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台湾省
一水相连的美丽宝岛
1.读图,判断下列有关台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
B.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部
C.中央山脉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
D.台湾的最高峰是玉山
2.台湾省自然资源丰富,有许多美称,下面不属于台湾美称的是( )
A.亚洲天然植物园 B.东方甜岛
C.聚宝盆 D.海上米仓
富有特色的出口导向型经济
3.台湾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地区
B.西部平原
C.中部地区
D.沿海地区
4.台湾省的经济特点是( )
A.以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出口为主
B.利用海岛多港湾优势,形成了转口贸易经济
C.形成出口导向型经济
D.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
5.台湾高科技产业的代表,号称台湾“硅谷”的是( )
A.台北 B.高雄
C.新竹科技园区 D.基隆
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
6.下列关于台湾省人口和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台湾省高山族人口最多,多分布在西部
B.岛上汉族人的祖先多由闽粤迁去
C.基隆是最大港口,台北是最大城市
D.台湾省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
7. (2024临沂节选)下列民族节庆活动中,能体现两岸同胞血缘相亲、文缘相承的是( )
A.雪顿节 B.元宵节
C.那达慕节 D.“三月三”歌节
台湾省是我国神圣领土。据图回答8~9题:
8.图信息显示( )
A.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B.台湾岛北临黄海,南临南海
C.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相望
D.台湾岛全部位于热带
9.下列关于台湾岛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受气候影响,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南部
B.受地形影响,森林集中分布在西部
C.受气候影响,铁路呈环状分布在沿海地区
D.受地形影响,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台湾省是“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读台湾省示意图(图1),回答10~11题:
图1
图2
10.图2是小鹏同学绘制的关于台湾省水能资源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两处应为( )
A.温带海洋性、山地
B.季风、山地
C.温带海洋性、平原
D.季风、平原
11.台湾省的经济( )
A.农业是支柱产业
B.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C.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D.与祖国大陆经济联系密切
读台湾省农矿产品分布图和台湾省各阶段的主导产业类型变化表,回答12~13题:
台湾省农矿产品分布图
台湾省各阶段的主导产业类型变化表
20世纪 50年代 农业和 农产品 主要出口蔗糖、 水果、稻米和樟脑
↓
20世纪60— 90年代 出口加 工工业 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
↓
20世纪90 年代以来 高新技 术产业 主要出口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
12.据台湾省农矿产品分布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判断的依据是( )
①森林分布 ②纬度位置 ③农产品种类 ④地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下列有关台湾省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台湾主导产业类型变化是原料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B.台湾主要出口产品特征变化是初级产品→普通工业产品→高附加值产品
C.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经济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D.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劳动力投入越来越多
14.福建省和台湾省有着极其深厚的“五缘关系”: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下列习俗不能体现福建和台湾同宗同源的是( )
A.两地都有相近的传统小吃
B.两地居民大部分说闽南语
C.台湾大部分同胞祖籍福建
D.以生产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15.读台湾省地形分布示意图(图1)和台湾岛部分农产品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台湾岛东临 洋,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 方向。
(2)火烧寮成为我国“雨极”的主要原因是东临 ,是典型的季风气候,雨季 ;地处夏季风的 ,降水量 。
(3)台湾岛上的铁路呈 状分布,社会经济原因是人口、城市呈
状分布。
(4)台湾岛物产丰富。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水稻和甘蔗主要分布在台湾岛 ,因为该地区地势 ,水热 ,有利于水稻、甘蔗等作物的生长。
16.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
问题:
材料一 在地质时期,台湾岛曾与大陆相连,后因台湾海峡地块沉陷而分隔成岛。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侵略者,收复台湾。1885年,清朝正式设置台湾省。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后,台湾省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省回到祖国怀抱。台湾居民以汉族为主,多是大陆人的后裔。
材料二 图1为台湾省的地形图,图2为台湾岛主要农产品分布图,图3为台湾所在板块位置示意图。
图1 图2
图3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岛,B (填省级行政区域简称)。写出一处台湾的风景名胜: 。
(2)依据台湾岛主要农产品分布图,写出台湾岛的一个美称,并解释原因: 。
(3)台湾岛西部地区城市和交通线比东部地区 (填“密集”或“稀疏”),请分析原因: 。
(4)台湾居民的祖籍主要是 和广东省。
(5)下列属于台湾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多选)
A.转口贸易型
B.外向型经济
C.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以农矿产品为主
(6)台湾盛产硫黄。台湾多火山,北部火山喷发出大量的硫黄,这与台湾的地理位置有关,处于 板块与 板块的交界地带。第四节 台湾省
一水相连的美丽宝岛
1.读图,判断下列有关台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
B.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部
C.中央山脉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
D.台湾的最高峰是玉山
2.台湾省自然资源丰富,有许多美称,下面不属于台湾美称的是( C )
A.亚洲天然植物园 B.东方甜岛
C.聚宝盆 D.海上米仓
富有特色的出口导向型经济
3.台湾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B )
A.东部地区
B.西部平原
C.中部地区
D.沿海地区
4.台湾省的经济特点是( C )
A.以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出口为主
B.利用海岛多港湾优势,形成了转口贸易经济
C.形成出口导向型经济
D.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
5.台湾高科技产业的代表,号称台湾“硅谷”的是( C )
A.台北 B.高雄
C.新竹科技园区 D.基隆
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
6.下列关于台湾省人口和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台湾省高山族人口最多,多分布在西部
B.岛上汉族人的祖先多由闽粤迁去
C.基隆是最大港口,台北是最大城市
D.台湾省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
7. (2024临沂节选)下列民族节庆活动中,能体现两岸同胞血缘相亲、文缘相承的是( B )
A.雪顿节 B.元宵节
C.那达慕节 D.“三月三”歌节
台湾省是我国神圣领土。据图回答8~9题:
8.图信息显示( A )
A.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B.台湾岛北临黄海,南临南海
C.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相望
D.台湾岛全部位于热带
9.下列关于台湾岛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A.受气候影响,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南部
B.受地形影响,森林集中分布在西部
C.受气候影响,铁路呈环状分布在沿海地区
D.受地形影响,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台湾省是“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读台湾省示意图(图1),回答10~11题:
图1
图2
10.图2是小鹏同学绘制的关于台湾省水能资源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两处应为( B )
A.温带海洋性、山地
B.季风、山地
C.温带海洋性、平原
D.季风、平原
11.台湾省的经济( D )
A.农业是支柱产业
B.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C.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D.与祖国大陆经济联系密切
读台湾省农矿产品分布图和台湾省各阶段的主导产业类型变化表,回答12~13题:
台湾省农矿产品分布图
台湾省各阶段的主导产业类型变化表
20世纪 50年代 农业和 农产品 主要出口蔗糖、 水果、稻米和樟脑
↓
20世纪60— 90年代 出口加 工工业 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
↓
20世纪90 年代以来 高新技 术产业 主要出口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
12.据台湾省农矿产品分布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判断的依据是( B )
①森林分布 ②纬度位置 ③农产品种类 ④地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下列有关台湾省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台湾主导产业类型变化是原料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B.台湾主要出口产品特征变化是初级产品→普通工业产品→高附加值产品
C.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经济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D.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劳动力投入越来越多
14.福建省和台湾省有着极其深厚的“五缘关系”: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下列习俗不能体现福建和台湾同宗同源的是( D )
A.两地都有相近的传统小吃
B.两地居民大部分说闽南语
C.台湾大部分同胞祖籍福建
D.以生产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15.读台湾省地形分布示意图(图1)和台湾岛部分农产品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台湾岛东临 太平 洋,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 东北 方向。
(2)火烧寮成为我国“雨极”的主要原因是东临 太平洋 ,是典型的季风气候,雨季 长 ;地处夏季风的 迎风坡 ,降水量 大 。
(3)台湾岛上的铁路呈 环 状分布,社会经济原因是人口、城市呈
环 状分布。
(4)台湾岛物产丰富。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水稻和甘蔗主要分布在台湾岛 西部 ,因为该地区地势 低平 ,水热 充足 ,有利于水稻、甘蔗等作物的生长。
16.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
问题:
材料一 在地质时期,台湾岛曾与大陆相连,后因台湾海峡地块沉陷而分隔成岛。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侵略者,收复台湾。1885年,清朝正式设置台湾省。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后,台湾省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省回到祖国怀抱。台湾居民以汉族为主,多是大陆人的后裔。
材料二 图1为台湾省的地形图,图2为台湾岛主要农产品分布图,图3为台湾所在板块位置示意图。
图1 图2
图3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钓鱼 岛,B 闽 (填省级行政区域简称)。写出一处台湾的风景名胜: 日月潭 。
(2)依据台湾岛主要农产品分布图,写出台湾岛的一个美称,并解释原因: “东方甜岛”——台湾岛盛产甘蔗 。
(3)台湾岛西部地区城市和交通线比东部地区 密集 (填“密集”或“稀疏”),请分析原因: 台湾岛西部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和交通线密集 。
(4)台湾居民的祖籍主要是 福建省 和广东省。
(5)下列属于台湾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BC 。(多选)
A.转口贸易型
B.外向型经济
C.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以农矿产品为主
(6)台湾盛产硫黄。台湾多火山,北部火山喷发出大量的硫黄,这与台湾的地理位置有关,处于 欧亚 板块与 太平洋 板块的交界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