有力冲击,但这不是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主要原因,排除C。
7.(2024·连云港高一检测)1960—1965年非洲人均寿命为37.5岁,1980—1985年达到49.7岁,同期婴儿死亡率从157‰下降到114‰。据此可知,这一时期非洲( )
A.民族解放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B.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十分完备
C.各国科学技术持续快速提高
D.经济交流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解析】选A。据材料“1960—1965年非洲人均寿命为37.5岁,1980—1985年达到49.7岁”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大量的非洲国家独立,独立后的非洲国家社会有所发展,人均寿命变长,说明民族解放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故选A;据所学可知,非洲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很薄弱,排除B;据所学可知,非洲各国科学技术发展普遍缓慢,排除C;材料主旨是非洲人均寿命的提高,与区域平衡发展无关,且非洲发展并不平衡,排除D。
8.(2024·南通高一检测)20世纪70-90年代初,东南亚一些国家大力加强对各类农业初级产品的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实现了产业的升级;埃及则努力发展运河、劳务输出和旅游业等服务行业,增加外汇收入,取得了一定成效。上述国家其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经验是( )
A.调整产业结构
B.积极引进外资
C.发展外向型经济
D.加强政府干预
【解析】选A。由材料“东南亚一些国家……实现了产业的升级”“埃及则努力发展……服务行业,增加外汇收入”可知,上述国家的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引进外资的信息,排除B;根据材料“埃及则努力发展运河、劳务输出和旅游业等服务行业,增加外汇收入”并结合所学可知,埃及并未发展外向型经济,排除C;材料并未体现政府对经济发展加强了干预,排除D。
9.(2024·盐城高一检测)1998年,韩国成立了直属国务院的金融监督委员会,将原来分属于韩国银行、财政部、银行监督院、保险监督院、证券监督院的各类监管职责统统转移到金融监督委员会,由其机构负责实施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集中统一的监管。韩国政府的意图是( )
A.切断与国际资本的联系
B.抓住西方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
C.提升承受金融风险的能力
D.对金融行业实施全面的国有化
【解析】选C。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将原来分散的各类监管职责统归到金融监督委员会,可以避免各监管机构间的扯皮推诿,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提升了政府承受金融风险的能力,故选C。
10.1974—1975年,一些国际组织先后发动“香蕉战”“铝土战”“铜矿战”等。随之,欧共体同非洲、加勒比海地区、太平洋地区46个国家签署《洛美协定》,规定:该协定的46个签字国的全部工业品和绝大部分的农产品可免税不限量地进入欧洲共同体市场,而欧共体成员国向46国出口商品时不要求互惠,只享受最惠国待遇。这表明( )
A.欧共体国家摆脱经济困境
B.发展中国家崛起冲击国际经济旧秩序
C.南南合作的程度逐渐加深
D.国际贸易开始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解析】选B。材料中发动“香蕉战”“铝土战”“铜矿战”等是发展中国家要求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体现,欧共体与46个国家签署协定说明这些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由此证明发展中国家崛起冲击了国际经济旧秩序,B正确;材料内容不能说明欧共体国家面临经济困境,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南北合作,不是南南合作,排除C;材料仅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对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冲击,不能说明国际贸易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排除D。
11.(2024·南通高一检测)独立后的拉美各国均声称主权在民,但所谓的人民实际上只是极少数上层精英。各国宪法均将财产、教育程度、性别、种族作为政治参与的条件。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因素是( )
A.印第安原住民受历史文化传统束缚
B.该地区并未受到欧洲启蒙思想的冲击
C.殖民主义的政治和经济遗毒
D.拉美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解析】选C。拉美长期受到殖民主义的政治和经济迫害,等级观念较重,同时殖民主义者仍然不同程度上把控拉美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因此才会出现材料中有参政条件限制的现象,C正确;印第安原住民已经被大量屠杀,其影响力非常有限,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拉美国家是否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B;拉美国家独立后政治经济有所发展,并不是停滞不前,排除D。
12.1961年由美国、联邦德国和美洲开发银行三方出资,旨在帮助修复玻利维亚矿业公司,以提高该国锡出口利润的“三角计划”开启,导致玻利维亚国内动荡,美国还以各种借口暗中帮助镇压各种暴动和起义。这反映了( )
A.拉美受到大棒政策影响
B.冷战思维下的国际冲突
C.欧洲殖民统治已经瓦解
D.经济援助成为争霸手段
【解析】选D。根据材料,1961年美国、联邦德国和美洲开发银行对玻利维亚出资,助其修复其矿业公司,但导致其国内动荡,并以此干涉该国内政,这是以经济手段争霸的体现,D正确;大棒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是在20世纪初,排除A;美国、联邦德国与玻利维亚之间的关系与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对峙不同,排除B;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排除C。
13.有学者认为,二战后,随着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对传统殖民政策的理解不应当局限于武力征服,而要着眼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控制和国际依附关系。据此,该学者强调( )
A.殖民体系在二战后彻底瓦解
B.新兴国家要警惕新殖民主义
C.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秩序
D.各国应致力于摆脱美苏控制
【解析】选B。据材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控制和国际依附关系”可知,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旧的殖民方式,采取更隐蔽的、间接的殖民侵略手段,如利用其经济优势,对非西方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必要时也使用军事手段),把已取得政治独立的国家置于它们的控制之下,即强调新兴国家要警惕新殖民主义,故选B;A、C、D三项与“不应当局限于武力征服……关系”不符,故排除。
14.(2024·泰州高一检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外汇依赖度为10%以上或者30%左右,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外汇依赖度达到了50%—60%,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
B.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C.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
D.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存在
【解析】选B。材料“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外汇依赖度达到了50%—60%”说明某些“第三世界”国家外汇依赖度高,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发展中国家外汇依赖度高,这是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根源是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排除A;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是现实原因,不是根源,排除C;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是“第三世界”国家外汇依赖度高的自身原因,排除D。
二、非选择题(13分)
15.(13分)(2024 无锡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学者布劳特认为,西方世界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地理大发现后列强对美洲、非洲和亚洲人民的残酷殖民掠夺与盘剥,是殖民地人民的累累白骨和美洲等地的贵金属及种植园造就了西方世界的整体崛起。到19世纪末,随着德国、日本等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殖民瓜分的行列,要求分享“阳光下的地盘”。这不仅引发了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非洲和亚洲的瓜分狂潮,也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因此,殖民体系也孕育了促使其自身最终走向灭亡的种子。
——摘编自韦宗友《殖民体系、后殖民体系
与大国崛起》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了独立和解放,殖民体系因此逐渐瓦解。在这一进程中,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政策发生了变化,老殖民主义政策演变为新殖民主义政策。“新殖民主义不进行直接统治,而是承认政治独立”“采取各种方式尤其是隐蔽的方式进行间接支配”。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体系中的现代民族国家,不仅把民族国家体系的范围扩大到全球,而且使民族国家体系成为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三类国家体系。
——摘编自刘青建《试析发展中国家与垄断
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兼论殖民体系瓦解的经济根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殖民体系的特征。(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及影响。(9分)
【解析】第(1)题特征:根据所学可得出不平等;根据“这不仅引发了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非洲和亚洲的瓜分狂潮,也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得出充满暴力(血腥);矛盾复杂;范围广;根据“在这一进程中,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政策发生了变化,老殖民主义政策演变为新殖民主义政策”得出殖民方式不断更新;根据“列强对美洲、非洲和亚洲人民的残酷殖民掠夺与盘剥”得出西方列强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
第(2)题原因: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了独立和解放,殖民体系因此逐渐瓦解”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宗主国的力量;根据所学,从民族意识觉醒、独立运动高涨、十月革命影响等方面概括。影响:根据“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体系中的现代民族国家,不仅把民族国家体系的范围扩大到全球,而且使民族国家体系成为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三类国家体系”可得出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主权独立;增强了世界和平与民主的力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结合所学可得出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进程。
答案:(1)特征:不平等;充满暴力(血腥);矛盾复杂;范围广;殖民方式不断更新;西方列强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4分)
(2)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宗主国的力量;亚非拉人民民族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影响: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主权独立;增强了世界和平与民主的力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进程。(9分)
【备选习题】
1.(2024·宿迁高一检测)下面是某学者著作中一个章节的子目录。据此判断,该章节的主题是( )
战争促发革命
“印度重新发现了自己”
印度尼西亚独立风云
缅甸的新生
西亚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
以色列的诞生
印支三国的浴血抗战
A.发展中国家独立运动的浪潮
B.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C.二战后亚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D.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历史舞台
【解析】选C。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大减,亚洲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崩溃,C正确;材料主旨是二战后亚洲殖民体系的崩溃,而非发展中国家独立运动的浪潮,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并非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民族独立运动和民主运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B说法不准确,排除;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历史舞台,材料未涉及,排除D。
2.(2024·苏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漫画发表于1959年3月11日,图中蜷缩的人物束满了铁链。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
A.非洲民族解放浪潮高涨
B.拉丁美洲开展民主革命斗争
C.亚洲殖民体系逐渐瓦解
D.欧洲殖民者侵占了整个非洲
【解析】选A。据图中轮廓可知为非洲地区,近代非洲沦为殖民地,因此“束满了铁链”,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1959年即将获得新生,说明非洲民族解放浪潮高涨,故选A;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开展民主革命斗争,排除B;二战后初期亚洲殖民体系逐渐瓦解,排除C;20世纪初欧洲殖民者侵占了整个非洲,时间不符,排除D。
3.(2024·南京高一检测)下表为20世纪50—80年代非洲成立的部分经济组织。据此可知( )
时间 经济组织
1960年 非洲国家咖啡组织
1976年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关税同盟
1981年 东部和南部非洲特惠贸易区
1983年 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
1987年 非洲石油生产国组织
A.南北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
B.国际经济旧秩序逐步瓦解
C.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D.非洲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解析】选C。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些经济组织的建立都有利于加强非洲国家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动了非洲经济的一体化,C正确;表格内容仅仅体现了非洲国家之间的联系,没有体现南北合作,更不能根据非洲国家间经济组织的建立说明国际经济旧秩序瓦解,排除A、B;仅根据经济组织的建立不能说明非洲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排除D。二十一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2024·扬州高一检测)1947年,印度的独立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对英属亚洲殖民地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战后南亚政治版图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可见,印度独立( )
A.标志着英国在亚洲的殖民统治瓦解
B.使亚洲一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推动了二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D.促进了印度的发展和振兴
2.下表为二战前后非洲部分文学作品高频词统计表(部分),其变化说明( )
二战前高频词 二战后高频词
法属非洲、英属非洲、“文明开化”“白人”与“原住民” 古埃及、非洲历史、殖民统治罪恶、黑人英雄
A.文学风格多样化
B.非洲民族国家意识增强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非洲国家文化交融加快
3.1956年,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1999年,巴拿马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这两次行动的共同之处是( )
A.摧毁了殖民体系
B.获得了英美支持
C.捍卫了国家主权
D.赢得了国家独立
4.20世纪50年代的非洲独立浪潮始于北非,随后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1951年利比亚独立,1953年埃及建立共和国,1956年苏丹、摩洛哥、突尼斯独立。这说明( )
A.美苏在非洲争夺激烈
B.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C.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D.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5.下表为联合国成员国数量变化表,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945年 1950年 1955年 1960年 1970年 1990年
国家(个) 51 60 76 100 127 159
A.帝国主义国家不断瓦解趋势
B.联合国内部改革的推动
C.新兴独立国家的增多
D.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一大批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彻底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是( )
A.宗主国自愿结束殖民统治
B.联合国主导着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C.第三世界兴起冲击西方殖民主义势力
D.亚非拉国家民族意识增强与经济发展
7.(2024·连云港高一检测)1960—1965年非洲人均寿命为37.5岁,1980—1985年达到49.7岁,同期婴儿死亡率从157‰下降到114‰。据此可知,这一时期非洲( )
A.民族解放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B.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十分完备
C.各国科学技术持续快速提高
D.经济交流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8.(2024·南通高一检测)20世纪70-90年代初,东南亚一些国家大力加强对各类农业初级产品的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实现了产业的升级;埃及则努力发展运河、劳务输出和旅游业等服务行业,增加外汇收入,取得了一定成效。上述国家其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经验是( )
A.调整产业结构
B.积极引进外资
C.发展外向型经济
D.加强政府干预
9.(2024·盐城高一检测)1998年,韩国成立了直属国务院的金融监督委员会,将原来分属于韩国银行、财政部、银行监督院、保险监督院、证券监督院的各类监管职责统统转移到金融监督委员会,由其机构负责实施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集中统一的监管。韩国政府的意图是( )
A.切断与国际资本的联系
B.抓住西方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
C.提升承受金融风险的能力
D.对金融行业实施全面的国有化
10.1974—1975年,一些国际组织先后发动“香蕉战”“铝土战”“铜矿战”等。随之,欧共体同非洲、加勒比海地区、太平洋地区46个国家签署《洛美协定》,规定:该协定的46个签字国的全部工业品和绝大部分的农产品可免税不限量地进入欧洲共同体市场,而欧共体成员国向46国出口商品时不要求互惠,只享受最惠国待遇。这表明( )
A.欧共体国家摆脱经济困境
B.发展中国家崛起冲击国际经济旧秩序
C.南南合作的程度逐渐加深
D.国际贸易开始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11.(2024·南通高一检测)独立后的拉美各国均声称主权在民,但所谓的人民实际上只是极少数上层精英。各国宪法均将财产、教育程度、性别、种族作为政治参与的条件。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因素是( )
A.印第安原住民受历史文化传统束缚
B.该地区并未受到欧洲启蒙思想的冲击
C.殖民主义的政治和经济遗毒
D.拉美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12.1961年由美国、联邦德国和美洲开发银行三方出资,旨在帮助修复玻利维亚矿业公司,以提高该国锡出口利润的“三角计划”开启,导致玻利维亚国内动荡,美国还以各种借口暗中帮助镇压各种暴动和起义。这反映了( )
A.拉美受到大棒政策影响
B.冷战思维下的国际冲突
C.欧洲殖民统治已经瓦解
D.经济援助成为争霸手段
13.有学者认为,二战后,随着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对传统殖民政策的理解不应当局限于武力征服,而要着眼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控制和国际依附关系。据此,该学者强调( )
A.殖民体系在二战后彻底瓦解
B.新兴国家要警惕新殖民主义
C.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秩序
D.各国应致力于摆脱美苏控制
14.(2024·泰州高一检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外汇依赖度为10%以上或者30%左右,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外汇依赖度达到了50%—60%,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
B.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C.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
D.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存在
二、非选择题(13分)
15.(13分)(2024 无锡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学者布劳特认为,西方世界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地理大发现后列强对美洲、非洲和亚洲人民的残酷殖民掠夺与盘剥,是殖民地人民的累累白骨和美洲等地的贵金属及种植园造就了西方世界的整体崛起。到19世纪末,随着德国、日本等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殖民瓜分的行列,要求分享“阳光下的地盘”。这不仅引发了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非洲和亚洲的瓜分狂潮,也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因此,殖民体系也孕育了促使其自身最终走向灭亡的种子。
——摘编自韦宗友《殖民体系、后殖民体系
与大国崛起》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了独立和解放,殖民体系因此逐渐瓦解。在这一进程中,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政策发生了变化,老殖民主义政策演变为新殖民主义政策。“新殖民主义不进行直接统治,而是承认政治独立”“采取各种方式尤其是隐蔽的方式进行间接支配”。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体系中的现代民族国家,不仅把民族国家体系的范围扩大到全球,而且使民族国家体系成为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三类国家体系。
——摘编自刘青建《试析发展中国家与垄断
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兼论殖民体系瓦解的经济根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殖民体系的特征。(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及影响。(9分)
【备选习题】
1.(2024·宿迁高一检测)下面是某学者著作中一个章节的子目录。据此判断,该章节的主题是( )
战争促发革命
“印度重新发现了自己”
印度尼西亚独立风云
缅甸的新生
西亚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
以色列的诞生
印支三国的浴血抗战
A.发展中国家独立运动的浪潮
B.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C.二战后亚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D.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历史舞台
2.(2024·苏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漫画发表于1959年3月11日,图中蜷缩的人物束满了铁链。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
A.非洲民族解放浪潮高涨
B.拉丁美洲开展民主革命斗争
C.亚洲殖民体系逐渐瓦解
D.欧洲殖民者侵占了整个非洲
3.(2024·南京高一检测)下表为20世纪50—80年代非洲成立的部分经济组织。据此可知( )
时间 经济组织
1960年 非洲国家咖啡组织
1976年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关税同盟
1981年 东部和南部非洲特惠贸易区
1983年 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
1987年 非洲石油生产国组织
A.南北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
B.国际经济旧秩序逐步瓦解
C.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D.非洲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