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二)》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东南亚(二)——多山的地形、富有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一、教材分析
各具特色的地区——东南亚是星球版版《地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东南亚是世界地区的一个研究案例,学生通过对东南亚的认识,一方面可以掌握案例地区(东南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可以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世界地区的基本方法。目前最常见的也是最符合认知规律的地区研究方法是从地区位置入手认识地区自然特征,根据地区自然特征认识地区人文特征,同时理解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半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世界地理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东南亚》一节就简单多了。但由于本节课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地图、录像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视频、提问题的形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三、教学目标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南亚地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人口、城市以及农业分布的关系,学会认识地区地形特点的一般方法,理解地形与区域人口、城市以及农业等人文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2.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的城市分布特点,理解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3.列举东南亚重要的旅游资源,感悟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4.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意识。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东南亚是世界地区的开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通过对东南亚的认识,一方面可以掌握案例地区(东南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可以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世界地区的基本方法。所以本节课采用了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演示手段、PowerPoint 多媒体课件、windows”画图”、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等相结合的教学策略。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多媒体课件丰富了学生的视听,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课堂教学,保障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使地理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科目。课中利用信息技术平台,给学生创造展示和交流机会,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利用概念图小结,呈现出本节课的知识系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课后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并通过QQ群进行互动,提高学生搜集整合资料、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升。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
导入新课 播放纪录片《下南洋》片段,设疑:大家知道“南洋”是指现在的哪个地方吗? 收看视频,思考问题感知东南亚。 利用“狸窝全能视频转换器”剪辑后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电脑打开谷歌地图,http://www./maps/,查看东南亚。 学生观看,整体感知东南亚的地形地势概况。 运用谷歌地图,查阅地理信息。
新课学习 【自主学习】出示“东南亚地形图”, 指导学生找出东南亚主要的地形区和主要河流,并指导学生说出各地形区、河流的分布位置(山脉的走向)。 读“东南亚地形图”, 找到:若开山脉、掸邦高原、长山山脉、湄公河三角洲;伊洛瓦底江、昭披耶河、湄公河、红河。 利用PPT的突出显示功能和白板的画线功能,更容易地描述分布状况,为描述地形、地势特点奠定基础。
【合作探究】出示“东南亚地形图”和“中南半岛沿20 N地形剖面图,指导各组学生综合利用这组图,总结东南亚的地形、地势特点。 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分析这组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东南亚地形地势特点,然后记录、展示,相互点评、学习。 利用PPT同时出示平面图和剖面图结合展示,让学生能更直观认识东南亚的地形地势特点。
【师生互动】老师用windows中自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画图”工具打开事先准备好的“中南半岛地形、河流与城市分布图”,同时用word软件把“中南半岛的城市与河流分布数据表格”打开。指导学生利用电脑软件操作,并把操作后的地图保存。 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利用“画图”软件中的“椭圆”工具在老师事先打开的地图上,用红色的小圆圈标出城市的位置。再请另外一位同学到讲台前,用“画图”软件中的“曲线”工具在老师事先打开的地图上,用绿色的线条描出河流。 利用window的“画图”工具,标注城市、描绘河流,为描述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奠定基础。
【展示质疑】播放东南亚主要城市景观图,然后投影出示问题: 1.中南半岛的城市分布有何特点? 2.为什么会这样分布?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上一环节的地图,并结合生活实际归纳总结。 欣赏城市景观,感悟城市分布,分析地图,并结合生活实际分析特点、总结原因。 把东南亚城市景观图用“艾奇视频电子相册制作”软件合成视频,然后用PPT播放。
【师生互动】教师打开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根据“东南亚部分国家国际游客人数表格”制作成“东南亚部分国家国际游客人数柱状图”; 根据“东南亚部分国家旅游收入表格”制作成“东南亚部分国家国际旅游收入柱状图”。然后出示问题:分析说明旅游业在东南亚国家中的地位及发展状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提示和引导。 观看制作过程,然后请一位学生根据所得到的两幅柱状图,分析归纳旅游业在东南亚国家中的地位及发展状况。 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把文字信息转换成图表信息,更直观形象。
【展示质疑】:旅游业已经成为东南亚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那么东南亚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有哪些?(出示东南亚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分布图、景观图)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评价总结。 学生观察地图,探究交流,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归纳结。 景观图片利用Photoshop进行美化处理。
总结建构 运用概念图,引领学生梳理知识点,理清知识间的联系,指导学生绘制自己的概念图。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说出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根据理解与学习构建自己的概念图。 利用PPT展示概念图,展示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完成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出示题目,题目以礼盒的形式出现。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组依次选择礼盒,并回答对应的题目,回答正确,即可得到该题对应的幸运积分!综合评价小组积分,评出最优表现小组。 学生选题,思考并回答问题,必要时在电子白板上书写答案进行评价。 利用PPT“超链接”功能链接题目,利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课件快速展示,便于点评。
课后延伸 “新马泰”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议一议,东南亚地区吸引中国游客的原因? 围绕问题查找资料,并利用QQ群进行交流。 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QQ群讨论。
七、教学特色
本节课采用了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演示手段、交互式白板、PowerPoint 多媒体课件、windows”画图”、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等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利用谷歌地图,让学生对区域地理环境有一个整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知,培养了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利用学生既有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整理信息,一方面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料,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意识,使学生的学习形式走向多样化。利用window”画图软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等软件,让学生体验或了解地理信息的不同表达形式,以及在不同表达形式之间的转换,应该有助于学生理解、拓展相关的地理信息,也有助于学生掌握探究地理的技能和方法,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利用交互式电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板展示多媒体课件,丰富了学生的视听,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课堂教学,保障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使地理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科目。利用多媒体的展示功能,为学生打造展示平台,用学生的资源进行互相学习,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形式。利用概念图小结,呈现出本节课的知识系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最后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课下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利用QQ群进行讨论,拓展了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