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单元。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①②地理单元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B.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D.与我国1月0 ℃等温线大体一致
2.下列描述与各自的地理环境特征不相符的是( )
A.①地区的居民以面食为主
B.②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C.③地区降水丰富,森林广布
D.④地区的居民可以广泛地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图1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读图,回答3~5题:
图1 图2
3.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图1中的甲山脉 ( )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B.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C.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4.图2所展现的耕作场景,可能是图1中的(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5.图1中四地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应错误的是( )
A.①地区—暖温带—干旱区
B.②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
C.③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
D.④地区—亚热带—湿润区
地理区域具有整体的相似性和内部的差异性。读我国北方地区略图,回答6~7题:
6.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是( )
A.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脉以西
B.多位于中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区
C.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D.东北平原——黄土地,华北平原——黑土地
7.北方地区的内部差异有( )
A.①地区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B.②地区河流结冰期长
C.③地区水土流失带走大量表层土壤
D.各地均适合种植常绿阔叶林
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图1)和东北地区冬季降雪日数示意图(图2),回答8~10题:
图1
图2
8.由图1可知,关于东北地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山环水绕,黑土广布
C.三山夹两盆
D.地形平坦,河湖密布
9.下列关于图2降雪日数分布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降雪日数自南向北逐渐减少
B.降雪日数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C.图中平原地区降雪日数最少
D.近海地区降雪日数多于内陆地区
10.图2中甲地降雪日数不是最多,但降雪量却最大,其原因可能是( )
A.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
B.更靠近海洋,水汽充足
C.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D.纬度低,蒸发旺盛
(2024 凉山州改编)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华诞游行彩车中,辽宁彩车以“展翅腾飞”为主题,共和国第一炉钢水、不断旋转的巨大齿轮、LED屏幕上播放的视频形象、运转前的飞机发动机、展翅欲飞的智能机器人等,展现了几十年来辽宁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图1为辽宁省部分地区矿产资源与铁路分布示意图,图2为“展翅腾飞”彩车示意图。据此回答11~13题:
图1 图2
11.辽宁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是( )
A.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
C.煤、铁资源丰富
D.工业发展早
12.“展翅腾飞”彩车上的“钢包及钢水”元素代表的工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 B.纺织工业
C.食品工业 D.制糖工业
13.“飞翔的机器人”元素代表了机器人产业在辽宁省生根发芽,这里单一的重工业产业结构已发生改变。下列举措有利于该省实现产业转型的是( )
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发展现代化服务业 ③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④积极推广绿色节能产业 ⑤停止所有矿产资源的开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回答14~16题:
14.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破坏交通和村庄
B.肥沃土壤大量流失,影响农业生产
C.下游河床抬升,水库淤积,易产生洪涝灾害
D.地震、台风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15.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
A.年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B.植树造林
C.沙尘暴的影响
D.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的特性
16.为了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取的措施是( )
A.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B.农业生产措施——退耕还林
C.工程措施——修建堤坝和小型水库
D.陡坡修筑梯田
读北京市地形图,回答17~19题:
17.北京市的整体地势特征是( )
A.东高西低 B.南高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东北高、西南低
18.下列城市发展目标,与北京市不相符的是( )
A.国家首都 B.文化名城
C.工业中心 D.世界城市
19.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利用名胜古迹适当发展旅游
B.在城区大量开采地下水
C.山区砍伐林木,增加耕地面积
D.鼓励外地人口迁入,扩大城市规模
20.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3 000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判断下列有关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完整的古城原有格局和风貌
B.彻底改变古城原有格局和风貌
C.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
D.拆除四合院和胡同,建设高楼大厦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A线大致经过 (山脉)— (河流)一线, 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 ℃等温线大体一致。(3分)
(2)B线以西农业部门以 业为主。(1分)
(3)C地区耕地类型以 (填“旱地”或“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以 为主。(2分)
(4)C、D两地中,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是 地。(1分)
(5)E区域的河流以 (填“内”或“外”)流河为主。(1分)
22.读我国北方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参照方框中对②地区的描述,完成对①地区的相关描述:这里是 平原,主要属于 带,种植 、玉米等粮食作物,作物熟制为一年 。(4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共同的位置优势是 ,资源优势是 等矿产资源丰富。据此可以推断:共同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 等。(4分)
(3)在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甲、乙两工业基地科技、人才优势更为突出的是乙 (填全称)。(1分)
(4)③高原是 高原,有关该高原的成因,“ 说”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同。(2分)
(5)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其交通问题备受关注,下列措施不利于解决北京交通拥堵的是(1分)( )
A.将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至通州
B.出行距离1~3千米主要采用步行或骑自行车
C.调整人们上、下班时间,错开人流和车流高峰
D.提高公交车票价,减少乘客数量
23.黄色是黄土高原的主色调,经过治理,现已披上了绿装。图1是黄土高原范围图,图2是我国苹果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图1 图2
(1)黄土高原位于 山脉以西, (山脉)以北,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等省级行政区域,其地表形态特点为 、 。(4分)
材料一 陕北主要指关中平原以北地区,陕南主要指关中平原以南地区,两地在农业生产、饮食、习俗、民居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图甲 图乙
(2)陕南传统的民居(图甲)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等,共同特点是屋顶坡度较大。陕北典型传统民居(图乙)是 ,当地建造这种民居建筑的原因是 。(至少答出两点)(3分)
(3)陕北当地很多居民戴白羊肚头巾,可能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的是(1分)( )
A.冬季寒冷、风沙大 B.夏季多雨、气温低
C.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D.河流多且水量大
材料二 “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黄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经过几十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由黄变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之一。苹果喜冷凉、干燥、日照充足的气候条件。
(4)黄土高原苹果带与沿海苹果带相比,突出优势是(双选)(1分)
( )
A.气候温暖湿润 B.降水集中
C.海拔较高,气温低 D.降水少,光照强
(5)关中平原地势平坦,依靠渭河的充足水源,成为 (粮食作物)的重要产区,是我国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1分)
24.《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下图是北京市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一核”指首都功能核心区,故宫和人民大会堂均位于核心区,分别体现出北京是全国的 中心、 中心。(2分)
(2)“一主”是中心城区,海淀区的中关村是我国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主要发展 产业。(1分)
(3)“一副”指将通州设立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副中心的设立对首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1分)( )
①促进工业发展 ②明确城市职能 ③改善城市环境 ④增加城市用水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一区”指生态涵养区,该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1分)
材料一 该规划指出,北京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要求,根据全市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确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2020年控制在2 300万人以内。
(5)北京虽然有 河、潮白河等河流,但规划却提出“以水定城、以水定人”,反映出北京 的现状。(2分)( )
A.水资源短缺
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C.水库数量有限
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材料二 2024年4月1日是雄安新区成立七周年纪念日,七年来,雄安新区正在发生历史性巨变:“千年秀林”工程每天造林播撒绿色,关停数千家“散乱污”企业,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拔地而起,京雄城际铁路建设即将完工,多家高端高新企业落户……
(6)中共中央、国务院设立雄安新区的目的是(1分)( )
①减轻北京人口、住房和交通压力 ②带动雄安及周边地区房价上涨 ③可以完全代替北京的政治中心这个核心功能 ④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雄安新区成立七年来,针对功能定位所做的举措有 、 、 、 等。
(2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单元。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①②地理单元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是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B.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D.与我国1月0 ℃等温线大体一致
2.下列描述与各自的地理环境特征不相符的是( C )
A.①地区的居民以面食为主
B.②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C.③地区降水丰富,森林广布
D.④地区的居民可以广泛地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图1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读图,回答3~5题:
图1 图2
3.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图1中的甲山脉 ( A )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B.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C.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4.图2所展现的耕作场景,可能是图1中的( D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5.图1中四地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应错误的是( A )
A.①地区—暖温带—干旱区
B.②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
C.③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
D.④地区—亚热带—湿润区
地理区域具有整体的相似性和内部的差异性。读我国北方地区略图,回答6~7题:
6.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是( B )
A.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脉以西
B.多位于中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区
C.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D.东北平原——黄土地,华北平原——黑土地
7.北方地区的内部差异有( B )
A.①地区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B.②地区河流结冰期长
C.③地区水土流失带走大量表层土壤
D.各地均适合种植常绿阔叶林
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图1)和东北地区冬季降雪日数示意图(图2),回答8~10题:
图1
图2
8.由图1可知,关于东北地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山环水绕,黑土广布
C.三山夹两盆
D.地形平坦,河湖密布
9.下列关于图2降雪日数分布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降雪日数自南向北逐渐减少
B.降雪日数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C.图中平原地区降雪日数最少
D.近海地区降雪日数多于内陆地区
10.图2中甲地降雪日数不是最多,但降雪量却最大,其原因可能是( B )
A.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
B.更靠近海洋,水汽充足
C.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D.纬度低,蒸发旺盛
(2024 凉山州改编)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华诞游行彩车中,辽宁彩车以“展翅腾飞”为主题,共和国第一炉钢水、不断旋转的巨大齿轮、LED屏幕上播放的视频形象、运转前的飞机发动机、展翅欲飞的智能机器人等,展现了几十年来辽宁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图1为辽宁省部分地区矿产资源与铁路分布示意图,图2为“展翅腾飞”彩车示意图。据此回答11~13题:
图1 图2
11.辽宁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是( C )
A.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
C.煤、铁资源丰富
D.工业发展早
12.“展翅腾飞”彩车上的“钢包及钢水”元素代表的工业部门是( A )
A.钢铁工业 B.纺织工业
C.食品工业 D.制糖工业
13.“飞翔的机器人”元素代表了机器人产业在辽宁省生根发芽,这里单一的重工业产业结构已发生改变。下列举措有利于该省实现产业转型的是( B )
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发展现代化服务业 ③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④积极推广绿色节能产业 ⑤停止所有矿产资源的开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回答14~16题:
14.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破坏交通和村庄
B.肥沃土壤大量流失,影响农业生产
C.下游河床抬升,水库淤积,易产生洪涝灾害
D.地震、台风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15.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D )
A.年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B.植树造林
C.沙尘暴的影响
D.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的特性
16.为了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取的措施是( D )
A.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B.农业生产措施——退耕还林
C.工程措施——修建堤坝和小型水库
D.陡坡修筑梯田
读北京市地形图,回答17~19题:
17.北京市的整体地势特征是( C )
A.东高西低 B.南高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东北高、西南低
18.下列城市发展目标,与北京市不相符的是( C )
A.国家首都 B.文化名城
C.工业中心 D.世界城市
19.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是( A )
A.利用名胜古迹适当发展旅游
B.在城区大量开采地下水
C.山区砍伐林木,增加耕地面积
D.鼓励外地人口迁入,扩大城市规模
20.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3 000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判断下列有关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保持完整的古城原有格局和风貌
B.彻底改变古城原有格局和风貌
C.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
D.拆除四合院和胡同,建设高楼大厦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A线大致经过 秦岭 (山脉)— 淮河 (河流)一线, 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 0 ℃等温线大体一致。(3分)
(2)B线以西农业部门以 畜牧 业为主。(1分)
(3)C地区耕地类型以 水田 (填“旱地”或“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以 水稻 为主。(2分)
(4)C、D两地中,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是 D 地。(1分)
(5)E区域的河流以 内 (填“内”或“外”)流河为主。(1分)
22.读我国北方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参照方框中对②地区的描述,完成对①地区的相关描述:这里是 东北 平原,主要属于 中温 带,种植 春小麦 、玉米等粮食作物,作物熟制为一年 一熟 。(4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共同的位置优势是 海陆交通便利 ,资源优势是 煤、铁、石油 等矿产资源丰富。据此可以推断:共同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钢铁 、 机械 等。(4分)
(3)在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甲、乙两工业基地科技、人才优势更为突出的是乙 京津唐工业基地 (填全称)。(1分)
(4)③高原是 黄土 高原,有关该高原的成因,“ 风成 说”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同。(2分)
(5)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其交通问题备受关注,下列措施不利于解决北京交通拥堵的是(1分)( D )
A.将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至通州
B.出行距离1~3千米主要采用步行或骑自行车
C.调整人们上、下班时间,错开人流和车流高峰
D.提高公交车票价,减少乘客数量
23.黄色是黄土高原的主色调,经过治理,现已披上了绿装。图1是黄土高原范围图,图2是我国苹果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图1 图2
(1)黄土高原位于 太行 山脉以西, 秦岭 (山脉)以北,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等省级行政区域,其地表形态特点为 千沟万壑 、 支离破碎 。(4分)
材料一 陕北主要指关中平原以北地区,陕南主要指关中平原以南地区,两地在农业生产、饮食、习俗、民居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图甲 图乙
(2)陕南传统的民居(图甲)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等,共同特点是屋顶坡度较大。陕北典型传统民居(图乙)是 窑洞 ,当地建造这种民居建筑的原因是 黄土广布,土层深厚;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土质疏松,容易开挖 。(至少答出两点)(3分)
(3)陕北当地很多居民戴白羊肚头巾,可能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的是(1分)( A )
A.冬季寒冷、风沙大 B.夏季多雨、气温低
C.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D.河流多且水量大
材料二 “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黄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经过几十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由黄变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之一。苹果喜冷凉、干燥、日照充足的气候条件。
(4)黄土高原苹果带与沿海苹果带相比,突出优势是(双选)(1分)
( CD )
A.气候温暖湿润 B.降水集中
C.海拔较高,气温低 D.降水少,光照强
(5)关中平原地势平坦,依靠渭河的充足水源,成为 小麦 (粮食作物)的重要产区,是我国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1分)
24.《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下图是北京市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一核”指首都功能核心区,故宫和人民大会堂均位于核心区,分别体现出北京是全国的 文化 中心、 政治 中心。(2分)
(2)“一主”是中心城区,海淀区的中关村是我国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主要发展 高新技术 产业。(1分)
(3)“一副”指将通州设立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副中心的设立对首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1分)( D )
①促进工业发展 ②明确城市职能 ③改善城市环境 ④增加城市用水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一区”指生态涵养区,该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山地 。(1分)
材料一 该规划指出,北京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要求,根据全市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确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2020年控制在2 300万人以内。
(5)北京虽然有 永定 河、潮白河等河流,但规划却提出“以水定城、以水定人”,反映出北京 的现状。(2分)( A )
A.水资源短缺
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C.水库数量有限
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材料二 2024年4月1日是雄安新区成立七周年纪念日,七年来,雄安新区正在发生历史性巨变:“千年秀林”工程每天造林播撒绿色,关停数千家“散乱污”企业,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拔地而起,京雄城际铁路建设即将完工,多家高端高新企业落户……
(6)中共中央、国务院设立雄安新区的目的是(1分)( D )
①减轻北京人口、住房和交通压力 ②带动雄安及周边地区房价上涨 ③可以完全代替北京的政治中心这个核心功能 ④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雄安新区成立七年来,针对功能定位所做的举措有 植树造林 、 关闭污染较大企业 、 修建高铁 、 高新技术企业落户 等。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