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第七章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一、教材分析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是星球版七年级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册第七章了解地区的最后一节,作为一个特例,本节内容相对独立,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必学区域,主要是基于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全球意义。本节的教学重点在于了解两极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和科研价值,难点是在两极地区地图上判断方向和南极洲气候严寒的原因。在 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内部的因果关系,理解各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
二、学生分析
1.考虑到初一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区域知识和认识区域的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这些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会成为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石,。但是本节内容较抽象,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感受不到,所以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设置问题情境,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实现师生间的充分交流和有效互动,提高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自主思考。因此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 2.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恰当、适时的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创造学习情景,可以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为学生体验感悟和创新应用搭建一个平台;把互联网引入课堂已成为了现实,这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也增强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运用地图认识两极地区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特点:2. 过程与方法:在两极地图上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两极气候的特点,理解气候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两极地区自然资源现状,让学生理解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义,认识到保护两极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了解人类对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的现状,激发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新课导入利用PPT课件导入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形象直观,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展示,让学生有真实的感受,巧妙地化解抽象的地理知识,帮助了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性。2.利用Google地图软件引导学生搜索世界分区地图,锁定两极地区,,分小组描述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3.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相关工具如地理学科工具中地球的公自转动画示意图及绘图工具如幕布、聚光灯等功能,使学生在相关地图上能进行简单绘图、标注位置等操作,培养学生读图、绘图、用图能力,促进学生形象感知内化为理解探究技能。4.利用概念图进行有效的知识梳理,提升学生的自主归纳能力。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情 境 导 入 请同学们先观看一段新闻视频,老师提出相关问题:哪位同学描述一下视频中的主角、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各组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思考回答,引入授课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利用PPT课件导入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形象直观,学生学习参与性高。
讲 授 过 程 环节一、识位置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南、北两极地理位置的地图,让学生探究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特点;出示两极地区空白图,学生进行简单绘制、标注。 Google地球搜索世界分区地图,锁定两极地区的位置,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相关工具如聚光灯等功能演示由北极点向外延伸逐步掌握北极地区的范围,同理,让学生上台自行演示南极的位置和范围,并绘制南极地区轮廓简图,掌握学习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要领,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多媒体课件利用Google地图软件引导学生搜索定位两极地区。 让学生学会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相关工具进行演示和绘制轮廓简图
环节二、析气候 根据教材介绍和相关图片,学生探究分析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不同及原因。课件展示两极地区自然景观图,出示相关讨论问题:1.极地地区为什么那么冷 2.两极地区的寒冷程度是否一样?3.为什么南极地区更冷? 1认真观看视频及图片,小组讨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谁更符合“冷极”、“白色沙漠”、“风库”的称号?并简单思考原因。2 完成自主学习问题。 利用视频合成演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恶劣。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两极地区不同的自然景观图片,学会对比分析。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相关学科工具如地球自转公转示意图来演示分析两极地区寒冷的形成原因。
环节三、看资源 探究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出示相关问题:问题1: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各有哪些代表性的野生动物。问题2:极地动物一般都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教材和收集到的图片,小组讨论回答相关问题,并学会分析资源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展示了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形象直观。视频剪辑,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两极地区资源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工具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环节四、探两极 通过图片找到我国在两极建立了哪些科学考察站?并识读它们在地图上的位置,并能在两极地图上判定地理事物的方向。小组讨论并完成教材67活动1题: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想一想,为什么?利用相关图片和问题,让学生认识保护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教材和相关图片,了解我国科学考察站的建筑情况和建立时间;小组讨论教材67活动1题 视频播放泰山站的建立过程,了解科学考察的价值和艰辛。PPT课件展示和动画演示在两极地地区如何判定方向。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提高了学生的读图、析图和填图标注能力。
环节五、谈收获运用概念图,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学习方法等,指导学生绘制自己的概念图。 学生谈收获,绘制概念图。 运用概念图软件,制作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利用多媒体课件梳理知识点,学会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概念图的简单绘制。
环节六、知识反馈1.游戏趣味选择题2.猜字谜3.填图题 小组间抢答,提高学生参与度。 利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flash动画竞答题,活跃课堂气氛。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相关工具,进行有效的填图练习,加深巩固知识点。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本节课充分利用了信息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并结合农村现有的教学条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作用。在导入相关环节中使用不同的视频,让学生欣赏视频和图片,教师设置悬念,进而引导学生理解事物之间内在联系。2. 利用Google地图,把位置锁定与学习放手给学生,形成一种利用地图的能力3.运用概念图软件,制作本节的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4. 利用多媒体和电子白板,采取小组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图、析图、绘图,培养了学生读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课堂教学凸显独特的“地理味道”,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时间,课堂气氛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