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县凤凰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落日的幻觉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吉安县凤凰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落日的幻觉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13 08:0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导学目标:
重点:1.了解落日的幻觉的成因。
   2.分析阐述落日的幻觉的成因的说明方法及顺序。
难点:1.事理性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2.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探求精神。
一、自学反馈(自主完成,同桌互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绮丽( qǐ ) 殷红( yān ) 坠落( zhuāng ) 镶( xiāng )
  绚丽( xuàn ) 衰减( shuāi ) 尘埃( āi ) 吟咏( yín )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太阳快要落山了。( 日薄西山 ) 鲜艳美丽(多用来形容风景)。( 绮丽 )
(3)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
举例子、列数字,准确生动形象说明地球大气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光线散射。作比较、鲜明有效地说明了短波光散射比长波光强。   
  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
  打比方、作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由于幻觉,人们看到黄昏的太阳远大于中午
的太阳,把黄昏的太阳比作巨大的玉盘,形象说明黄昏太阳的巨大形状。
(4)指出本文的说明顺序?用自己的话简要写出行文思路。
由现象到原理的逻辑顺序。前三段先从日常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起,引用古诗,采用描写,写日落的壮观、绮丽的景象,紧接着说明这些景象只是人们的一种幻觉而已;后四段具体分析产生每种幻觉景象的原理。
二、合作探讨(交流互动,问题质疑。)
1.查阅出处,理解含义。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什么?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陈情表》作者:李密
  含义: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即将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作者:李商隐
  含义:意思是虽然夕阳无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黄昏时刻。一切的美丽,减弱,减退。
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引出下一段对日落景象的描写。
2.独立完成下面表格填写?
日落时的幻觉 产生幻觉的原因
颜色深黄、殷红 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 眼睛的叠合效应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 光线折射的原理
太阳好像变大了 未说明原因(其实没有变大)
3.在介绍幻觉现象时,按照“体积变大,颜色殷红,形状变扁,背后有暗弧亮弧,有时有紫光出现,”这样的顺序介绍的,但是,原理介绍中却不是这样的顺序介绍的,这样行文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这样写既照顾了第二段的描写顺序,同时也遵循“由主到次的顺序,由复杂到简单”的规律来介绍,所以是从颜色以及与颜色有关的暗弧、亮弧,说到太阳的外形以及大小。
三、巩固检测(重点突破,当堂训练。)
4.再读课文4--7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4段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描写 生动、形象,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章文学性更强
(2)第5段在结构上属于过渡句 ,在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第7段中画线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什么?
“由于……亮弧”
四、拓展延伸(融会贯通,提高能力。)
5.比较:体会每组两个语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都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前句“无不”双重否定,强调了人们的赞叹之情。
(2)可惜这种美丽的紫光并不多见。 但这种美丽的紫光并不多见。
前句用“可惜”,比用“但”要有感情,更能表现出对美景的依恋,使文章富有情趣。
五、反思新得(导学得失,自我小结。)
凤凰中学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
课题:《落日的幻觉》 主备课人:刘卫平 时间:2015. . 课时: 总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