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24 青海)笔走画卷,一首诗,一个世界。唐代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为现苏州市)和南北朝时期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呈现出我国不同地区独具特色的画卷。据此回答1~3题:
1. 张继的诗呈现的画卷里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C )
A.沙漠骆驼 B.高原牦牛
C.青砖黛瓦 D.北国风光
2.“风吹草低见牛羊”反映出内蒙古发达的( A )
A.畜牧业 B.种植业
C.水产业 D.林木业
3.(2024四川成都模拟)2024年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团队在对湖北省郧西县西北部开展地质调查时,发现了丰富典型的泥盆纪珊瑚化石。本次发现珊瑚化石地点位于郧西大梁,是秦岭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岭作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秦岭以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高于0 ℃
B.秦岭以南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
C.陕西省全部位于秦岭以北
D.连接四川和陕西的宝成铁路穿越了秦岭
塞罕坝林场在荒漠上营造起万顷林海,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漠变林海的奇迹,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为京津地区建起了一道神奇的生态走廊。读我国部分地区地形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中塞罕坝林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位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交界处
B.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南侧是黄土高原
C.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
D.位于季风气候区
5.关于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春旱均严重
B.受气候的影响,图示地区只能种植冬小麦
C.华北平原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科技力量不足
D.塞罕坝生态林对北方地区起到阻沙、防风和涵养水源的生态作用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①~④代表的各地中,地势最低的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7.对图中①~④代表的各地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①地科学种田,大力发展商品粮基地
B.②地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③地优化草场,重点发展畜牧业
D.④地保护天然林区,边采伐边补种
读图,回答8~9题:
8.有关图示区域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煤炭资源特别丰富 ②森林资源特别丰富 ③甘肃、宁夏水能资源丰富 ④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9.图中表示太行山脉和秦岭的字母分别是( A )
A.a、b B.b、c C.c、d D.a、d
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地形景观图,回答10~11题:
10.该地位于( C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原因有( A )
①土质疏松 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植被茂密 ④河道淤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读图,回答12~
13题:
12.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北京气候特点的是( A )
A B C D
13.冬奥会给北京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B )
①促进当地矿产资源开发,大规模发展工业 ②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③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④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其表现的内容多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反映我国某区域景观的剪纸作品,回答14~15题:
14.该剪纸作品所反映的区域,其民间美食和传统体育活动是( C )
A.馍、踩高跷
B.糌粑、攀岩
C.粽子、赛龙舟
D.窝头、滑冰
15.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农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B.盛产热带、亚热带作物,如柑橘、油菜
C.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D.年降水量大致为400毫米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景点不位于图示区域的是( B )
A.杭州西湖
B.颐和园
C.古镇周庄
D.东方明珠电视塔
17.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由图可知,形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前提条件是( C )
A.政策 B.科技
C.交通 D.地形
一个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同时还要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据此回答18~20 题:
18.以下哪个工业部门不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主要工业部门 ( B )
A.玩具制造
B.钢铁工业
C.服装制造业
D.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9.下列地区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 )
A.广州发展综合性工业
B.珠海发展重工业
C.深圳发展畜牧业
D.香港大力发展桑蚕养殖业
20.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主要地理优势是( A )
A.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且毗邻港澳
B.河流众多,交通运输以内河航运为主
C.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D.矿产资源和能源充足
21.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地狭人稠,矿产资源丰富
B.旅游博彩业是香港主要的经济支柱
C.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澳门位于珠江口东侧
D.改革开放初期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
模式
下图为台湾岛河流分布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大部分河流向东注入太平洋
B.台湾岛地势中东部高、西侧低
C.台湾岛四周高、中间低
D.台湾岛地形多为平原
23.台湾具有“水果之乡”“兰花之岛”“亚洲天然植物园”等美称,主要是由于台湾岛( B )
A.地形平坦,土地辽阔
B.降水充足,热量丰富
C.人口稀少,岛屿众多
D.资源丰富,经济繁荣
读台湾省地形图,回答24~25题:
24.读图,对图中地理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 )
A.图中山脉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
B.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地
C.城市集中分布在东部平原
D.岛内山地众多,不适合修建铁路
25.台湾省在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出口的主导产品不断变化。目前,出口的主要产品是( D )
A.水果、优质大米等农产品
B.经过深加工的农副产品
C.纺织服饰、高档家具、化工产品等
D.软件、电脑等高新技术产品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南宋末年,丘处机途经张家口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大河是 黄河 ,其支流①是 渭河 。(2分)
(2)“中原之风”中的“风”指 夏季风 (填“夏季风”或“冬季风”),作者“北顾”的是 内蒙古高原 (高原),该高原传统的农业部门是 畜牧业 (填“种植业”或“畜牧业”)。(3分)
(3)该地区最丰富的资源是 煤炭 ,利用火电厂发电直接通过 高压线 方式传输或者转化为 水煤气 通过管道运输,都是清洁生产的方式。(3分)
(4)“太行诸山”以西的地形区是 黄土高原 ,其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水土流失严重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 梯田 、打坝淤地、退耕 还林还草 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4分)
27.读环渤海经济圈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填写图中地理事物名称:工业基地A 辽中南工业基地 ,铁路枢纽B 济南 ,山脉C 太行山脉 。(3分)
(2)读图可知,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是 资源较丰富 。图示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是 沿海 分布。(2分)
(3)渤海西海岸海盐资源丰富,制盐业发达的气候条件是 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3分)
(4)近年来,渤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主要原因是 过度捕捞;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海洋工程建设对渔场的破坏等 。(3分)
28.粮稳天下安,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下面东北地区和南方地区示意图中,阴影所示9个省份粮食总产量约占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所示9个省份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雨热同期或夏季高温多雨 。(2分)
(2)东北三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图中A山脉是 大兴安岭 ,“沃野千里”指 平原或黑土地 面积广阔,土壤肥沃。(4分)
(3)南方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水稻 ,耕地类型主要是 水田 。(4分)
(4)无土栽培、海水稻试种成功等事例说明了我国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必须依靠 科学技术或科技 的进步。(2分)
(5)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国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8亿亩。我国把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2分)
29.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珠江两岸发展的差距在逐步拉大,珠江西岸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东岸,与香港交通联系不便是影响珠江西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陆路车程由3.5小时缩短为半小时,对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上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材料三 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区略图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1)珠江三角洲位于M省的东南部,该省简称为 粤 。图中①是 深圳 经济特区,经过此城市的铁路干线B是 京九线 。(3分)
(2)据材料说出港珠澳大桥建成的意义: 缩短了从香港到珠海、澳门的通行时间 (意思合理即可)。(3分)
(3)下列关于港澳的说法中,不可信的是(2分)( C )
A.澳门和香港都人多地少,均采取填海造陆的方式来扩充土地
B.香港被称为“购物者天堂”,澳门的区花是“莲花”
C.香港是由香港岛、路环岛、新界组成
D.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是旅游博彩业,其游客多来自亚太地区
(4)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之一,临海A是 南海 ,以 轻工业 (填“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产品通过港澳出口到世界各地。(2分)
(5)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最成功的地区,除小玲和小明所谈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外,请你再写出一条其他的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邻港澳和南海;有我国著名的侨乡(答出一条即可) 。(3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24 青海)笔走画卷,一首诗,一个世界。唐代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为现苏州市)和南北朝时期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呈现出我国不同地区独具特色的画卷。据此回答1~3题:
1. 张继的诗呈现的画卷里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沙漠骆驼 B.高原牦牛
C.青砖黛瓦 D.北国风光
2.“风吹草低见牛羊”反映出内蒙古发达的( )
A.畜牧业 B.种植业
C.水产业 D.林木业
3.(2024四川成都模拟)2024年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团队在对湖北省郧西县西北部开展地质调查时,发现了丰富典型的泥盆纪珊瑚化石。本次发现珊瑚化石地点位于郧西大梁,是秦岭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岭作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秦岭以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高于0 ℃
B.秦岭以南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
C.陕西省全部位于秦岭以北
D.连接四川和陕西的宝成铁路穿越了秦岭
塞罕坝林场在荒漠上营造起万顷林海,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漠变林海的奇迹,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为京津地区建起了一道神奇的生态走廊。读我国部分地区地形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中塞罕坝林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交界处
B.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南侧是黄土高原
C.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
D.位于季风气候区
5.关于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春旱均严重
B.受气候的影响,图示地区只能种植冬小麦
C.华北平原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科技力量不足
D.塞罕坝生态林对北方地区起到阻沙、防风和涵养水源的生态作用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①~④代表的各地中,地势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对图中①~④代表的各地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科学种田,大力发展商品粮基地
B.②地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③地优化草场,重点发展畜牧业
D.④地保护天然林区,边采伐边补种
读图,回答8~9题:
8.有关图示区域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煤炭资源特别丰富 ②森林资源特别丰富 ③甘肃、宁夏水能资源丰富 ④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9.图中表示太行山脉和秦岭的字母分别是( )
A.a、b B.b、c C.c、d D.a、d
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地形景观图,回答10~11题:
10.该地位于(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土质疏松 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植被茂密 ④河道淤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读图,回答12~
13题:
12.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北京气候特点的是( )
A B C D
13.冬奥会给北京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①促进当地矿产资源开发,大规模发展工业 ②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③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④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其表现的内容多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反映我国某区域景观的剪纸作品,回答14~15题:
14.该剪纸作品所反映的区域,其民间美食和传统体育活动是( )
A.馍、踩高跷
B.糌粑、攀岩
C.粽子、赛龙舟
D.窝头、滑冰
15.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B.盛产热带、亚热带作物,如柑橘、油菜
C.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D.年降水量大致为400毫米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景点不位于图示区域的是( )
A.杭州西湖
B.颐和园
C.古镇周庄
D.东方明珠电视塔
17.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由图可知,形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前提条件是( )
A.政策 B.科技
C.交通 D.地形
一个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同时还要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据此回答18~20 题:
18.以下哪个工业部门不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主要工业部门 ( )
A.玩具制造
B.钢铁工业
C.服装制造业
D.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9.下列地区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广州发展综合性工业
B.珠海发展重工业
C.深圳发展畜牧业
D.香港大力发展桑蚕养殖业
20.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主要地理优势是( )
A.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且毗邻港澳
B.河流众多,交通运输以内河航运为主
C.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D.矿产资源和能源充足
21.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狭人稠,矿产资源丰富
B.旅游博彩业是香港主要的经济支柱
C.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澳门位于珠江口东侧
D.改革开放初期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
模式
下图为台湾岛河流分布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部分河流向东注入太平洋
B.台湾岛地势中东部高、西侧低
C.台湾岛四周高、中间低
D.台湾岛地形多为平原
23.台湾具有“水果之乡”“兰花之岛”“亚洲天然植物园”等美称,主要是由于台湾岛( )
A.地形平坦,土地辽阔
B.降水充足,热量丰富
C.人口稀少,岛屿众多
D.资源丰富,经济繁荣
读台湾省地形图,回答24~25题:
24.读图,对图中地理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山脉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
B.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地
C.城市集中分布在东部平原
D.岛内山地众多,不适合修建铁路
25.台湾省在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出口的主导产品不断变化。目前,出口的主要产品是( )
A.水果、优质大米等农产品
B.经过深加工的农副产品
C.纺织服饰、高档家具、化工产品等
D.软件、电脑等高新技术产品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南宋末年,丘处机途经张家口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大河是 ,其支流①是 。(2分)
(2)“中原之风”中的“风”指 (填“夏季风”或“冬季风”),作者“北顾”的是 (高原),该高原传统的农业部门是 (填“种植业”或“畜牧业”)。(3分)
(3)该地区最丰富的资源是 ,利用火电厂发电直接通过 方式传输或者转化为 通过管道运输,都是清洁生产的方式。(3分)
(4)“太行诸山”以西的地形区是 ,其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 、打坝淤地、退耕 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4分)
27.读环渤海经济圈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填写图中地理事物名称:工业基地A ,铁路枢纽B ,山脉C 。(3分)
(2)读图可知,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是 。图示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是 分布。(2分)
(3)渤海西海岸海盐资源丰富,制盐业发达的气候条件是 。(3分)
(4)近年来,渤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主要原因是 。(3分)
28.粮稳天下安,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下面东北地区和南方地区示意图中,阴影所示9个省份粮食总产量约占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所示9个省份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2分)
(2)东北三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图中A山脉是 ,“沃野千里”指 面积广阔,土壤肥沃。(4分)
(3)南方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耕地类型主要是 。(4分)
(4)无土栽培、海水稻试种成功等事例说明了我国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必须依靠 的进步。(2分)
(5)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国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8亿亩。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2分)
29.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珠江两岸发展的差距在逐步拉大,珠江西岸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东岸,与香港交通联系不便是影响珠江西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陆路车程由3.5小时缩短为半小时,对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上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材料三 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区略图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1)珠江三角洲位于M省的东南部,该省简称为 。图中①是 经济特区,经过此城市的铁路干线B是 。(3分)
(2)据材料说出港珠澳大桥建成的意义: (意思合理即可)。(3分)
(3)下列关于港澳的说法中,不可信的是(2分)( )
A.澳门和香港都人多地少,均采取填海造陆的方式来扩充土地
B.香港被称为“购物者天堂”,澳门的区花是“莲花”
C.香港是由香港岛、路环岛、新界组成
D.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是旅游博彩业,其游客多来自亚太地区
(4)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之一,临海A是 ,以 (填“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产品通过港澳出口到世界各地。(2分)
(5)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最成功的地区,除小玲和小明所谈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外,请你再写出一条其他的有利条件: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