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二 跨省区域
位置与范围
1.广州的小明想要在寒假去东北旅游,他找到了下面这幅有关东北三省的地图,他读了此图,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 )
A.东北三省中辽宁省南临渤海和黄海
B.东北三省陆上东邻韩国
C.东北三省的纬度位置大约在120°E~130°E之间
D.东北三省的纬度位置大约在40°S~50°S之间,位于中纬度、北
温带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河流经该高原,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读黄河流域局部图,回答2~3题:
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B.黄土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贺兰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C.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大巴山以北,阴山以南
D.黄土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贺兰山以东,大巴山以北,阴山以南
3.下列关于黄河流经省级行政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①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西安
B.②是湖北省,拥有小浪底水利枢纽
C.③省级行政区域位于黄河的下游,简称鲁
D.④省级行政区域煤炭资源丰富
读图,回答4~5题:
甲
乙
4.下列有关甲地区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包括沪及苏、浙等省级行政区域部分地区
B.东临东海、南海
C.具有濒海沿江的双重优势
D.有京沪线、沪昆线相交于此处
5.乙地区被称为“中国南大门”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
B.南临南海,毗邻港澳
C.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多侨乡
D.是我国最南端的地区
典型的自然环境
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位于中国东北部,北临太平洋
B.地形结构呈环状排列,四周高、中间低
C.山脉大多呈东北—西南走向
D.北部、东部与俄罗斯、蒙古陆上相邻
7.该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变化的趋势是( A )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
C.由平原向山地增加
D.由沿海向内陆增加
距今有1 600年的陕西省柏社村,拥有200多个地坑式窑洞(如下图),展示出独树一帜的关中窑洞文化。据此回答8~10题:
8.此地适合挖建窑洞的主要原因是( A )
A.黄土层厚,直立性好
B.红壤广布,土质黏重
C.黑土深厚,肥沃黏重
D.冻土广布,不易坍塌
9.与其他地区的窑洞相比,此地窑洞多为地坑式的主要原因是( A )
A.地形较平坦 B.山崖沟谷多
C.高温多雨 D.植被茂密
10.这里的人们有在院子中央或周围种树的习惯,主要目的是( A )
A.安全警示 B.美化环境
C.夏季乘凉 D.冬季阻风
有特色的农业
我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组织农业生产,下列地区畜牧业比重最高的是( D )
A.辽河平原 B.三江平原
C.大、小兴安岭 D.呼伦贝尔高原
12.当前,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天然林砍伐受到严格限制,这样做有利于( A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保持水土 ④防止海平面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是( C )
①东北水稻生长期长,昼夜温差较大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相对较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较少 ④东北地区机械化水平高,便于快速收割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外媒称其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下图是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从成都到拉萨,沿着川藏铁路依次可以看到( A )
A.水田农业、林业、河谷农业
B.灌溉农业、高寒牧业、旱作农业
C.旱作农业、渔业、水田农业
D.河谷农业、林业、旱作农业
15.下列有关青藏高原农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
B.独特的高寒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C.主要种植青稞、油菜、水稻等耐寒作物
D.畜牧业以饲养家禽为主,这主要与当地人们的饮食习惯相关
工业的发展
16.推动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下列措施中不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 )
①在上游进行水电梯级开发,增加能源供应 ②在中游进行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③在长江流域大力推行“河长制”,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④建立跨省级行政区域的国家级森林保护区或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世界著名的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支点与连接点,发挥着国际金融中心、世界航运物流中心、商贸中心的作用,同时也是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制造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孵化中心。读材料,回答第17题:
17.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利于( C )
①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②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地位 ③加强粤港澳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 ④改变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级别 ⑤增强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推动区域科技产业新中心的形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如图为我国纬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域,行政中心是哈尔滨,境内平原广阔,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在地势平坦区域因来水量长期大于蒸发量而形成)。近年来,该省工业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设备老化,矿产品利用率低,高耗能企业多,工业排污严重,工业产品竞争力不强等方面。据此回答18~19题:
18.据图可知,该省是我国( A )
A.能源工业大省 B.高科技工业大省
C.汽车制造工业大省 D.纺织工业大省
19.为促进该省工业发展,需要( D )
①停止石油、煤炭开采 ②更新设备 ③加大技术投入 ④增加产品附加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下列关于黄土高原优势资源输出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该资源运输量大,以水路运输为主
B.铁路、公路运输等是传统的运输方式
C.煤电、煤气等采用的是新型的运输方式
D.输出方式的转化,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经济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近代以来,黄土高原因掠夺性林地采伐和开荒种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延安市20多年来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整治工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苹果等特色产业,林草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读图,回答21~22 题:
21.根据图文信息,延安20多年前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C )
A.土地石漠化 B.土地沙漠化
C.水土流失严重 D.洪涝灾害频繁
22.20多年来,经过“绿色革命”,如今的延安山绿水清,天蓝民富,延安生态环境整治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D )
①退耕还林 ②大力发展放牧业 ③扩大耕地面积 ④调整产业
结构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23.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干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正式开始为期十年的全面禁捕。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D )
A.增加渔民的假期
B.减少水污染
C.便于长江流域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D.保护渔业资源
24.读东北三省地形图及农业产值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邻国:A 俄罗斯 ,B 朝鲜 。
(2)在图中适当位置按走向填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东北三省的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黑龙江、C 乌苏里江 、鸭绿江等河流在外围环绕,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
参考答案:填图略。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三省农业结构中 种植业 和畜牧业占主导地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畜产品基地。若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东北三省的实际情况,平原地区应以 种植 业和 畜牧 业为主,山地和丘陵地区以 林 业为主。
(4)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耕地 面积广大,人口数量 相对较少 ,适合 大型农场 规模化经营,粮食产量 大 、商品率 高 。
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8 000年前渭河平原就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延安宝塔山都是令人向往的研学基地。黄土高原的各学校地理研学小组,开展的地理研学活动主题多样,既有生态环境方向的,又有历史文化方向的。
(1)自然方向围绕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人文方向(图示研学路线①②)分别围绕“ 走进红色革命基地,弘扬爱国情 ”“ 走进遗址,聆听远古回声 ”主题展开。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研学小组发现:长城以南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地貌形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他们做了4组实验,模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获得了各组实验数据,其中B组的实验数据(降水量相同)如下表所示:
A组 B组 C组 D组
植被覆盖率/% 径流量/(毫米/30分钟) 产沙总量/克
100 9.77 0.85
70 27.31 4.34
40 41.91 57.29
0 50.83 123.07
B组实验数据
得出结论
植被是通过降低 土壤疏松程度 来实现减沙的。
为了印证实验结果,研学小组需要搜集当地的植被覆盖率、地形坡度、 降水强度 、 土壤疏松程度 等资料。
(3)经现场考察,“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研学小组发现黄土高原水土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他们展示了绘制的当地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和拍摄的两幅梯田照片。内环式梯田是把支离破碎的土地封闭成凹地,降雨时形成微型湖泊,泥沙也随雨水淤积,久而久之黄土高原也将趋于平缓。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
外环式梯田 内环式梯田
得出结论
高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显示,在坡地不同部位,采取了 外环式梯田 、 内环式梯田 和A处(坡脚)建拦土坝的治理措施。沟谷也建拦土坝,其作用是 改善水土流失现象 。
从水土流失治理效益看,内环式梯田的优势是 将土地封闭成凹地,形成微型湖泊,淤积泥沙 、 改善生态环境 。
26.川渝地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的重点区域,长江三角洲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两地区依托黄金水道,共同打造长江经济带。读长江三角洲和川渝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东部濒临A 东 海和黄海,地形类型以 平原 为主,是我国重要的 水稻 (粮食作物)产区。
(2)川渝地区是长江 上 (填“上”“中”或“下”)游的核心区域,该地区的直辖市是 重庆市 。
(3)川渝地区发展的资源优势是 煤、铁、天然气 等矿产资源丰富,资源输入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改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环境等 (写出一点);长江三角洲地区可以向川渝地区提供 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 (写出一点)的支持。
(4)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长江发挥的最重要的作用是提供了 便利的航运 。
27.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及交通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铁路线:E 京沪 线,B 京九 线。
主要城市:D 上海 ,A 深圳 。
(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都曾经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由于两地城市 扩张 (填“扩张”或“缩小”),工业和交通占地增加, 农业用地 越来越少,农业规模不断缩小。
(3)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 高新技术产业 为主,C 珠海 和深圳两大经济特区对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4)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优越,包括其毗邻 香港、澳门 ,面向东南亚,有利于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便利的 水陆交通 便于与外界往来。 专题训练二 跨省区域
位置与范围
1.广州的小明想要在寒假去东北旅游,他找到了下面这幅有关东北三省的地图,他读了此图,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东北三省中辽宁省南临渤海和黄海
B.东北三省陆上东邻韩国
C.东北三省的纬度位置大约在120°E~130°E之间
D.东北三省的纬度位置大约在40°S~50°S之间,位于中纬度、北
温带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河流经该高原,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读黄河流域局部图,回答2~3题:
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B.黄土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贺兰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C.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大巴山以北,阴山以南
D.黄土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贺兰山以东,大巴山以北,阴山以南
3.下列关于黄河流经省级行政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西安
B.②是湖北省,拥有小浪底水利枢纽
C.③省级行政区域位于黄河的下游,简称鲁
D.④省级行政区域煤炭资源丰富
读图,回答4~5题:
甲
乙
4.下列有关甲地区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包括沪及苏、浙等省级行政区域部分地区
B.东临东海、南海
C.具有濒海沿江的双重优势
D.有京沪线、沪昆线相交于此处
5.乙地区被称为“中国南大门”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
B.南临南海,毗邻港澳
C.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多侨乡
D.是我国最南端的地区
典型的自然环境
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中国东北部,北临太平洋
B.地形结构呈环状排列,四周高、中间低
C.山脉大多呈东北—西南走向
D.北部、东部与俄罗斯、蒙古陆上相邻
7.该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变化的趋势是( )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
C.由平原向山地增加
D.由沿海向内陆增加
距今有1 600年的陕西省柏社村,拥有200多个地坑式窑洞(如下图),展示出独树一帜的关中窑洞文化。据此回答8~10题:
8.此地适合挖建窑洞的主要原因是( )
A.黄土层厚,直立性好
B.红壤广布,土质黏重
C.黑土深厚,肥沃黏重
D.冻土广布,不易坍塌
9.与其他地区的窑洞相比,此地窑洞多为地坑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较平坦 B.山崖沟谷多
C.高温多雨 D.植被茂密
10.这里的人们有在院子中央或周围种树的习惯,主要目的是( )
A.安全警示 B.美化环境
C.夏季乘凉 D.冬季阻风
有特色的农业
我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组织农业生产,下列地区畜牧业比重最高的是( )
A.辽河平原 B.三江平原
C.大、小兴安岭 D.呼伦贝尔高原
12.当前,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天然林砍伐受到严格限制,这样做有利于(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保持水土 ④防止海平面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是( )
①东北水稻生长期长,昼夜温差较大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相对较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较少 ④东北地区机械化水平高,便于快速收割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外媒称其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下图是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从成都到拉萨,沿着川藏铁路依次可以看到( )
A.水田农业、林业、河谷农业
B.灌溉农业、高寒牧业、旱作农业
C.旱作农业、渔业、水田农业
D.河谷农业、林业、旱作农业
15.下列有关青藏高原农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
B.独特的高寒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C.主要种植青稞、油菜、水稻等耐寒作物
D.畜牧业以饲养家禽为主,这主要与当地人们的饮食习惯相关
工业的发展
16.推动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下列措施中不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①在上游进行水电梯级开发,增加能源供应 ②在中游进行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③在长江流域大力推行“河长制”,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④建立跨省级行政区域的国家级森林保护区或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世界著名的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支点与连接点,发挥着国际金融中心、世界航运物流中心、商贸中心的作用,同时也是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制造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孵化中心。读材料,回答第17题:
17.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利于( )
①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②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地位 ③加强粤港澳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 ④改变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级别 ⑤增强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推动区域科技产业新中心的形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如图为我国纬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域,行政中心是哈尔滨,境内平原广阔,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在地势平坦区域因来水量长期大于蒸发量而形成)。近年来,该省工业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设备老化,矿产品利用率低,高耗能企业多,工业排污严重,工业产品竞争力不强等方面。据此回答18~19题:
18.据图可知,该省是我国( )
A.能源工业大省 B.高科技工业大省
C.汽车制造工业大省 D.纺织工业大省
19.为促进该省工业发展,需要( )
①停止石油、煤炭开采 ②更新设备 ③加大技术投入 ④增加产品附加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下列关于黄土高原优势资源输出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资源运输量大,以水路运输为主
B.铁路、公路运输等是传统的运输方式
C.煤电、煤气等采用的是新型的运输方式
D.输出方式的转化,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经济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近代以来,黄土高原因掠夺性林地采伐和开荒种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延安市20多年来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整治工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苹果等特色产业,林草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读图,回答21~22 题:
21.根据图文信息,延安20多年前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石漠化 B.土地沙漠化
C.水土流失严重 D.洪涝灾害频繁
22.20多年来,经过“绿色革命”,如今的延安山绿水清,天蓝民富,延安生态环境整治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退耕还林 ②大力发展放牧业 ③扩大耕地面积 ④调整产业
结构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23.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干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正式开始为期十年的全面禁捕。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渔民的假期
B.减少水污染
C.便于长江流域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D.保护渔业资源
24.读东北三省地形图及农业产值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邻国:A ,B 。
(2)在图中适当位置按走向填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东北三省的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黑龙江、C 、鸭绿江等河流在外围环绕,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三省农业结构中 和畜牧业占主导地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畜产品基地。若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东北三省的实际情况,平原地区应以 业和 业为主,山地和丘陵地区以 业为主。
(4)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面积广大,人口数量 ,适合 规模化经营,粮食产量 、商品率 。
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8 000年前渭河平原就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延安宝塔山都是令人向往的研学基地。黄土高原的各学校地理研学小组,开展的地理研学活动主题多样,既有生态环境方向的,又有历史文化方向的。
(1)自然方向围绕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人文方向(图示研学路线①②)分别围绕“ ”“ ”主题展开。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研学小组发现:长城以南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地貌形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他们做了4组实验,模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获得了各组实验数据,其中B组的实验数据(降水量相同)如下表所示:
A组 B组 C组 D组
植被覆盖率/% 径流量/(毫米/30分钟) 产沙总量/克
100 9.77 0.85
70 27.31 4.34
40 41.91 57.29
0 50.83 123.07
B组实验数据
得出结论
植被是通过降低 来实现减沙的。
为了印证实验结果,研学小组需要搜集当地的植被覆盖率、地形坡度、 、 等资料。
(3)经现场考察,“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研学小组发现黄土高原水土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他们展示了绘制的当地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和拍摄的两幅梯田照片。内环式梯田是把支离破碎的土地封闭成凹地,降雨时形成微型湖泊,泥沙也随雨水淤积,久而久之黄土高原也将趋于平缓。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
外环式梯田 内环式梯田
得出结论
高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显示,在坡地不同部位,采取了 、 和A处(坡脚)建拦土坝的治理措施。沟谷也建拦土坝,其作用是 。
从水土流失治理效益看,内环式梯田的优势是 、 。
26.川渝地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的重点区域,长江三角洲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两地区依托黄金水道,共同打造长江经济带。读长江三角洲和川渝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东部濒临A 海和黄海,地形类型以 为主,是我国重要的 (粮食作物)产区。
(2)川渝地区是长江 (填“上”“中”或“下”)游的核心区域,该地区的直辖市是 。
(3)川渝地区发展的资源优势是 等矿产资源丰富,资源输入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写出一点);长江三角洲地区可以向川渝地区提供 (写出一点)的支持。
(4)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长江发挥的最重要的作用是提供了 。
27.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及交通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铁路线:E 线,B 线。
主要城市:D ,A 。
(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都曾经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由于两地城市 (填“扩张”或“缩小”),工业和交通占地增加, 越来越少,农业规模不断缩小。
(3)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 为主,C 和深圳两大经济特区对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4)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优越,包括其毗邻 ,面向东南亚,有利于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便利的 便于与外界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