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向量的减法 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2 向量的减法 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3-13 21:2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2 向量的减法
【学习目标】
1.理解相反向量的含义,能用相反向量说出向量减法的意义.(数学抽象)
2.掌握向量减法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能熟练地进行向量的加减运算.(数学运算)
3.能将向量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向量的加法运算.(逻辑推理)
【自主预习】
1.实数a的相反数为-a,向量a与-a的关系应叫作什么
2.向量的减法可否转化为向量的加法
3.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是什么
4.若a,b是不共线向量,|a+b|与|a-b|的几何意义分别是什么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相反向量就是方向相反的向量. (  )
(2)向量与是相反向量. (  )
(3)a-b=b-a. (  )
(4)两个相等向量之差等于0. (  )
2.化简-++的结果是(  ).
A. B. C. D.
3.(多选题)下列各向量运算的结果与相等的有(  ).
A.+ B.- C.- D.-
4.如图,已知向量a和向量b,用三角形法则作出a-b+a.
【合作探究】
 向量的减法
如图所示,已知向量a,b.
问题1:根据向量的加法,如何求作a-b
问题2:不借助向量的加法法则,你能直接作出a-b吗
问题3:在什么条件下,|a-b|=|a|+|b|
1.(1)定义: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作向量的减法.
(2)向量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加法进行:减去一个向量相当于加上这个向量的相反向量,即a-b=a+(-b).
2.几何意义:如图所示,已知向量a,b,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a,=b,则=a-b,即a-b可以表示为从向量b的终点指向向量a的终点的向量,这就是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
一、向量减法的作图
如图所示,已知向量a,b,c,求作向量a+b-c.
【方法总结】求作两个向量的差向量的两种思路
(1)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加法来进行,如a-b,可以先作-b,然后作a+(-b)即可.
(2)可以直接用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即把两向量的起点重合,则差向量为连接两个向量的终点,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的向量.
二、向量减法的运算
(1)如图所示,
①用a,b表示;
②用b,c表示.
(2)化简:(-)-(-).
【方法总结】向量减法运算的常用方法
如图,P,Q是△ABC的边BC上的两点,且=,则化简+--的结果为(  ).
A.0
B.
C.
D.
化简:(-)+(-)=    .
如图所示,已知向量a,b,c,d,求作向量a-b,c-d.
 向量加减法的综合运用
已知O为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向量,,,满足+=+,则四边形ABCD的形状为    .
【方法总结】用向量法判断四边形形状的方法
(1)利用向量证明线段平行且相等,从而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只需证明对应有向线段所表示的向量相等即可.
(2)根据图形灵活应用向量的运算法则,找到向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在四边形ABCD中,=,若|-|=|-|,则四边形ABCD是(  ).
A.菱形 B.矩形
C.正方形 D.不确定
【随堂检测】
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
A. B.
C. D.
2.在边长为1的正△ABC中,|-|的值为(  ).
A.1 B.2
C. D.
3.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则四边形ABCD一定是(  ).
A.平行四边形 B.菱形
C.矩形 D.正方形
4.化简下列各式:
(1)-+-;
(2)(-)+(-).
参考答案
课时2 向量的减法
自主预习·悟新知
预学忆思
1.相反向量.
2.可以.向量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加法,减去一个向量等于加上这个向量的相反向量.
3.如
果把两个向量a,b的起点放在一起,那么这两个向量的差a-b是以向量b的终点为起点,向量a的终点为终点的向量.
这种求差向量的方法叫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简记为“共起点,连终点,指被减”.
4.如
图所示,设=a,=b.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有=a+b,=a-b.因为四边形OACB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b|,|a-b|分别是以OA,OB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
自学检测
1.(1)× (2)√ (3)× (4)×
2.B 【解析】原式=(+)+(+)=+0=.
3.AD 【解析】由题意知,AD正确.
4.【解析】如图所示,作向量=a,=b,则向量=a-b,
作向量=a,则=a-b+a.
合作探究·提素养
探究1 情境设置
问题1:先作出-b,再按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a+(-b).
问题2:
能.如图,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a,=b,则=a-b,即a-b可以表示为从向量b的终点指向向量a的终点的向量.
问题3:当a,b至少有一者为0或a,b均为非零向量且反向时,结论成立.
新知运用
例1 【解析】(法一:几何意义法)如图①所示,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a,=b,则=a+b,再作=c,则=a+b-c.
(法二:定义法)如图②所示,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a,=b,则=a+b,再作=-c,连接OC,则=a+b-c.
例2 【解析】(1)由题图可知=a,=b,=c.
①=-=--=-a-b.
②=-=-(+)=-b-c.
(2)(-)-(-)=(+)-(+)=-=0.
巩固训练1 A 【解析】+--=(-)+(-)=+=-=0.
巩固训练2  【解析】原式=++-=+-=.
巩固训练3 【解析】如
图所示,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a,=b,=c,=d,
则a-b=,c-d=.
探究2
例3 平行四边形 【解析】∵+=+,
∴-=-,∴=,
∴||=||,且DA∥CB,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巩固训练 B 【解析】∵=,∴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ABCD为矩形.故选B.
随堂检测·精评价
1.A 【解析】-==.
2.D 【解析】
如图,作菱形ABCD,
则|-|=|-|=||=.
3.A 【解析】由-=-,可得=,
所以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4.【解析】(1)-+-=+-=-=.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