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A层 基础必会】
考点一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关注生命安全)2024年3月31日凌晨,江西南昌发生强对流天气,一小区玻璃破碎,大风将3人从高楼卷下,导致3人死亡。根本原因是窗户外空气流速 ,使其附近的气压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导致玻璃内外产生压强差压碎玻璃将人吸出而造成悲剧,建议强对流天气一定要远离窗户。
2.(2024·广西中考)国产大飞机C919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 下方的空气流速,机翼上方的气压 下方的气压。(均选填“大于”或“小于”)
3.屋顶风帽是利用自然风使风帽旋转实现室内换气的装置,如图所示。它不用电、无噪声、节能环保。只要速度为0.2 m/s的微风即可让其轻盈运转。风帽转动时其内部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 ,室内的污浊气体在 作用下被排出。
4.(2024·甘肃中考)科技兴趣小组利用盛有水的烧杯和A、B两根吸管组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证明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沿着B管水平吹气,观察到A管液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说明了 。
考点二 飞机的升力
5.雄鹰之所以能够克服自身的重力翱翔蓝天,原因之一是其翅膀的上方空气流速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方气体流速,产生向 (选填“上”或“下”)的升力。
【变式】如图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使船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图判断水翼的形状是 (选填“甲”或“乙”)。
(2)这一形状是依据 的关系来设计的。
【B层 能力提升】
6.(2024·苏州期末)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研究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将吹风机对准竖管上端管口向下吹风,在三个水平玻璃管的右端口处同时释放相同规格的乒乓球,某时刻乒乓球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A.乒乓球运动是因受到竖管气流的吸引力
B.三个水平玻璃管左端口处气体流速相同
C.三个水平玻璃管的左端口处压强不相同
D.该现象可说明气体流速越小,压强越小
7.如图所示,草原犬鼠挖的左边的洞口较平整,右边的洞口由圆台形土堆围成,地面有风时,洞内风的流向是 (选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解释此现象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是对于流动的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选填“大”或“小”)。
8.(科学思维)小明在课前展示了一个小实验,如图所示,他用三个两端开口的吸管和一支竹筷做成一个“喷水的竹蜻蜓”。当把它下端放入水中时,看到两侧吸管中会有水进入。两管中水面高度相同。快速转动竹筷,两侧吸管中的水迅速上升并被甩出去,形成美丽的“喷泉”。请分析解释上述现象。第5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A层 基础必会】
考点一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关注生命安全)2024年3月31日凌晨,江西南昌发生强对流天气,一小区玻璃破碎,大风将3人从高楼卷下,导致3人死亡。根本原因是窗户外空气流速 变大 ,使其附近的气压 变小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导致玻璃内外产生压强差压碎玻璃将人吸出而造成悲剧,建议强对流天气一定要远离窗户。
2.(2024·广西中考)国产大飞机C919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 大于 下方的空气流速,机翼上方的气压 小于 下方的气压。(均选填“大于”或“小于”)
3.屋顶风帽是利用自然风使风帽旋转实现室内换气的装置,如图所示。它不用电、无噪声、节能环保。只要速度为0.2 m/s的微风即可让其轻盈运转。风帽转动时其内部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 小 ,室内的污浊气体在 大气压 作用下被排出。
4.(2024·甘肃中考)科技兴趣小组利用盛有水的烧杯和A、B两根吸管组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证明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沿着B管水平吹气,观察到A管液面 上升 (选填“上升”或“下降”),说明了 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
考点二 飞机的升力
5.雄鹰之所以能够克服自身的重力翱翔蓝天,原因之一是其翅膀的上方空气流速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方气体流速,产生向 上 (选填“上”或“下”)的升力。
【变式】如图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使船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图判断水翼的形状是 甲 (选填“甲”或“乙”)。
(2)这一形状是依据 流体压强与流速 的关系来设计的。
【B层 能力提升】
6.(2024·苏州期末)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研究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将吹风机对准竖管上端管口向下吹风,在三个水平玻璃管的右端口处同时释放相同规格的乒乓球,某时刻乒乓球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C)
A.乒乓球运动是因受到竖管气流的吸引力
B.三个水平玻璃管左端口处气体流速相同
C.三个水平玻璃管的左端口处压强不相同
D.该现象可说明气体流速越小,压强越小
7.如图所示,草原犬鼠挖的左边的洞口较平整,右边的洞口由圆台形土堆围成,地面有风时,洞内风的流向是 从左向右 (选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解释此现象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是对于流动的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小 (选填“大”或“小”)。
8.(科学思维)小明在课前展示了一个小实验,如图所示,他用三个两端开口的吸管和一支竹筷做成一个“喷水的竹蜻蜓”。当把它下端放入水中时,看到两侧吸管中会有水进入。两管中水面高度相同。快速转动竹筷,两侧吸管中的水迅速上升并被甩出去,形成美丽的“喷泉”。请分析解释上述现象。
答:放入水中时,由于液体内部有压强,水会进入两侧吸管;两侧吸管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因为管中是同种液体,所以液体静止时液面是相平的,高度相同。快速转动竹筷时,竹筷受力改变了运动状态,吸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变快,压强变小,在吸管内形成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使水上升至管口(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至管口),水由于惯性被甩出去,从而形成美丽的“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