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 元素周期表
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序数的含义,明确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2.明确掌握周期表的结构。
3. 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4. 通过元素周期表是体现元素性质递变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重点、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准备
原子结构
请画出Na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
自主预习
1. 原子序数:
(1)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之间的关系:
原子序数=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2. 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元素按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
(2)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元素按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3. 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短周期,其他周期称为长周期,完成下表内容。
类别 周期序数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数 核外电子层数
短周期 1
2
3
长周期 4
5
6
7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纵行,除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8个纵行共分为16个族,其中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第Ⅷ族。
a、主族:由 元素和 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用A表示:ⅠA、ⅡA、ⅢA、
ⅣA、ⅤA、ⅥA、ⅦA;
b、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
c、第Ⅷ族: 三个纵行 (注意: 第Ⅷ族既不是主族也不是副族);
d、零族:第 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ⅠA称为 元素,ⅦA称为 元素,零族称为 元素。
4、实践活动:查阅资料(如书刊、网络等),搜集不同形式的元素周期表,并探究其排列依据。
预习自测
1、查阅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 磷 B. 钙 C. 铁 D. 碘
2、石墨烯是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新型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有超强的导电性。下列元素与碳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是
A.He B.O C.Si D.P
3、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钠原子的是
4、下列各组中的元素用原子序数表示,其中都属于主族的一组是 ( )
A 12, 22,32 B 5,15,20 C 6,16,26 D 11,17,18
5、画出具有下列原子序数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指出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9、16、14、5、18
我的疑惑(通过本课学习、自测,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课堂互动探究
质疑探究
探究点1你搞清楚了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吗?你能举一个具体的原子给大家介绍下吗?
探究点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已知碳、镁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说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 周期、 族; 第 周期、 族; 第 周期、 族;
2、画出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说出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 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探究点3元素周期表——周期
说出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类数目,并说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
周期序数 第一周期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元素种类 2种
稀有气体 He —
原子序数 2 —
探究点4元素周期表——族
1、请写出元素周期表中18列所对应的族序数。
2、元素X 、Y为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可能相差多少?
探究点5现在你能不能不看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就可以画出1——20号元素的方框图吗?填写每一横行和每一纵行取个名字?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说出它们中文字的偏旁与元素性质、单质状态的联系。
探究应用
1、已知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排满后的元素如下所示:
分析元素周期数和元素种数的关系,然后预测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 )
A. 18 B. 32 C. 50 D. 64
2、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 x+2 B. x+14 C. x+8 D. x+18
3、某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ⅦA 族,则它是 元素。
4、某一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A. x+1 B.x+8 C. x+2 D. x+1或x+11或x+25
5、有短周期元素A、B、C,其中A、B同周期,B、C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电荷数之和为31,则A、B、C为( )
A. C、N、Si B. N、P、O C. N、O、S D. C、Si、S
我的收获(通过本课学习、自测,你形成了那些知识体系,请记录下来)
★课后提升训练
1. 下列元素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的整数倍的是( )
A.O B.F C.S D.Cl
2. 推断质子数为35和88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的( )
A. 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
B. 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C. 相对原子质量的最外层电子数
D. 电子层数的次外层电子数
4.下列各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5. 原子序数为83的元素位于:①第五周期 ②第六周期 ③ⅣA族 ④ⅤA族⑤ⅡB族,
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⑤
若ⅡA族某元素原子序数为x,那么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序数为x+1的元素可能位于( )
A.ⅢA族 B.IB族 C.ⅡB族 D.ⅢB族
7. 有短周期元素A、B、C, 其中A、B同周期, B、C同主族, 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核电荷数之和为31 , 则A、B、C为( )
A. C、N、Si B. N、P、O C. N、O、S D. C、Si、S
8. 下列各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为35的是( )
9.下列各组中的元素用原子序数表示,其中都属于主族的一组元素是( )。
(A)14 24 34(B) 26 31 35(C) 5 15 20(D) 11 17 18
10. 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 ( )
A.金属元素
B.稀有气体元素
C.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
11. 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如表中所示,从周期表中找出这四种元素
(1)填写下表
元素 甲 乙 丙 丁
原子序数 6 8 11 13
元素符号
周期
族
(2)写出这几种元素的单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与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与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与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元素X的原子获得3个电子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素Y的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它们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Y两种元素的单质在高温下得到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元素X在周期表中是第____族。元素Y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周期。
课外赏析阅读
人体组成的主要元素O,C,H,N,C ( http: / / www.21cnjy.com )a,P,K,S,Na,Cl,Mg共11种,占人体质量的99.95%,其余组成人体的元素还有50种,它们只占人体的0.05%。
我国储量较大的矿产元素稀土,Ti、Li、W、Sn、Sb,其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
地壳组成中含量最高的前16种元素O,Si,Al,Fe,Ca,Mg,Na,K,Ti,H,P,Mn,F,Ba,Sr,S。
第二课时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
学习目标:1、认识碱金属元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2、认识卤素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质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3、元素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重点、难点:碱金属元素、卤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准备
1、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自主预习
1、碱金属元素
(1)结构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页“科学探究”,并完成该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从锂→铯
相同点: 最外层电子数均为_____________
不同点: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电子层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 原子半径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对比钠、钾与氧气和水的反应
钾 钠
与氧气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
与水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结论 相似性:都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等发生反应递变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的____________性逐渐增强
注意: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可以从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比较
(3)物理性质(阅读课本第7页表1-1总结规律)
相似性: 除Cs略带金属光泽外,其余的都是_________色,它们都比较________,有________性.密度都比较_________,熔点也都比较________ ,导电性和导热性也都_____________.
递变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多,碱金属的密度逐渐_________,熔、沸点逐渐_________________.
思考:锂和钾的保存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卤族元素
(1) 卤素的原子结构特点(阅读课本第7页卤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卤素的结构特点)
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_______________
(2)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阅读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第8页,总结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从F2→I2颜色逐渐__________, 密度逐渐_____________, 熔沸点逐渐____________
(3)化学性质:
①卤素单质与H2反应
F2 Cl2 Br2 I2
相似性
递变性 条件
剧烈程度 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物的稳定性 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Cl2 + NaBr =
Br2 + KI =
预习自测
1.下列金属中密度最小、熔沸点最高的是( )
A. Rb B. K C. Na D. Li
2.下列液体分别与碘水混合,充分振荡,静置后上层液体为紫色、下层液体为无色的是( )
A.四氯化碳 B.酒精 C.苯 D.氯水
3.下列金属与水反应最剧烈的是( )
A. Li B. K C. Rb D. Cs
我的疑惑(通过本课学习、自测,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课堂互动探究
质疑探究
探究点1说出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异同,预测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探究点2观看钾、钠与氧气反应实验,请总结出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有什么相似性、递变性?
相似性: 。
递变性:周期表中碱金属从上往下,与氧气的反应越来越 。
探究点3根据钾、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请请总结出碱金属与水反应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生成的碱性氢氧化物的碱性如何变化?
相同点:碱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 和 。
不同点:周期表中碱金属从上往下,与水的反应越来越 ,生成氢氧化物的碱性越来越 。
探究点4说出卤素原子结构的异同,预测卤素的化学性质。
探究点5根据卤素间的置换反应,比较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强弱。
( http: / / www.21cnjy.com )
总结:从F→I,原子半径逐渐 ,失电子能力逐渐 ,得电子能力逐渐 ,因此,F2、Cl2、Br2、I2的 依次减弱。
探究点6同族元素的性质为何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 ,原子得电子的能力 ,失电子的能力 ,即非金性逐渐 ,金属性逐渐 。
探究点7
1、如何比较不同金属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2、不同元素非金属性的判据都有哪些?
探究应用
1、钠和铯都是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2SO4 B. 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
C. 铯的熔沸点比钠的低 D. 碳酸铯受热易分解成氧化铯和二氧化碳
2、关于碱金属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
B.依Li、Na、K、Rb、Cs,单质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
C.随核电荷数递增,氢氧化物碱性增强
D.随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金属还原性增强
3、关于钠和钾元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钾原子失电子比钠原子容易 B.钾离子氧化性比钠离子强
C.钾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D.KOH碱性比NaOH强
4、卤素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主要是由于卤素( )
A.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 B.均为非金属元素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个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大
5、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B、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D、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
6、砹(At)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砹化氢(HAt)很稳定 B.单质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C.砹的原子半径比碘的原子半径大 D.单质砹是有色固体
我的收获(通过本课学习、自测,你形成了那些知识体系,请记录下来。)
★课后提升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等五种元素(填元素符号)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_________, 故称碱金属,其中密度最小的是_________,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 阳离子氧化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等质量的金属与水反应最剧烈的是_________,生成氢气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
2、下列对碱金属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单质都比较软 B. 单质都能跟氯气发生剧烈反应
C. 氢氧化物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D. 锂和钠一样可以保存在煤油里
3、按Li、Na、K、Rb、Cs顺序递增的性质是( )
A. 单质的还原性 B. 阳离子的氧化性
C. 原子半径 D. 单质的熔点
4、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根本原因是( )
A. 钾的密度比钠的小 B. 钾原子的电子层比钠原子多一层
C. 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 D. 加热时,钾比钠更易汽化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碱金属元素中,所有碱金属的氧化物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 由于活泼性NaC. 碱金属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
D. 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钾含量太少,故需施用钾肥
6、下列对碱金属铷的性质预测正确的是( )
A. 灼烧氯化铷时,火焰有特殊颜色 B. 它只存在一种氧化物
C. 它的碳酸盐易溶于水 D. 在钠、钾、铷中,铷的熔点最高
7、 钾有以下性质①钾比水轻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 钾的熔点低 ③ 钾与水反应要放出热量 ④钾与水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将一小块钾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该实验能证明上述四点性质的有( )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8、 当铷(相对原子质量85.5)和另一种碱金属所形成的合金0.23g跟水完全反应后,放出氢气0.01g, 该种碱金属是( )
A. 钠(23) B.钾(39) C. 锂(7) D.铯(133)
9、一定质量的钠、钾投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气体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a为K,b为Na
B.投入的Na的质量大于K的质量
C.投入的Na、K一定等质量
D.稀盐酸的量一定是不足量的
10、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预言错误的是:(C)
A. 在碱金属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 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C. 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D. 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11、已知溴易挥发,碘易升华.向含有N ( http: / / www.21cnjy.com )aBr和KI的混合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所得物质,最后剩余的固体是( )
A. NaCl 和KI B. NaCl、 KCl 、I2 C. KCl 和NaBr D. KCl 和NaCl
12、随着卤族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B.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C.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 D.单质的水中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13、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卤素单质 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表示
B.HX都极易溶于水,它们热稳定性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增强
C.卤素单质的颜色从F2→I2按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加深
D.X-离子的还原性依次为:F-14、不能用来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是( )
A.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B.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C.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D.单质熔点、沸点的高低
15、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I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VIIA族,下列物质中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
A. HF B. H3O+ C. NaH D. H2O2
16、鉴别Cl-、Br-、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A.碘水,淀粉溶液 B.氯水,四氯化碳
C.淀粉,KI溶液 D.硝酸银溶液,稀HNO3
17、 氰[(CN)2]、硫氰[ (SCN ( http: / / www.21cnjy.com ))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很相似,化学上称为拟卤素,如:(SCN)2 + H2O = HSCN + HSCNO, 它们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为Cl-
(1)(CN)2 与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N)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将10g NaCl和NaI的混合物溶于水后,通入足量的Cl2,将溶液蒸干灼烧得固体6.46g. 求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
第三课时 核素
学习目标:1. 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2.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重点:质量数、同位素、核素的概念
难点:质量数、同位素、核素的概念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准备
相对原子质量: 。
自主预习
1.质量数: (1) 含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质量数
(2) 关系:质量数(A)=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 )
思考:AZX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核素、同位素
(1) 元素: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
(2) 核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核素
填写下表:
氢元素的原子核 原子名称 原子符号(AZX)
质子数(Z) 中子数(N)
氕
氘 _______或______
氚 _______或_______
(3) 同位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同位素
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位素的几点说明
①同一元素的各同位素原子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②互称同位素的不同原子构成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的不同单质。
③不同同位素构成的化合物是不同的化合物,H2O、D2O、T2O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④天然同位素相互间保持一定的比率
3.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算出的平均值.
设某元素有许多种不同的核素, A、B、C……表示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b%、c%……为各核素的原子数目百分比,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式为:
A·a%+ B·b%+ C·c%+……
如:氯元素有3517Cl和3717Cl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种天然、稳定的同位素,3517Cl的原子数目百分比为75.77%,3717Cl的原子数目百分比为24.23%; 3517C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4.969, 3717C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6.966
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4.969×75.77% + 36.966×24.23% = 35.453
(注: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是指质子数、中子数均为6的碳原子)
4.同位素的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在多方面有着重要用途,如考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利用_______测定文物的年代,_______________用于制造氢弹,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育种、治疗癌症和肿瘤等。
预习自测
1、下列粒子:① 质子,② 中子,③ 电子,在所有原子中均含有的粒子是 ( )
A ①②③ B 仅① C ①和③ D ①和②
2、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
A. 40K与40Ca B. T2O和H2O C. 40K与39K D. 金刚石与石墨
3、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272,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A. 111 B. 161 C. 272 D. 433
4、研究证明,用放射性13553I治疗肿瘤可收到一定疗效,有关13553I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13553I是碘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C. 13553I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9
B. 13553I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 D. 13553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第ⅦA族
我的疑惑(通过本课学习、自测,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课堂互动探究
质疑探究
探究点1质量数为何在数值上与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探究点2在周期表中收入了112种元素,是不是就只有112种原子呢?
探究点3已知Cl元素有两种天然同位素 、。
⑴在形成的Cl2分子中,会有 种不同的分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
、 。
⑵从原子的组成看,原子的质量数均为整数,但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却是35.5,这是为什么?
探究点4原子形成离子之后构成原子的微粒哪些发生了变化?如何改变?质量数呢?
符号 质子数 中子数 质量数 电子数
12 12 12
20 40 18
探究点5 和 中的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和电子数。
探究应用
1、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钯催化交叉 ( http: / / www.21cnjy.com )偶联反应”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三位化学家。下列有关钯原子(10646Pd)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序数为46 B.质子数为 46 C.电子数为46 D.中子数为46
2、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 )
A.Na和Na+ B.35Cl和37Cl C.14N和 14C D.O2和O3
3、下列粒子中,与NH4+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
A.OH— B.F- C.Na+ D.NH3
4、下列ETH天文研究所报告,组成太阳的气体中存在20Ne和22Ne,下列关于20Ne和22N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Ne和22Ne互为同位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 B.20Ne和22Ne互为同分异构体
C.20Ne和22Ne的质量数相同 D.20Ne和22Ne的中子数相同
我的收获(通过本课学习、自测,你形成了那些知识体系,请记录下来)
★课后提升训练
1.有以下一些微粒:①② ③ ④ ⑤
(1)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和
(2)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为同位素的是 和
(3)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等的是 和 、 和 。
2.下列各组粒子属于同位素的是( )
A.Cl和Cl B.K和Ca C. O2和O3 D. H2O和D2O
3.aX和bY分别是元素X和元素Y的一种同位素,已知a>b,则元素X和Y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是(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4.已知碳有两种常见的同位素12C、13C;氧也有常见的三种同位素16O、17O、18O。由这5种粒子
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中,其相对分子质量最多可能有( )
A.6种 B.10种 C.11种 D.12种
5.我国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功,“嫦娥”探月工程也正式启动。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2He,每百吨32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2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式( )
A、42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32He和42He互为同位素
C、32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42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32He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6.最近医学界通过放射性14C来标记C6 ( http: / / www.21cnjy.com )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断裂DNA来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AIDS),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与14N含的中子数相同
C、是C60的同素异形体 D、与12C互为同位素
7.实际存在的11H、12H、13H、H+、H2是( )
A、氢的五种同位素 B、五种氢元素
C、氢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8.在下列粒子中,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的是( )
(1) 18O (2) 12C (3) 26Mg (4) 40K (5) 40Ca
A. (5)和(2) B. (3)和(4) C. 只有(4) D. (1)和(2)
9.某元素R的阴离子Rn-核外共有x个电子,该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里中子数为( )
A.A-x-n B.A-x+n C.A+x-n D.A+x+n
10.已知N2--阴离子的核内有X个中子,其质量数为A,则mg该离子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m(A-X)/A mol B.m(x+2)/A mol
C.m(A-X+2)/A mol D.m(A-X-2)/A mol
11.硼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则硼在自然界中的两种同位素105B和115B的原子个数比为( )
A.1:1 B. 1:2 C. 1:3 D. 1:4
12.下列各项决定于原子结构的哪一部分:①核外电子数,②质子数,③中子数,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以下各项选择序号填空)
⑴元素的种类取决于 ;
⑵原子的质量数主要由 决定;
⑶同一元素的各同位素原子之间相同的是 ;
⑷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主要由 决定。
13.在①21H、②178O、③D、④136C、⑤188O、⑥T、⑦126C、⑧4019K、⑨3919K、⑩4018Ar中
⑴互为同位素的有 ,
⑵属于同种元素的有 ,
⑶属于同种原子的有 。
课外赏析阅读
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核辐射是原子核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辐射的种类:自然界存在着三种射线:α(阿尔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β(贝塔)、γ(伽玛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射线。人类接受的辐射有两个途径,称为内照射和外照射。α、β、γ三种射线由于其性质不同,其穿透物质的能力与电离能力也不同,他们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方式不同。α粒子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这就是内照射;γ射线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
辐射的危害: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癌、致死。受照射时间越长,受到的辐射剂量就越大,危害也越大
辐射防护:辐射防护是研究保护人类(系指全人类、其中的部分或个体成员以及他们的后代)免受或少受辐射危害的应用学科,有时亦指用于保护人类免受或尽量少受辐射危害的要求、措施、手段和方法。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在核领域,辐射防护专指电离辐射防护。美国现在地下研究和开发避难所来进行辐射防护。
使用说明:1、通读教材P4—P5,勾画教科书中出现的新名词。2、完成预习自测。3、总结我的疑惑。4、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使用说明:请同学们积极主动的进行合作探究,最后运用5分钟对每个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2 3 4
11
19
2
10 11
18 19
6
11 12 13
24
5 6 7
14
31 32
使用说明:1、通读教材P5—P9,勾画教科书。2、完成预习自测。3、总结我的疑惑。4、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
使用说明:请同学们积极主动的进行合作探究,最后运用5分钟对每个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使用说明:1、通读教材P9—P10,勾画教科书中出现的新名词。2、完成预习自测。3、总结我的疑惑。4、限时10分钟,独立完成。
使用说明:请同学们积极主动的进行合作探究,最后运用5分钟对每个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