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2024·宿迁高一检测)下图为某世界史著作目录节选。该部分主题应是( )
一、伊朗的立宪革命 二、印度的自主自产运动 三、青年土耳其革命 四、中国的辛亥革命
A.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B.国际秩序受到冲击
C.社会主义革命兴起 D.新兴国家大量涌现
2.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这种变化主要是指( )
A.引发了十月革命
B.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C.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D.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3.(2024·无锡高一检测)苏加诺被称为“印尼国父”,他将团结了共产党的孙中山作为民族主义者的榜样,号召印尼的民族主义者与穆斯林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团结起来,推翻荷兰的殖民统治。这一主张意在( )
A.获得亚洲各国人民的同情支持
B.凝聚民族力量争取国家独立
C.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
D.表达对北伐战争的深切同情
4.“由于他的努力,精神运动取代了武装暴动,祈祷取代了枪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的炸弹的爆炸声……他建议同伴们身穿用手纺制的土布衣服,作为这支大军的军服。”材料中“他”领导的运动( )
A.表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立状态
C.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D.使本国走上了现代化之路
5.(2024·宿迁高一检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甘地曾诚恳向英国当局表示,要募集印度人医疗队和印度士兵到前线服务,并认为战争结束后,印度将得到一个自治政府。然而1919年英国政府的高压政策让甘地深感失望,他意识到英国的殖民统治是不道德的,“如果(印度)人民对此宽容而不抗争,我们将永远不会进步”。这反映出( )
A.国大党萌发民族独立意识
B.甘地放弃非暴力不合作策略
C.英国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D.民族自决思想影响甘地转变
6.1919年3月,为抗议英国殖民当局逮捕华夫脱党创始人扎格鲁尔,埃及爆发了大规模的反英民族主义运动,学生示威游行,工人罢工,并引发了大规模的人民武装起义。起义的人民在一些城市和乡村建立了人民的革命政权——“人民委员会”和“苏维埃”,并没收地主和外国人的土地。这表明( )
A.马克思主义在埃及得到广泛传播
B.十月革命推动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C.埃及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D.埃及共产党领导了1919年革命
7.(2024·扬州高一检测)20世纪,非洲本土史学家撰写了一系列的本国、本民族的历史。他们从非洲的角度来看待非洲历史,大书殖民入侵前的非洲历史,大量使用口述史料、考古材料等。这些做法有利于( )
A.恢复非洲古老的历史传统
B.发挥历史文献的史料价值
C.消除殖民者在非洲的影响
D.增强非洲的自信和自豪感
8.20世纪30年代,埃塞俄比亚农牧民成为军队的主要来源,不少妇女参加了妇女救国会,知识分子在城市和农村宣传革命斗争传统,许多封建上层统治者和封建主,积极抵抗外来侵略,英勇献身。这说明埃塞俄比亚( )
A.抗意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B.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C.人民斗争方式较为落后
D.抗争缺乏稳定领导核心
9.(2024·常州高一检测)20世纪20年代,黑人民族主义者马库斯·加维积极鼓吹黑人的自豪感,号召生活在外的非洲人“回到非洲”。他认为他们是同一种族的成员,希望推动所有具有非洲血统的人统一成一个非洲国家。这一主张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
A.非洲一体化的发展
B.非洲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
C.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D.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
10.20世纪30年代,摩洛哥主要种植甘蔗,黄金海岸(今加纳)主要生产可可,利比里亚和安哥拉主要生产咖啡,埃及、苏丹、乌干达等国主要种植棉花,南罗得西亚(今属津巴布韦)以种植烟草为主。这反映出当时非洲( )
A.经济发展的依附性特征
B.饮食结构发生巨大改变
C.区域经济的互补性特征
D.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11.(2024·常州高一检测)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晚期处于自发的斗争阶段,19世纪晚期后开始走向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在20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代。这一变化根源于( )
A.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B.新经济因素的不断发展
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2.(2024·无锡高一检测)美国史学家派克斯评价:“墨西哥的改革运动在整个19世纪是说法国话的,现在(20世纪30年代卡德纳斯执政时期)开始说俄国话了。”该学者认为卡德纳斯改革( )
A.引领墨西哥走上了现代化之路
B.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主义色彩
C.彻底划清了与西方势力的关系
D.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13.(2024·徐州高一检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游击斗争、埃及华夫脱的护宪运动以及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遥相呼应。这些斗争( )
A.打破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B.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
C.展现了反帝方式的多样性
D.催生了各国资产阶级政党
14.“帝国主义时代到来的时候,战争成了强权的侍女,几乎到了任意指使的地步。各大国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企图重新得到更大的殖民地,拥有更多的财富,但是却不能遂愿。”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该观点的依据是( )
A.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
B.一战爆发前世界已经被列强瓜分完毕
C.交战双方在长期战争消耗中两败俱伤
D.殖民地人民在战争中觉醒并争取独立
二、非选择题(13分)
15.(13分)(2024·连云港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8年1月30日,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甘地在祈祷会上被刺杀。甘地死后一直受到广泛的评论。丘吉尔曾说:“见到甘地先生……是令人作呕,他曾是一个妨害治安的天普中学出来的律师。现在在东方作出苦行僧的样子,半裸的在总督府前游行,却出名了。”与此相反,爱因斯坦这样评论甘地:“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
材料二 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制定了新宪法。但是,因奉行金元与枪炮并用政策的美国干预等原因,国内冲突不断,军事政变频繁。1934年7月,拉萨罗·卡德纳斯当选总统,依照新宪法原则实行改革。他实施废除封建大地产法令,在6年任期中使将近100万农民无偿得到4 500万英亩土地;1937年把外国垄断资本控制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1938年宣布把属于英、美、荷的17家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在国有化过程中,政府支持工人组织要求,签订了有利于工会的各种集体合同;1938年3月,改组以军事寡头为主体的执政党,容纳工会、农民和其他群众组织参加等。卡德纳斯的民族民主思想及其实践,使墨西哥走上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丘吉尔和爱因斯坦为何对甘地的评价不同。(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卡德纳斯改革的原因,并简析卡德纳斯改革的历史意义。(9分)
【备选习题】
1.下图是1933年中国《时事月报》上刊登的一幅名为“石油之战”的讽刺漫画,漫画中一个玻利维亚人和一个巴拉圭人站在石油桶上你来我往地拼刺刀,前者头戴印有美元的旗帜,后者戴着画有英镑的方旗。这幅漫画反映了( )
A.拉丁美洲各国间矛盾尖锐
B.英美两国的矛盾不可调和
C.中国政府关注世界局势变化
D.拉丁美洲革命任务十分艰巨
2.下图为墨西哥画家里维拉于1929—1935年在墨西哥国民宫画廊上绘制的巨幅壁画《哥伦布之前的墨西哥》(局部)。这幅壁画的创作意在( )
A.彰显拉美文化的多元色彩
B.抨击西方殖民者文化侵略
C.塑造国民的共同历史记忆
D.宣传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3.桑地诺明确提出“要祖国,要自由”,坚决反对民族压迫和独裁统治,明确提出美帝国主义是尼加拉瓜人民的主要敌人,实行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各阶层和各政治力量共同对敌。材料反映了( )
A.美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尼加拉瓜经济的发展
B.桑地诺领导的反美斗争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C.桑地诺思想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D.桑地诺反美斗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帮助十六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30分钟 55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2024·宿迁高一检测)下图为某世界史著作目录节选。该部分主题应是( )
一、伊朗的立宪革命 二、印度的自主自产运动 三、青年土耳其革命 四、中国的辛亥革命
A.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B.国际秩序受到冲击
C.社会主义革命兴起 D.新兴国家大量涌现
【解析】选A。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05-1911年伊朗立宪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印度的自主自产运动是印度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动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1908-1909年的青年土耳其革命是青年土耳其党人发动并领导的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为主要目标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它们都是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部分主题应是“民族民主运动高涨”,A正确。
2.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这种变化主要是指( )
A.引发了十月革命
B.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C.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D.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解析】选B。据“1926年”“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可知,材料表明一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一战对印度支那的影响,A、C、D都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3.(2024·无锡高一检测)苏加诺被称为“印尼国父”,他将团结了共产党的孙中山作为民族主义者的榜样,号召印尼的民族主义者与穆斯林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团结起来,推翻荷兰的殖民统治。这一主张意在( )
A.获得亚洲各国人民的同情支持
B.凝聚民族力量争取国家独立
C.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
D.表达对北伐战争的深切同情
【解析】选B。 苏加诺以孙中山为民族主义者的榜样,号召印尼的民族主义者、穆斯林、马克思主义者团结起来,旨在凝聚民族力量来实现国家的独立,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苏加诺团结印尼国内各种群体,并非亚洲各国人民对印尼革命的态度,排除A;苏加诺的目的是“推翻荷兰的殖民统治”,“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属于其客观影响,排除C;从材料看不出苏加诺对北伐战争的深切同情,排除D。
4.“由于他的努力,精神运动取代了武装暴动,祈祷取代了枪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的炸弹的爆炸声……他建议同伴们身穿用手纺制的土布衣服,作为这支大军的军服。”材料中“他”领导的运动( )
A.表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立状态
C.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D.使本国走上了现代化之路
【解析】选C。据材料“精神运动取代了武装暴动……他建议同伴们身穿用手纺制的土布衣服”可知,这是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该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故选C。
5.(2024·宿迁高一检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甘地曾诚恳向英国当局表示,要募集印度人医疗队和印度士兵到前线服务,并认为战争结束后,印度将得到一个自治政府。然而1919年英国政府的高压政策让甘地深感失望,他意识到英国的殖民统治是不道德的,“如果(印度)人民对此宽容而不抗争,我们将永远不会进步”。这反映出( )
A.国大党萌发民族独立意识
B.甘地放弃非暴力不合作策略
C.英国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D.民族自决思想影响甘地转变
【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一战结束后甘地意识到英国殖民者统治是不道德的,印度如果不抗争,永远不会进步,体现了甘地思想的转变,D正确;印度民族独立意识在一战前就已经萌发,排除A;材料强调甘地思想转变,但并没有说放弃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
6.1919年3月,为抗议英国殖民当局逮捕华夫脱党创始人扎格鲁尔,埃及爆发了大规模的反英民族主义运动,学生示威游行,工人罢工,并引发了大规模的人民武装起义。起义的人民在一些城市和乡村建立了人民的革命政权——“人民委员会”和“苏维埃”,并没收地主和外国人的土地。这表明( )
A.马克思主义在埃及得到广泛传播
B.十月革命推动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C.埃及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D.埃及共产党领导了1919年革命
【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在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埃及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可见十月革命对埃及革命产生影响,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埃及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力量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华夫脱党,排除C、D。
7.(2024·扬州高一检测)20世纪,非洲本土史学家撰写了一系列的本国、本民族的历史。他们从非洲的角度来看待非洲历史,大书殖民入侵前的非洲历史,大量使用口述史料、考古材料等。这些做法有利于( )
A.恢复非洲古老的历史传统
B.发挥历史文献的史料价值
C.消除殖民者在非洲的影响
D.增强非洲的自信和自豪感
【解析】选D。材料体现的是20世纪的非洲本土史学家强调本国和本民族的历史,这有利于增强非洲的自信和自豪感,D正确;材料与恢复非洲古老的历史传统、发挥史料价值的说法无关,排除A、B;C错在“消除”,排除。
8.20世纪30年代,埃塞俄比亚农牧民成为军队的主要来源,不少妇女参加了妇女救国会,知识分子在城市和农村宣传革命斗争传统,许多封建上层统治者和封建主,积极抵抗外来侵略,英勇献身。这说明埃塞俄比亚( )
A.抗意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B.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C.人民斗争方式较为落后
D.抗争缺乏稳定领导核心
【解析】选B。材料表明埃塞俄比亚各阶层积极反抗侵略,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民族矛盾成为其主要矛盾,B正确;“抗意战争进入反攻阶段”属于过度解读,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斗争群体,没有提及斗争方式,排除C;材料强调社会各阶层积极反抗侵略,看不出缺乏稳定的领导核心,排除D。
9.(2024·常州高一检测)20世纪20年代,黑人民族主义者马库斯·加维积极鼓吹黑人的自豪感,号召生活在外的非洲人“回到非洲”。他认为他们是同一种族的成员,希望推动所有具有非洲血统的人统一成一个非洲国家。这一主张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
A.非洲一体化的发展
B.非洲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
C.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D.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
【解析】选B。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实力,促进了非洲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故B正确;此时的非洲大多数国家还处于殖民统治下,一体化并没有得到发展,故A错误;材料内容与民族矛盾无关,故C错误;当时世界殖民体系没有彻底崩溃,故D错误。
10.20世纪30年代,摩洛哥主要种植甘蔗,黄金海岸(今加纳)主要生产可可,利比里亚和安哥拉主要生产咖啡,埃及、苏丹、乌干达等国主要种植棉花,南罗得西亚(今属津巴布韦)以种植烟草为主。这反映出当时非洲( )
A.经济发展的依附性特征
B.饮食结构发生巨大改变
C.区域经济的互补性特征
D.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解析】选A。20世纪30年代,摩洛哥等国主要生产初级农产品,非洲各地区也主要生产单一作物,种植园的生产与销售都依附于殖民宗主国,不能独立自主,A正确;材料是说农产品生产,不是饮食结构,排除B;材料并未体现非洲国家经济互补,排除C;材料未体现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排除D。
11.(2024·常州高一检测)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晚期处于自发的斗争阶段,19世纪晚期后开始走向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在20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代。这一变化根源于( )
A.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B.新经济因素的不断发展
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解析】选B。工业革命后,亚非地区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本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也有所发展,工人阶级不断壮大,民族解放运动走向大觉醒时代,B正确;A不是根源所在,排除A;启蒙思想的传播只起到促进作用,排除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2.(2024·无锡高一检测)美国史学家派克斯评价:“墨西哥的改革运动在整个19世纪是说法国话的,现在(20世纪30年代卡德纳斯执政时期)开始说俄国话了。”该学者认为卡德纳斯改革( )
A.引领墨西哥走上了现代化之路
B.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主义色彩
C.彻底划清了与西方势力的关系
D.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解析】选B。由“说法国话”到“说俄国话”,说明墨西哥的现代化进程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经验到研究、学习苏联经验,可见卡德纳斯改革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主义色彩,故选B。A与材料主旨不符;C“彻底”说法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并没有分析卡德纳斯改革的影响,故排除D。
13.(2024·徐州高一检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游击斗争、埃及华夫脱的护宪运动以及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遥相呼应。这些斗争( )
A.打破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B.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
C.展现了反帝方式的多样性
D.催生了各国资产阶级政党
【解析】选C。一战后,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开展各种各样的斗争活动,反对殖民统治,体现了反帝斗争的多样性,故选C;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民族解放运动就打破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排除A;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张恢复传统经济,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并未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排除B;印度的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建立于1885年,排除D。
14.“帝国主义时代到来的时候,战争成了强权的侍女,几乎到了任意指使的地步。各大国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企图重新得到更大的殖民地,拥有更多的财富,但是却不能遂愿。”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该观点的依据是( )
A.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
B.一战爆发前世界已经被列强瓜分完毕
C.交战双方在长期战争消耗中两败俱伤
D.殖民地人民在战争中觉醒并争取独立
【解析】选D。一战时,列强都希望通过战争获得更多殖民地,但一战后各大洲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却打破了它们的美梦,D正确;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不属于殖民地,排除A;B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主旨是殖民地人民在一战后的觉醒,与交战国无关,排除C。
二、非选择题(13分)
15.(13分)(2024·连云港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8年1月30日,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甘地在祈祷会上被刺杀。甘地死后一直受到广泛的评论。丘吉尔曾说:“见到甘地先生……是令人作呕,他曾是一个妨害治安的天普中学出来的律师。现在在东方作出苦行僧的样子,半裸的在总督府前游行,却出名了。”与此相反,爱因斯坦这样评论甘地:“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
材料二 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制定了新宪法。但是,因奉行金元与枪炮并用政策的美国干预等原因,国内冲突不断,军事政变频繁。1934年7月,拉萨罗·卡德纳斯当选总统,依照新宪法原则实行改革。他实施废除封建大地产法令,在6年任期中使将近100万农民无偿得到4 500万英亩土地;1937年把外国垄断资本控制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1938年宣布把属于英、美、荷的17家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在国有化过程中,政府支持工人组织要求,签订了有利于工会的各种集体合同;1938年3月,改组以军事寡头为主体的执政党,容纳工会、农民和其他群众组织参加等。卡德纳斯的民族民主思想及其实践,使墨西哥走上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丘吉尔和爱因斯坦为何对甘地的评价不同。(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卡德纳斯改革的原因,并简析卡德纳斯改革的历史意义。(9分)
【解析】第(1)题需要从丘吉尔和爱因斯坦的身份出发进行分析。丘吉尔是英国殖民势力的代表,所以他会站在英国殖民者的立场上贬低甘地;爱因斯坦倡导和平,所以他赞扬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2)题原因,据材料二“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制定了新宪法”可知,资产阶级革命和新宪法的颁布;据材料二“因奉行金元与枪炮并用政策的美国干预等原因,国内冲突不断,军事政变频繁”可知,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和控制,军事寡头统治导致政局动荡;据材料二“1937年把外国垄断资本控制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可知,外国控制经济命脉;据材料二“实施废除封建大地产法令”可知,封建大地产制存在;结合所学可知工人、农民的支持,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等。意义,结合所学可从维护了宪法精神、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完善了民主政治)、有利于政局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了工人和农民的利益、维护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等角度回答。
答案:(1)分析:丘吉尔站在英国殖民者立场上,反对印度独立,反对“非暴力抵抗”和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故而贬低甘地;爱因斯坦倡导和平,高度赞赏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它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民众团结。(4分)
(2)原因:资产阶级革命和新宪法的颁布;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和控制;军事寡头统治导致政局动荡;外国控制经济命脉;封建大地产制存在;工人、农民的支持;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等。(6分)
意义:维护了宪法精神,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完善了民主政治);有利于政局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了工人和农民的利益;维护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3分)
【备选习题】
1.下图是1933年中国《时事月报》上刊登的一幅名为“石油之战”的讽刺漫画,漫画中一个玻利维亚人和一个巴拉圭人站在石油桶上你来我往地拼刺刀,前者头戴印有美元的旗帜,后者戴着画有英镑的方旗。这幅漫画反映了( )
A.拉丁美洲各国间矛盾尖锐
B.英美两国的矛盾不可调和
C.中国政府关注世界局势变化
D.拉丁美洲革命任务十分艰巨
【解析】选D。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站在石油桶上”拼刺刀,即为争夺石油产区而战,二者分别头戴美元和英镑旗帜,说明受到美国和英国的操纵。这体现出拉美国家独立后,仍受到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影响,政治上不是完全自主的,拉美人民还要继续进行反帝斗争,D正确;材料只涉及拉丁美洲的玻利维亚和巴拉圭,“各国间矛盾尖锐”属于夸大表述,排除A;“矛盾不可调和”说法夸大,排除B;材料强调美洲民族民主革命任务的艰巨,排除C。
2.下图为墨西哥画家里维拉于1929—1935年在墨西哥国民宫画廊上绘制的巨幅壁画《哥伦布之前的墨西哥》(局部)。这幅壁画的创作意在( )
A.彰显拉美文化的多元色彩
B.抨击西方殖民者文化侵略
C.塑造国民的共同历史记忆
D.宣传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解析】选C。壁画《哥伦布之前的墨西哥》描绘了墨西哥在遭受西方殖民侵略之前的社会状况,其旨在加强国民对本国历史文化的认同,塑造国民共同的历史记忆,C正确;壁画是为了展现墨西哥文化成果,而非体现拉美文化的多元色彩,排除A;材料中壁画的主题不是抨击殖民者的文化侵略,排除B;壁画宣传的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非宣传民族解放运动,排除D。
3.桑地诺明确提出“要祖国,要自由”,坚决反对民族压迫和独裁统治,明确提出美帝国主义是尼加拉瓜人民的主要敌人,实行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各阶层和各政治力量共同对敌。材料反映了( )
A.美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尼加拉瓜经济的发展
B.桑地诺领导的反美斗争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C.桑地诺思想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D.桑地诺反美斗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帮助
【解析】选B。桑地诺反美斗争反对独裁统治,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B正确;材料未涉及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排除A;反对美国的殖民统治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排除C;材料未涉及国际社会的帮助,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