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第1课时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
读漫画,回答1~2题:
1.图中“南大门”指( )
A.长江三角洲 B.港澳地区
C.海南省 D.珠江三角洲
2.下列关于“南大门”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濒临东海
B.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C.毗邻港澳
D.位于热带和亚热带
3.下列经济特区中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是( )
A.深圳和厦门 B.珠海和厦门
C.深圳和珠海 D.深圳和海南
4.下列属于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的是( )
①航运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拥有许多著名的侨乡 ③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 ④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过程
5.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主要包括( )
A.家用电器、电子、采矿
B.纺织、服装、钢铁
C.食品、玩具、家用电器
D.机械、造船、食品
6.近年来,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用工荒”的问题,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减小企业投资规模
B.关停高新技术产业
C.进行产业升级和设备更新
D.迁移大型先进制造业
珠江口及其两翼区域是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科技创新是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力。下图示意广东省珠江口地区及深圳改革开放初期主要工业构成。据此回答7~9题:
深圳改革开放初
期主要工业构成
7.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毗邻的城市是( )
A.珠海 B.深圳 C.东莞 D.中山
8.改革开放初期,深圳所占比重最大的工业部门是( )
A.农产品加工业 B.纺织工业
C.电子电器工业 D.机械制造工业
9.面对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促进本区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A.能源 B.交通 C.人才 D.市场
10.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20世纪80年代,香港将劳动密集型和中低技术的制造业向珠江三角洲转移,原因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
A.河流纵横交织,水运便利
B.名胜古迹多,旅游资源丰富
C.资源丰富并且劳动力低廉
D.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雄厚
下图为1980年和2011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对2011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中部最密,东部最疏
B.西部最密,东部最疏
C.西部最密,中部最疏
D.中部最密,西部最疏
12.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区人口级别提高快的原因是( )
①经济水平高 ②邻近港澳 ③基础设施好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读辽中南地区示意图(图1)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图2),回答13~14题:
图1 图2
13.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辽中南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华侨众多 D.水能丰富
14.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城市分别是珠海和深圳
B.京九铁路直达澳门
C.经济发展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
D.澳门是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
15.随着一批智能终端整机制造企业的入驻,号称“世界工厂”的东莞市,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东莞的发展成就,是改革开放40多年成果的一个缩影。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东莞市1978—2018年对外贸易额(单位:亿美元)
东莞市2018年三大产业比例
A.40多年来,东莞对外出口额平均年增幅约为10%
B.东莞经济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
C.东莞出口产品以电子信息、机电产品等为主
D.东莞是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和信息中心
16.读珠江三角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城市),B (特别行政区),C (经济特区),D (海洋)。
(2)珠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中,人文优势明显,主要包括 资源丰富,拥有许多我国著名的 。
(3)与辽中南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所欠缺的条件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矿产资源丰富
C.水陆交通便利
D.对外贸易发达
(4)这里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 、 贸易渠道,出口至世界各地。 第2课时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读港澳地区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港澳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
B.香港北面毗邻广州市
C.澳门位于珠江口东侧
D.澳门北面毗邻珠海市
2.下列关于港澳两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只有澳门人口密度大
B.都由岛屿和半岛组成
C.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D.支柱产业都是旅游博彩业
3.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银行中心、第三大黄金市场、第五大外汇市场、第五大股票市场,香港每年海洋运输的货物吞吐量约达2.7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约2 229万个标准箱,居世界第四位。这说明香港是( B )
A.国际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B.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C.重工业中心
D.综合性工业中心
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4.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合作的独特模式是( A )
A.“前店后厂” B.“前厂后店”
C.“厂店联合” D.“厂厂合作”
5.(2024 齐齐哈尔节选)港澳回归以来,经济得到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对外交往更为活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着积极作用。港澳与祖国内地联系十分密切,在生产生活中,祖国内地主要为港澳提供( D )
A.劳动力、管理 B.信息、技术
C.原料、资金 D.燃料、淡水
读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示意图,回答6~7题:
6.对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京广线直接沟通了香港和祖国内地
B.香港东临东海,南临南海
C.香港和澳门都位于珠江口东侧
D.香港和澳门都位于热带地区
7.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香港、澳门的优势是( C )
A.人多地狭,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
B.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C.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
D.在“前店后厂”的合作中,扮演“厂”的角色
2024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二十多年来,澳门各领域取得长足发展,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并逐渐发展为世界级旅游休闲中心。据此回答8~9题:
8.澳门( C )
A.位于长江入海口
B.毗邻山东省和福建省
C.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D.由横琴岛和澳门半岛组成
9.澳门陆地面积在(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港珠澳大桥重要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有助于吸引香港投资者到珠江三角洲西岸投资
B.有利于促进港、珠、澳三地的旅游业发展
C.缓解香港人少地多的压力
D.有利于祖国内地与港澳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11.港珠澳大桥的通车,进一步加快本区城市群经济带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C.“前店后厂”是港澳间经济合作的模式
D.港珠澳大桥使本地区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及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读图,回答12~13题:
1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C )
A.矿产资源丰富 B.土地肥沃深厚
C.水陆交通便利 D.水热条件优越
13.下列关于香港和澳门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的西、东两侧
B.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
C.香港旅游博彩业最发达
D.澳门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改革开放4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部分区域示意图。
[位置与分布]
(1)分析深圳、珠海首先对外开放的优势条件:毗邻香港、澳门和 南 海,地理位置优越,航运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便于引进外资。
[联系与差异]
(2)40多年来,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势互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将A、B、C、D四个选项分别填入表格中对应的空格内。
阶段 香港 珠江三角 洲地区
“前店后厂”阶段 ① D 产品加工、 制造、装配
粤港合作新模式阶段 角色 现代化服务业基地 ② B
优势 世界自由贸易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 自然资源丰富,土地租金低,制造业基础好
产业 发展 方向 ③ C ④ A
A.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海洋产业
B.先进制造业基地
C.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产业
D.承接海外订单,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新产品,供应原材料和元器件,控制产品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营销
[环境与发展]
(3)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为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B )
A.缓解交通拥堵
B.促进粤港澳深度合作
C.降低劳动力成本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2课时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读港澳地区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港澳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
B.香港北面毗邻广州市
C.澳门位于珠江口东侧
D.澳门北面毗邻珠海市
2.下列关于港澳两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只有澳门人口密度大
B.都由岛屿和半岛组成
C.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D.支柱产业都是旅游博彩业
3.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银行中心、第三大黄金市场、第五大外汇市场、第五大股票市场,香港每年海洋运输的货物吞吐量约达2.7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约2 229万个标准箱,居世界第四位。这说明香港是( )
A.国际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B.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C.重工业中心
D.综合性工业中心
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4.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合作的独特模式是( )
A.“前店后厂” B.“前厂后店”
C.“厂店联合” D.“厂厂合作”
5.(2024 齐齐哈尔节选)港澳回归以来,经济得到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对外交往更为活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着积极作用。港澳与祖国内地联系十分密切,在生产生活中,祖国内地主要为港澳提供( )
A.劳动力、管理 B.信息、技术
C.原料、资金 D.燃料、淡水
读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示意图,回答6~7题:
6.对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京广线直接沟通了香港和祖国内地
B.香港东临东海,南临南海
C.香港和澳门都位于珠江口东侧
D.香港和澳门都位于热带地区
7.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香港、澳门的优势是( )
A.人多地狭,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
B.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C.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
D.在“前店后厂”的合作中,扮演“厂”的角色
2024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二十多年来,澳门各领域取得长足发展,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并逐渐发展为世界级旅游休闲中心。据此回答8~9题:
8.澳门( )
A.位于长江入海口
B.毗邻山东省和福建省
C.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D.由横琴岛和澳门半岛组成
9.澳门陆地面积在(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港珠澳大桥重要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助于吸引香港投资者到珠江三角洲西岸投资
B.有利于促进港、珠、澳三地的旅游业发展
C.缓解香港人少地多的压力
D.有利于祖国内地与港澳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11.港珠澳大桥的通车,进一步加快本区城市群经济带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C.“前店后厂”是港澳间经济合作的模式
D.港珠澳大桥使本地区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及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读图,回答12~13题:
1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土地肥沃深厚
C.水陆交通便利 D.水热条件优越
13.下列关于香港和澳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的西、东两侧
B.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
C.香港旅游博彩业最发达
D.澳门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改革开放4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部分区域示意图。
[位置与分布]
(1)分析深圳、珠海首先对外开放的优势条件:毗邻香港、澳门和 海,地理位置优越,航运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便于引进外资。
[联系与差异]
(2)40多年来,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势互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将A、B、C、D四个选项分别填入表格中对应的空格内。
阶段 香港 珠江三角 洲地区
“前店后厂”阶段 ① 产品加工、 制造、装配
粤港合作新模式阶段 角色 现代化服务业基地 ②
优势 世界自由贸易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 自然资源丰富,土地租金低,制造业基础好
产业 发展 方向 ③ ④
A.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海洋产业
B.先进制造业基地
C.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产业
D.承接海外订单,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新产品,供应原材料和元器件,控制产品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营销
[环境与发展]
(3)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为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交通拥堵
B.促进粤港澳深度合作
C.降低劳动力成本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第1课时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
读漫画,回答1~2题:
1.图中“南大门”指( D )
A.长江三角洲 B.港澳地区
C.海南省 D.珠江三角洲
2.下列关于“南大门”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濒临东海
B.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C.毗邻港澳
D.位于热带和亚热带
3.下列经济特区中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是( C )
A.深圳和厦门 B.珠海和厦门
C.深圳和珠海 D.深圳和海南
4.下列属于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的是( A )
①航运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拥有许多著名的侨乡 ③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 ④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过程
5.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主要包括( C )
A.家用电器、电子、采矿
B.纺织、服装、钢铁
C.食品、玩具、家用电器
D.机械、造船、食品
6.近年来,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用工荒”的问题,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C )
A.减小企业投资规模
B.关停高新技术产业
C.进行产业升级和设备更新
D.迁移大型先进制造业
珠江口及其两翼区域是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科技创新是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力。下图示意广东省珠江口地区及深圳改革开放初期主要工业构成。据此回答7~9题:
深圳改革开放初
期主要工业构成
7.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毗邻的城市是( B )
A.珠海 B.深圳 C.东莞 D.中山
8.改革开放初期,深圳所占比重最大的工业部门是( C )
A.农产品加工业 B.纺织工业
C.电子电器工业 D.机械制造工业
9.面对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促进本区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C )
A.能源 B.交通 C.人才 D.市场
10.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20世纪80年代,香港将劳动密集型和中低技术的制造业向珠江三角洲转移,原因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C )
A.河流纵横交织,水运便利
B.名胜古迹多,旅游资源丰富
C.资源丰富并且劳动力低廉
D.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雄厚
下图为1980年和2011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对2011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中部最密,东部最疏
B.西部最密,东部最疏
C.西部最密,中部最疏
D.中部最密,西部最疏
12.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区人口级别提高快的原因是( A )
①经济水平高 ②邻近港澳 ③基础设施好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读辽中南地区示意图(图1)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图2),回答13~14题:
图1 图2
13.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辽中南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是( A )
A.矿产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华侨众多 D.水能丰富
14.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①②两城市分别是珠海和深圳
B.京九铁路直达澳门
C.经济发展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
D.澳门是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
15.随着一批智能终端整机制造企业的入驻,号称“世界工厂”的东莞市,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东莞的发展成就,是改革开放40多年成果的一个缩影。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东莞市1978—2018年对外贸易额(单位:亿美元)
东莞市2018年三大产业比例
A.40多年来,东莞对外出口额平均年增幅约为10%
B.东莞经济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
C.东莞出口产品以电子信息、机电产品等为主
D.东莞是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和信息中心
16.读珠江三角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广州 (城市),B 香港 (特别行政区),C 珠海 (经济特区),D 南海 (海洋)。
(2)珠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中,人文优势明显,主要包括 劳动力 资源丰富,拥有许多我国著名的 侨乡 。
(3)与辽中南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所欠缺的条件是( B )
A.地理位置优越
B.矿产资源丰富
C.水陆交通便利
D.对外贸易发达
(4)这里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 香港 、 澳门 贸易渠道,出口至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