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同步练习(学生版+解析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十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同步练习(学生版+解析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13 21:51:28

文档简介

十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30分钟 55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19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促进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逐渐加剧。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材料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
A.使阶级矛盾空前的尖锐      
B.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迫使资产阶级减轻剥削      
D.解决了工人阶级的就业
【解析】选B。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故选B;阶级矛盾的尖锐促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A因果倒置,排除;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减轻剥削无直接联系,且资产阶级追逐利润没有减轻剥削,排除C;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工人阶级的就业问题,排除D。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这表明(  )
A.工业革命使人类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
B.早期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
C.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立法滞后于时代
D.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解析】选D。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故选D;题干主题并不是工业革命,排除A;由题干内容不能推断出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排除B;题干主题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立法,排除C。
3.(2024·淮安高一检测)1824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购买了12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建设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进行共产主义“劳动公社”的试验。欧文的做法(  )
A.探索建立理想社会        
B.推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立
C.指明工人运动方向        
D.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解析】选A。欧文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他的尝试是在探索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共同劳动、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故选A;当时尚未出现马克思主义政党,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马克思主义指明了工人运动的方向,而不是欧文的做法,排除C;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而不是欧文的做法,排除D。
4.《共产党宣言》指出,正是因为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不存在了,也就是说我们要消灭的是那种以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财产为必要条件的所有制。由此推知,《共产党宣言》诞生的背景是(  )
A.资本主义弊端的显露       
B.空想社会主义的推动
C.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
【解析】选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得贫富差距拉大,工人的生活困苦,资本主义的弊端凸显,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故选A;空想社会主义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但是并没有提出消灭所有制,排除B;资本主义的弊端是贫富差距的拉大,不是工人运动的发展,排除C;资本主义的弊端凸显,而非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排除D。
5.(2024·苏州高一检测)1871年,马克思撰文指出:“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由此可见,马克思(  )
A.旨在创建科学的革命理论     
B.主张发挥工人阶级主体地位
C.强调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性   
D.要求组建强有力的新型政党
【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马克思强调建立无产阶级的新型政党,故选D;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排除A;材料强调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而无产阶级政党需要建立工农联盟,排除B;材料与资本主义的进步性无关,排除C。
6.这个宣言“要旨在主张阶级战争,要求各地劳工的联合,是表示新时代的文书”。这一宣言是指(  )
A.《共产党宣言》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解析】选A。《共产党宣言》强调的是阶级斗争,为工人运动提供指导,故选A;《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排除B;《人权宣言》强调的是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等原则,排除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主要是解放叛乱诸州的黑人奴隶,排除D。
7.(2024·南通高一检测)《共产党宣言》认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这段话(  )
A.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根源      
B.号召工人阶级起来反抗
C.肯定资产阶级的进步性      
D.否定资产阶级对外侵略
【解析】选C。材料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进步性,故选C;《资本论》揭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排除A;工人阶级起来反抗与“资产阶级……封建羁绊”不符,排除B;材料肯定了资产阶级对封建制度的破坏性,不涉及否定资产阶级对外侵略,排除D。
8.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预言无产阶级革命必将胜利。但恩格斯在后来的文章中又承认资本主义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
A.宣告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    
B.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特质
C.揭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D.完整的思想体系逐步形成
【解析】选B。材料体现的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特质,故选B;“宣告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指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排除A;“揭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指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排除C;完整的思想体系与“资本主义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无关,排除D。
9.(2024·无锡高一检测)1848年6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报纸订户最多达6000份,当时它“成了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没有一家德文报纸“像《莱茵报》这样有威力和影响,这样善于鼓舞无产阶级群众”。该报纸(  )
A.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
B.指导了巴黎公社运动
C.顺应了法国社会转型
D.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解析】选A。根据材料“1848年6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报纸订户最多达6000份,当时它‘成了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没有一家德文报纸‘像《莱茵报》这样有威力和影响,这样善于鼓舞无产阶级群众’”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创办的《新莱茵报》,具有鼓舞无产阶级群众的威力和影响,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A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巴黎公社的信息,且巴黎公社成立于1871年,排除B;材料中没有关于社会转型的信息,排除C;剩余价值学说创立于1867年撰写的《资本论》中,排除D。
10.列宁评价《共产党宣言》称:“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在这里,列宁意在说明《共产党宣言》(  )
A.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B.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解析】选D。据材料“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可知强调《共产党宣言》促进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故选D;《资本论》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排除A;材料强调《共产党宣言》对无产阶级运动的影响,没有强调其内容,排除B;《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
11.1871年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在客观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  )
A.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建立社会主义
B.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
C.将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
D.资本主义所有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解析】选B。1871年巴黎工人武装起义最终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客观上证明了《共产党宣言》中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的理论,故选B;巴黎公社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当时的法国也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排除A;巴黎公社革命并没有没收资本家的财产,所以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1871年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所以资本主义还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排除D。
12.(2024·盐城高一检测)1971年,南斯拉夫发行了纪念巴黎公社诞生100周年邮票。画面中描绘了1871年3月28日,巴黎市政厅广场上红旗招展,20多万群众来到这里,庆祝巴黎公社诞生的场景。关于巴黎公社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尝试
B.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C.广泛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热情
D.由于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期而最终失败
【解析】选D。1871年的法国尚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工人阶级的力量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D正确;巴黎公社是一次偶然的城市暴动,没有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排除A;巴黎公社的性质是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但不是国家,排除B;巴黎工人举行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权,而非广泛的群众参与,排除C。
13.下图是第一国际支部在欧洲的分布图。由此可知,这些支部的成立(  )
A.借鉴了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经验
B.表明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
D.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
【解析】选C。据材料地图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国际众多支部在欧洲各国成立,这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扩大,故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在1871年成立的,而材料中的第一国际支部一部分是在19世纪60年代成立,时间逻辑不符,排除A;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排除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排除D。
14.列宁说:“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冲天’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由此可知,列宁认为(  )
A.革命群众推动了巴黎公社运动的发展
B.巴黎公社充分动员了广大农民
C.巴黎公社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D.巴黎公社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解析】选A。据材料“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冲天’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可知列宁赞赏巴黎公社中群众的革命行动和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体现了革命群众推动了巴黎公社运动的发展,故选A;巴黎公社并未动员广大农民,排除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排除C;巴黎公社并未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排除D。
二、非选择题(13分)
15.(13分)(2024·南通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8年欧洲大革命失败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到了巴黎,他们认真总结了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1849年夏末,由于领导了工人运动,马克思第四次接到“驱逐出境”的命令。当年12月,马克思领到了一张英国伦敦博物馆的阅览证,之后他每天摘录大量资料。据传有人统计,马克思阅读过的书籍有1500多种,他所摘的内容和整理的笔记有100余本。他广泛收集各学科的资料,如农艺学、工艺学、解剖学,更不用说历史学、经济学、法律学了,甚至连英国议会发给议员的报告材料“蓝皮书”他都一本本阅读了。终于,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了。
——摘编自《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材料二 以最近几星期内发表的蓝皮书《关于工业和工联问题同女王陛下驻外公使馆的通讯》为例。英国女王驻外使节在那里坦率地说,在德国,在法国,一句话,在欧洲大陆的一切文明国家,现有的劳资关系的变革同英国一样明显,一样不可避免。同时,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副总统威德先生也在公众集会上说:在奴隶制废除后,资本关系和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革会提到日程上来!这是时代的标志,不是用紫衣黑袍遮掩得了的。这并不是说明天就会出现奇迹。但这表明,甚至在统治阶级中间也已经透露出一种模糊的感觉: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1867年)
(1)根据材料一,归纳马克思《资本论》诞生的主要条件。(4分)
答案:(1)条件:①工人运动的经验总结;②马克思的广泛阅读与研究。(4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1848年欧洲大革命失败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到了巴黎,他们认真总结了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得出工人运动的经验总结;据材料一“马克思阅读过的书籍有1500多种,他所摘的内容和整理的笔记有100余本”得出马克思的广泛阅读与研究。
(2)材料二中,马克思指出当时的欧美社会“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证。(9分)
答案: (2)论证:19世纪60年代的欧美社会能够变化并且正处于变化过程。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即将普遍确立,工人阶级走向联合斗争;经济上,英国工业革命已基本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即将展开,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文化上,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社会主义也已出现。这一切,都蕴藏着社会变革的趋势。(9分)
【解析】第(2)题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的欧美社会能够变化并且正处于变化过程。
政治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普遍建立,工业革命后无产阶级实力不断增强,由此得出资本主义制度即将普遍确立,工人阶级走向联合斗争。
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得出英国工业革命已基本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即将展开,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
思想文化上:14—17世纪文艺复兴解放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8世纪启蒙运动广泛传播,理性主义思想不断深化,由此得出文化上,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社会主义也已出现。这一切,都蕴藏着社会变革的趋势。
【备选习题】
1.1813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品德的形成》一文中首次使用了“工人阶级”一词。到1817—1818年间,“工人阶级”一词被欧文不断阐释,并作为同“上等阶级”“中等阶级”相对立的概念,以后,工人的刊物广泛地接受和使用了“工人阶级”一词。这一现象表明(  )
A.工人阶级接受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B.空想社会主义主张阶级斗争理论
C.社会各阶级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消弭
D.欧文的理论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解析】选D。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首次使用的“工人阶级”一词经不断阐释,成为与“上等阶级”“中等阶级”相对立的概念,逐渐被广泛地接受和使用,为马克思主义中某些关于工人阶级的理论奠定了基础,故选D;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理论,排除A;主张阶级斗争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排除B;此时社会各阶级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激化,排除C。
2.《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
A.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B.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
C.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
D.资产阶级已经堕落为毫无进步性的魔鬼
【解析】选C。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和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中的问题,故选C;A、B、D不符合材料主旨。
3.《共产党宣言》诞生时主要通过欧洲的主流语言如英文、法文、德文等传播;170年后,其版本所用语言已涵盖了世界几乎所有的流通语种,堪称社会政治哲学世界性和多语性的鸿篇巨作。这一现象的出现(  )
A.反映了当代国际工人运动的活跃
B.源于“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C.表明社会主义思想已被广泛接受
D.体现了科技发展对思想解放的促进作用
【解析】选B。据材料《共产党宣言》从诞生时通过欧洲主流语言传播到170年后涵盖世界几乎所有流通语种可知,《共产党宣言》传播范围广,这是由于“宣言”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普遍性,故选B;当代国际工人运动处于低潮期,排除A;《共产党宣言》的传播在于其揭示了客观规律的普遍性,社会主义思想并未被广泛接受,排除C;材料中未涉及科技发展,排除D。十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19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促进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逐渐加剧。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材料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
A.使阶级矛盾空前的尖锐      
B.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迫使资产阶级减轻剥削      
D.解决了工人阶级的就业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这表明(  )
A.工业革命使人类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
B.早期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
C.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立法滞后于时代
D.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2024·淮安高一检测)1824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购买了12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建设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进行共产主义“劳动公社”的试验。欧文的做法(  )
A.探索建立理想社会        
B.推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立
C.指明工人运动方向        
D.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4.《共产党宣言》指出,正是因为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不存在了,也就是说我们要消灭的是那种以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财产为必要条件的所有制。由此推知,《共产党宣言》诞生的背景是(  )
A.资本主义弊端的显露       
B.空想社会主义的推动
C.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
5.(2024·苏州高一检测)1871年,马克思撰文指出:“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由此可见,马克思(  )
A.旨在创建科学的革命理论     
B.主张发挥工人阶级主体地位
C.强调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性   
D.要求组建强有力的新型政党
6.这个宣言“要旨在主张阶级战争,要求各地劳工的联合,是表示新时代的文书”。这一宣言是指(  )
A.《共产党宣言》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7.(2024·南通高一检测)《共产党宣言》认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这段话(  )
A.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根源      
B.号召工人阶级起来反抗
C.肯定资产阶级的进步性      
D.否定资产阶级对外侵略
8.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预言无产阶级革命必将胜利。但恩格斯在后来的文章中又承认资本主义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
A.宣告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    
B.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特质
C.揭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D.完整的思想体系逐步形成
9.(2024·无锡高一检测)1848年6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报纸订户最多达6000份,当时它“成了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没有一家德文报纸“像《莱茵报》这样有威力和影响,这样善于鼓舞无产阶级群众”。该报纸(  )
A.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
B.指导了巴黎公社运动
C.顺应了法国社会转型
D.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10.列宁评价《共产党宣言》称:“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在这里,列宁意在说明《共产党宣言》(  )
A.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B.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1.1871年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在客观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  )
A.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建立社会主义
B.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
C.将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
D.资本主义所有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12.(2024·盐城高一检测)1971年,南斯拉夫发行了纪念巴黎公社诞生100周年邮票。画面中描绘了1871年3月28日,巴黎市政厅广场上红旗招展,20多万群众来到这里,庆祝巴黎公社诞生的场景。关于巴黎公社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尝试
B.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C.广泛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热情
D.由于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期而最终失败
13.下图是第一国际支部在欧洲的分布图。由此可知,这些支部的成立(  )
A.借鉴了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经验
B.表明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
D.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
14.列宁说:“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冲天’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由此可知,列宁认为(  )
A.革命群众推动了巴黎公社运动的发展
B.巴黎公社充分动员了广大农民
C.巴黎公社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D.巴黎公社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非选择题(13分)
15.(13分)(2024·南通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8年欧洲大革命失败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到了巴黎,他们认真总结了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1849年夏末,由于领导了工人运动,马克思第四次接到“驱逐出境”的命令。当年12月,马克思领到了一张英国伦敦博物馆的阅览证,之后他每天摘录大量资料。据传有人统计,马克思阅读过的书籍有1500多种,他所摘的内容和整理的笔记有100余本。他广泛收集各学科的资料,如农艺学、工艺学、解剖学,更不用说历史学、经济学、法律学了,甚至连英国议会发给议员的报告材料“蓝皮书”他都一本本阅读了。终于,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了。
——摘编自《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材料二 以最近几星期内发表的蓝皮书《关于工业和工联问题同女王陛下驻外公使馆的通讯》为例。英国女王驻外使节在那里坦率地说,在德国,在法国,一句话,在欧洲大陆的一切文明国家,现有的劳资关系的变革同英国一样明显,一样不可避免。同时,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副总统威德先生也在公众集会上说:在奴隶制废除后,资本关系和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革会提到日程上来!这是时代的标志,不是用紫衣黑袍遮掩得了的。这并不是说明天就会出现奇迹。但这表明,甚至在统治阶级中间也已经透露出一种模糊的感觉: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1867年)
(1)根据材料一,归纳马克思《资本论》诞生的主要条件。(4分)
(2)材料二中,马克思指出当时的欧美社会“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证。(9分)
【备选习题】
1.1813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品德的形成》一文中首次使用了“工人阶级”一词。到1817—1818年间,“工人阶级”一词被欧文不断阐释,并作为同“上等阶级”“中等阶级”相对立的概念,以后,工人的刊物广泛地接受和使用了“工人阶级”一词。这一现象表明(  )
A.工人阶级接受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B.空想社会主义主张阶级斗争理论
C.社会各阶级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消弭
D.欧文的理论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2.《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
A.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B.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
C.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
D.资产阶级已经堕落为毫无进步性的魔鬼
3.《共产党宣言》诞生时主要通过欧洲的主流语言如英文、法文、德文等传播;170年后,其版本所用语言已涵盖了世界几乎所有的流通语种,堪称社会政治哲学世界性和多语性的鸿篇巨作。这一现象的出现(  )
A.反映了当代国际工人运动的活跃
B.源于“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C.表明社会主义思想已被广泛接受
D.体现了科技发展对思想解放的促进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