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美洲
近年来,北极航道通航能力大大提升,白令海峡是北极航道的重要通道。读图,回答 1~2题:
1.白令海峡沟通了( )
A.北冰洋、大西洋 B.北冰洋、太平洋
C.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
2.“三线”穿越了白令海峡,“三线”是指( )
①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 ②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 ③东、西半球分界线 ④国际日界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北美洲和南美洲地形简图,回答 3~5题:
3.图中①是( )
A.亚马孙平原 B.阿巴拉契亚山脉
C.巴西高原 D.大平原
4.下列关于南、北美洲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B.都是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C.都是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D.都是西部为高大的山系
5.纵贯美洲西部的高大山系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阿巴拉契亚山脉
C.科迪勒拉山系
D.阿尔卑斯山系
读图,回答6~7题:
6.对该区域大陆两侧同纬度的①、②两地的地理要素进行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
A.①地降水量比②地多
B.①地的植被覆盖状况比②地差
C.①地降水量比②地少
D.①、②两地的降水差异是海陆因素导致的
7.下列气候资料图所反映的气候类型与①地所属类型相同的是( )
每年10月12日或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是美国的联邦法定节日“哥伦布日”,以纪念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92年10月12日首次登上美洲大陆。但它也是美国最具争议的节日之一,原住居民反对纪念。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关于美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美洲指的是拉丁美洲中部地区
B.南美洲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
C.拉丁美洲是指墨西哥以南的美洲
D.美洲跨纬度大,北美洲主要位于热带
9.反对纪念“哥伦布日”的美洲原住居民印第安人属于(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读北美洲和南美洲简图,回答10~12题:
10.下列关于南、北美洲共同自然地理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地跨热、温、寒三带
B.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C.西部均分布有呈南北狭长带状的气候类型
D.都没有大的河流发育
11.下列有关北美洲和南美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美洲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B.北美洲地势中部高,东西低
C.南美洲东部平原、山脉南北相间分布
D.北美洲地形分三大南北纵列带
12.下列关于南、北美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美洲有面积广大的热带雨林
B.两大洲在高纬度地区都有寒带
C.两大洲气候都具有暖湿的特点
D.北美洲以温带气候为主,南美洲以热带气候为主
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和特点都有重要影响。读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和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北美洲西部地形区高大崎岖,受其影响形成了( )
A.地中海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寒带气候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4.受地形、地势影响,北美洲中部地区( )
A.降水自东向西减少
B.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降低
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气温变化剧烈
15.假如北美洲东、西部山地位置调换,则分布范围明显变大的气候类型是( )
A.高原山地气候
B.寒带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6.墨西哥是美洲文明古国,地理上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陆上桥梁,自然条件优越,有“高原明珠”的美称,是拉美经济大国和世界重要的矿业生产国。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墨西哥地处 (国家)以南,太平洋和 湾之间。首都墨西哥城的经纬度约为 。
(2)平原是人口集中的理想场所,而墨西哥的人口却集中分布在墨西哥高原上,据图分析其主要的自然原因。
(3)墨西哥大草帽是墨西哥民族的象征。在下列框图中填写相关地理事物,说明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墨西哥大草帽
第一步:读图分析墨西哥的自然环境特征,补全①~③横线处内容。 墨西哥的自然环境特征: A:纬度① ,气温高。 B:降水季节变化② 。 C:地形以③ 为主,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D:热带草原气候为主,草类资源丰富。
第二步:分析墨西哥草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将代表自然环境特征的字母填入④、⑤中。 墨西哥草帽特点和对应的自然环境特征: 宽边粗檐,遮阳防晒←A、④ 尖顶宽边,湿季遮雨←B 就地取材,经济实用←⑤
墨西哥是拉美经济大国,是世界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因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被誉为“浮在油海上的国家”,但多数石油出口美国,又大量进口成品油。近年来,墨西哥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清洁能源发电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有效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4)分析墨西哥开发清洁能源对当地发展的意义。第三节 美洲
近年来,北极航道通航能力大大提升,白令海峡是北极航道的重要通道。读图,回答 1~2题:
1.白令海峡沟通了(B)
A.北冰洋、大西洋 B.北冰洋、太平洋
C.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
2.“三线”穿越了白令海峡,“三线”是指(C)
①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 ②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 ③东、西半球分界线 ④国际日界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北美洲和南美洲地形简图,回答 3~5题:
3.图中①是(C)
A.亚马孙平原 B.阿巴拉契亚山脉
C.巴西高原 D.大平原
4.下列关于南、北美洲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D)
A.都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B.都是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C.都是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D.都是西部为高大的山系
5.纵贯美洲西部的高大山系是(C)
A.喜马拉雅山脉
B.阿巴拉契亚山脉
C.科迪勒拉山系
D.阿尔卑斯山系
读图,回答6~7题:
6.对该区域大陆两侧同纬度的①、②两地的地理要素进行分析,结论正确的是(A)
A.①地降水量比②地多
B.①地的植被覆盖状况比②地差
C.①地降水量比②地少
D.①、②两地的降水差异是海陆因素导致的
7.下列气候资料图所反映的气候类型与①地所属类型相同的是(B)
每年10月12日或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是美国的联邦法定节日“哥伦布日”,以纪念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92年10月12日首次登上美洲大陆。但它也是美国最具争议的节日之一,原住居民反对纪念。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关于美洲的说法,正确的是(B)
A.中美洲指的是拉丁美洲中部地区
B.南美洲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
C.拉丁美洲是指墨西哥以南的美洲
D.美洲跨纬度大,北美洲主要位于热带
9.反对纪念“哥伦布日”的美洲原住居民印第安人属于(B)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读北美洲和南美洲简图,回答10~12题:
10.下列关于南、北美洲共同自然地理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C)
A.都地跨热、温、寒三带
B.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C.西部均分布有呈南北狭长带状的气候类型
D.都没有大的河流发育
11.下列有关北美洲和南美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南美洲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B.北美洲地势中部高,东西低
C.南美洲东部平原、山脉南北相间分布
D.北美洲地形分三大南北纵列带
12.下列关于南、北美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北美洲有面积广大的热带雨林
B.两大洲在高纬度地区都有寒带
C.两大洲气候都具有暖湿的特点
D.北美洲以温带气候为主,南美洲以热带气候为主
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和特点都有重要影响。读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和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北美洲西部地形区高大崎岖,受其影响形成了(B)
A.地中海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寒带气候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4.受地形、地势影响,北美洲中部地区(D)
A.降水自东向西减少
B.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降低
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气温变化剧烈
15.假如北美洲东、西部山地位置调换,则分布范围明显变大的气候类型是(C)
A.高原山地气候
B.寒带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6.墨西哥是美洲文明古国,地理上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陆上桥梁,自然条件优越,有“高原明珠”的美称,是拉美经济大国和世界重要的矿业生产国。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墨西哥地处 美国 (国家)以南,太平洋和 墨西哥 湾之间。首都墨西哥城的经纬度约为 (99°W,19°N)(98°~100°W,18°~20°N范围内均可) 。
(2)平原是人口集中的理想场所,而墨西哥的人口却集中分布在墨西哥高原上,据图分析其主要的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位于低纬度,平原地区气候炎热,高原地区海拔高,较为凉爽。
(3)墨西哥大草帽是墨西哥民族的象征。在下列框图中填写相关地理事物,说明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墨西哥大草帽
第一步:读图分析墨西哥的自然环境特征,补全①~③横线处内容。 墨西哥的自然环境特征: A:纬度① 低 ,气温高。 B:降水季节变化② 大 。 C:地形以③ 高原 为主,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D:热带草原气候为主,草类资源丰富。
第二步:分析墨西哥草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将代表自然环境特征的字母填入④、⑤中。 墨西哥草帽特点和对应的自然环境特征: 宽边粗檐,遮阳防晒←A、④ C 尖顶宽边,湿季遮雨←B 就地取材,经济实用←⑤ D
墨西哥是拉美经济大国,是世界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因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被誉为“浮在油海上的国家”,但多数石油出口美国,又大量进口成品油。近年来,墨西哥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清洁能源发电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有效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4)分析墨西哥开发清洁能源对当地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改善环境质量,优化能源结构,减少能源购买和运输成本,缓解能源短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