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笔算乘法(末尾有0)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上几个0”。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1. 口算下面各题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340×2=
师:你发现以上算式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积又有什么特点?
说说340×2你是怎样想的?
为什么这样计算?
还可以怎样想?
总结: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几个0。
2.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0×3= 300×3= 430×2= 2000×4=
3. 用竖式计算:28×3=
二、学习新课
1. 出示例题:280×3
(1)用竖式计算:
2 8 0
× 3
————
8 4 0
(2)师:与复习中的28×3,你能想出简便的算法吗?
教师引导着学生概括出简便计算的竖式写法。
2 8 0
× 3
————
8 4 0
师:这两种算法竖式的写法不同,但计算结果一样,后一种比较简便。
(3)概括:一位数乘多位数,遇到被乘数末尾有0的时候,可以先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 书本P86的“做一做”: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 质疑讨论:1500×4 = 600,对吗?
强调:在用简便算法计算时,要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得出结果后再添0。
3. 不计算,直接写出得数。
14×3=42 13×6=78 15×6=90
140×3= 130×6= 150×6=
1400×3= 1300×6= 1500×6=
4. 反馈小测:书本P87第1题的第一行3小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