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评价卷(一) (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综合评价卷(一) (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4 12:49:07

文档简介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诗句与四大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B )
甲 乙 丙 丁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甲
B.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乙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丙
D.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丁
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被称作是“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这条景观长廊呈带状分布,涉及范围广,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读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示意图,回答2~
3题:
2.“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涉及的范围较广,其沿线的自然地理现象差异较小的是( B )
A.海拔高低 B.昼夜长短
C.降水多少 D.植被类型
3.上海市具有的代表性的植被景观为( B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读图,回答4~6题:
4.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北方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B.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①是黄土高原,②是东北平原,③是华北平原
C.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D.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5.关于图中①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该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B.该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C.该地和③地共同被称为“黑土地”
D.该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石油资源尤为丰富
6.下列关于图中大兴安岭、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
B.我国1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C.大兴安岭西侧的地理区域是西北地区
D.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大致分界线
7.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东北地区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特点
B.为了保护三江平原的生态环境,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三江自然保护区
C.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D.东北地区的许多工业城市是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发展形成的,如大庆、鞍山等
  我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结合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图(图1)及反坡梯田示意图(图2),回答8~9题:
图1
图2
8.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C )
A.防止滑坡 B.利于耕作
C.保持水土 D.修筑窑洞
9.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
B.位于秦岭以北
C.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D.南抵阴山山脉,与内蒙古高原相邻
  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下图示意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的分布。据此回答10~11题:
10.根据河流流向推断,北京的地势特点为( C )
A.东北高,西南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11.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北京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有( D )
①在历史性建筑中建酒店、宾馆等,大力发展旅游业 ②尽量不在世界文化遗产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③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 ④修旧如旧,避免维修过程中修缮性的破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①所代表的铁路干线是( B )
A.京沪线 B.京九线 C.京广线 D.沪昆线
13.香港和澳门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B )
A.都位于珠江口东侧
B.地狭人稠
C.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D.旅游博彩业是经济支柱
读台湾地形图,回答14~15题:
14.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岛屿①是钓鱼岛
B.台湾岛东部多山地,山峰②是玉山,是我国最高峰
C.台湾岛东部濒临的③是南海
D.台湾岛与④福建省隔海相望
15.台湾( D )
A.冬季易受台风影响,多暴雨
B.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C.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
D.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下图为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6~18题:
16.下列对两地区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B.西北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D.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地势高耸
17.对两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西北地区农业主要为河谷农业
B.青藏地区农业主要为灌溉农业
C.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D.两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都为水资源
18.去西藏旅游,下列物品中不需要准备的是( B )
A.防晒霜 B.T恤
C.氧气袋 D.羽绒服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阵地。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19~20题:
19.下列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盆地内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B.盆地内部沙漠广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C.人口、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
D.气候温暖,降水丰富
20. 塔里木盆地内的主要能源及其输出方式是( D )
A.煤炭资源——铁路运输
B.煤炭资源——公路运输
C.油气资源——铁路运输
D.油气资源——管道运输
  (2024 临沂改编)神奇的雪域高原,令人神往。下图为西藏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回答21~22题:
21. 在西藏可以品尝到的当地特产有( A )
A.牦牛肉、青稞酒
B.芒果干、枸杞子
C.山楂糕、酥油茶
D.哈密瓜、葡萄干
22.青稞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反映出西藏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C )
A.湿热 B.干旱 C.高寒 D.多雨
  中考过后,小刚决定利用假期出去旅游,他向妈妈说了自己最想去的地方。妈妈建议他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据此回答23~24题:
23.小刚最想去旅游的地方是( A )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C.内蒙古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
D.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24.下面四幅图片中,小刚在旅游中最有可能拍摄到的是( D )
A B C D
25.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符合我国发展规律、世界发展潮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措施,合理的是( D )
A.禁止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
B.禁止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C.禁止在沿海大陆架上开采石油,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D.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下面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及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降水 ,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气温 和 降水 ,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地势 。(4分)
(2)在①②③④四大区域中,以种植业为主的是 ③ 和 ④ ,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① 和 ② 。(4分)
(3)从气候资料看,甲地与乙地相比,冬季比较冷的是 甲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纬度位置 ;甲地与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 丙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海陆位置 。(4分)
27.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综合实力强大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1
图2
(1)图中海域A是 东海 ,B是 南海 ;铁路线①是 京沪线 ,②是 京九线 。(4分)
(2)珠江口两岸有我国两个重要的特别行政区,位于东侧的是 香港 特别行政区,西侧的是 澳门 特别行政区。(2分)
(3)两个三角洲地区都属于 亚热带季风 气候,水热充足,对农业生产有利。中国的甘蔗主产区主要分布在24°N以南的地区,两个三角洲中 珠江三角洲地区 是我国的甘蔗主产区,可见甘蔗种植受 气温 (填“气温”或“降水”)因素的影响较大。(3分)
(4)生活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小明一家,家在杭州,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晚上都回到杭州,这种生活方式存在依据的条件是 便捷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 。(1分)
(5)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特有的位置优势是 靠近港澳、东南亚,便于吸引外资 。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共同存在的发展经济的不利因素是 能源短缺 。(2分)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干旱 ,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降水量自东向西 逐渐减少 。经过兰州和乌鲁木齐两城市的铁路线是 兰新 线,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重要的一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形分布特点可以概括为“ 三山夹两盆 ”。(4分)
(2)西北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畜牧业 。制约该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水资源不足 。此地区在农业发展中,易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土地荒漠化 。(6分)
(3)甲河水源主要来自 冰雪融水 和山地降水。下列四幅图中, C (填字母)能代表该河水量变化。(4分)
29.暑假期间,家住四川眉山的小明妈妈准备带小明到西藏去看望驻守边疆的小明爸爸。读青藏地区简图和甲、乙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青藏地区简图
图甲 图乙
(1)出发前,小明查阅了青藏地区的相关资料了解到: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紫外线强,所以需准备 防晒、防紫外线装备(防晒霜、太阳镜、防紫外线的服装或伞)、氧气袋 ,另外,由于地势高, 气温低 ,还需带上防寒的衣物。(3分)
(2)如果小明和妈妈选择乘坐火车前去西藏,他们的乘车线路是从眉山出发,沿成昆线、宝成线、陇海线、兰青线到西宁,到西宁后又沿 青藏 线到达拉萨。(1分)
(3)他们在乘火车从西宁到拉萨途中,发现该铁路部分路段采取了以桥代路的修建方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 野生动物 迁徙提供安全通道;他们还多次看见成群 牦牛 (甲图所示的动物)在山坡上悠闲地吃着青草。(4分)
(4)到达拉萨后,他们参观了世界遗产 布达拉宫 (乙图所示建筑),晚上漫步在大街上,看见明亮又无输电线路的街灯,请推测该街灯的能源来源于 太阳 能。(4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诗句与四大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甲
B.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乙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丙
D.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丁
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被称作是“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这条景观长廊呈带状分布,涉及范围广,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读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示意图,回答2~
3题:
2.“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涉及的范围较广,其沿线的自然地理现象差异较小的是( )
A.海拔高低 B.昼夜长短
C.降水多少 D.植被类型
3.上海市具有的代表性的植被景观为(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读图,回答4~6题:
4.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方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B.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①是黄土高原,②是东北平原,③是华北平原
C.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D.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5.关于图中①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B.该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C.该地和③地共同被称为“黑土地”
D.该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石油资源尤为丰富
6.下列关于图中大兴安岭、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
B.我国1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C.大兴安岭西侧的地理区域是西北地区
D.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大致分界线
7.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东北地区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特点
B.为了保护三江平原的生态环境,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三江自然保护区
C.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D.东北地区的许多工业城市是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发展形成的,如大庆、鞍山等
  我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结合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图(图1)及反坡梯田示意图(图2),回答8~9题:
图1
图2
8.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滑坡 B.利于耕作
C.保持水土 D.修筑窑洞
9.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
B.位于秦岭以北
C.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D.南抵阴山山脉,与内蒙古高原相邻
  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下图示意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的分布。据此回答10~11题:
10.根据河流流向推断,北京的地势特点为( )
A.东北高,西南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11.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北京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有( )
①在历史性建筑中建酒店、宾馆等,大力发展旅游业 ②尽量不在世界文化遗产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③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 ④修旧如旧,避免维修过程中修缮性的破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①所代表的铁路干线是( )
A.京沪线 B.京九线 C.京广线 D.沪昆线
13.香港和澳门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都位于珠江口东侧
B.地狭人稠
C.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D.旅游博彩业是经济支柱
读台湾地形图,回答14~15题:
14.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岛屿①是钓鱼岛
B.台湾岛东部多山地,山峰②是玉山,是我国最高峰
C.台湾岛东部濒临的③是南海
D.台湾岛与④福建省隔海相望
15.台湾( )
A.冬季易受台风影响,多暴雨
B.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C.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
D.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下图为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6~18题:
16.下列对两地区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B.西北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D.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地势高耸
17.对两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农业主要为河谷农业
B.青藏地区农业主要为灌溉农业
C.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D.两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都为水资源
18.去西藏旅游,下列物品中不需要准备的是( )
A.防晒霜 B.T恤
C.氧气袋 D.羽绒服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阵地。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19~20题:
19.下列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盆地内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B.盆地内部沙漠广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C.人口、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
D.气候温暖,降水丰富
20. 塔里木盆地内的主要能源及其输出方式是( )
A.煤炭资源——铁路运输
B.煤炭资源——公路运输
C.油气资源——铁路运输
D.油气资源——管道运输
  (2024 临沂改编)神奇的雪域高原,令人神往。下图为西藏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回答21~22题:
21. 在西藏可以品尝到的当地特产有( )
A.牦牛肉、青稞酒
B.芒果干、枸杞子
C.山楂糕、酥油茶
D.哈密瓜、葡萄干
22.青稞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反映出西藏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湿热 B.干旱 C.高寒 D.多雨
  中考过后,小刚决定利用假期出去旅游,他向妈妈说了自己最想去的地方。妈妈建议他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据此回答23~24题:
23.小刚最想去旅游的地方是( )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C.内蒙古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
D.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24.下面四幅图片中,小刚在旅游中最有可能拍摄到的是( )
A B C D
25.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符合我国发展规律、世界发展潮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措施,合理的是( )
A.禁止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
B.禁止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C.禁止在沿海大陆架上开采石油,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D.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下面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及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和 ,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4分)
(2)在①②③④四大区域中,以种植业为主的是 和 ,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和 。(4分)
(3)从气候资料看,甲地与乙地相比,冬季比较冷的是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甲地与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4分)
27.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综合实力强大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1
图2
(1)图中海域A是 ,B是 ;铁路线①是 ,②是 。(4分)
(2)珠江口两岸有我国两个重要的特别行政区,位于东侧的是 特别行政区,西侧的是 特别行政区。(2分)
(3)两个三角洲地区都属于 气候,水热充足,对农业生产有利。中国的甘蔗主产区主要分布在24°N以南的地区,两个三角洲中 是我国的甘蔗主产区,可见甘蔗种植受 (填“气温”或“降水”)因素的影响较大。(3分)
(4)生活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小明一家,家在杭州,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晚上都回到杭州,这种生活方式存在依据的条件是 。(1分)
(5)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特有的位置优势是 。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共同存在的发展经济的不利因素是 。(2分)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降水量自东向西 。经过兰州和乌鲁木齐两城市的铁路线是 线,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重要的一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形分布特点可以概括为“ ”。(4分)
(2)西北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制约该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此地区在农业发展中,易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6分)
(3)甲河水源主要来自 和山地降水。下列四幅图中, (填字母)能代表该河水量变化。(4分)
29.暑假期间,家住四川眉山的小明妈妈准备带小明到西藏去看望驻守边疆的小明爸爸。读青藏地区简图和甲、乙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青藏地区简图
图甲 图乙
(1)出发前,小明查阅了青藏地区的相关资料了解到: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紫外线强,所以需准备 ,另外,由于地势高, ,还需带上防寒的衣物。(3分)
(2)如果小明和妈妈选择乘坐火车前去西藏,他们的乘车线路是从眉山出发,沿成昆线、宝成线、陇海线、兰青线到西宁,到西宁后又沿 线到达拉萨。(1分)
(3)他们在乘火车从西宁到拉萨途中,发现该铁路部分路段采取了以桥代路的修建方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 迁徙提供安全通道;他们还多次看见成群 (甲图所示的动物)在山坡上悠闲地吃着青草。(4分)
(4)到达拉萨后,他们参观了世界遗产 (乙图所示建筑),晚上漫步在大街上,看见明亮又无输电线路的街灯,请推测该街灯的能源来源于 能。(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