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1课时授课课件(共10张PPT)+教案+习题课件(共11张PPT)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北师大版生物学

文档属性

名称 8.23.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1课时授课课件(共10张PPT)+教案+习题课件(共11张PPT)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北师大版生物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14 16:20:3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是一门综合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生态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营养结构以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核心知识点。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将学习到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生物之间的营养联系。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掌握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理解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的功能地位和相互关系。此外,学生还能学会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认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从而具备一定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能力。这样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也能让他们在生活中做出更加负责任的环保选择。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营养结构、营养级概念,掌握食物链与营养级的关系,以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2)学生通过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归纳,锻炼逻辑思维和分析综合能力。 (3)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树立生态平衡的观念,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生物功能类群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2)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的概念及其联系。
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及其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食物链、食物网与营养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观察分析法、案例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生态系统的图片、视频以及相关的图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生态学基础》教科书,提供生态系统的理论知识背景,便于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 (3)生态系统模型或模拟软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或虚拟实验,探索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态系统的概念,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区分生态系统与生物群落的概念。例如,教师可以问:“什么是生态系统?它和生物群落有什么不同?”(生:生态系统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与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而生物群落仅仅指该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种群。) 强调生态系统的研究核心是其结构与功能,进一步引出本课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营养结构。(师: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生态系统的结构,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的运作方式。) 二、学习新课 回顾生态系统的定义与基本构成 教师简要说明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如植物、动物、微生物)和非生物成分(水、土壤等)组成。随后,通过提问促使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师:请大家想一想,这些部分是如何相互作用以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 学生讨论后分享他们的观点,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补充或纠正。例如,可能会提到光合作用过程中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为其他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物质基础。(生:植物利用阳光制造食物……) 教师补充解释,生物成分如何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来维持生态平衡,比如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探讨生态系统的生物功能类群 先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例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然后让他们试着对所看到的不同类型的生物进行归类。 引导学生理解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的定义及它们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指出每种类群对于整体稳定的重要性。(师: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能量来源,通常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依赖于生产者或其他消费者获取能量;分解者负责将死亡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再次供生产者利用。如果没有了分解者会怎么样呢?)(生:有机物不能分解成无机物,资源循环被破坏,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 分析食物链与食物网 展示“草原生态系统”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尝试描绘其中的食物链。接着引入食物网的概念,并解释多个食物链如何交织形成复杂的食物网络。(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并尝试画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这些食物链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 让学生练习识别给定食物网内最长与最短的食物链条。此外,也请他们尝试标记某些物种可能占据的不同营养级位置。(师:你们找到了哪些物种在食物网中的不同位置?请举例说明。) 教师结合具体实例讲解食物链中的能量传递效率,并引导学生理解能量在每个层级之间的损失情况。 探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利用图形资料展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路径,从太阳到植物再到动物最后回到环境中这一过程。强调能量在每个层级之间的转移效率(约10%-20%),并通过实际数据来证明这一点。(师:请看这张图表,能量是如何在不同的营养级之间流动的?每一级的能量转换效率是多少?为什么不会超过五个等级的能源传递链存在呢?) 通过构建能量金字塔来直观地表示上述原理,加深学生印象。(师:现在我们一起绘制一个能量金字塔,看看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分布情况。)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实例,绘制能量金字塔,并解释每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情况。 学习碳循环作为物质循环的例子 以碳循环为例说明物质如何在生态系统内外不断循环使用。(师:碳是如何在生态系统内外循环的?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看到这种循环?) 明确指出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圈,又经呼吸作用返回大气层。另外还可以提及化石燃料燃烧也是人为影响下的碳排放途径之一。(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影响碳循环的?) 教师出示关于碳循环的具体数据和案例,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这个过程。(师:请同学们根据提供的数据,描述碳循环的过程。) 三、总结复习 重申今天课程的重点所在,即了解一个完整生态系统包含了哪些关键组成部分;掌握如何绘制并分析某一区域内的食物链/网;认识到能量传递过程中存在的普遍规律;以及知道自然界中几种重要元素如碳是如何循环利用的。 提醒学生们记住,人类本身就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我们的行动会影响到整个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因此我们应该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同学们回家完成,以便巩固今天所学知识。具体题目包括:绘制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标出各个生物的功能类群;分析一个给定的食物网,找出最长和最短的食物链条;绘制一个能量金字塔,并解释每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情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0张PPT)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1课时 食物链和食物网
【学习目标】
科学思维:描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科学探究:体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食物联系的复杂性。
我们已经知道,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具有各自的生态功能,那么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关系如何呢?它们之间的关系会对生态系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情境导入
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关系
1.草原上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什么作用?
2.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与草原的植被有什么关系?
3.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4.尝试将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用线连接起来。
各种生物之间存在者直接或间接的食物关系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关系,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
植物
蝗虫



2.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也不包括阳光等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写法
消费者
消费者
生产者
……
1.食物链从生产者(绿色植物) 开始;
3.食物链的箭头指向捕食者,箭头所示方向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食物网: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关联,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构成的网状联系,称为食物网。
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中
能找到多少条食物链呢?
草→兔→狐
草→鼠→狐
草→鼠→猫头鹰
草→鼠→蛇→猫头鹰
草→吃草籽鸟→猫头鹰
草→吃草籽鸟→蛇→猫头鹰
草→虫→吃虫鸟→猫头鹰
草→虫→蜘蛛→吃虫鸟→猫头鹰
草→虫→青蛙→蛇→猫头鹰
草→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
的链条式联系。
食物网: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
网状联系。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盘点收获
1.请指出下列四条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阳光→草→兔→狼 B.草→昆虫→青蛙→蛇
C.蛇→青蛙→昆虫→草 D.草→蝗虫→细菌和真菌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体现出这一现象的正确食物链是( )
A.螳螂→蝉→黄雀 B.树→螳螂→蝉→黄雀
C.蝉→螳螂→黄雀 D.树→蝉→螳螂→黄雀
D
当堂检测
B
3.一个生态系统若能长期维持下去,除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不可缺少的成分是( )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所有的生物成分
4.要使动物长时间存活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必须提供( )
A.氧气 B.水
C.足够的有机物 D.太阳能
D
D(共11张PPT)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1课时 食物链和食物网
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食物关系
1.食物链
(1)概念: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   关系,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作食物链。
(2)表示方法:食物链的起点是   ,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中间用“   ”表示。
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   ,形成复杂的   联系,即形成食物网。
食物
植物

交错
网状
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1)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因   关系而形成的复杂关系,是生态系统的   基础。
(2)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和能量是通过   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的。
食物
营养结构
食物链
食物链的写法
(1)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
成分。
(2)生产者作为最基础的环节,应该在起点,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3)箭头一定是由被食者指向捕食者。
(4)食物链一定要写到没有被其他生物捕食的生物那里。
在“①→蝉→螳螂→黄雀”这条食物链中,①最可能是( )
A.榕树   B.太阳
C.细菌   D.害虫
思路分析:食物链的起始点是生产者。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答案:A
1.(2024福建)太阳升起,草原上野兔正在吃苜蓿,一只鹰从天而降,野兔成为它的美食,残骸最终被细菌分解。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阳光→野兔→鹰 B.苜蓿→野兔→鹰
C.野兔→鹰→细菌 D.苜蓿→野兔→细菌
2.(2024丰泽期末)下列各项不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关系的是( )
A.松鼠吃蘑菇 B.蚕吃桑叶
C.羊吃草 D.蝗虫吃作物
层级演练·能力提升
B
A
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图,其中食物链的条数是( )
A.4 B.5
C.6 D.7
4.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 )
A.有很多相互关联的食物链
B.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C.每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
D.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所捕食
B
A
1.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B.各自独立、互不干涉
C.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D.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A
2.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①是生产者,②和③是消费者,④是分解者
B.②和③之间是捕食关系
C.①→②→③→④构成一条食物链
D.①②③的遗体能被④分解
C
3.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B.一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可数的,彼此不相联系
C.食物网是由食物链构成的
D.一条食物链的起始点是生产者
B
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分析并回答下列
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之间由于   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作食物链。上图的食物网中有多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任意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任写一条即可)。
(2)上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
(3)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草的数量会  ,但肉食动物数量的增多又使鼠和兔的数量   ,草的数量得以恢复。
食物
草→兔→狐

减少
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