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目标:
重点:解读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效果 。
难点:学习求真的科学精神,提高环保意识。
一、自学反馈(自主完成,同桌互查)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
A物种(zhǒng)耗资(hào)栖息(qī)归咎(jiù)
B漏网(lù) 斑斓(lán)宠物(cǒng)藩篱(fān)
C失衡(héng) 劫掠(lè) 监控(jiàn)酝酿(niàng)
D厄运(é) 调节(tiáo)棕树(cōng)霍乱(huò)
(2)下列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C )
A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不能束手无策。
B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哪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生物入侵者”,人们仍将无动于衷。
C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遏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D一些学者认为,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会啸聚山林,不会对人类及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3)选词填空。
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
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 生态环境 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 生态系统 并没有受到
太大破坏。
凡此种种,都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会造成 生态平衡 的严重失衡。
(4)说说本文的说明了顺序。写出本文写作思路。
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5)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列数字。如“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鸟类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这个数字的变化清楚地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
举例子。举出欧洲斑贝、亚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红蚂蚁对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
打比方。如:“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人们这一类“入侵者”的行为,会给人类与自然带来危害;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给人类造成危害;
二、合作探讨(交流互动,问题质疑。)
1.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即外来生物入侵,它指因为人类的活动有意或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的将产于外地的生物引到本地,这些生物快速地进行生长繁衍,危害本地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
2.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又是什么呢?
主要是由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偷渡”入境。
3.目前,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持什么态度?
一部分人认为,经过“物竞天择”,可以制约“生物入侵者”的危害,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另一部分人认为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会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4. 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
提高防范“生物入侵者”的意识;对“生物入侵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国际贸易中加强法律监督监控,有效地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5.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生物种类的自然繁衍和迁移,是非常缓慢的,并受空间跨度的限制。但是如果这种迁移是由于人类的跨地域活动造成的,那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时,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
三、巩固检测(重点突破,当堂训练。)
6.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那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某一地区的物种都是当地生物链的一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态,就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经过一个较长时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另一种就是产生“生物入侵者”,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危害。
四、拓展延伸(融会贯通,提高能力。)
7.列举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一种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芦极大地减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积,当地气候明显干燥,湖中的68种鱼已有38种不复存在;西欧,一种北美虾病正在侵袭当地虾,造成当地虾在许多河流中消失;太平洋海藻覆盖了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3千公顷海底。
五、反思新得(导学得失,自我小结。)
凤凰中学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
课题:《生物入侵者》 主备课人:刘卫平 时间:2015. . 课时: 总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