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压强 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 压强 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13 20:2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压强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B.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C.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D.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2.如图所示,将该装置左侧接到自来水龙头,关于打开和关闭右侧阀门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关闭右侧阀门,b管上端液面最高
B.关闭右侧阀门,b管上端液面最低
C.打开右侧阀门,b管上端液面最高
D.打开右侧阀门,b管上端液面最低
3.下列关于厨房里物理现象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  )
A.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磕,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具有惯性泼出去
C.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食物,是由于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D.微波炉能加热食物,是利用了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性
4.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杯子都盛有水银,且甲、乙杯的水银面上分别浮着铁球和木球,三杯的水银面等高,若要比较它们的杯底所受的压力大小,则结论是( )
A.甲杯最大 B.乙杯最大 C.丙杯最大 D.都一样大
5.在地铁站,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
A.空气流速快、压强小 B.空气流速慢、压强小
C.空气流速快、压强大 D.空气流速慢、压强大
6.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分两部分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等于(  )
A.3︰5 B.3︰2 C.2︰5 D.9︰10
7.如题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A.图甲:向两张纸中间吹气,纸张向中间靠拢
B.图乙:装有液体的玻璃管,底部和侧壁的橡皮膜往外凸起
C.图丙:高铁站台边,人必须站在黄色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
D.图丁: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8.科学小组的小南发现了一个工艺品,由密度不同的均匀圆柱体A、B组成。经测量,A、B的底面积分别为250和200,B高10cm。将其置于水平放置的传感器上,沿水平方向切割如图甲所示。传感器所受压强随切去高度h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切割前,A对传感器的压力为120N
B.圆柱体A的密度为2.5
C.当h=6cm时,圆柱体B剩余部分对A的压强为1000Pa
D.当h=6cm时,剩余样品与切割前的总重之比为13∶15
9.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或酒精(ρ酒精<ρ水),A、C两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B、C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p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A>pB>pC B.pCpB =pC D.pC10.如图所示,底面积均为100cm2的薄壁容盤甲和乙(不计容器质量),里面分别装有质量均为2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液面相平。把一物块浸没在甲客器的水中、水未溢出,甲容器中水面上升5cm,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之比为1:3:当把另一完全相同的物块浸没在乙容器的液体中,液体未溢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物块的密度等于3×103kg/m3
B.乙容器中液体密度小于甲容器中液体密度
C.乙容器对地面压强为3.5×103Pa
D.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了15N
二、填空题
11.“五一”坐车外出游玩,小明感觉车窗外的树在“向后跑”,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当打开车窗后车内窗帘会飘向窗外,这是因为车窗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   造成的(选填“大”或“小”)。
12.如图所示,两个手指用力水平压住铅笔两端使其静止。此时,笔尖和笔尾对两手指的压力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同”),使得两手指的凹陷程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13.用刀切菜时,刀钝了切不动,在磨刀石上把刀磨一磨就容易切了,这是利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   压强;或者可以使劲切,这是利用   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14.将如图所示粗细不同的玻璃管装置接到水流稳定的自来水管上,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可以观察到两根竖直管中A处水面高度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B处。
15.杜甫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能把屋项茅草卷走,是因为茅屋顶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导致屋顶上表面受到的压强   (选填“增大”或“减小”);三峡水利工程的闸是利用   原理工作的。
16.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个密度均匀、质量相等的长方体A、B,底面积之比SA:SB=3:5,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pA∶pB=   ,若将A的上方水平截去Δh叠放在B的正上方后,A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等于此时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且A剩余部分的高度恰好与叠放后B的总高度相同,则A与B的密度之比为ρA∶ρB=   。
17. 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甲的质量为、底面积为,乙的质量为。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若将它们顺时针旋转,此时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则甲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   。
三、实验探究题
18.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气密性良好的微小压强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如图甲、乙两图中,通过观察压强计U形管两侧   ,判断出   (选填“甲”或“乙”)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是因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3)下图中,A、B、C三点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点。
19.学习了压强和摩擦力知识后,小明在家用一个长方体木块、一个弹簧测力计、两个相同的砝码、一块海绵、一块长木板等做了一些探究实验。
(1)小明首先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图1中甲、乙两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2)用图1中甲、丙两图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而积的关系,应在图丙木块上放   个砝码;
(3)接着,小明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用的弹簧测力计(如图2甲所示)的量程为   N,分度值为   N;
(4)使用前需要将弹簧测力计在   (填“水平”或“竖直”)方向上调零;
(5)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桌面上的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2乙所示;取下木块上的砝码,重复操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由此说明,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填“大”或“小”);
(6)以不同的速度多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桌面上的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几乎不变,由此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   (填“有关”或“无关”)。
四、计算题
20.如图是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搭载的火星车——“祝融号”在火星表面巡视探测时的情景。“祝融号”火星车高1.85m,重240kg,有6个轮子,可以全方位探测火星。已知物体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的,请你计算:(g取10N/kg)
(1)若“祝融号”在火星某段水平表面上以某一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则“祝融号”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少?
(2)“祝融号”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200cm2,在火星某段水平表面上匀速行驶时,“祝融号”对火星表面的压强约为多少?
21.为了环保出行,减少拥堵,现在城市里很多上班族选择电动车作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的折叠电动车,其质量为20kg。出厂测试时,质量为50kg的小明骑该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4km用了12min,此时电动车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10-3m2,受到的阻力f为总重的0.05倍(g取10N/kg,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
(1)测试时该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为多少km/h?
(2)测试时这台折叠电动车匀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Pa?
(3)测试时这台折叠电动车所受的阻力为多少N?
答案解析部分
1.B
2.D
3.D
4.D
5.A
6.D
7.B
8.C
9.D
10.A
11.自己;小
12.相同;不同
13.增大;增大压力
14.高于
15.减小;连通器
16.5∶3;5∶6
17.3000;420
18.不是;液面高度差不同;甲;增大;C
19.(1)压力大小
(2)1
(3)0~5;0.2
(4)水平
(5)大
(6)无关
20.(1)48N;(2)8×103Pa
21.(1)解:由题意可知,小明骑该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4km用了12min,所走的路程,需要的时间
根据速度公式可知,测试时该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测试时该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为20km/h。
答:测试时该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为20km/h;
(2)解:测试时这台折叠电动车匀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这台电动车的重力和小明的重力之和,即
对地面的压力为700N;此时电动车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10-3m2,则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对地面的压强
测试时这台折叠电动车匀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75×105Pa。
答:测试时这台折叠电动车匀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75×105Pa;
(3)解:测试时这台折叠电动车,小明骑在上面,由(2)解析可知,这台电动车的重力和小明的重力之和为700N,而受到的阻力f为总重的0.05倍,则阻力大小
受到的阻力大小为35N。
答:测试时这台折叠电动车所受的阻力为3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