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12诗经二首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12诗经二首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3 22:3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诗经》二首
四书五经
诗经简介
学习生字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雎鸠:水鸟名,即鱼鹰。传说它们情意专一。
由关雎和鸣起兴,渲染气氛
触景生情,由景到人
文中的这位男子,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 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概括内容:
发现心仪的姑娘。
第一章
第一章:见物起兴,直写自己的愿望
(写小伙子爱慕和追求一个温柔漂亮的女子,想和她结成配偶)
首章以立在河洲上鸣叫的关雎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情思,奠定全篇的基调。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以缠绵悱恻(内心痛苦无法排遣)之情,道出男子追求未果的爱慕之心与相思之苦。日思夜想,不能须臾忘怀。白天里食不知味,无心做事,而漫漫长夜又只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苦思冥想不能成眠,这种“为爱而不得其爱,又不忘其爱”的无限情思。
第二三章
1、概括内容
2、君子的痴情是如何表现
思考
男子对女子执着追求和极度思念。
“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使他日夜相思,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第二、三章:写小伙子追求心上人而未得的相思之苦(忧思)(心情:苦闷与焦灼)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表现这个情窦初开少男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以至于在梦中他与心上人终于相会了,亲近她,爱慕她,为她弹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她,心中充满了欢喜之情和把她取进家门的喜悦和热闹的场面。
第四五章
1、概括段意
男子想像与女子相会情景。
2、文中写了男子如何在女子面前表现?突出了什么?
通过弹奏琴瑟和敲击钟鼓来亲近她,突出了男子追求爱情的炽烈专一。
3、全诗的线索是如何的?
发现—思念(求不得)—相会(想像中)
思考
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并使她快乐异常。
小伙子因相思而成梦,在幻想中得到心上人,用琴瑟钟鼓取悦于她的欢乐场景。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表现出求而得之的快乐。
这是一首爱情恋歌。
描写一位痴情小伙子对心上人朝思暮想的执着追求。雎鸠的阵阵鸣叫诱动了小伙子的痴情,使他独自陶醉在对姑娘的一往深情之中。种种复杂的情感油然而生,渴望与失望交错,幸福与煎熬并存。一位纯情少年热恋中的心态在这里表露得淋漓尽致。
诗歌小结
整体把握
三、均为四言,采用一些双声、叠韵字。
二、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
重章叠句是指一首诗由若干章构成,每章的字句基本相同,只对应地变换少数字词,便于尽情抒发作者的感情,深化意境,增强节奏感、音乐美。
四、本诗是爱情诗,抒发的感情:思恋、爱慕。
艺术特色
一、托物起兴:
开头用“兴”,引起读者由鸟及人的相关联想。
兼葭
诗经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兼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溪。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学习生字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
结构特点
蒹 葭 苍 苍 ,白 露 为 霜 。
蒹 葭 萋 萋 ,白 露 未 晞 。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
内容分析
渲染了一种凄冷寂寞的气氛,为主人公的活动和心情奠定了基础。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因而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阻隔越远,感情越深。
主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